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196节(3 / 4)
丁田兜里揣了五十多两银子,还有五百两的银票一张,干啥都够了,所以非常大方的点了最好的“君山银针”来,点心也要了一个最贵的八宝点心盒子。
店小二上了热乎乎的湿手巾板,俩人擦了擦手,丁田赏了店小二一个银花生豆,这个就是用来打赏的,只有二钱重,但是做工精巧,是纯银。
“谢少爷赏!”店小二非常有眼力见儿,又因为胡伟跟丁田长的有点像,他以为是父子。
其实是外甥似舅而已。
热茶,点心,以及台上的说书人,这都是茶楼的日常样子。
不过丁田没来过几次,他是跟着杜师爷过来看过两次,还跟云华清来过一次,这地方还是云华清告诉他的呢,杜师爷是来办事的,云华清才是来消遣的……如今云华清在家读书,准备秋闱呢。
今天说的是《白蛇传》,刚开了个头,说书人口才了得,学白蛇青蛇化人学做人的那一段,掐着嗓子装女音,还挺可乐,丁田更是赏了好几个崭新的铜板。
而胡伟也觉得自己享受了一把。
其实他们舅甥俩,对这个高雅的享受还真不是很在意。
只是……就在说书人下去了之后,舞台上正在布置,趁着这个空闲时间,上厕所的,去洗手的,还有聊天的……算是中场休息。
丁田就听隔壁有一桌客人,正在聊此次的府试。
一个年轻的声音道:“这次府试,可是府尊大人第一次主持,也是最后一次了,听说过了立夏,府尊大人就升为巡抚大人了。”
“现在的科举啊!我都不看好。”另一个中年声音道:“上次府试,还是三年前吧?那个贪官搞得府试考场乌泱泱的,他自己倒是被咔嚓一下利索的死了,别人还得耽误三年来考……唉!”
“你们说,这次考试,内容是什么?”另一个声音道:“会不会有人押题?”
丁田一听“押题”,就感兴趣了。
胡伟更是如此,他直接站起来,去了隔壁的雅座!
丁田没去,他穿着官靴,一看就是个官府中人,他要是过去了,估计没人敢再谈论府试的考题了。
倒是胡伟,他穿着低调而富贵,为人又是个秀才,一过去,就拱手为礼:“小弟也是来赶考的,姓胡,名伟,字远达,不知几位?”
“在下姓林,林建,林增辉。”
“在下姓张,张淼,张三水。”
“在下姓李,名桂友,字秋生,他们也叫我秋官。”
四个人算是认识了,而且他们四个都是秀才,只不是同一届的,相互通报了姓名之后,便邀请胡家舅舅坐下聊天。
其中最大的就是秋官,李桂友,他已经四十岁了,是城外李家村的教书先生,李家村是一姓村,而且李家村人口最多,有三百多户,两千多人口。
说起府试,大家都是经历过的,倒是聊的不错,可就在这个时候,隔壁又过来一个人,这人穿着素淡,只腰上挂着一个玉佩,看样子很值钱,而他本人……一拱手,自我介绍:“在下张友良,字益民。”
“不用说了,张家二房的三少爷么,益民?”张淼扫了他一眼:“名不副实啊。”
张三少爷并不气馁,反而不请入座,自己就坐了下来:“几位,都有学生要考试吧?”
“那还用说?”秋官上了年岁,人比较沉稳:“只可惜了,张家考不了。”
张家还在守孝,老太爷故去三年内,张家人甭想考试科举。
不过李秋官这么说,是告诉众人,张家人现在还在守孝期间,这位就出门会友……一会儿还要看戏,是不是太没人品了?
古代对生前身后事,看得很重的好么。 ↑返回顶部↑
店小二上了热乎乎的湿手巾板,俩人擦了擦手,丁田赏了店小二一个银花生豆,这个就是用来打赏的,只有二钱重,但是做工精巧,是纯银。
“谢少爷赏!”店小二非常有眼力见儿,又因为胡伟跟丁田长的有点像,他以为是父子。
其实是外甥似舅而已。
热茶,点心,以及台上的说书人,这都是茶楼的日常样子。
不过丁田没来过几次,他是跟着杜师爷过来看过两次,还跟云华清来过一次,这地方还是云华清告诉他的呢,杜师爷是来办事的,云华清才是来消遣的……如今云华清在家读书,准备秋闱呢。
今天说的是《白蛇传》,刚开了个头,说书人口才了得,学白蛇青蛇化人学做人的那一段,掐着嗓子装女音,还挺可乐,丁田更是赏了好几个崭新的铜板。
而胡伟也觉得自己享受了一把。
其实他们舅甥俩,对这个高雅的享受还真不是很在意。
只是……就在说书人下去了之后,舞台上正在布置,趁着这个空闲时间,上厕所的,去洗手的,还有聊天的……算是中场休息。
丁田就听隔壁有一桌客人,正在聊此次的府试。
一个年轻的声音道:“这次府试,可是府尊大人第一次主持,也是最后一次了,听说过了立夏,府尊大人就升为巡抚大人了。”
“现在的科举啊!我都不看好。”另一个中年声音道:“上次府试,还是三年前吧?那个贪官搞得府试考场乌泱泱的,他自己倒是被咔嚓一下利索的死了,别人还得耽误三年来考……唉!”
“你们说,这次考试,内容是什么?”另一个声音道:“会不会有人押题?”
丁田一听“押题”,就感兴趣了。
胡伟更是如此,他直接站起来,去了隔壁的雅座!
丁田没去,他穿着官靴,一看就是个官府中人,他要是过去了,估计没人敢再谈论府试的考题了。
倒是胡伟,他穿着低调而富贵,为人又是个秀才,一过去,就拱手为礼:“小弟也是来赶考的,姓胡,名伟,字远达,不知几位?”
“在下姓林,林建,林增辉。”
“在下姓张,张淼,张三水。”
“在下姓李,名桂友,字秋生,他们也叫我秋官。”
四个人算是认识了,而且他们四个都是秀才,只不是同一届的,相互通报了姓名之后,便邀请胡家舅舅坐下聊天。
其中最大的就是秋官,李桂友,他已经四十岁了,是城外李家村的教书先生,李家村是一姓村,而且李家村人口最多,有三百多户,两千多人口。
说起府试,大家都是经历过的,倒是聊的不错,可就在这个时候,隔壁又过来一个人,这人穿着素淡,只腰上挂着一个玉佩,看样子很值钱,而他本人……一拱手,自我介绍:“在下张友良,字益民。”
“不用说了,张家二房的三少爷么,益民?”张淼扫了他一眼:“名不副实啊。”
张三少爷并不气馁,反而不请入座,自己就坐了下来:“几位,都有学生要考试吧?”
“那还用说?”秋官上了年岁,人比较沉稳:“只可惜了,张家考不了。”
张家还在守孝,老太爷故去三年内,张家人甭想考试科举。
不过李秋官这么说,是告诉众人,张家人现在还在守孝期间,这位就出门会友……一会儿还要看戏,是不是太没人品了?
古代对生前身后事,看得很重的好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