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第110节(2 / 4)
定了定神,她移步向外院走去。
※
进入三月,天气渐渐暖了起来。一直筹备的大军,也终于开拔。由周良为先锋,石鲜掌左翼,司马瑜坐镇中军,三万拼凑起来的人马,向着匈奴的国都离石席卷而去。
令狐况这次也随军而行,担任粮草后路。上党送来的粮秣,很是让他在军中打通了一些关系。能够掌管后军,也正因此。然而担负重任,他心中却无半分欣喜,只因他面前的兵士,都与流民相差无几。
这就是并州的现状了。只要是成年丁口,都要履行兵役。可是战火都扫荡了几回,还能留下多少可用之兵?军中不是老弱,就是饥馑,那些身穿破烂军袍的干瘦汉子,双眼中哪有取胜的信念?
东赢公不在并州,却并非不知这边的情形。局面败坏如斯,还要勉强攻打离石,实在是不把人命放在眼里了。
可是令狐况又能有什么法子呢?只能按照叔父和梁太守嘱托,好好守住了后军。就算前军败退,他们也要有一线活命的机会。
然而这一仗,还是打的出乎想象的艰辛。大军只行到汾城,就遭遇匈奴围堵。前锋一触即溃,随后司马瑜扎下营盘,继续与敌人鏖战。可惜,主帅的顽强意志,无法决定兵士的战力。短短十几天,晋军四战皆败。好不容易筹建的军队,被打成了一盘散沙。
几位主将见势不妙,先后溃逃,把烂摊子扔给了后军和令狐况。
这可比令狐况以往接手的局面还要不堪!既要抵挡匈奴的围剿,又要派防备后军被溃兵冲散,还要保证那仅存的一批粮草,不被匈奴人夺去。简直拼上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勉强收拢残军,向晋阳方向退去。
说来也怪,匈奴这次并没有全力追击。倒像是尾随在羊群之后恶狼一般,时不时扑上来咬上一口,却没有把他们彻底剿灭的意思。如此亦退亦战,又有晋阳城派来的援兵,令狐况最终抢回的兵力,要远超预估。三万人马,只亡败了九千有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当他再次退回晋阳城时,一个消息,从西而来。
东海王的联军,终于击退了河间王的守兵。长驱直入,闯进了关中。
长安城破!
作者有话要说: 偷香窃玉里的“偷香”正是西晋典故。皇后贾南风的妹妹贾午和父亲的幕僚韩寿相恋私通,把父亲收藏的御香送给了对方。结果被便宜老丈人贾充发现,木已成舟,他只得把女儿嫁给了对方。自此韩寿得以平步青云。
第174章
“西台陷落了。”
上党府衙中, 众人尽皆默然。打了将近一年的大仗终于落下帷幕, 按理说, 应当是件好事。但是对于梁峰和上党而言,却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
长安城被攻破,意味着司马氏耗时已久的内斗告一段落。出征在外的东赢公司马腾, 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且毫不意外的会加官进爵。虽然并州大军新败,但是上党一郡安然无恙,又夺回了阳邑。如果能从东海王手中借些兵马,司马腾很有可能会回返并州。
这无异是在众人脖颈上加了一根绳索。他们还能不能保住这一年多来经营的官田屯兵, 还能不能在夹缝中获取更多战略空间, 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主公, 与王氏的联姻,不能再拖了!”段钦率先开口。
这也是如今破局的最佳手法。只要和太原王氏联姻, 梁峰立刻能在并州站稳脚跟。就算是司马腾, 也不可能冒着得罪太原王氏的风险, 明目张胆的对他下手。如此一来, 就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让梁峰手下的地盘进一步稳固。
这道理,梁峰又何如不懂?
王汶的回信他已经收到。就算据实说明了日食夺城的情况,对方依旧没有因此生出什么看法,而是温言安慰之后,再次提出了娶嫁之事,连人都没换,还是那位最合适的王氏女郎。这已经是对方第二次递来橄榄枝了,若是拒绝,亲事不成说不好就要成仇。
而上党的局面,也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只为了一点点芥蒂,就冒这么大的风险?梁峰这才算真正懂得了当年父母联姻时的心情。不是不知道对方和自己不合适,但是为了家族,为了更大利益,牺牲点恋爱自由又算得了什么?
谁料轮回转世一遭,兜兜转转,自己也走上了这条老路。
良久,他缓缓颔首道:“那便准备婚礼吧。”
听到主公终于下定居心,段钦不由心头一喜:“礼制当如何安排?可要‘拜时’?”
梁峰如今晋封乡侯,也是列侯中一员。婚礼是要按照“六礼”来走流程的,也就是要规规矩矩完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徵、告期、亲迎这六步,方才能迎娶新妇归家。但是魏晋以来,多有战乱灾疫,为了尽快完成婚礼,少生枝节,就产生了一种权宜之计。只要用纱縠蒙在新妇头上,送至夫家,由丈夫亲手揭去蒙纱,拜见舅姑,就算成礼了。这种简单仪式,称作“拜时”。虽不合古礼,但是世间如此娶嫁者甚多。
梁峰本就是续娶,新妇又是王氏别枝,而非本家。再加上王汶等人因为战乱避走他乡,再行六礼,实在勉强。用“拜时”简单不说,还能赶在司马腾回到并州之前完成婚礼,确实是最好的法子。 ↑返回顶部↑
※
进入三月,天气渐渐暖了起来。一直筹备的大军,也终于开拔。由周良为先锋,石鲜掌左翼,司马瑜坐镇中军,三万拼凑起来的人马,向着匈奴的国都离石席卷而去。
令狐况这次也随军而行,担任粮草后路。上党送来的粮秣,很是让他在军中打通了一些关系。能够掌管后军,也正因此。然而担负重任,他心中却无半分欣喜,只因他面前的兵士,都与流民相差无几。
这就是并州的现状了。只要是成年丁口,都要履行兵役。可是战火都扫荡了几回,还能留下多少可用之兵?军中不是老弱,就是饥馑,那些身穿破烂军袍的干瘦汉子,双眼中哪有取胜的信念?
东赢公不在并州,却并非不知这边的情形。局面败坏如斯,还要勉强攻打离石,实在是不把人命放在眼里了。
可是令狐况又能有什么法子呢?只能按照叔父和梁太守嘱托,好好守住了后军。就算前军败退,他们也要有一线活命的机会。
然而这一仗,还是打的出乎想象的艰辛。大军只行到汾城,就遭遇匈奴围堵。前锋一触即溃,随后司马瑜扎下营盘,继续与敌人鏖战。可惜,主帅的顽强意志,无法决定兵士的战力。短短十几天,晋军四战皆败。好不容易筹建的军队,被打成了一盘散沙。
几位主将见势不妙,先后溃逃,把烂摊子扔给了后军和令狐况。
这可比令狐况以往接手的局面还要不堪!既要抵挡匈奴的围剿,又要派防备后军被溃兵冲散,还要保证那仅存的一批粮草,不被匈奴人夺去。简直拼上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勉强收拢残军,向晋阳方向退去。
说来也怪,匈奴这次并没有全力追击。倒像是尾随在羊群之后恶狼一般,时不时扑上来咬上一口,却没有把他们彻底剿灭的意思。如此亦退亦战,又有晋阳城派来的援兵,令狐况最终抢回的兵力,要远超预估。三万人马,只亡败了九千有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当他再次退回晋阳城时,一个消息,从西而来。
东海王的联军,终于击退了河间王的守兵。长驱直入,闯进了关中。
长安城破!
作者有话要说: 偷香窃玉里的“偷香”正是西晋典故。皇后贾南风的妹妹贾午和父亲的幕僚韩寿相恋私通,把父亲收藏的御香送给了对方。结果被便宜老丈人贾充发现,木已成舟,他只得把女儿嫁给了对方。自此韩寿得以平步青云。
第174章
“西台陷落了。”
上党府衙中, 众人尽皆默然。打了将近一年的大仗终于落下帷幕, 按理说, 应当是件好事。但是对于梁峰和上党而言,却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
长安城被攻破,意味着司马氏耗时已久的内斗告一段落。出征在外的东赢公司马腾, 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且毫不意外的会加官进爵。虽然并州大军新败,但是上党一郡安然无恙,又夺回了阳邑。如果能从东海王手中借些兵马,司马腾很有可能会回返并州。
这无异是在众人脖颈上加了一根绳索。他们还能不能保住这一年多来经营的官田屯兵, 还能不能在夹缝中获取更多战略空间, 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主公, 与王氏的联姻,不能再拖了!”段钦率先开口。
这也是如今破局的最佳手法。只要和太原王氏联姻, 梁峰立刻能在并州站稳脚跟。就算是司马腾, 也不可能冒着得罪太原王氏的风险, 明目张胆的对他下手。如此一来, 就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让梁峰手下的地盘进一步稳固。
这道理,梁峰又何如不懂?
王汶的回信他已经收到。就算据实说明了日食夺城的情况,对方依旧没有因此生出什么看法,而是温言安慰之后,再次提出了娶嫁之事,连人都没换,还是那位最合适的王氏女郎。这已经是对方第二次递来橄榄枝了,若是拒绝,亲事不成说不好就要成仇。
而上党的局面,也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只为了一点点芥蒂,就冒这么大的风险?梁峰这才算真正懂得了当年父母联姻时的心情。不是不知道对方和自己不合适,但是为了家族,为了更大利益,牺牲点恋爱自由又算得了什么?
谁料轮回转世一遭,兜兜转转,自己也走上了这条老路。
良久,他缓缓颔首道:“那便准备婚礼吧。”
听到主公终于下定居心,段钦不由心头一喜:“礼制当如何安排?可要‘拜时’?”
梁峰如今晋封乡侯,也是列侯中一员。婚礼是要按照“六礼”来走流程的,也就是要规规矩矩完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徵、告期、亲迎这六步,方才能迎娶新妇归家。但是魏晋以来,多有战乱灾疫,为了尽快完成婚礼,少生枝节,就产生了一种权宜之计。只要用纱縠蒙在新妇头上,送至夫家,由丈夫亲手揭去蒙纱,拜见舅姑,就算成礼了。这种简单仪式,称作“拜时”。虽不合古礼,但是世间如此娶嫁者甚多。
梁峰本就是续娶,新妇又是王氏别枝,而非本家。再加上王汶等人因为战乱避走他乡,再行六礼,实在勉强。用“拜时”简单不说,还能赶在司马腾回到并州之前完成婚礼,确实是最好的法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