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3 / 4)
如此,武后便就此事对相关的大臣进行职责划分,并拟定了完成的期限,督促大臣们尽早将制度落实。
通常,对于这样有分歧的政令,武后向来都倾向于让大臣自行商讨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利用自己绝对的权力横加干涉。
往往用这种方式制订的政令,更能够让大臣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所以,政令向各级推行时,传达力度更高更快,更能够落到实处。
待武后气定神闲地将正事处理完,便开始追究起互殴官员的责任。她处罚这些官员的方式有些特别,她并不直接降罪,而是让方才发生冲突的两拨官员,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再提出相应的惩处方法。
当然,这些都是等到散朝后,涉事的官员将其写成奏折上呈给武后,然后,再由武后酌情处理。遇到这种时候,涉事官员往往都会把对方的责任往轻处写,甚至,为对方求情。
第192章 遭遇麻烦
这时,武后就会顺水推舟,将为首的两位官员招来训斥一番,而后,对涉事官员象征似的罚罚俸禄,就不再追究。
武后的恩威并重,不但让大臣感激在心,而且,他们更加相信武后的权威与公正性,也更愿意提出自己不同的政治主张,从而,更能够接受武后替高宗执掌朝政的特殊性。
袁一不知道由真正的一国之君主持的早朝,究竟是一番怎么的局面?可经历过武后主持的这几次早朝,他的感受是怪异,激烈和有效。
或许,政治本来就是问题多多,矛盾重重,而解决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在可控范围内,将问题和矛盾拖到台面上再人为引爆,虽然激烈,存在危险,可暗暗闷着的问题矛盾炸开了,炸碎了,就只能齐心协力把它们给解决了。
第二种,为了避免麻烦,将显露,或是即将显露的问题矛盾,埋得更加深入地底。暂时将一切解决,等到它在地下膨胀在一定程度,再行解决,或是,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让它自然爆炸。
那次的早朝让袁一记忆犹新,可今日的早朝就显得平静无趣多了。
在大殿中,袁一排在右列第四个,正好前面站着的官员身形很是魁梧。听着大臣们和武后谈论政事,袁一感到无比乏味,渐渐便有了些倦意,他就略低下头,仗着前面魁梧官员的遮挡,竟打起盹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隐隐感觉有一个冰冷刺骨的声音,钻进了自己耳中:“诸位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折冲总都尉呢?”
这时,他猛然睁开眼,而后,缓缓地将头抬起,看到在高座上神情冷得像结了冰的武后,正用略带愠怒的眼神看着自己。见此,他在心中寻思,武后究竟问了什么问题?
见他一脸茫然,武后提高声调,又问了一遍:“折冲总都尉,有什么问题吗?”
如此,他心中更是纳闷:“问题?我刚才问了问题吗?”虽然,他心中很是纳闷,可依旧表现出一副气定神闲的姿态,摇头道:“没有。”
武后眉头微微一皱,声音颇有些不满道:“既然,你没有问题,那本宫就跟你谈谈问题。”说罢,她向众大臣摆了摆手:“退朝!折冲总都尉,留下!”
待众大臣走后,大殿中只剩下袁一,武后,孙满贵和整理奏折的上官婉儿。武后偏了偏头,示意袁一到近前来。这时,袁一便走上玉阶,为了与武后保持一段相当的距离,他特意在铺设皇缎的御案前停下脚步。
他看了眼武后道:“娘娘,要谈的问题是?”
武后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用一种近乎嘲弄的语气道:“你是明知故问,还是真不知道?”
自从,他被任命为总都尉以来,他没有去过折冲府,也没有处理过相关事务,当然,除了升任梅仁为折冲将军,那是他身为总都尉处理的第一件政务,也是仅有的一件政务。
之后,他就把折冲府的所有事务交给梅仁处理,现在,武后要找他这个总都尉谈问题,很显然,梅仁将事务处理并不尽如人意。
他心里明白,可从武后的问话来看,这明显是个陷阱题,不管他说知道,还是不知道,他都难逃指责。常言道,两害取其轻,因此,他便揣着明白,装糊涂道:“娘娘,向来高深莫测,我怎能猜到娘娘的心思?”
武后冷冷一笑。看了眼在御案边整理奏折的上官婉儿,武后只是唤了声“婉儿”,上官婉儿便明白了武后的意思,她放下手边的工作,点了点头就往侧殿去了。
不多时,上官婉儿捧来一摞文书,而后,站到了武后身边。武后指了指那些文书,向袁一道:“这些都是,这半个月来本宫收到的弹劾文书,你究竟是做了多少好事?才能让这十多个不同职能,不同政派的官员,同心协力地一致弹劾你,甚至还有折冲府的官员例数你的不称职,联名要求罢免你这个总都尉?!”
相比起武后的愤慨,袁一始终保持着一脸平淡:“是吗?我一直安分守己,没做得罪人的事,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弹劾我?”
“好一个不知道!”说着,武后从上官婉儿手捧的文书中,拿出一封看了眼道:“兵部尚书弹劾你玩忽职守,致使折冲府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管理。”
说罢,她将文书狠狠砸向袁一,通常其他大臣若是遇到这种情况,都是不躲不避,任由文书砸到自己,哪怕可能被文书坚利外壳伤到,他们也绝不躲闪。
可此时,袁一看到用黄缎装裱的文书,朝自己的脸颊飞来,他本能地伸手,敏捷而轻巧地夹住了飞在半空中的文书。 ↑返回顶部↑
通常,对于这样有分歧的政令,武后向来都倾向于让大臣自行商讨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利用自己绝对的权力横加干涉。
往往用这种方式制订的政令,更能够让大臣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所以,政令向各级推行时,传达力度更高更快,更能够落到实处。
待武后气定神闲地将正事处理完,便开始追究起互殴官员的责任。她处罚这些官员的方式有些特别,她并不直接降罪,而是让方才发生冲突的两拨官员,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再提出相应的惩处方法。
当然,这些都是等到散朝后,涉事的官员将其写成奏折上呈给武后,然后,再由武后酌情处理。遇到这种时候,涉事官员往往都会把对方的责任往轻处写,甚至,为对方求情。
第192章 遭遇麻烦
这时,武后就会顺水推舟,将为首的两位官员招来训斥一番,而后,对涉事官员象征似的罚罚俸禄,就不再追究。
武后的恩威并重,不但让大臣感激在心,而且,他们更加相信武后的权威与公正性,也更愿意提出自己不同的政治主张,从而,更能够接受武后替高宗执掌朝政的特殊性。
袁一不知道由真正的一国之君主持的早朝,究竟是一番怎么的局面?可经历过武后主持的这几次早朝,他的感受是怪异,激烈和有效。
或许,政治本来就是问题多多,矛盾重重,而解决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在可控范围内,将问题和矛盾拖到台面上再人为引爆,虽然激烈,存在危险,可暗暗闷着的问题矛盾炸开了,炸碎了,就只能齐心协力把它们给解决了。
第二种,为了避免麻烦,将显露,或是即将显露的问题矛盾,埋得更加深入地底。暂时将一切解决,等到它在地下膨胀在一定程度,再行解决,或是,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让它自然爆炸。
那次的早朝让袁一记忆犹新,可今日的早朝就显得平静无趣多了。
在大殿中,袁一排在右列第四个,正好前面站着的官员身形很是魁梧。听着大臣们和武后谈论政事,袁一感到无比乏味,渐渐便有了些倦意,他就略低下头,仗着前面魁梧官员的遮挡,竟打起盹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隐隐感觉有一个冰冷刺骨的声音,钻进了自己耳中:“诸位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折冲总都尉呢?”
这时,他猛然睁开眼,而后,缓缓地将头抬起,看到在高座上神情冷得像结了冰的武后,正用略带愠怒的眼神看着自己。见此,他在心中寻思,武后究竟问了什么问题?
见他一脸茫然,武后提高声调,又问了一遍:“折冲总都尉,有什么问题吗?”
如此,他心中更是纳闷:“问题?我刚才问了问题吗?”虽然,他心中很是纳闷,可依旧表现出一副气定神闲的姿态,摇头道:“没有。”
武后眉头微微一皱,声音颇有些不满道:“既然,你没有问题,那本宫就跟你谈谈问题。”说罢,她向众大臣摆了摆手:“退朝!折冲总都尉,留下!”
待众大臣走后,大殿中只剩下袁一,武后,孙满贵和整理奏折的上官婉儿。武后偏了偏头,示意袁一到近前来。这时,袁一便走上玉阶,为了与武后保持一段相当的距离,他特意在铺设皇缎的御案前停下脚步。
他看了眼武后道:“娘娘,要谈的问题是?”
武后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用一种近乎嘲弄的语气道:“你是明知故问,还是真不知道?”
自从,他被任命为总都尉以来,他没有去过折冲府,也没有处理过相关事务,当然,除了升任梅仁为折冲将军,那是他身为总都尉处理的第一件政务,也是仅有的一件政务。
之后,他就把折冲府的所有事务交给梅仁处理,现在,武后要找他这个总都尉谈问题,很显然,梅仁将事务处理并不尽如人意。
他心里明白,可从武后的问话来看,这明显是个陷阱题,不管他说知道,还是不知道,他都难逃指责。常言道,两害取其轻,因此,他便揣着明白,装糊涂道:“娘娘,向来高深莫测,我怎能猜到娘娘的心思?”
武后冷冷一笑。看了眼在御案边整理奏折的上官婉儿,武后只是唤了声“婉儿”,上官婉儿便明白了武后的意思,她放下手边的工作,点了点头就往侧殿去了。
不多时,上官婉儿捧来一摞文书,而后,站到了武后身边。武后指了指那些文书,向袁一道:“这些都是,这半个月来本宫收到的弹劾文书,你究竟是做了多少好事?才能让这十多个不同职能,不同政派的官员,同心协力地一致弹劾你,甚至还有折冲府的官员例数你的不称职,联名要求罢免你这个总都尉?!”
相比起武后的愤慨,袁一始终保持着一脸平淡:“是吗?我一直安分守己,没做得罪人的事,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弹劾我?”
“好一个不知道!”说着,武后从上官婉儿手捧的文书中,拿出一封看了眼道:“兵部尚书弹劾你玩忽职守,致使折冲府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管理。”
说罢,她将文书狠狠砸向袁一,通常其他大臣若是遇到这种情况,都是不躲不避,任由文书砸到自己,哪怕可能被文书坚利外壳伤到,他们也绝不躲闪。
可此时,袁一看到用黄缎装裱的文书,朝自己的脸颊飞来,他本能地伸手,敏捷而轻巧地夹住了飞在半空中的文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