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攻城(1 / 1)
同样,在梁崇义的大营中,梁崇义也在与众将商议明日攻城的事情。
“均州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他们应该是早有准备的了,不是仓促应战,本帅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但是即使是他们早做了准备,这均州城也必须拿下来,三天,我们在三天内就要把均州城拿下来,然后继续朝商州进发。”梁崇义坐在帅椅上,目光炯炯的看着军帐中的诸位将领。
“旅帅,这攻城梯和攻城车弄起来就要三天的时间了,咱们带来的攻城梯今日已经损坏的七七八八了,这没有攻城梯和攻城车,咱们玩不转啊。”一个军首说道。
又一个将领接着说道:“是啊,大都督,这均州城早有准备了,攻城梯搭上去,就被巨石砸断了。而且均州城周围的树木都被砍断了,就是要搭建攻城车也要到十里之外运过来才行。这些没有三天的时间也绝对做不到。”
梁崇义的眉头一皱,心里即刻就烦躁起来。他一个文官转武官的,在出兵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这么多,也没有人跟他提起来。现在他突然发现,这行军打仗的,根本就不是那么简单的,自己准备得还是仓促了一些。
“那就用三天的时间打造攻城梯和攻城车,三天后再发起攻击。”梁崇义说道:“大家也别把攻下均州城想象得有多难,均州成里只有四五千士卒而已,咱们四万五千人,打下一个小小的均州城根本就不在话下。今日好好的休息,明日一早各军都派出一半人来去伐木,建造攻城梯和攻城车。至于弩炮什么的就算了,这均州城外找块石头都难,就别费那个劲了。”
这一夜里,均州城内外都很安静。到了早上起来,陈太昌一起床就到城头上巡视起来,看着梁崇义的大营中安安静静的,他也感到奇怪,便对守了一夜墙头还没有换岗的士卒问道:“那边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旅帅,有动静的,他们一大早的就出动了很多人朝着后面去了,少说也有万把人的样子。”那个士卒说道。
陈太昌挠了挠头,说道:“这是干什么?难道是出去抢粮吗?”
那个士卒说道:“旅帅,小的觉得他们应该是伐木去了,小的当了快二十年的兵了,根据小人的估计,他们这是准备攻城梯和攻城车去了。”
陈太昌点了点头,说道:“你别说,你说得有道理,他们来得太仓促,应该是没有什么准备。呵呵,你行啊,这点你也能看出来,你现在是什么职务?我怎么见你有些眼生呢?”
那士卒笑道:“小的就是一个大头兵,以前在丰利城来着,这次被旅帅您调到均州城来的。”
陈太昌点点头,笑道:“你可以,现在某家就提升你做火长,你左右这十个人归你管了。要是你能在这次大战里活下来,某家提升你当队长,你要是能在此次枭首**的话,某家就给你一个入流的官当当。”
那老卒大喜,朝着陈太昌施礼道:“旅帅放心,小的就是拼了命也要枭首**,要是少了一颗,您拿了我的脑袋去。”
陈太昌哈哈笑道:“老子要你的脑袋有个屁用,老子要他们的脑袋。”他随即高声喊道:“守住了均州城,等朝廷的兵到了,就是咱们杀向襄州的时候了,只要打下襄州城,老子大把的赏银子给你们。听到了没有!”
凡是听到了陈太昌喊声的人,都大声喊道:“听到了!”
吃过了早餐,陈太昌便开始巡查城防,同时也在鼓励士卒,他心里很希望梁崇义那边多准备几天,这样对他才是最有利的,能拖一天自己这里就安全一天。
张墨派出去的八百里加急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商州城。赵赫接到了张墨的军令以后,半点犹豫都没有,即刻就点起了三千骑兵,一人双马,配齐了装备,直奔均州而去。
赵赫把商州城的城防全部交给了李壮,他根本就不怕有人来攻击商州城,因为张墨的大军三天以后便会到达商州城,然后在商州城歇息一日,才会继续进军。到时候朝廷大军驻扎商州城的消息一旦传开,邓州那些人根本就不敢过来骚扰,再说邓州的兵大部分已经被梁崇义抽到了襄州去了,根本就没有攻打商州城的能力。
一人双马,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均州城。
在均州城被围的第四天,梁崇义的叛军便开始正是攻城了。天亮之后,刚刚吃过早饭,叛军便选择了南城开始攻击,因为这里的地势最为平坦。
均州城是个小城,连个护城河都没有,因此叛军只要冲到城下,架起攻城梯就可以朝上面爬上来。
陈太昌也跟着叛军的动态,把城墙上其余三个方向的士卒也抽调了一些过来,重点防御南城。
眼见着叛军中的战鼓响起,陈太昌也让人敲起了战鼓。
第一次正式的攻城,梁崇义便派出一万士卒,黑压压的朝着均州城墙扑了过来。
见到叛军就这么冲上来了,陈太昌的心里一下子就松了下来。他也是跟着许召攻过城和守过城,他可是记得许召在攻城的时候就算没有投石机,也一定会用脚踏弩先朝城墙上连续射上几轮,压制住城墙上的人,于此同时,会让攻城的人趁着城墙上的人躲避箭矢的时候,快速的靠近城墙。
而眼下这些叛军连脚踏弩都没有,就这么冲上来了,跟送死的区别不大,这就是他娘的想用人命填上来了。
陈太昌举着喇叭高声喊着:“全部注意了,弓箭手准备好,等他们进到射程内,听到号令再射,钩挠手也注意了,只要有攻城梯搭上来,就给我拽倒了。这帮家伙就是帮白痴,不会打仗的,你们只要听从号令,咱们就守得住。”
陈太昌的话说完,就有亲兵也拿着喇叭向两边传达,让城墙上的人都能够听到。这是张墨总结出来的一个办法,能够让士卒知道军令是什么样的,不会盲目的作战。 ↑返回顶部↑
“均州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他们应该是早有准备的了,不是仓促应战,本帅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但是即使是他们早做了准备,这均州城也必须拿下来,三天,我们在三天内就要把均州城拿下来,然后继续朝商州进发。”梁崇义坐在帅椅上,目光炯炯的看着军帐中的诸位将领。
“旅帅,这攻城梯和攻城车弄起来就要三天的时间了,咱们带来的攻城梯今日已经损坏的七七八八了,这没有攻城梯和攻城车,咱们玩不转啊。”一个军首说道。
又一个将领接着说道:“是啊,大都督,这均州城早有准备了,攻城梯搭上去,就被巨石砸断了。而且均州城周围的树木都被砍断了,就是要搭建攻城车也要到十里之外运过来才行。这些没有三天的时间也绝对做不到。”
梁崇义的眉头一皱,心里即刻就烦躁起来。他一个文官转武官的,在出兵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这么多,也没有人跟他提起来。现在他突然发现,这行军打仗的,根本就不是那么简单的,自己准备得还是仓促了一些。
“那就用三天的时间打造攻城梯和攻城车,三天后再发起攻击。”梁崇义说道:“大家也别把攻下均州城想象得有多难,均州成里只有四五千士卒而已,咱们四万五千人,打下一个小小的均州城根本就不在话下。今日好好的休息,明日一早各军都派出一半人来去伐木,建造攻城梯和攻城车。至于弩炮什么的就算了,这均州城外找块石头都难,就别费那个劲了。”
这一夜里,均州城内外都很安静。到了早上起来,陈太昌一起床就到城头上巡视起来,看着梁崇义的大营中安安静静的,他也感到奇怪,便对守了一夜墙头还没有换岗的士卒问道:“那边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旅帅,有动静的,他们一大早的就出动了很多人朝着后面去了,少说也有万把人的样子。”那个士卒说道。
陈太昌挠了挠头,说道:“这是干什么?难道是出去抢粮吗?”
那个士卒说道:“旅帅,小的觉得他们应该是伐木去了,小的当了快二十年的兵了,根据小人的估计,他们这是准备攻城梯和攻城车去了。”
陈太昌点了点头,说道:“你别说,你说得有道理,他们来得太仓促,应该是没有什么准备。呵呵,你行啊,这点你也能看出来,你现在是什么职务?我怎么见你有些眼生呢?”
那士卒笑道:“小的就是一个大头兵,以前在丰利城来着,这次被旅帅您调到均州城来的。”
陈太昌点点头,笑道:“你可以,现在某家就提升你做火长,你左右这十个人归你管了。要是你能在这次大战里活下来,某家提升你当队长,你要是能在此次枭首**的话,某家就给你一个入流的官当当。”
那老卒大喜,朝着陈太昌施礼道:“旅帅放心,小的就是拼了命也要枭首**,要是少了一颗,您拿了我的脑袋去。”
陈太昌哈哈笑道:“老子要你的脑袋有个屁用,老子要他们的脑袋。”他随即高声喊道:“守住了均州城,等朝廷的兵到了,就是咱们杀向襄州的时候了,只要打下襄州城,老子大把的赏银子给你们。听到了没有!”
凡是听到了陈太昌喊声的人,都大声喊道:“听到了!”
吃过了早餐,陈太昌便开始巡查城防,同时也在鼓励士卒,他心里很希望梁崇义那边多准备几天,这样对他才是最有利的,能拖一天自己这里就安全一天。
张墨派出去的八百里加急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商州城。赵赫接到了张墨的军令以后,半点犹豫都没有,即刻就点起了三千骑兵,一人双马,配齐了装备,直奔均州而去。
赵赫把商州城的城防全部交给了李壮,他根本就不怕有人来攻击商州城,因为张墨的大军三天以后便会到达商州城,然后在商州城歇息一日,才会继续进军。到时候朝廷大军驻扎商州城的消息一旦传开,邓州那些人根本就不敢过来骚扰,再说邓州的兵大部分已经被梁崇义抽到了襄州去了,根本就没有攻打商州城的能力。
一人双马,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均州城。
在均州城被围的第四天,梁崇义的叛军便开始正是攻城了。天亮之后,刚刚吃过早饭,叛军便选择了南城开始攻击,因为这里的地势最为平坦。
均州城是个小城,连个护城河都没有,因此叛军只要冲到城下,架起攻城梯就可以朝上面爬上来。
陈太昌也跟着叛军的动态,把城墙上其余三个方向的士卒也抽调了一些过来,重点防御南城。
眼见着叛军中的战鼓响起,陈太昌也让人敲起了战鼓。
第一次正式的攻城,梁崇义便派出一万士卒,黑压压的朝着均州城墙扑了过来。
见到叛军就这么冲上来了,陈太昌的心里一下子就松了下来。他也是跟着许召攻过城和守过城,他可是记得许召在攻城的时候就算没有投石机,也一定会用脚踏弩先朝城墙上连续射上几轮,压制住城墙上的人,于此同时,会让攻城的人趁着城墙上的人躲避箭矢的时候,快速的靠近城墙。
而眼下这些叛军连脚踏弩都没有,就这么冲上来了,跟送死的区别不大,这就是他娘的想用人命填上来了。
陈太昌举着喇叭高声喊着:“全部注意了,弓箭手准备好,等他们进到射程内,听到号令再射,钩挠手也注意了,只要有攻城梯搭上来,就给我拽倒了。这帮家伙就是帮白痴,不会打仗的,你们只要听从号令,咱们就守得住。”
陈太昌的话说完,就有亲兵也拿着喇叭向两边传达,让城墙上的人都能够听到。这是张墨总结出来的一个办法,能够让士卒知道军令是什么样的,不会盲目的作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