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专机上的谈话(一)(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领导们知道现场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他们绝对会喊无辜,他们表示,自己知道的并不比他们多多少,他们也感觉到很突兀呀。
  我国之所以制定如此激进的教育政策,主要还是因为被赵一忽悠的,反正是按照比例投入的,差额是由赵一补齐的,他们也就尽量按照最好的来了。
  而且这些好的建议,都是赵一自己提出来的,反正不需要让他们多花钱,自然也就从善如流,万万没有阻止的道理。
  自从中国教育公司接管了我国的教育工作之后,许多教育政策的制定,赵一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让我国的教育政策到了现在的这个情况。
  当然,如果出现明显有损国家教育方针的建议,也不可能被采纳,最重要的是,很多好的政策,都是赵一自愿掏腰包来解决的。
  这才是他的教育政策建议基本上被采纳的根本原因,因为他确实是出于公心提出的建议,甚至自愿掏腰包,没道理去阻止。
  大家不知道他后面的话,算不算夸大,如果真的人人都有当航母设计师的能力,那么我国将会迎来怎样的一个盛世。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程度,其他的大家也无法发挥出来想象力,但是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我国将会全面超越世界所有的文明,成为高度发达且具有高度创新力的国家。
  赵一讲完之后,也没有逗留,直接就坐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反正他已经透露出了一些信息,希望能够让国民能够紧张起来。
  其实对于现在年纪已经超过30岁的普通人,他已经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因为他们光是学习基础知识,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就算是有智力牛奶提升他们的智商,依然需要花费10年以上的时间,完成基础教育,因为他们不是全天候学习,10年时间已经算快了。
  完成了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后,还需要进行更高深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掌握将这些知识熟练应用的能力,才算是具备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
  等到他们成为具备创新型人才的时候,年纪就已经达到了50岁以上了,这个年纪,就算是有良好的医疗服务,其实身体机能就已经在走下坡路,脑袋也不如年轻人灵光。
  所以他真正将希望寄托的对象,还是那些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们,等到他们这些学生接受完整的教育,走出校门之后,才是未来社会真正的动力源泉。
  只是话不能如此直白的说,也许在芸芸众生当中,就有一位被耽搁的天才,通过再教育体系,发挥出来他们本该有的天赋,成长为人才,这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人的天赋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就对科学知识有更高的敏锐度,而有的则是对艺术、文学等更加有天赋。
  他所说的创新力,不仅仅指科学知识,虽然科学知识对于提升物质文明以及探索宇宙奥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人类社会不仅仅只是科学,还包括其他方方面面。
  人不是石头,是有自己思想的生物,想要维持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平衡,单纯依靠科学并不牢靠,还需要其他方方面面提升上来,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
  这也是他旗下的企业,并不要求自己的员工必须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就是因为避免社会知识体系和人才太过于单一,从而导致社会变得畸形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中庸,中庸并不是平庸,而是希望事务能够达到最佳的平衡点,不偏不倚,从而能够更加长久稳定的运行下去。
  人本身其实无法规定所有的发展轨道,因为人本身就受限于自身环境的约束,都是自身经验得出来的知识体系。
  然而人类想要超越自身,就必须要打破常规,而打破常规肯定不能使用常规去画下条条框框,因此教育也是如此。
  成材与否,教育虽然也很重要,但是也不是唯一的途径,也许就有教育没有涉足的领域,能够被人研究出一些问题,从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这也是为未可知的事情。
  特别是当人类走出地球,冲向宇宙的时候,很多颠覆人类想象的事情,可能就会接踵而至,到时候以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根本就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分析。
  当然,在现在的阶段,教育发挥的作用还是举重轻重的,离开教育体系的培养,不说没有成材的可能,至少也是凤毛麟角。
  除非是想赵一这样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其他普通天才,其实多一个少一个,对社会总体前进方向,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
  人类说到底是群体性社会结构,发展的方向由大部分人的意志和认知决定的,不会以少数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似乎他们的决定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其实他们做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群体性思维的影响,从而做出符合社会群体实际情况的决定。
  这也是为什么说,历史有其必然性,每一个看似偶然且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其实都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必然结果,没有张三做这个决定,也会有李四做出这个决定。
  就如他对着自己的作用做出的评价一样,虽然他看似推动了我国高速发展,似乎改变了我国的历史进程,其实这些只是一小段历史,总体上并不会对国家发展有根本性的改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