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1 / 4)
然而不管姬玄如何不痛快,这银子还是得出的,多少灾民就等着这救命钱和救命粮呢。
陆安珩想了想后世的一些救灾行动,也不藏着掖着,根据大齐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条建设性的意见:“依微臣之见,不如发动百姓们自由募捐?爱心募捐不拘银钱,遭了灾的人样样都缺。我们不如号召一下老百姓,家中若是有那不穿的衣物,洗净后收拾收拾,也能给灾民们解上一回燃眉之急。再有,也可让官员鼓动当地富裕的士绅,让他们给灾民们施粥,也算是一大善事。到时候朝廷可以赏赐他们一面锦旗或者牌匾,也是一大荣耀。”
重点是,锦旗牌匾什么的,完全是不用怎么花银钱的物件儿,换来士绅们出手和官府一同救灾。这笔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呐!
元德帝和几位阁老顿时对陆安珩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心说自己等人可真没白疼这家伙,关键时刻就是靠谱!
另一边,陆昌兴听到江南洪灾的消息后便一直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地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陆安珩一进门就看到自家亲爹这么不稳重的表现,顿时疑惑道:“阿爹,您这是干嘛呢?”
陆昌兴瞅了陆安珩一眼,满面愁容地开口道:“江南闹了洪灾,也不知你祖母与大伯他们怎么样了?”
是哦,都忘记了自家还有人也在灾区呢!陆安珩一脑门的黑线,再次为自己的不靠谱感到心塞。
说起来这也不怪陆安珩,就凭原主与大房之间的那些恩恩怨怨,再加上自己当年被拐卖之事,让陆安珩再将大房当成亲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现代人本就要冷漠一些,就连亲生的兄弟姐妹之间,也是一言不合说闹掰就闹掰,陆安珩完全不能融入现如今的大家族思维模式。
好在陆安珩穿来没多久,陆昌兴就张罗着分了家,让陆安珩不用再与大房有什么牵扯了。
至于原主的祖母赵氏,陆安珩与她相处的时间有限,又见她总是折腾萧氏,人都是有偏向的,陆安珩又不是被愚孝观念给洗脑的家伙,对赵氏还真没什么祖孙情。
陆安珏就更不用说了,当初进京时还是个小屁孩呢,估摸着连赵氏的模样都想不起来了。
是以整个陆家,真正为赵氏和大房担忧的,只有陆昌兴一人。
陆安珩见亲爹成天忧心忡忡的样子,眼瞅着就消瘦憔悴了不少,连忙开口安慰他道:“阿爹莫要担心,祖母与大伯一家本就住在扬州城内,离堤坝远着呐,定然会没事的。”
道理陆昌兴都懂,然而就是不放心亲娘。又为他们的生活担忧了一把,陆昌兴皱眉叹道:“也不知你祖母他们到底怎么样了?这会儿发大水,佃户们一年的收成全都给淹了,自然也交不上租子。你大伯家这几年添丁进口的,也不知府中剩下的口粮能否撑过这段日子?再有,每回洪水过后都有疫病,若是他们病了又怎生是好?”
陆安珩挠头,看着愁得开始掉头发的陆昌兴,连忙安慰他道:“阿爹你先别担心,伯父是个精明人,肯定早有准备。再说了,府中的库存也有不少,足够他们度过这段时日了。至于疫病,这不是还没传出有疫病的消息嘛,您就先别自己吓唬吓唬自己了。再说了,就算真的有疫病,扬州城如此繁华,城中大夫无数,伯父又不缺银钱,家里也有不少名贵药材,莫非还请不到一个大夫?”
一通话说的陆昌兴放下心来,陆安珩这才松了口气,转头继续关注灾情去了。
谁都没想到,在这次救灾的行动中,最出彩的竟然不是官府,而是大夫协会和姜德音她们这群娘子军管理着的药厂和慈善组织。
姜德音素来聪慧,参与了药厂的管理事宜后,便一直致力于提高药厂的待遇与地位。
在听到陆安珩透露出的关于后世救灾的一些观念后,姜德音想了想,先让女工们赶制了一大批药袋,又去和大夫协会那边谈了个合作,药厂负责缝制绣有大夫协会字样的特殊药袋,大夫协会则负责多出几个大夫配置好放疫病的药,而后一同卖给朝廷,争取让前去救灾的人全都带满药袋,以防江南本地的药材不够。
谈完这笔合作后,姜德音又与慈善组织的那个世家长辈搭上了线,号召大家捐款捐物,慈善组织将会把大家好心捐来的东西登记成册,整理好后一道儿送往灾区,一直送到有需要的灾民手中。
不仅如此,组织还会为捐款捐物的好心人立一块高大的功德碑,凡是捐了东西的人,名字都会被刻在这块功德碑上,永垂不朽。
这招一出,瞬间点燃了京中的百姓们的热情,纷纷跑到慈善组织来踊跃地捐款捐物,也是一大盛景。
姜德音真可谓是一举成名,第一次让人看到了属于女性们的力量。
陆安珩看得目瞪口呆,在心里对自己媳妇儿写了个大大的服字。抱着小汤圆对着姜德音耍宝,故意笑道:“小汤圆啊,以后你这脑子可得随了你娘啊,准保能中个状元回来!”
姜德音失笑,嗔了陆安珩一眼,甜蜜地埋怨道:“你又拿我打趣!”
又将眼神落在小汤圆身上,对着小汤圆柔声道:“别听你爹瞎说,要随也是随你爹,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状元郎呢!”
陆安珩笑着环过了姜德音,将她和小汤圆一道儿揽在自己怀里,顿时觉得人生圆满了。
不过,想了想正在闹洪灾的江南地区,陆安珩总觉得自己个重要的事情没想出来,直到姜德音说了一句:“也不知江南那边的暴雨停了没有,若是停了,这会儿洪水也该慢慢消散了,正是重新修建堤坝的好时候,也不知慈善组织和药厂是否还能做些什么?” ↑返回顶部↑
陆安珩想了想后世的一些救灾行动,也不藏着掖着,根据大齐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条建设性的意见:“依微臣之见,不如发动百姓们自由募捐?爱心募捐不拘银钱,遭了灾的人样样都缺。我们不如号召一下老百姓,家中若是有那不穿的衣物,洗净后收拾收拾,也能给灾民们解上一回燃眉之急。再有,也可让官员鼓动当地富裕的士绅,让他们给灾民们施粥,也算是一大善事。到时候朝廷可以赏赐他们一面锦旗或者牌匾,也是一大荣耀。”
重点是,锦旗牌匾什么的,完全是不用怎么花银钱的物件儿,换来士绅们出手和官府一同救灾。这笔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呐!
元德帝和几位阁老顿时对陆安珩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心说自己等人可真没白疼这家伙,关键时刻就是靠谱!
另一边,陆昌兴听到江南洪灾的消息后便一直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地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陆安珩一进门就看到自家亲爹这么不稳重的表现,顿时疑惑道:“阿爹,您这是干嘛呢?”
陆昌兴瞅了陆安珩一眼,满面愁容地开口道:“江南闹了洪灾,也不知你祖母与大伯他们怎么样了?”
是哦,都忘记了自家还有人也在灾区呢!陆安珩一脑门的黑线,再次为自己的不靠谱感到心塞。
说起来这也不怪陆安珩,就凭原主与大房之间的那些恩恩怨怨,再加上自己当年被拐卖之事,让陆安珩再将大房当成亲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现代人本就要冷漠一些,就连亲生的兄弟姐妹之间,也是一言不合说闹掰就闹掰,陆安珩完全不能融入现如今的大家族思维模式。
好在陆安珩穿来没多久,陆昌兴就张罗着分了家,让陆安珩不用再与大房有什么牵扯了。
至于原主的祖母赵氏,陆安珩与她相处的时间有限,又见她总是折腾萧氏,人都是有偏向的,陆安珩又不是被愚孝观念给洗脑的家伙,对赵氏还真没什么祖孙情。
陆安珏就更不用说了,当初进京时还是个小屁孩呢,估摸着连赵氏的模样都想不起来了。
是以整个陆家,真正为赵氏和大房担忧的,只有陆昌兴一人。
陆安珩见亲爹成天忧心忡忡的样子,眼瞅着就消瘦憔悴了不少,连忙开口安慰他道:“阿爹莫要担心,祖母与大伯一家本就住在扬州城内,离堤坝远着呐,定然会没事的。”
道理陆昌兴都懂,然而就是不放心亲娘。又为他们的生活担忧了一把,陆昌兴皱眉叹道:“也不知你祖母他们到底怎么样了?这会儿发大水,佃户们一年的收成全都给淹了,自然也交不上租子。你大伯家这几年添丁进口的,也不知府中剩下的口粮能否撑过这段日子?再有,每回洪水过后都有疫病,若是他们病了又怎生是好?”
陆安珩挠头,看着愁得开始掉头发的陆昌兴,连忙安慰他道:“阿爹你先别担心,伯父是个精明人,肯定早有准备。再说了,府中的库存也有不少,足够他们度过这段时日了。至于疫病,这不是还没传出有疫病的消息嘛,您就先别自己吓唬吓唬自己了。再说了,就算真的有疫病,扬州城如此繁华,城中大夫无数,伯父又不缺银钱,家里也有不少名贵药材,莫非还请不到一个大夫?”
一通话说的陆昌兴放下心来,陆安珩这才松了口气,转头继续关注灾情去了。
谁都没想到,在这次救灾的行动中,最出彩的竟然不是官府,而是大夫协会和姜德音她们这群娘子军管理着的药厂和慈善组织。
姜德音素来聪慧,参与了药厂的管理事宜后,便一直致力于提高药厂的待遇与地位。
在听到陆安珩透露出的关于后世救灾的一些观念后,姜德音想了想,先让女工们赶制了一大批药袋,又去和大夫协会那边谈了个合作,药厂负责缝制绣有大夫协会字样的特殊药袋,大夫协会则负责多出几个大夫配置好放疫病的药,而后一同卖给朝廷,争取让前去救灾的人全都带满药袋,以防江南本地的药材不够。
谈完这笔合作后,姜德音又与慈善组织的那个世家长辈搭上了线,号召大家捐款捐物,慈善组织将会把大家好心捐来的东西登记成册,整理好后一道儿送往灾区,一直送到有需要的灾民手中。
不仅如此,组织还会为捐款捐物的好心人立一块高大的功德碑,凡是捐了东西的人,名字都会被刻在这块功德碑上,永垂不朽。
这招一出,瞬间点燃了京中的百姓们的热情,纷纷跑到慈善组织来踊跃地捐款捐物,也是一大盛景。
姜德音真可谓是一举成名,第一次让人看到了属于女性们的力量。
陆安珩看得目瞪口呆,在心里对自己媳妇儿写了个大大的服字。抱着小汤圆对着姜德音耍宝,故意笑道:“小汤圆啊,以后你这脑子可得随了你娘啊,准保能中个状元回来!”
姜德音失笑,嗔了陆安珩一眼,甜蜜地埋怨道:“你又拿我打趣!”
又将眼神落在小汤圆身上,对着小汤圆柔声道:“别听你爹瞎说,要随也是随你爹,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状元郎呢!”
陆安珩笑着环过了姜德音,将她和小汤圆一道儿揽在自己怀里,顿时觉得人生圆满了。
不过,想了想正在闹洪灾的江南地区,陆安珩总觉得自己个重要的事情没想出来,直到姜德音说了一句:“也不知江南那边的暴雨停了没有,若是停了,这会儿洪水也该慢慢消散了,正是重新修建堤坝的好时候,也不知慈善组织和药厂是否还能做些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