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这个人的警惕性如此之高,杨震到是满赞赏的。不过在赞赏归赞赏,杨震该问的还是要问的:“我们的确是被俘的中国军人。这一点,你从口音中应该能分辨出来。我们要是特务的话,岂会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小鬼子总不该派一个连你是什么人都不知道的人来执行任务吧?”
  杨震说完这些话,突然感觉到自己说的这些话毛病很大。首先按照小虎子说的自己可是东北流亡学生出身,既然自己是东北流亡学生,又那里会说别的地方的口音?
  而郭邴勋虽是川军出身,但自幼随父在东北生活多年,九一八之后才回的关内,口音中虽略带有一些四川口音,但主要还是以东北口音为主。口音这东西可不是想改就改的,很多人就算在外面呆一辈子,到老了口音都没有改变。自己让人家通过口音辨别身份,岂不是强人所难?
  再者,日本人安排特务进监狱卧底套取情报,自然先会讲明目标的身份。但那些特务只要不是白痴,为了不暴露目标完成任务,虽然明知目标的身份,可也不会表现出来。
  若是一上来便什么都不问只套近乎那样不是自己上赶着告诉人家自己是特务吗。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不用问就知道对方的底细,那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自己的身份。
  想到这里,杨震恨不得抽自己俩嘴巴。亏得自己在后世还受过一些特工训练,虽说并不多,但对于其中的一些事情还是明白的。今儿居然会说出这么白痴的话,实在是有些羞愧。
  杨震在心中暗骂了自己两句之后,便挠挠头道:“我只记得我是在关内被俘的,倒是忘记了自己是东北流亡学生参的军。这一张嘴虽说东北口音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但仔细听还是东北话。让你猜倒是有些为难你了。”
  看到杨震的一脸尴尬,那个人眼中的防备逐渐松缓了下来,最后噗嗤一声乐了出来道:“我倒不是说你们肯定是特务,若是真的特务,我的身份也瞒不了你们。反正我的真实身份也不是什么秘密,至少对日本人来说,他们对我的身份清楚的很。”
  “我是抗联三军四师一团副官彭定杰。前几日我们师长陈云升告诉我们下山有任务,却没有想到下山执行任务只是他的一个借口,他的真实意图是要投敌叛变。”
  “我们一下山便被早已经埋伏好的日伪军包围,等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部队已经被缴械。我们几个不甘心与他一起做叛徒的人被他捆了起来送给小鬼子做见面礼。本来小鬼子都已经将我们几个人拉到刑场,却没有想到他们不知道在行刑之前为什么突然刀下留人,将我们三个人又拉回了这里。”
  听到此人居然是抗联三军的,杨震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在后世的时候杨震知道,抗联三军的活动范围就在黑龙江省,甚至包括现在所处的位置都是他的游击区。有了这个人,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地头蛇。只是这个人说的是不是真的?杨震却是有些不敢相信。
  尽管知道小鬼子不太可能将他们那些帮他们统治东北,也就是满洲的狗扔到这里,毕竟他们的统治还需要那些汉奸的帮忙。一般只要这些狗不准备反咬主子,小鬼子也不会做的太绝,以免引起诸汉奸兔死狐悲。但涉及到几百个弟兄的人命,杨震还是决定在慎重一些。有谁敢说这个人不会是小鬼子为了监视这几百个战俘而特地送进来的特务?
  陈云升叛变是真的,这杨震知道。但谁又能保证鬼子不会借这个机会向战俘内安插人手,进行监视。既然已经出了叛徒,那么一切的秘密便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对于这个人说的抗联三军的那位师长投敌之事,杨震到还是有些印象。在后世的时候曾在一个叫做铁血的论坛上看过某些果粉发的所谓共党抗战投敌高级干部名单的帖子,其中就有这位陈云升。只是资料有限,这位陈师长因为什么投敌,究竟是环境艰苦还是对上级的决定不满,以及投敌之后的情况却是没有说。
  不过对于这个帖子,杨震一直不屑一顾。抗联一个军多者不过几千人,少者不过千把人。一个师最多不到一千人,普遍都是三四百人。还不及此时关内的八路军后组建的那些独立团等所谓的地方部队的一个团多。抗联之所以将编制弄得这么大,是根据自身复杂的情况来定的。
  抗联成立之初,为了壮大声势,收编了大批所谓的山林队,也就是土匪,还有一些义勇军。后世名著《林海雪原》中的那位座山雕的原型,便被抗联收编,后更官至一军之长。
  中国人对官位的高低还是很在乎的,尤其是那些也不管自己有多少人枪,动不动就自称司令的人,他们对于自己职务的高低还是很在乎的。
  尽管手下只有百八十人,甚至几十人,但师长、团长的称谓听起来总是比营长好听得多。尽管他们手下的人还不见得有一个正规营人多。杨震记得后世时候看过一本书上曾经描述过,一个抗联师长携部投降,一个师不过一百五十多人,只比正规军一个连多上那么一点点人,还不如一个加强连多。
  正是为了应付这些人才将编制弄得那么大,当然其中也不乏虚张声势,恐吓鬼子,号召民众的意思。不管怎么说,一个师或是一个团对鬼子的威胁,对百姓的号召力总比一个营或是一个连要大多。
  尽管这个师长手下的兵不见得有一个满编连多。实打实说,此时的抗联大多数师长手下的兵并没有比关内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个营多到那里去。
  整个抗联人数最高峰的时候不过三万余人,居然编成了十一路军。即便是按照国军地方杂牌的标准,这十一路军加一起也不如一路军多。若是抗联那一个师能有个四五百人,在刨除去大大小小的非战斗人员,战斗人员能有个三四百人,便称得上兵强马壮,是绝对的主力了。后世有些人将这些按照关内八路军的标准也就是一个连级干部的所谓师长称之为高级军官,实在有些夸大其词。
  尽管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内幕,但杨震却是知道,一向是北满抗联主力的三军之所以出现大量叛逃、投敌的事情,除了日益恶化的环境之外,却是与他们的军长被扣苏联一去不归,部队内部因为斗争而开展的清洗有绝对的关系。
  只是这些在后世得到的消息,杨震至少现在还不能说。相对于其他的事情,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外边的情况。尤其是抗联的活动情况,以便自己做全盘的考虑。
  原来杨震优先考虑的是怎么出去,能带着所有的弟兄离开这里。至于外边的环境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毕竟那还是能活着离开这里之后才需面临的问题。但现在,有了这个抗联出身的人,杨震便有些急于了解外边的形势。
  沉默了一会,杨震才道:“彭兄,现在外边的情况究竟如何?你能不能与我们说一说。最重要的是你们抗联现在的情况如何,还有多少战斗力?”
  一听杨震询问抗联的实力,本已经有些松懈下来的彭定杰立即又充满了戒备。看着又有如刺猬一般的彭定杰,杨震摇摇头道:“抗联的情况你既然不想说,我也就不在问了。但外边的环境这不是秘密的事情,你总可以与我们讲上一讲吧?”
  看着他听到自己询问抗联情况之后那不似做作的防备眼神,杨震有些相信他真的不是日军安插到自己这些人中间的密探。若是这个家伙面对杨震的问题直接侃侃而谈,恐怕杨震会让他死的不明不白。
  因为对与自己这些战俘第一次见面便知无不言的人,便相信自己话的人,应该不是在艰苦环境中浴血奋斗数年的抗联将士。若是抗联将士都这样,那里还能在日军重兵围剿下苦战十四年?
  以杨震的身手,做到这点不成问题。杨震后世在部队数年,整天学的便是怎么杀人。让一个人死的不明不白,还是能做到的。别说他有可能是日军安插进来的特务,即便是他真是抗联的人,为了几百个弟兄将来的安全,杨震也顾不上了。一个不能保守秘密的人要来何用?
  第12章 慎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