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一位了不起的探险家出发了。
  他的名字叫张骞。
  张骞通西域从来就是佳话,他的旅行却十分艰险。戈壁滩飞沙走石热浪滚滚,帕米尔冰雪皑皑寒风刺骨,匈奴的骑兵则在那片辽阔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张骞一行随时随地都会一头撞上。
  实际上,他们在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便毫无悬念地被俘虏,并被带到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匈奴王庭。军臣单于理直气壮地对张骞说:月氏在我北边,汉人怎么能去?如果我要去越国,大汉会同意吗?
  当然不会同意,张骞也只好滞留匈奴十年。
  更让张骞沮丧的是,后来他虽然逃了出来,并在大宛人和康居人的帮助下,在阿姆河流域找到了月氏,月氏却早已没有了向匈奴复仇的念头。他们非常满足地在那里安居乐业,并庆幸自己因祸得福。
  张骞只能回国。
  再次被俘又死里逃生的张骞虽然没能结成联盟,却带回了足够多的世界知识和异国情调。通过他向汉武帝提交的考察报告,中国人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并领略到西域各国之外诸多民族的万种风情。
  这是一些闻所未闻的人群。他们有的是游牧民族,比如乌孙、康居、奄蔡、月氏,叫“行国”。有的是农业或商业民族,比如大宛、安息、条支、大夏,叫“土著”。
  但,无论土著或行国,距离大汉都很遥远。安息相当于今天的伊朗,条支相当于叙利亚。其余,则乌孙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提克一带,康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奄蔡在咸海和里海北部草原,大宛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夏在中亚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以北,希腊人称之为巴克特里亚。
  至于月氏,则可能在阿富汗北部。
  此外还有身毒和黎靬。身毒又叫天竺,其实就是印度。黎靬又叫犁轩,就是大秦,也就是罗马。不过,对这两个国家,张骞也只是有所耳闻。
  然而这足以让汉武帝心驰神往。尤其是大宛的葡萄酒和汗血马,更是极具诱惑。商队跟随着军队出发了,只不过商队持续的时间更长,带来的利润也更丰厚。
  丰厚的利润让丝绸之路的驼铃一路传响,坐享其成的则是沿途各国,其中就包括帕提亚。帕提亚就是安息,只不过中国人管他们叫安息,西方人叫帕提亚。
  安息是在公元前247年建国的,然后在公元226年亡于伊朗萨珊王朝。甘英到达安息之日,正是帕提亚人春风得意之时。他们编出故事来吓退东汉使臣,无非是不想失去中间商的好处。显然,这些帕提亚人更愿意从中国商人那里买下货物,然后转手到地中海地区。
  于是,从公元前126年张骞向汉武帝提起黎靬,到公元166年罗马使团来华,两大文明的交流在将近三个世纪之内,都只能通过其他国家和民族来缓慢地进行。尽管在帕提亚的市场上,中国商人已经跟罗马商人讨价还价,也为他们使用银币和在皮革上写字感到惊讶。
  这丝毫也不妨碍中华和罗马各自独立地生长,并成为超级大帝国和世界性文明。事实上,在使团访华的前半个世纪,罗马的版图就已达到顶点:东起幼发拉底河,西迄不列颠岛,北越多瑙河,南至北非,堪称盛极一时。
  有趣的是,派遣使团的罗马皇帝和接见他们的中国皇帝,也是两个标志性人物。马可·奥里略·安敦尼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盛极而衰,汉桓帝则意味着东汉帝国的行将就木,正如罗马共和国与西汉王朝的终结,罗马帝国和东汉王朝的开始,都几乎同时。
  历史的种种巧合不能不让我们产生诸多遐想,并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广阔的世界舞台。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真正看清这两大帝国和两大文明。
  ☆、亚述:壮丽的错误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并滞留匈奴期间,也就是公元前130年前后,罗马已经拥有了九个本土以外的统治区:西西里、萨丁尼亚及科西嘉、山南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伊利里亚、马其顿、阿卡亚、亚细亚。在拉丁语中,它们被称为provincia,中文译为行省。
  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行省也不是罗马人的发明,波斯帝国就有,叫萨特拉皮亚。也许,正是这种制度,使居鲁士建立的波斯帝国比亚述更为稳定和持久。
  亚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帝国”。
  第一帝国亚述的建立经过了漫长的复兴之旅。之前是古亚述和中亚述,成为新亚述(亚述帝国)则在我们的东周和春秋时期。也就是说,当周人和周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亚述人却勃然崛起,并迅速成为西亚的霸主。
  亚述人是闪米特人(又译塞姆人)。他们有着长长的鼻子,卷长发,穿长袍,戴高帽子。最明显的特征,是脸上成形的胡须。这种胡须在他们的神像上也有,比如萨尔贡二世王宫门前那头五条腿的公牛。
  ◎亚述战士,引自《世界史纲》139页。
  ◎五腿公牛,现藏于卢浮宫。
  这就跟之前的苏美尔人和赫梯人大不一样。苏美尔人剃光头,穿羊毛紧身衣。赫梯人身材矮小,长鹰钩鼻,男人都梳长辫子,戴耳环。后者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他们的战车。赫梯人的车上有三个武士,一个驾车,一个持矛,一个持盾,跟中国春秋时期的情况十分相似。
  然而亚述人更加英勇善战。跟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人一样,亚述人既是强壮的农民,又是勇猛的战士,割下敌人的脑袋就像收割庄稼。这些脑袋往往成为炫耀武力的最佳象征,一位亚述国王甚至用来装饰首都的大门。
  亚述的宗教和神祇似乎也鼓励或默许武装侵略,占领他国被认为是神圣的使命。在阿舒尔神的指引下,亚述军队以令人胆寒的速度狂飙突进。即便没有路,他们也会像瞪羚一样登上一座又一座山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