第68节(1 / 4)
也许并不是每个被抛弃的人都会像书中那么惨,可被抛弃之后会遭遇什么,绝对比书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人都知道流言蜚语有多可怕,那真的会逼死人。那某些急于摆脱乡下束缚的知青,追求自由真的是对的吗?当初在乡下难道有人逼着他们结婚吗?他们连父母包办都不是,他们在乡下的婚姻分明是他们自己决定的,现在有什么理由说那些是束缚呢?这不就是书中所说的不负责任吗?
还有那些不顾别人有对象而强行追求的人,追求真爱就可以不尊重人了吗?想想如果把自己代入书中主角,明明有要好的女友,却被人强行拆散,那是一种多么恶心的感觉?这样不顾别人感受肆意伤害别人的追求,说是人品低劣真的不过分。
苏圆圆很快又写了一本父母一辈子为儿子辛苦劳作,儿子却为了追求真爱反抗父母,对他们恶言相向的书。这样的现实事例太多了,因为大家正在反抗包办婚姻,这个反抗本身没有错,可因为父母觉得他这个对象不太好,他就对父母恶言相向就有问题了,他将这些年父母辛苦付出当成什么?因为这本书的主角是父母,所以读者代入的也是父母的角色,顿时感觉养出这样的儿子还不如当初刚生下来就掐死了事。
她还写了好几本书,从各种角度暗喻了过度追求自由和爱情是一种病态。人如果连最基本的责任感都没有了,那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都要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再也没有任何奉献的精神?
她这几本书被做成了一个系列,好多人都是全套买回去的。刚开始写信骂她的读者好多,说她在坚持封建糟粕,误导大家、耽误大家。她一概不理,继续投入到医术的学习中。慢慢的几个月过去了,因为她的书引发了大家对这方面的关注,导致一些惨剧发生后被迅速传开。
像一位妻子被抛弃后承受不了流言蜚语跳河而亡,而她的丈夫刚刚在华夏大学得到了老师的欣赏;像一个小孩得急病没钱治夭折了,而没钱的原因是他妈妈偷了全家的钱去上大学;像一个女人吞了老鼠药自杀,是因为另一个女人一直追求她丈夫,终于上位成功。
这类的事情变得好多,其实也是突然发生的,只不过是因为大家的关注突然给翻出来的。现实事件一发生,比苏圆圆书里的故事还悲惨,这件事一下子成了现象级事件,所有人都关注起来,反思的人越来越多,骂苏圆圆的人越来越少。好多学校的文学社都写了好多关于这个事件的文章,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一下子好像展开了隔空辩论,自然也引发了上级的重视。
关于人品不过关到底能不能成为国家栋梁的话题被提出来探讨,还有大批知青回城导致多少家破人亡的话题更是被重点探讨。
又过了几个月,终于有命令下来,要求严格调查所有知青是否成立家庭,如果有,没结婚证的必须补办结婚证,要离婚必须经双方同意,有孩子的必须给赡养费,绝对不能一回城就拍拍屁股走人,抛家弃子。这样的“人才”,有了好生活连伴侣孩子也不要,将来遇到国家危难岂不是第一就要抛弃国家?这种人国家不需要!
这时苏圆圆已经大二了,她之前用养颜秘方在三家化妆品公司占有的股份也赚了不少钱了。她直接跟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创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专门帮助那些被“追求自由”迫害的受害者。这个审核很麻烦,但不是不能审,有几个自身坚强的受害者应聘进了基金会,斗志昂扬的致力于让所有受害者自强自立。
苏圆圆同时在医学院提出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过度追求自由到底是不是病态?无意伤害他人到底算不算伤害?这样的人是否需要心理医生的正确辅导?
医生救人,心理救助也是救。学院探讨过后通过了她的课题,允许她在学院里发起研究,这也是对心理医学的重视,学校认为很有必要,很适合当前国情。
所以在苏圆圆来势汹汹,一环扣一环的攻势下,追求自由恋爱的热度一下子被打压了下去。还是有很多人会有偏颇的想法,不是偏这边就是偏那边,但大部分们已经开始认真思考,到底追求自由的度应该在哪里。
第158章 知青一枝花61
很多人愿意加入苏圆圆的课题研究, 外界也许还有不赞同苏圆圆观点的人, 但在医学院里,同学们全程围观了李长伟追求苏圆圆甚至意图打压徐向东的事件, 是最先听到苏圆圆骂人垃圾的群众,对苏圆圆的观点接受得特别快。
特别苏圆圆在课题研究中还用他们父母给他们举例:如果你父母中的一人突然去追求真爱了,你们乐意吗?
当然不乐意!谁不希望父母恩爱?不恩爱也得对家庭负责啊,实在过不下去也得双方沟通离婚吧?不然把他们当什么呢?
苏圆圆让他们进行了很多换位思考,从追求自由的角度、从被抛弃者的角度、从子女的角度、父母的角度等等, 这样一研究,大家更加确定了追求真爱必须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才是健康的,否则那就是病态!
这样的研究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结果已经出乎苏圆圆意料之外了。她突然明白,这个时代的书籍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当初向玉晴的室友那么激动的说被她的书激励, 并不是偶然,而是这时的书籍真的算得上精神食粮。
特别是很快被引进的一批爱情小说, 讲述各种爱情至上的故事,好多父母、原配都成了恶毒的代名词,甚至连原配子女都会被小三的爱情感动去帮助小三。这些本该大火特火的小说, 在苏圆圆的影响下,居然得到一片骂声, 销量惨淡, 黯然退出了小说市场, 更别提拍什么电视剧了。
这让苏圆圆更加认识到书籍、电视剧这类精神食粮对民众的引导性,她也更重视起写书这个工作,但之后每次下笔她都会斟酌再斟酌,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给大家错误的引导。好在她以前写的都是励志小说,特别积极向上,倒是没出过错误。
在大家对“知青”这个词有些反感的时候,她去走访了几个乡村,征得村民同意后,写了一本温馨的书籍。里面记载了很多真实的小故事,是一些知青放弃回城守护家庭的故事,或者读了大学也一直关照家庭的故事。她最初的目的是让大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自由与爱情,可不是为了打击知青。
诚然有很多知青的作为让人厌恶,但这不是全部,还有那么多知青是好的,是善良的。所以苏圆圆写了这本书,避免大家对知青的声讨过犹不及,也是及时安抚大家的情绪,让大家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务,这些人都过得很努力也很幸福。
在苏圆圆升到大三的时候,追求自由还是打击追求自由这件事已经趋于平稳,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尽管一些人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无耻的,这就够了。
苏圆圆的研究课题也从过度追求是否病态,扩充到自闭症、抑郁症等方向,加强了大家对心理学的重视。心理学势必会比其他医学发展得慢一些,因为现在国家继续治病治伤的医生,但苏圆圆也算给心理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她的课题研究是非常成功的。
放假回家休息的时候,苏圆圆难得没有写书,也没有抱着医书啃,而是坐在院子的藤架下乘凉。徐向东从屋里端出一杯草莓牛奶给她,坐她旁边拿扇子给她扇风,有些心疼地道:“你有一年多没休息了,现在尘埃落定,总算放心了吧?”
苏圆圆小口喝着牛奶,点点头,“松了口气吧,之前插手这件事,其实有点怕我做不好,现在总算看到成果了。”
“那以后写书这方面就暂时放一放吧,你想提前读完大学就要专心一点,不然就干脆放慢脚步,慢慢学,放松下来。”
“不要,我还有好多事想做。”苏圆圆转头对他笑,“其实我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是觉得挺好玩,我还没在乡下那样干农活生活过呢。后来看到好多病人被误诊之后,我就想学好医术多帮助一些人。那个时候我就只想当个出色的医生,特别专心,别的什么都不想。结果李长伟的纠缠让我意识到了一些事,这个时代的特色有些是淳朴的、积极的,可是也有悲惨的、病态的。我们既然来了这里,知道一种思想会引发悲剧,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做就干看着。幸好我改变了这个悲剧,至少在大方向上改变了,我心里特别开心,感觉我做了一件好事。”
徐向东眼神温柔地揉揉她的头,伸手搂住她,“对,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很多人都会感谢你的,这也是一次医治,你用精神食粮医治了追求自由的病态,你做得很对。” ↑返回顶部↑
还有那些不顾别人有对象而强行追求的人,追求真爱就可以不尊重人了吗?想想如果把自己代入书中主角,明明有要好的女友,却被人强行拆散,那是一种多么恶心的感觉?这样不顾别人感受肆意伤害别人的追求,说是人品低劣真的不过分。
苏圆圆很快又写了一本父母一辈子为儿子辛苦劳作,儿子却为了追求真爱反抗父母,对他们恶言相向的书。这样的现实事例太多了,因为大家正在反抗包办婚姻,这个反抗本身没有错,可因为父母觉得他这个对象不太好,他就对父母恶言相向就有问题了,他将这些年父母辛苦付出当成什么?因为这本书的主角是父母,所以读者代入的也是父母的角色,顿时感觉养出这样的儿子还不如当初刚生下来就掐死了事。
她还写了好几本书,从各种角度暗喻了过度追求自由和爱情是一种病态。人如果连最基本的责任感都没有了,那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都要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再也没有任何奉献的精神?
她这几本书被做成了一个系列,好多人都是全套买回去的。刚开始写信骂她的读者好多,说她在坚持封建糟粕,误导大家、耽误大家。她一概不理,继续投入到医术的学习中。慢慢的几个月过去了,因为她的书引发了大家对这方面的关注,导致一些惨剧发生后被迅速传开。
像一位妻子被抛弃后承受不了流言蜚语跳河而亡,而她的丈夫刚刚在华夏大学得到了老师的欣赏;像一个小孩得急病没钱治夭折了,而没钱的原因是他妈妈偷了全家的钱去上大学;像一个女人吞了老鼠药自杀,是因为另一个女人一直追求她丈夫,终于上位成功。
这类的事情变得好多,其实也是突然发生的,只不过是因为大家的关注突然给翻出来的。现实事件一发生,比苏圆圆书里的故事还悲惨,这件事一下子成了现象级事件,所有人都关注起来,反思的人越来越多,骂苏圆圆的人越来越少。好多学校的文学社都写了好多关于这个事件的文章,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一下子好像展开了隔空辩论,自然也引发了上级的重视。
关于人品不过关到底能不能成为国家栋梁的话题被提出来探讨,还有大批知青回城导致多少家破人亡的话题更是被重点探讨。
又过了几个月,终于有命令下来,要求严格调查所有知青是否成立家庭,如果有,没结婚证的必须补办结婚证,要离婚必须经双方同意,有孩子的必须给赡养费,绝对不能一回城就拍拍屁股走人,抛家弃子。这样的“人才”,有了好生活连伴侣孩子也不要,将来遇到国家危难岂不是第一就要抛弃国家?这种人国家不需要!
这时苏圆圆已经大二了,她之前用养颜秘方在三家化妆品公司占有的股份也赚了不少钱了。她直接跟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创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专门帮助那些被“追求自由”迫害的受害者。这个审核很麻烦,但不是不能审,有几个自身坚强的受害者应聘进了基金会,斗志昂扬的致力于让所有受害者自强自立。
苏圆圆同时在医学院提出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过度追求自由到底是不是病态?无意伤害他人到底算不算伤害?这样的人是否需要心理医生的正确辅导?
医生救人,心理救助也是救。学院探讨过后通过了她的课题,允许她在学院里发起研究,这也是对心理医学的重视,学校认为很有必要,很适合当前国情。
所以在苏圆圆来势汹汹,一环扣一环的攻势下,追求自由恋爱的热度一下子被打压了下去。还是有很多人会有偏颇的想法,不是偏这边就是偏那边,但大部分们已经开始认真思考,到底追求自由的度应该在哪里。
第158章 知青一枝花61
很多人愿意加入苏圆圆的课题研究, 外界也许还有不赞同苏圆圆观点的人, 但在医学院里,同学们全程围观了李长伟追求苏圆圆甚至意图打压徐向东的事件, 是最先听到苏圆圆骂人垃圾的群众,对苏圆圆的观点接受得特别快。
特别苏圆圆在课题研究中还用他们父母给他们举例:如果你父母中的一人突然去追求真爱了,你们乐意吗?
当然不乐意!谁不希望父母恩爱?不恩爱也得对家庭负责啊,实在过不下去也得双方沟通离婚吧?不然把他们当什么呢?
苏圆圆让他们进行了很多换位思考,从追求自由的角度、从被抛弃者的角度、从子女的角度、父母的角度等等, 这样一研究,大家更加确定了追求真爱必须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才是健康的,否则那就是病态!
这样的研究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结果已经出乎苏圆圆意料之外了。她突然明白,这个时代的书籍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当初向玉晴的室友那么激动的说被她的书激励, 并不是偶然,而是这时的书籍真的算得上精神食粮。
特别是很快被引进的一批爱情小说, 讲述各种爱情至上的故事,好多父母、原配都成了恶毒的代名词,甚至连原配子女都会被小三的爱情感动去帮助小三。这些本该大火特火的小说, 在苏圆圆的影响下,居然得到一片骂声, 销量惨淡, 黯然退出了小说市场, 更别提拍什么电视剧了。
这让苏圆圆更加认识到书籍、电视剧这类精神食粮对民众的引导性,她也更重视起写书这个工作,但之后每次下笔她都会斟酌再斟酌,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给大家错误的引导。好在她以前写的都是励志小说,特别积极向上,倒是没出过错误。
在大家对“知青”这个词有些反感的时候,她去走访了几个乡村,征得村民同意后,写了一本温馨的书籍。里面记载了很多真实的小故事,是一些知青放弃回城守护家庭的故事,或者读了大学也一直关照家庭的故事。她最初的目的是让大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自由与爱情,可不是为了打击知青。
诚然有很多知青的作为让人厌恶,但这不是全部,还有那么多知青是好的,是善良的。所以苏圆圆写了这本书,避免大家对知青的声讨过犹不及,也是及时安抚大家的情绪,让大家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务,这些人都过得很努力也很幸福。
在苏圆圆升到大三的时候,追求自由还是打击追求自由这件事已经趋于平稳,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尽管一些人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无耻的,这就够了。
苏圆圆的研究课题也从过度追求是否病态,扩充到自闭症、抑郁症等方向,加强了大家对心理学的重视。心理学势必会比其他医学发展得慢一些,因为现在国家继续治病治伤的医生,但苏圆圆也算给心理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她的课题研究是非常成功的。
放假回家休息的时候,苏圆圆难得没有写书,也没有抱着医书啃,而是坐在院子的藤架下乘凉。徐向东从屋里端出一杯草莓牛奶给她,坐她旁边拿扇子给她扇风,有些心疼地道:“你有一年多没休息了,现在尘埃落定,总算放心了吧?”
苏圆圆小口喝着牛奶,点点头,“松了口气吧,之前插手这件事,其实有点怕我做不好,现在总算看到成果了。”
“那以后写书这方面就暂时放一放吧,你想提前读完大学就要专心一点,不然就干脆放慢脚步,慢慢学,放松下来。”
“不要,我还有好多事想做。”苏圆圆转头对他笑,“其实我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是觉得挺好玩,我还没在乡下那样干农活生活过呢。后来看到好多病人被误诊之后,我就想学好医术多帮助一些人。那个时候我就只想当个出色的医生,特别专心,别的什么都不想。结果李长伟的纠缠让我意识到了一些事,这个时代的特色有些是淳朴的、积极的,可是也有悲惨的、病态的。我们既然来了这里,知道一种思想会引发悲剧,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做就干看着。幸好我改变了这个悲剧,至少在大方向上改变了,我心里特别开心,感觉我做了一件好事。”
徐向东眼神温柔地揉揉她的头,伸手搂住她,“对,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很多人都会感谢你的,这也是一次医治,你用精神食粮医治了追求自由的病态,你做得很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