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信里面大部分都是夸奖问她是谁,也有批评她浮夸夸张,还有探讨她文章的一些细节。
  比如她在《风月》上登的第二篇故事,因为背景虚构在国外,苏疏樾只是按着自己的记忆来叙述自己看过的电影,大部分的细节她就借鉴了她所知道的现实,而不是完全贴合电影。
  比如上课的方式,跟课程的安排,因为融合了现代理念,有些有人会看不明白,就会来信询问。
  苏疏樾挑了几封斟酌语句回复。
  写了一页纸,苏疏写着突然来了别的想法,抽出了一章崭新的纸,写下了“论新理念教育”这几个字。
  比起一个个的跟他们解释,她还不如写一篇她对着部电影的理解,作为读后感来延伸,更为清晰明了。
  写的时候,苏疏樾把跟王岱岳说的那些教育理念也写了进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