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算账(2 / 3)
“……”
李自成笑道:“朕说这些,就是希望文成明白,虽然暂时不能减少支出,但华夏的赋税,即将大幅度增加,每年应该会略有盈余。”
“如此,臣就放心了,”梁文成的担心并没有完全消除,暂时只能这样了,“皇上,朝廷和地方文武,留用前朝的居多,官员们的清廉,臣着实担心……”
“朕明白,”李自成知道,治理贪墨,历朝历代、世界各国都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只有轻重缓急之分,“朕会让司法部尽快制定相关的律法,此外,你们在朝堂放出风声,朝廷很快便要整顿吏治……”
“臣等明白!”
李自成与梁文成谈了好一会,主要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事,至于专业问题,特别是军事方面的事,他准备召见相应的部长。
等到协商得差不多了,方才看了郭世俊一眼,“世俊该说说教育的事了,三百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文成没准现在还心疼呢!”
梁文成嘴角一阵抽动,我心疼,难道皇上不心疼?
郭世俊却是不慌不忙道:“回皇上,青海、甘肃两省的汉地,中小学以及全面开花,四川也差不多了,皇上应该知道,要发展教育,三百万远远不够,臣正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发展下去,听了皇上的话,知道今明两年,赋税便要大幅增加……”
“要增加教育经费?”李自成当然明白,要发展教育,尤其是面向全民的义务教育,经济上就是无底洞,但眼下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百废待兴……特别是军费,但赋税就那么多,工商税、关税的确诱人,但只是预期收入。
不知道梁文成会不会同意?
果然,梁文成几乎跳起来,“郭大人,教育部去年用了三百万,你想拖垮华夏吗?不行,绝对不行,今年的教育经费,多一分都不行……”
郭世俊有李自成支持,心中有底,也不生气,笑道:“总理大人,这些教育经费,只管青海、甘肃、四川三省,尚不包括归化之地,难道总理大人忍心看着,新式教育只停留在三省?”
“郭大人,你……”
李自成笑着摇摇头,“两位爱卿都是心怀华夏,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心甚慰!”
梁文成心中生出蔑视,这话等于没说!如果任由郭世俊无限增加教育支出,华夏迟早会被拖垮,“皇上,臣并不反对新式教育,但在目前的情形下,很难再增加教育经费,或许目前的时机不对……”
时机不对?
李自成心中一动,也许梁文成的保守是对的,华夏尚未进入工业化阶段,强制推行教育,或许对华夏并不利,就像一个婴儿,为了让他快速成长,每日强行灌输牛奶、瘦肉、烤鸭等,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是吃饭噎死,就是消化不良。
华夏的赋税,还是以农业税为主……
但就这样放弃了,李自成十分不甘,局面来之不易,而且甘肃、青海两省,已经培养了大批的教师,难道让这些教员在家待业?
关键是银子不够!
能不能用发行国债的形式,筹集部分资金,再争取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帮助……
李自成很快就否定了。
如果发行国债,梁文成还不哭鼻子?再说,一旦有了国债,将来向哪个方向发展,实在难以掌控。
他思索片刻,道:“教育已经搭起了框架,此时如果堵死这股洪流,于国家,于教育本身,都是莫大的伤害,既然银子不够,那就放缓脚步,先从北方五省开始,每县一所小学,每府一所中学,高学另议,等教育形成产业,能为朝廷增加赋税,再扩大教育规模!”
“……”
“此外,朕还有一个建议,北五省的中小学教育,不再实行免费,让富人进入校园,筹集部分资金,同时,每校留出不少于三成的免费名额,给予寒门学子。”
梁文成认为,步伐还是偏大,“皇上,能否选择两省试行?”
“新式教育在青海、甘肃两省,已经试行了十余年,在四川也有数年了,并不需要试行,”李自成道:“文成如果有经济上的考虑,不如这样,全国的工商税,全部用于发展教育,在工商税小于教育支出之前,朕不再扩大教育的规模,别忘了,大明并没有征收工商税……”
“皇上,臣实忧心……” ↑返回顶部↑
李自成笑道:“朕说这些,就是希望文成明白,虽然暂时不能减少支出,但华夏的赋税,即将大幅度增加,每年应该会略有盈余。”
“如此,臣就放心了,”梁文成的担心并没有完全消除,暂时只能这样了,“皇上,朝廷和地方文武,留用前朝的居多,官员们的清廉,臣着实担心……”
“朕明白,”李自成知道,治理贪墨,历朝历代、世界各国都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只有轻重缓急之分,“朕会让司法部尽快制定相关的律法,此外,你们在朝堂放出风声,朝廷很快便要整顿吏治……”
“臣等明白!”
李自成与梁文成谈了好一会,主要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事,至于专业问题,特别是军事方面的事,他准备召见相应的部长。
等到协商得差不多了,方才看了郭世俊一眼,“世俊该说说教育的事了,三百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文成没准现在还心疼呢!”
梁文成嘴角一阵抽动,我心疼,难道皇上不心疼?
郭世俊却是不慌不忙道:“回皇上,青海、甘肃两省的汉地,中小学以及全面开花,四川也差不多了,皇上应该知道,要发展教育,三百万远远不够,臣正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发展下去,听了皇上的话,知道今明两年,赋税便要大幅增加……”
“要增加教育经费?”李自成当然明白,要发展教育,尤其是面向全民的义务教育,经济上就是无底洞,但眼下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百废待兴……特别是军费,但赋税就那么多,工商税、关税的确诱人,但只是预期收入。
不知道梁文成会不会同意?
果然,梁文成几乎跳起来,“郭大人,教育部去年用了三百万,你想拖垮华夏吗?不行,绝对不行,今年的教育经费,多一分都不行……”
郭世俊有李自成支持,心中有底,也不生气,笑道:“总理大人,这些教育经费,只管青海、甘肃、四川三省,尚不包括归化之地,难道总理大人忍心看着,新式教育只停留在三省?”
“郭大人,你……”
李自成笑着摇摇头,“两位爱卿都是心怀华夏,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心甚慰!”
梁文成心中生出蔑视,这话等于没说!如果任由郭世俊无限增加教育支出,华夏迟早会被拖垮,“皇上,臣并不反对新式教育,但在目前的情形下,很难再增加教育经费,或许目前的时机不对……”
时机不对?
李自成心中一动,也许梁文成的保守是对的,华夏尚未进入工业化阶段,强制推行教育,或许对华夏并不利,就像一个婴儿,为了让他快速成长,每日强行灌输牛奶、瘦肉、烤鸭等,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是吃饭噎死,就是消化不良。
华夏的赋税,还是以农业税为主……
但就这样放弃了,李自成十分不甘,局面来之不易,而且甘肃、青海两省,已经培养了大批的教师,难道让这些教员在家待业?
关键是银子不够!
能不能用发行国债的形式,筹集部分资金,再争取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帮助……
李自成很快就否定了。
如果发行国债,梁文成还不哭鼻子?再说,一旦有了国债,将来向哪个方向发展,实在难以掌控。
他思索片刻,道:“教育已经搭起了框架,此时如果堵死这股洪流,于国家,于教育本身,都是莫大的伤害,既然银子不够,那就放缓脚步,先从北方五省开始,每县一所小学,每府一所中学,高学另议,等教育形成产业,能为朝廷增加赋税,再扩大教育规模!”
“……”
“此外,朕还有一个建议,北五省的中小学教育,不再实行免费,让富人进入校园,筹集部分资金,同时,每校留出不少于三成的免费名额,给予寒门学子。”
梁文成认为,步伐还是偏大,“皇上,能否选择两省试行?”
“新式教育在青海、甘肃两省,已经试行了十余年,在四川也有数年了,并不需要试行,”李自成道:“文成如果有经济上的考虑,不如这样,全国的工商税,全部用于发展教育,在工商税小于教育支出之前,朕不再扩大教育的规模,别忘了,大明并没有征收工商税……”
“皇上,臣实忧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