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不服[娱乐圈] 第75节(2 / 4)
其实《寻罪》这个项目,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出乎陆离的意料了。
阖一影业主投,穆清出品,苏宸担任主演,怎么看这都是个大手笔制作,一听这几个名头都像是个会红会爆的电影项目。
但是吧,剥离掉这些,陆离还针对《寻罪》的票房没什么信心。
先不说总投资2500万已经注定了《寻罪》不是什么大体量项目,通常电影的投资和最终票房大体是成正比的,当然小制作电影票房逆袭的奇迹不是没有,但陆离从不报这种侥幸心理做事。
更别提在陆离的前世,听都没听说过《寻罪》这个电影,总之不是扑街就是夭折,反正就是没声息。
抛开这些制作上的名头和数据,单就《寻罪》这个故事而言,倒也不怎么像是个能卖座的故事。
气质太阴郁,人物太悲惨,不是个能欢乐着看完笑着走出影院的故事。
许多情节还相当敏感,都不知道照着剧本拍能不能过大天朝千变万化的审核机制。
但《寻罪》真是个好故事,是个光看剧本都让人觉得心头沉重甚至压得胸口发疼的故事,不论第几次看完剧本,都觉得喉咙口的那一团浊气经久不散。好故事总能触动人心。
陆离即将饰演的盲眼少年这个角色,很特别。当然,剧本中每一个角色都很特别。
盲眼少年这个角色,就像一座休眠火山。厚重的灰尘盖在他的身上,他思维敏捷却寡言少语,年纪轻轻却无欲无求,他冷淡到近乎冷漠,敏锐到近乎尖锐,聪慧洞察到近乎可悲。可在那厚重的火山灰下,却藏着一颗仍旧勃发的、滚烫的心脏。
陆离觉得演这个角色最大的难点,不只是这是个盲人,也不只是如何演出人物的内外反差。
按照陆离的思维模式,如果只是饰演一个后者,那么他会采用的方法是用眼神来诉说人物的内心感受,少年可以面无表情、常静少动,罕为外物所触动,但是极偶尔的,在真正激动的时候,少年会从眼神和轻微的肢体动作中泄露出一些些内心的波动。
然而当去掉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这个本来就难演的少年表演难度又是几个阶层的提升。
如果不修改表演模式,盲眼少年会显得死气沉沉;放大肢体动作的话,又会显得情绪太外露。
啊。难啊。
这个问题陆离已经纠结很久了,当然,并不是这个问题想不出他满意的解决方法陆离就演不了了,就只是,这是个很好和更好的问题,只要还有时间,陆离就不想放弃让自己的表演尽善尽美的机会。
陆离将整个故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他在脑内虚构出自己的小人,那个小人在每一幕戏里尝试着种种表演方式,并且凭借多年的表演经验尝试各种视角来模拟拍摄机位,这种情况下通常怎么打光……那自己应该这样走位,这样能把这个表演细节送到画面中央……
这种脑内模拟拍摄场景的方法是陆离多年常用的,其实也只有表演经验丰富的人适合这种模拟方法。因为表演不是一个人的事,对手戏的演员、拍摄机位、镜头推拉、打光等等等等,拍摄现场有众多的人员,把这些元素都考虑进去,模拟才有意义。不然就像一些新人演员,在脑内只模拟自己该怎么演怎么演,到现场完全懵逼,导演一下说他走位不对背对镜头了,一下说他定点不对吃不到光,总之之前所有的准备基本全面颠覆,这就是团体工作的难点所在。
像陆离这样,直接脑内模拟出整个剧组,那就代表他不仅要模拟自己怎么演,还要连着剧组其他人员的工作一起演了,这样以拍摄模式过上无数遍还不算,还得结合观众视角。
陆离还要抽离自己的演员身份,他接着要模拟自己是个观众,对着剧本一点点构建成最后的实际画面,如果自己是观众,到底怎样才会被盲眼少年这个角色所吸引,怎样一点点地通过对话、动作的种种细节加深对盲眼少年的了解,怎样一点点地“欺骗”观众,才让盲眼少年身上悲剧性的揭露更加震撼人心,让观众通过内心的触动真正和盲眼少年这个虚构的人物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结,投入到故事里,感受到人物和故事的魅力……
这样的工作看似没有任何实体产出,实则非常耗脑,尤其是剧组模拟环节更是让心力消耗得格外快。
终于舍得给自己按个暂停键,陆离揉着太阳穴瘫在床上,允许自己趁着一点休息时间来个走神发呆。
陆离先来个自我安慰,想想剧组其他演员,能接下这个2500投资的小项目肯定对这个剧本是真爱了,估计现在也不会比自己轻松多少,更别提苏宸这个最为纡尊降贵来演主角的,竟然还被导演拜同嫌弃演技不够好,现在估计不知道在怎么发狠研究剧本吧。
想想大家都很苦逼,陆离心里好受了一些。
可是很快,陆离渐渐又忍不住把思绪转至了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一个沉闷又盲眼的少年,该如何在不经意间暴露自己那一点点情绪波动呢?
陆离拿着手机一个app乱戳过去,可是都不感兴趣,微博刷不动,游戏玩不动,到底是心头不安。
鬼使神差的,陆离发现自己竟然点开了通讯录里的穆清的讯息。
要不,给穆清打个电话?
陆离油然而生了这个想法。 ↑返回顶部↑
阖一影业主投,穆清出品,苏宸担任主演,怎么看这都是个大手笔制作,一听这几个名头都像是个会红会爆的电影项目。
但是吧,剥离掉这些,陆离还针对《寻罪》的票房没什么信心。
先不说总投资2500万已经注定了《寻罪》不是什么大体量项目,通常电影的投资和最终票房大体是成正比的,当然小制作电影票房逆袭的奇迹不是没有,但陆离从不报这种侥幸心理做事。
更别提在陆离的前世,听都没听说过《寻罪》这个电影,总之不是扑街就是夭折,反正就是没声息。
抛开这些制作上的名头和数据,单就《寻罪》这个故事而言,倒也不怎么像是个能卖座的故事。
气质太阴郁,人物太悲惨,不是个能欢乐着看完笑着走出影院的故事。
许多情节还相当敏感,都不知道照着剧本拍能不能过大天朝千变万化的审核机制。
但《寻罪》真是个好故事,是个光看剧本都让人觉得心头沉重甚至压得胸口发疼的故事,不论第几次看完剧本,都觉得喉咙口的那一团浊气经久不散。好故事总能触动人心。
陆离即将饰演的盲眼少年这个角色,很特别。当然,剧本中每一个角色都很特别。
盲眼少年这个角色,就像一座休眠火山。厚重的灰尘盖在他的身上,他思维敏捷却寡言少语,年纪轻轻却无欲无求,他冷淡到近乎冷漠,敏锐到近乎尖锐,聪慧洞察到近乎可悲。可在那厚重的火山灰下,却藏着一颗仍旧勃发的、滚烫的心脏。
陆离觉得演这个角色最大的难点,不只是这是个盲人,也不只是如何演出人物的内外反差。
按照陆离的思维模式,如果只是饰演一个后者,那么他会采用的方法是用眼神来诉说人物的内心感受,少年可以面无表情、常静少动,罕为外物所触动,但是极偶尔的,在真正激动的时候,少年会从眼神和轻微的肢体动作中泄露出一些些内心的波动。
然而当去掉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这个本来就难演的少年表演难度又是几个阶层的提升。
如果不修改表演模式,盲眼少年会显得死气沉沉;放大肢体动作的话,又会显得情绪太外露。
啊。难啊。
这个问题陆离已经纠结很久了,当然,并不是这个问题想不出他满意的解决方法陆离就演不了了,就只是,这是个很好和更好的问题,只要还有时间,陆离就不想放弃让自己的表演尽善尽美的机会。
陆离将整个故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他在脑内虚构出自己的小人,那个小人在每一幕戏里尝试着种种表演方式,并且凭借多年的表演经验尝试各种视角来模拟拍摄机位,这种情况下通常怎么打光……那自己应该这样走位,这样能把这个表演细节送到画面中央……
这种脑内模拟拍摄场景的方法是陆离多年常用的,其实也只有表演经验丰富的人适合这种模拟方法。因为表演不是一个人的事,对手戏的演员、拍摄机位、镜头推拉、打光等等等等,拍摄现场有众多的人员,把这些元素都考虑进去,模拟才有意义。不然就像一些新人演员,在脑内只模拟自己该怎么演怎么演,到现场完全懵逼,导演一下说他走位不对背对镜头了,一下说他定点不对吃不到光,总之之前所有的准备基本全面颠覆,这就是团体工作的难点所在。
像陆离这样,直接脑内模拟出整个剧组,那就代表他不仅要模拟自己怎么演,还要连着剧组其他人员的工作一起演了,这样以拍摄模式过上无数遍还不算,还得结合观众视角。
陆离还要抽离自己的演员身份,他接着要模拟自己是个观众,对着剧本一点点构建成最后的实际画面,如果自己是观众,到底怎样才会被盲眼少年这个角色所吸引,怎样一点点地通过对话、动作的种种细节加深对盲眼少年的了解,怎样一点点地“欺骗”观众,才让盲眼少年身上悲剧性的揭露更加震撼人心,让观众通过内心的触动真正和盲眼少年这个虚构的人物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结,投入到故事里,感受到人物和故事的魅力……
这样的工作看似没有任何实体产出,实则非常耗脑,尤其是剧组模拟环节更是让心力消耗得格外快。
终于舍得给自己按个暂停键,陆离揉着太阳穴瘫在床上,允许自己趁着一点休息时间来个走神发呆。
陆离先来个自我安慰,想想剧组其他演员,能接下这个2500投资的小项目肯定对这个剧本是真爱了,估计现在也不会比自己轻松多少,更别提苏宸这个最为纡尊降贵来演主角的,竟然还被导演拜同嫌弃演技不够好,现在估计不知道在怎么发狠研究剧本吧。
想想大家都很苦逼,陆离心里好受了一些。
可是很快,陆离渐渐又忍不住把思绪转至了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一个沉闷又盲眼的少年,该如何在不经意间暴露自己那一点点情绪波动呢?
陆离拿着手机一个app乱戳过去,可是都不感兴趣,微博刷不动,游戏玩不动,到底是心头不安。
鬼使神差的,陆离发现自己竟然点开了通讯录里的穆清的讯息。
要不,给穆清打个电话?
陆离油然而生了这个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