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2 / 4)
“这个倒是没有,而且还好像还是两手空空入城而来。”李莲英一下子就听清楚了慈禧的弦外之音。
慈禧坐起身子来,慢悠悠的说道:“倒是稀奇了。”
“以奴才之见,这个魏季尘只是一个会打仗的莽夫。”李莲英笑着说道。
“莽夫吗?先观察一两天再说。”慈禧有些累了,又躺了下去,接着问道:“康有为最近有什么动静?”
如今,康有为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魏季尘。
要是魏季尘知道了,肯定会带上礼物前去感谢康有为。
“康有为又向都察院上奏了一书,要都察院代交给皇上,言设议院以通下情,奴才已经让人给阻拦下来了。”李莲英阴测测的说道。
此时,康有为会试中了进士,朝廷任命他为工部主事,这个官还太小,不够格亲自面圣,因此他每次上书都只要让都察院代为提交,或者托其他人提交。
慈禧的眼睛霍的一下睁开了,有些恼怒的说道:“这个康有为,当真是胡言乱语一通啊。”
慈禧此时对维新变法心中有一条底线,一是容忍,二是控制。
她想把变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开办工厂,用新式武器训练军队,都在她容忍的范围之内,但是康有为这个奏折直接设议院通下情,这是仿照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政治体制的改革,最终自然会触及到慈禧的利益,所以她才会如此反应。
“皇上对康有为的态度如何?”慈禧又问道。
李莲英这回不敢多做评论,只是叙述事实道:“皇上每每览阅康有为前次上的书,都是扼腕叹息,悔不早日实施。”
“皇上身边的臣子,有谁蛊惑他变法的?”慈禧脸色越来越阴沉。
李莲英知道,自己这话只要一说出口,便有人会倒霉,他为人圆滑,非万不得已,不想与人结怨,但是此时慈禧问起,又不能不回答,只好模糊着说道:“诸大臣都在等老佛爷您的意见,只是户部尚书翁同龢,大学士徐志清最近一直在皇上身边打转。”
翁同龢原本深得慈禧的信任,因此才会让他当光绪的老师,可是现在,也许是他看到光绪渐渐长大了,越来越有君王仪态了,对慈禧也没有原来那般恭敬了。
想一想也能体会他的心情,在慈禧手下面干,永远是奴才无出头之日,在光绪下面干,那可是帝师啊,更何况他又是朝中清流派领袖,光绪的变法图强心思可是深得一些朝中清流人士的推崇。
“老佛爷,要不要奴才示意下面的人将他们给弄走。”李莲英既然得罪了别人,就想着怎么绝后患。
慈禧摆了摆手,摇头道:“还是再等等看吧,看看皇上能够弄出个什么名堂出来。”
慈禧自觉自己还能够控制得住朝局,而且一些变化也合乎她的想法,练新军什么的,她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也是需要的,所以慈禧也不急于一时,更何况光绪现在的威望与其甲午战争之前来说,要大上不少,朝中一些激进爱国人士都慢慢聚拢在了他的身边。
但是慈禧眼光毒辣,不看好康有为,光绪一旦实施康有为的变法,肯定会断了朝中多少人的门路,损害多少人的利益。
盖时,朝中的一些大臣自然会站回慈禧这一边,那时候就是她一举定乾坤之日,说不定还可以重新垂帘听政。
紫禁城里,光绪走着走着,不知为何就走到了冷宫那边。
因为冷宫里面,关押着光绪最心爱的妃子——珍妃。
光绪之所以如此宠爱珍妃,除了珍妃本身姿色不错之外,还因为有一件不可对人言之事,光绪由于自小进宫,当时太监、宫女啥的欺负他年幼,照顾并不是得当,因此他身体也落下了病根子,而且是事关男人尊严的病——不举。
所以就连马脸皇后自持是慈禧的侄女也对他冷脸相对,只有珍妃进宫时天真烂漫,不懂多少事,对光绪是依然如故。
光绪到了冷宫门口,竟然出现两太监拦住他。
“老奴给皇上请安,启禀皇上,老佛爷不让任何人前去探望珍妃。”老太监面无表情的说道。
光绪眼光一变,他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是没有亲自问政,现在随着年纪大了,多少有些威严了,不由怒道:“该死的奴才,朕乃九五之尊,这宫中还有不能进去的地方吗?”
老太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办是好,但是还是迫于老佛爷多年来的威信,把牙一咬,还是站着不动。 ↑返回顶部↑
慈禧坐起身子来,慢悠悠的说道:“倒是稀奇了。”
“以奴才之见,这个魏季尘只是一个会打仗的莽夫。”李莲英笑着说道。
“莽夫吗?先观察一两天再说。”慈禧有些累了,又躺了下去,接着问道:“康有为最近有什么动静?”
如今,康有为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魏季尘。
要是魏季尘知道了,肯定会带上礼物前去感谢康有为。
“康有为又向都察院上奏了一书,要都察院代交给皇上,言设议院以通下情,奴才已经让人给阻拦下来了。”李莲英阴测测的说道。
此时,康有为会试中了进士,朝廷任命他为工部主事,这个官还太小,不够格亲自面圣,因此他每次上书都只要让都察院代为提交,或者托其他人提交。
慈禧的眼睛霍的一下睁开了,有些恼怒的说道:“这个康有为,当真是胡言乱语一通啊。”
慈禧此时对维新变法心中有一条底线,一是容忍,二是控制。
她想把变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开办工厂,用新式武器训练军队,都在她容忍的范围之内,但是康有为这个奏折直接设议院通下情,这是仿照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政治体制的改革,最终自然会触及到慈禧的利益,所以她才会如此反应。
“皇上对康有为的态度如何?”慈禧又问道。
李莲英这回不敢多做评论,只是叙述事实道:“皇上每每览阅康有为前次上的书,都是扼腕叹息,悔不早日实施。”
“皇上身边的臣子,有谁蛊惑他变法的?”慈禧脸色越来越阴沉。
李莲英知道,自己这话只要一说出口,便有人会倒霉,他为人圆滑,非万不得已,不想与人结怨,但是此时慈禧问起,又不能不回答,只好模糊着说道:“诸大臣都在等老佛爷您的意见,只是户部尚书翁同龢,大学士徐志清最近一直在皇上身边打转。”
翁同龢原本深得慈禧的信任,因此才会让他当光绪的老师,可是现在,也许是他看到光绪渐渐长大了,越来越有君王仪态了,对慈禧也没有原来那般恭敬了。
想一想也能体会他的心情,在慈禧手下面干,永远是奴才无出头之日,在光绪下面干,那可是帝师啊,更何况他又是朝中清流派领袖,光绪的变法图强心思可是深得一些朝中清流人士的推崇。
“老佛爷,要不要奴才示意下面的人将他们给弄走。”李莲英既然得罪了别人,就想着怎么绝后患。
慈禧摆了摆手,摇头道:“还是再等等看吧,看看皇上能够弄出个什么名堂出来。”
慈禧自觉自己还能够控制得住朝局,而且一些变化也合乎她的想法,练新军什么的,她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也是需要的,所以慈禧也不急于一时,更何况光绪现在的威望与其甲午战争之前来说,要大上不少,朝中一些激进爱国人士都慢慢聚拢在了他的身边。
但是慈禧眼光毒辣,不看好康有为,光绪一旦实施康有为的变法,肯定会断了朝中多少人的门路,损害多少人的利益。
盖时,朝中的一些大臣自然会站回慈禧这一边,那时候就是她一举定乾坤之日,说不定还可以重新垂帘听政。
紫禁城里,光绪走着走着,不知为何就走到了冷宫那边。
因为冷宫里面,关押着光绪最心爱的妃子——珍妃。
光绪之所以如此宠爱珍妃,除了珍妃本身姿色不错之外,还因为有一件不可对人言之事,光绪由于自小进宫,当时太监、宫女啥的欺负他年幼,照顾并不是得当,因此他身体也落下了病根子,而且是事关男人尊严的病——不举。
所以就连马脸皇后自持是慈禧的侄女也对他冷脸相对,只有珍妃进宫时天真烂漫,不懂多少事,对光绪是依然如故。
光绪到了冷宫门口,竟然出现两太监拦住他。
“老奴给皇上请安,启禀皇上,老佛爷不让任何人前去探望珍妃。”老太监面无表情的说道。
光绪眼光一变,他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是没有亲自问政,现在随着年纪大了,多少有些威严了,不由怒道:“该死的奴才,朕乃九五之尊,这宫中还有不能进去的地方吗?”
老太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办是好,但是还是迫于老佛爷多年来的威信,把牙一咬,还是站着不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