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1 / 4)
本书由新鲜论坛(凝涉)为您整理制作
================
昭华未央
作者:阿幂
================
☆、第1章 回府
玉娘撩起了一角车帘,向车后的乡野瞅了眼,一旁的妇人就道:“三姑娘别看了,仔细叫沙迷了眼,姑娘是头回见太太,红了眼,太太怕是不喜欢。”
玉娘放下车帘,垂了眼低低答了声是,立时坐了回去,仿佛想了想,又向那妇人低声问道:“洪妈妈,我娘在府里可好?”
洪妈妈听了这句,脸上的笑模样不由得淡了,腹诽道:到底是外头女人生的,一些儿规矩也不懂,哪有管着姨娘叫娘的理。只是若是不提点几句,到了太太前头,也由着这个丫头娘啊娘的混叫,她这个接引人先有不是。所以把脸上的笑模样收了收,咳了声道:“三姑娘快别这样叫。从前在外头由着你性子来,可回了谢府,说不得要照规矩来。太太才是姑娘的嫡母。孟姨娘虽生了姑娘,依旧当不得这个娘字,三姑娘要叫孟姨娘姨娘才是。这回在我跟前错了也就罢了,到了太太跟前,太太是个宽厚的,也不能错这规矩。”
玉娘纤指将个青布帕子攥着,怯怯低下头去,仿佛叫父子母女的名分压制住了,却又趁着洪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抬眼飞快地瞧了她眼,见洪妈妈神色一动,又立时把眼垂了下去,果然听着洪妈妈道: “三姑娘也别怪我说话儿直,我也是为着三姑娘好。姑娘如今也十四岁了,日后全仰仗太太呢,太太喜欢了比什么都强。”
玉娘听说抬眼看了看洪妈妈,忽然明白了,这是说自己日后的婚姻大事也靠着嫡母呢,脸上就飞起两抹胭脂色来,低声道:“妈妈说的我记着了。”声若蚊呐,洪妈妈若不是盯着她瞧,只怕就将这句话错了过去。说话间马车行走渐渐平稳,车厢外人声熙攘起来,又有各色食物香气飘了进来,显见得是进了阳谷城了。
想是玉娘头一回进城,自然好奇,趁着洪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就要掀开帘子瞅瞅街景,手才搭上帘子,因看洪妈妈板着脸看她,脸上红了红把手放了下来。洪妈妈脸色这才松了,缓声道:“三姑娘,我们谢家虽不是什么书香门第,可在阳谷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这样当街抛头露面的事不是姑娘该做的,日后可要改了才好。”谢玉娘听说把头低得沉沉的,仿佛臊得满脸通红的样子,洪妈妈见她这样,也不好再说,抿了抿嘴,转眼看着车帘子,像能看出朵花一般,没留意着那怯生生的三姑娘慢慢地抬起了头瞧了她一眼。
马车行到东安大街又向右拐去,行了片刻拐进一道窄街一眼望过去,一色的白墙黑瓦,偶尔有几枝桃杏花从墙头颤巍巍露出一点颜色来,露出些春意来。街边立着个石牌,写的是长平巷。
马车行了片刻,就到了一处岔路口,往岔路口里一转,便见一处角门,角门外站着个丫鬟打扮的女孩子,梳得精光的发鬏,鬓边一对红艳艳的绒花。马车就在那丫鬟身前停了下来,洪妈妈先打起车帘,从低窄的车厢门里钻了出去,脸上一笑,同她在谢玉娘跟前的笑不同,倒是透出几分慈和来:“红杏,可是太太等急了?”
玉娘从洪妈妈掀开的帘子里瞧出去,那红杏生得娇俏,白生生脸儿,青黛黛眉儿,水汪汪眼儿,倒也不辜负她的名字,听着洪妈妈问她,把鼻子一哼道:“洪妈妈,你可回来了。是孟姨娘,受了多大委屈一样,在老爷跟前哭,说妈妈一个人去接三姑娘,她不放心。妈妈也知道我们太太,菩萨一样的一个人,还不上心,所以打发了我在这里瞧着,要是三姑娘回来了,就快接进去。”她声音清脆,嘴头又来得,伶伶俐俐把一番话说了,就把孟姨娘如何娇纵,太太如何良善的意思都透了,一面说一面对着洪妈妈递了个眼色。
洪妈妈看着红杏眼色,立时明白了,知道她是奉着太太马氏的意思,忙笑道:“论理也轮不到我们这些下人说姨娘的不是,孟姨娘也太不知轻重,连老爷都烦了她。若不是太太心善,只怕连三姑娘也.”说到故意停住,又笑说,“瞧我糊涂的,三姑娘还在车上坐着呢。”说了转回身来,向着车厢里道:“三姑娘,到家了,出来罢。”
玉娘在车厢里把洪妈妈和红杏的话听得明明白白,她又不是蠢人,自然知道这俩人一唱一和的是说与她听的,想来那位嫡母虽接了她回来,终究是不喜欢的。只是她初来乍到,又是姨娘生的,哪里敢出声,好容易听着洪妈妈叫她,忙答应了声,低头钻出车厢。
玉娘这一出车厢,下头红杏瞅清她的模样,脸色不由得变了变,还是洪妈妈推了推红杏,红杏这才走了过来:“三姑娘路上辛苦了。太太吩咐我在这里候着三姑娘,待三姑娘回来了就领了三姑娘去同老爷太太磕头。”究根揭底的到底没把这个半路来的三姑娘放在眼里,是以别说以婢子自称了,连她叫什么也没跟玉娘说。
玉娘浑似不觉一般,却也不下车,先瞅了洪妈妈一眼,扭着帕子问:“妈妈这位姐姐是?”洪妈妈就把红杏看了眼,这才转向玉娘笑道:“她叫红杏,是太太跟前最得意的人,也当得起你一声姐姐。她肯说你句好话,比什么都好使。”这话说得诛心,倒似玉娘要去奉承一个丫头一般,换个人许就恼了,玉娘混混噩噩一般,点头称是,伸出一只纤纤玉手按在洪妈妈手上,踏着脚踏下了车。
红杏看玉娘好性儿,倒也不好再说,只说了句:“姑娘随着我来。”说了打头向里走去。谢玉娘扶在洪妈妈跟在了后头,进了角门就是花园子。
谢家在阳谷城也总有百来年了,碍着商人身份,不敢张扬,可根基算得深厚,花园经几代经营依然有了氤氲气象,虽不见画栋雕梁,假山湖石,一样有长廊曲槛,疏篱花障,很有些富丽热闹气象。
红杏看玉娘打量四周,倒象找着了酸刺她的由头,就道:“我们家的花园子打老太爷起就打点了,可是阳谷城里头一份的,姑娘住久了也就习惯了。”
玉娘听了这话,倒还是点了点头:“红杏姐姐想来也习惯了。”红杏顺口就道:“可不是,日日瞅着也没什么稀奇了。你才来,自然......”话出了口,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扭头看了眼玉娘,见她垂了眼步步亦趋,皱了皱眉,转过头去,脚下又加快了些。
玉娘一声也不吭,低了头紧紧跟着红杏,直走了一刻钟,这才走到了正房前,红杏就叫玉娘在门外等着,自己先进去回话,玉娘应了声,就在门外站定了。
太太马氏已等得久了,手上的佛珠早转过无数回,若不是一旁老爷谢逢春也一起坐着,只怕早已等不下去。这回听着红杏进来回说人接了来,转眼就看了看谢逢春,见他脸上有些喜色,也就笑道:“三丫头即来了还不带进来,说来这孩子也可怜,在外头住了这些年,如今该有十五了罢。”最后一句话却是向着立在下头的孟姨娘说的。
孟姨娘今年也有三十岁了,保养得却是极好,猛一打眼,不过二十出头,依旧是雪白娇艳的模样。孟姨娘素来得谢逢春宠爱,性子就有些张扬,别说是谢逢春另两个姨娘余氏,卫姨娘不在她眼中,便是对着马氏也不十分恭敬。今儿许是女儿要来了的缘故,倒是有些拘谨,手上帕子攥得紧紧的,听着马氏问话,忙起身答道:“回太太话,过了今年九月,玉娘就十四岁了。”说着话一面向着门外看去。
大红满绣福字的门帘一挑,红杏先走了进来,跟在她身后的女孩子身量儿高挑,却极是纤细,低头行来,颇有些步步生莲的意态,瞧在马氏眼中,扎了根刺一般,看着玉娘在洪妈妈的指点下,跪在眼前磕头,脸上要笑不笑,却向谢逢春道:“这孩子个儿倒高,要是方才孟姨娘不说,我只当着孩子总有十五六岁了。”
谢逢春也看着跪在脚前的玉娘,这孩子是他同孟姨娘在外头生的,因怀胎之际孟姨娘受过许多颠簸,打落草起身子就不健旺,所以寄名在庙里养着。后来孟姨娘是接了回来,可这孩子却一直在庙里住了下去,说来他这做父亲的也不过见了三四回。最近那一回,还是两年前,依稀就是个孩子模样,不想一晃眼两年过去,竟出落得花朵一般,都说孟姨娘年轻时是个美人,这孩子如今已有青出于蓝之势,待再过个几年,长开了,只怕更出色,怨不得孟姨娘有这个底气说那番话。
所以谢逢春同玉娘说话时就加了几分颜色:“好孩子,这几年委屈你了。”说话时又看了马氏眼,马氏手上佛珠转得更快了些,脸上堆出几分笑:“看这孩子老实得可怜,快起来!过来叫娘瞧瞧。”
玉娘听说盈盈立起身来,低头走到马氏身前,马氏伸手一把把玉娘的手抓着,翻来覆去看了看,见她十指尖尖犹如春葱一般,想来甘露庵那些姑子们收了谢府送过去的香火银子所以没来为难孩子。又抬头往玉娘脸上看了看,看玉娘巴掌大的脸,肌肤犹如凝脂冻玉一般,一双眼儿尤其水灵,只微微一动眼珠子,便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一般,实在的勾人。 ↑返回顶部↑
================
昭华未央
作者:阿幂
================
☆、第1章 回府
玉娘撩起了一角车帘,向车后的乡野瞅了眼,一旁的妇人就道:“三姑娘别看了,仔细叫沙迷了眼,姑娘是头回见太太,红了眼,太太怕是不喜欢。”
玉娘放下车帘,垂了眼低低答了声是,立时坐了回去,仿佛想了想,又向那妇人低声问道:“洪妈妈,我娘在府里可好?”
洪妈妈听了这句,脸上的笑模样不由得淡了,腹诽道:到底是外头女人生的,一些儿规矩也不懂,哪有管着姨娘叫娘的理。只是若是不提点几句,到了太太前头,也由着这个丫头娘啊娘的混叫,她这个接引人先有不是。所以把脸上的笑模样收了收,咳了声道:“三姑娘快别这样叫。从前在外头由着你性子来,可回了谢府,说不得要照规矩来。太太才是姑娘的嫡母。孟姨娘虽生了姑娘,依旧当不得这个娘字,三姑娘要叫孟姨娘姨娘才是。这回在我跟前错了也就罢了,到了太太跟前,太太是个宽厚的,也不能错这规矩。”
玉娘纤指将个青布帕子攥着,怯怯低下头去,仿佛叫父子母女的名分压制住了,却又趁着洪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抬眼飞快地瞧了她眼,见洪妈妈神色一动,又立时把眼垂了下去,果然听着洪妈妈道: “三姑娘也别怪我说话儿直,我也是为着三姑娘好。姑娘如今也十四岁了,日后全仰仗太太呢,太太喜欢了比什么都强。”
玉娘听说抬眼看了看洪妈妈,忽然明白了,这是说自己日后的婚姻大事也靠着嫡母呢,脸上就飞起两抹胭脂色来,低声道:“妈妈说的我记着了。”声若蚊呐,洪妈妈若不是盯着她瞧,只怕就将这句话错了过去。说话间马车行走渐渐平稳,车厢外人声熙攘起来,又有各色食物香气飘了进来,显见得是进了阳谷城了。
想是玉娘头一回进城,自然好奇,趁着洪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就要掀开帘子瞅瞅街景,手才搭上帘子,因看洪妈妈板着脸看她,脸上红了红把手放了下来。洪妈妈脸色这才松了,缓声道:“三姑娘,我们谢家虽不是什么书香门第,可在阳谷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这样当街抛头露面的事不是姑娘该做的,日后可要改了才好。”谢玉娘听说把头低得沉沉的,仿佛臊得满脸通红的样子,洪妈妈见她这样,也不好再说,抿了抿嘴,转眼看着车帘子,像能看出朵花一般,没留意着那怯生生的三姑娘慢慢地抬起了头瞧了她一眼。
马车行到东安大街又向右拐去,行了片刻拐进一道窄街一眼望过去,一色的白墙黑瓦,偶尔有几枝桃杏花从墙头颤巍巍露出一点颜色来,露出些春意来。街边立着个石牌,写的是长平巷。
马车行了片刻,就到了一处岔路口,往岔路口里一转,便见一处角门,角门外站着个丫鬟打扮的女孩子,梳得精光的发鬏,鬓边一对红艳艳的绒花。马车就在那丫鬟身前停了下来,洪妈妈先打起车帘,从低窄的车厢门里钻了出去,脸上一笑,同她在谢玉娘跟前的笑不同,倒是透出几分慈和来:“红杏,可是太太等急了?”
玉娘从洪妈妈掀开的帘子里瞧出去,那红杏生得娇俏,白生生脸儿,青黛黛眉儿,水汪汪眼儿,倒也不辜负她的名字,听着洪妈妈问她,把鼻子一哼道:“洪妈妈,你可回来了。是孟姨娘,受了多大委屈一样,在老爷跟前哭,说妈妈一个人去接三姑娘,她不放心。妈妈也知道我们太太,菩萨一样的一个人,还不上心,所以打发了我在这里瞧着,要是三姑娘回来了,就快接进去。”她声音清脆,嘴头又来得,伶伶俐俐把一番话说了,就把孟姨娘如何娇纵,太太如何良善的意思都透了,一面说一面对着洪妈妈递了个眼色。
洪妈妈看着红杏眼色,立时明白了,知道她是奉着太太马氏的意思,忙笑道:“论理也轮不到我们这些下人说姨娘的不是,孟姨娘也太不知轻重,连老爷都烦了她。若不是太太心善,只怕连三姑娘也.”说到故意停住,又笑说,“瞧我糊涂的,三姑娘还在车上坐着呢。”说了转回身来,向着车厢里道:“三姑娘,到家了,出来罢。”
玉娘在车厢里把洪妈妈和红杏的话听得明明白白,她又不是蠢人,自然知道这俩人一唱一和的是说与她听的,想来那位嫡母虽接了她回来,终究是不喜欢的。只是她初来乍到,又是姨娘生的,哪里敢出声,好容易听着洪妈妈叫她,忙答应了声,低头钻出车厢。
玉娘这一出车厢,下头红杏瞅清她的模样,脸色不由得变了变,还是洪妈妈推了推红杏,红杏这才走了过来:“三姑娘路上辛苦了。太太吩咐我在这里候着三姑娘,待三姑娘回来了就领了三姑娘去同老爷太太磕头。”究根揭底的到底没把这个半路来的三姑娘放在眼里,是以别说以婢子自称了,连她叫什么也没跟玉娘说。
玉娘浑似不觉一般,却也不下车,先瞅了洪妈妈一眼,扭着帕子问:“妈妈这位姐姐是?”洪妈妈就把红杏看了眼,这才转向玉娘笑道:“她叫红杏,是太太跟前最得意的人,也当得起你一声姐姐。她肯说你句好话,比什么都好使。”这话说得诛心,倒似玉娘要去奉承一个丫头一般,换个人许就恼了,玉娘混混噩噩一般,点头称是,伸出一只纤纤玉手按在洪妈妈手上,踏着脚踏下了车。
红杏看玉娘好性儿,倒也不好再说,只说了句:“姑娘随着我来。”说了打头向里走去。谢玉娘扶在洪妈妈跟在了后头,进了角门就是花园子。
谢家在阳谷城也总有百来年了,碍着商人身份,不敢张扬,可根基算得深厚,花园经几代经营依然有了氤氲气象,虽不见画栋雕梁,假山湖石,一样有长廊曲槛,疏篱花障,很有些富丽热闹气象。
红杏看玉娘打量四周,倒象找着了酸刺她的由头,就道:“我们家的花园子打老太爷起就打点了,可是阳谷城里头一份的,姑娘住久了也就习惯了。”
玉娘听了这话,倒还是点了点头:“红杏姐姐想来也习惯了。”红杏顺口就道:“可不是,日日瞅着也没什么稀奇了。你才来,自然......”话出了口,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扭头看了眼玉娘,见她垂了眼步步亦趋,皱了皱眉,转过头去,脚下又加快了些。
玉娘一声也不吭,低了头紧紧跟着红杏,直走了一刻钟,这才走到了正房前,红杏就叫玉娘在门外等着,自己先进去回话,玉娘应了声,就在门外站定了。
太太马氏已等得久了,手上的佛珠早转过无数回,若不是一旁老爷谢逢春也一起坐着,只怕早已等不下去。这回听着红杏进来回说人接了来,转眼就看了看谢逢春,见他脸上有些喜色,也就笑道:“三丫头即来了还不带进来,说来这孩子也可怜,在外头住了这些年,如今该有十五了罢。”最后一句话却是向着立在下头的孟姨娘说的。
孟姨娘今年也有三十岁了,保养得却是极好,猛一打眼,不过二十出头,依旧是雪白娇艳的模样。孟姨娘素来得谢逢春宠爱,性子就有些张扬,别说是谢逢春另两个姨娘余氏,卫姨娘不在她眼中,便是对着马氏也不十分恭敬。今儿许是女儿要来了的缘故,倒是有些拘谨,手上帕子攥得紧紧的,听着马氏问话,忙起身答道:“回太太话,过了今年九月,玉娘就十四岁了。”说着话一面向着门外看去。
大红满绣福字的门帘一挑,红杏先走了进来,跟在她身后的女孩子身量儿高挑,却极是纤细,低头行来,颇有些步步生莲的意态,瞧在马氏眼中,扎了根刺一般,看着玉娘在洪妈妈的指点下,跪在眼前磕头,脸上要笑不笑,却向谢逢春道:“这孩子个儿倒高,要是方才孟姨娘不说,我只当着孩子总有十五六岁了。”
谢逢春也看着跪在脚前的玉娘,这孩子是他同孟姨娘在外头生的,因怀胎之际孟姨娘受过许多颠簸,打落草起身子就不健旺,所以寄名在庙里养着。后来孟姨娘是接了回来,可这孩子却一直在庙里住了下去,说来他这做父亲的也不过见了三四回。最近那一回,还是两年前,依稀就是个孩子模样,不想一晃眼两年过去,竟出落得花朵一般,都说孟姨娘年轻时是个美人,这孩子如今已有青出于蓝之势,待再过个几年,长开了,只怕更出色,怨不得孟姨娘有这个底气说那番话。
所以谢逢春同玉娘说话时就加了几分颜色:“好孩子,这几年委屈你了。”说话时又看了马氏眼,马氏手上佛珠转得更快了些,脸上堆出几分笑:“看这孩子老实得可怜,快起来!过来叫娘瞧瞧。”
玉娘听说盈盈立起身来,低头走到马氏身前,马氏伸手一把把玉娘的手抓着,翻来覆去看了看,见她十指尖尖犹如春葱一般,想来甘露庵那些姑子们收了谢府送过去的香火银子所以没来为难孩子。又抬头往玉娘脸上看了看,看玉娘巴掌大的脸,肌肤犹如凝脂冻玉一般,一双眼儿尤其水灵,只微微一动眼珠子,便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一般,实在的勾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