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第79节(1 / 4)
左右都是麻烦,司马腾又着实不是什么善断之人。大军虽然一路回撤,但是他始终未曾定下决心。每天都焦心无比,就连嘴上都生出了不少口疮,只恨不能生出一双翅膀,直接飞回并州算了。
正在此时,突然传回白陉解围的消息,怎能不让他喜出望外?!
那信使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怠慢,赶忙把所知之事一一禀明。听说上党乃是成都王派人夺取,还从匈奴借兵,他恨不得生吞了司马颖那个蠢货!而听说解了上党之危的,竟然是那个自己并不放在眼里的梁丰,他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思索片刻,司马腾终于道:“派一支前锋沿着白陉返回,仔细打探上党情形。若是安然无恙,大军立刻返回并州!”
不能再耽搁了。大兄已经失了洛阳,若是他再失却并州,这次出兵可就亏了老本。邺城那边,就交给王浚吧。反正王浚跟司马颖有仇,又借了鲜卑强兵,攻不下邺城,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只要邺城城破,一切就有转圜余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哼,他倒要看看,司马颖那个蠢货能占据天子到几时!
有了主帅命令,大军立刻拔营,向着白陉方向前去。
※
与此同时,另一队人马绕过了滏口陉,进入并州腹地。为首乃是一个身材魁梧,两鬓花白的武夫。虽然衣着简素,又上了年纪,但是此人身上,有一种让人为之侧目的威风之气。就像年迈的猛虎,哪怕齿松爪钝,也让人分毫不敢轻视。
此人,姓刘名渊,字元海,从邺城而来。在几日之前,他还是成都王麾下冠军将军。然而此刻,他已经有了另一个封号,“北单于”。
半月之前,司马腾和王浚会师,率兵来袭。因为畏惧两人的大军,司马颖派人抢夺上党,引并州大军回防。这个计策十分有效,司马腾立刻撤兵,回转并州。但是对于另一支队伍,就没什么用处了。
王浚麾下的鲜卑骑兵悍勇无双,击溃了北中郎将王斌,又打得刚刚获得荡阴大捷的石超狼狈逃窜,邺城人人皆危。见此情形,刘渊立刻站了出来,向司马颖许诺,自己可以统领匈奴五部,从上党出兵,解邺城之危。
若是放在平时,司马颖可能还有会有些疑虑。但是此刻,他却顾不得那么多了!既然王浚能用鲜卑,他又为何不能用匈奴?!刘渊在他帐下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可比其他人要可靠多了。再加上严籍成功夺关的消息,就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司马颖立刻答应了刘渊的请求。封他为北单于,命他前往并州,统领匈奴大军,来邺城解围。
接了成都王的命令,刘渊自然可以带着儿子刘聪和数名部将,返回并州。
然而此刻,他正勒马停在道边,看着远方的城池,似有沉思。
片刻之后,三骑飞驰而来。一个身长八尺,猿臂蜂腰的男子一马当先,大声道:“阿父,壶关有变!城下立起了京观,皆是人头,足有百余!”
骑在马上的中年男子神色淡然:“果不其然。”
通过滏口陉之时,他便发现了关隘情形不对。守备森严,岗哨林立,绝不似平日景象。因此他甚至都没去叫关,而是带着一队人马绕了两三天的原路,才进入了并州。并未前往郡城,他先派儿子前去壶关打探消息。
一探之下,果然不出所料。壶关生变,业已失守。几日之前,传来的信报还说严籍夺下了潞城,怎么几天之后,就风云变色?更有那百余人头的京观。难不成前来助严籍夺城的精骑,皆以阵亡?
事有蹊跷,然而那中年男子并无探寻的意思,一扯缰绳:“先去九原。”
九原乃是北部匈奴所在,也是北部都尉刘宣的治所。听到这声吩咐,众人齐齐称是,策马跟在了那男子身后。
只是和司马颖所想不同,在这些人心中,面前的尊者只有一个称号:“匈奴大单于”!
入猛虎归山,这队不怎么起眼的队伍,消失在了漫漫山道之间。
※
“主公,天色已晚,你该歇息了。”站在书房之中,奕延面色有些焦虑,看着依旧伏在案前的男子。
这已经是第七天了,自从夺下郡城之后,主公日日都要劳心文牍,处置郡府中的各项事宜。这些东西,本该由主簿或是主记室代劳,可惜严籍杀伐太重,郡府为之一空,只能由主公亲自处置。原本他还以为,攻下郡城之后,就能回府。谁料会在这里滞留如此长时间。
梁峰放下手中毛笔,轻轻转动了一下脖颈:“如今可以是秋收,不管不行啊。”
秋收怎么说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之前太守府生乱,已经耽误了不少事情,梁峰可没法容忍继续耽搁下去。除了下面县中诸事外,还要重新整顿后军,打通粮道,又是一件麻烦事情。亏得令狐况还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才使得后军得以正常运转。
如今太守府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他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不算那么多了,除了另一件事。目光扫过桌上一封书信,梁峰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这信,是从梁府寄来,由段钦亲笔所书。上面写的东西,却不是能让别人瞧见的。
如今犹豫了两日,是该做个决断了。
长身而起,梁峰对奕延道:“伯远,你觉得潞城如何?” ↑返回顶部↑
正在此时,突然传回白陉解围的消息,怎能不让他喜出望外?!
那信使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怠慢,赶忙把所知之事一一禀明。听说上党乃是成都王派人夺取,还从匈奴借兵,他恨不得生吞了司马颖那个蠢货!而听说解了上党之危的,竟然是那个自己并不放在眼里的梁丰,他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思索片刻,司马腾终于道:“派一支前锋沿着白陉返回,仔细打探上党情形。若是安然无恙,大军立刻返回并州!”
不能再耽搁了。大兄已经失了洛阳,若是他再失却并州,这次出兵可就亏了老本。邺城那边,就交给王浚吧。反正王浚跟司马颖有仇,又借了鲜卑强兵,攻不下邺城,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只要邺城城破,一切就有转圜余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哼,他倒要看看,司马颖那个蠢货能占据天子到几时!
有了主帅命令,大军立刻拔营,向着白陉方向前去。
※
与此同时,另一队人马绕过了滏口陉,进入并州腹地。为首乃是一个身材魁梧,两鬓花白的武夫。虽然衣着简素,又上了年纪,但是此人身上,有一种让人为之侧目的威风之气。就像年迈的猛虎,哪怕齿松爪钝,也让人分毫不敢轻视。
此人,姓刘名渊,字元海,从邺城而来。在几日之前,他还是成都王麾下冠军将军。然而此刻,他已经有了另一个封号,“北单于”。
半月之前,司马腾和王浚会师,率兵来袭。因为畏惧两人的大军,司马颖派人抢夺上党,引并州大军回防。这个计策十分有效,司马腾立刻撤兵,回转并州。但是对于另一支队伍,就没什么用处了。
王浚麾下的鲜卑骑兵悍勇无双,击溃了北中郎将王斌,又打得刚刚获得荡阴大捷的石超狼狈逃窜,邺城人人皆危。见此情形,刘渊立刻站了出来,向司马颖许诺,自己可以统领匈奴五部,从上党出兵,解邺城之危。
若是放在平时,司马颖可能还有会有些疑虑。但是此刻,他却顾不得那么多了!既然王浚能用鲜卑,他又为何不能用匈奴?!刘渊在他帐下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可比其他人要可靠多了。再加上严籍成功夺关的消息,就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司马颖立刻答应了刘渊的请求。封他为北单于,命他前往并州,统领匈奴大军,来邺城解围。
接了成都王的命令,刘渊自然可以带着儿子刘聪和数名部将,返回并州。
然而此刻,他正勒马停在道边,看着远方的城池,似有沉思。
片刻之后,三骑飞驰而来。一个身长八尺,猿臂蜂腰的男子一马当先,大声道:“阿父,壶关有变!城下立起了京观,皆是人头,足有百余!”
骑在马上的中年男子神色淡然:“果不其然。”
通过滏口陉之时,他便发现了关隘情形不对。守备森严,岗哨林立,绝不似平日景象。因此他甚至都没去叫关,而是带着一队人马绕了两三天的原路,才进入了并州。并未前往郡城,他先派儿子前去壶关打探消息。
一探之下,果然不出所料。壶关生变,业已失守。几日之前,传来的信报还说严籍夺下了潞城,怎么几天之后,就风云变色?更有那百余人头的京观。难不成前来助严籍夺城的精骑,皆以阵亡?
事有蹊跷,然而那中年男子并无探寻的意思,一扯缰绳:“先去九原。”
九原乃是北部匈奴所在,也是北部都尉刘宣的治所。听到这声吩咐,众人齐齐称是,策马跟在了那男子身后。
只是和司马颖所想不同,在这些人心中,面前的尊者只有一个称号:“匈奴大单于”!
入猛虎归山,这队不怎么起眼的队伍,消失在了漫漫山道之间。
※
“主公,天色已晚,你该歇息了。”站在书房之中,奕延面色有些焦虑,看着依旧伏在案前的男子。
这已经是第七天了,自从夺下郡城之后,主公日日都要劳心文牍,处置郡府中的各项事宜。这些东西,本该由主簿或是主记室代劳,可惜严籍杀伐太重,郡府为之一空,只能由主公亲自处置。原本他还以为,攻下郡城之后,就能回府。谁料会在这里滞留如此长时间。
梁峰放下手中毛笔,轻轻转动了一下脖颈:“如今可以是秋收,不管不行啊。”
秋收怎么说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之前太守府生乱,已经耽误了不少事情,梁峰可没法容忍继续耽搁下去。除了下面县中诸事外,还要重新整顿后军,打通粮道,又是一件麻烦事情。亏得令狐况还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才使得后军得以正常运转。
如今太守府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他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不算那么多了,除了另一件事。目光扫过桌上一封书信,梁峰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这信,是从梁府寄来,由段钦亲笔所书。上面写的东西,却不是能让别人瞧见的。
如今犹豫了两日,是该做个决断了。
长身而起,梁峰对奕延道:“伯远,你觉得潞城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