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师的担忧(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唯一能算上朋友的,也就是身份特殊的何晏了。
  回到书院后,郑玄还是有一点担心,和宋忠聊了起来。
  “孔明这孩子,什么都好,也有天分,就是太爱玩了。”
  宋忠一听这话,笑了起来,道:“这有啥好担心的?孔明的学识,不在你我之下。”
  郑玄长叹一声,道:“在经学方面,他还是差了太远了。”
  “这有何妨?科举只是一个门槛,进去了,就看对政务的处理了,孔明反而是我最看好的学生。”宋忠道。
  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郑玄也反应过来了,不是说经学好,官运就亨通。
  科举只是提供了一个向上机会。
  诸葛亮明显不会错失,他有足够的能力。
  至于是不是前三甲,或者前十名,对诸葛亮这样的人才来说,有意义吗?
  他们更注重地是实际政务。
  诸葛亮曾经被庞统、徐庶推荐到司徒王允身边“实习”,王允对他赞不绝口。
  甚至扬言“此人必位列九卿”。
  当时可是吓了郑玄一跳,诸葛亮的才能他是知道的。
  可要说是位列九卿,那就是不靠谱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表明了,诸葛亮缺乏的,不是才能。
  而是一个被录取的机会。
  此次科举,就好像是为诸葛亮量身打造的。
  只要他跻身官员之列,肯定能够极快地晋升。
  毕竟有庞统、徐庶罩着,还有司徒王允美言。
  诸葛家族的势力也不小,听说诸葛瑾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谋求了一份差事。
  在种种助力下,诸葛亮需要的,仅仅是迈过门槛罢了。
  如此一来,他还急什么呢?
  郑玄想通了这一点,渐渐地放下心来。
  若是被他知道,刘辩也在等诸葛亮,恐怕郑玄会惊掉下巴。
  以诸葛亮的才能,的确值得刘辩大动干戈。
  要不是有他的指示,庞统等人又怎么敢将科举压缩在三个月以内呢。
  此次科举,就是刘辩对诸葛亮的邀请,邀请他加入朝堂。
  刘辩会利用诸葛亮科举出身的身份,进一步巩固科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