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东海有敌(上)(1 / 2)
与魏霸痛饮一番之后,诸葛恪回到了大帐,却久久不能平静。从整个过程来看,魏霸约见他的目的还是劝降,把诸葛诞拿出来当例子,也不外乎这个目的。诸葛诞在魏国仕途不畅,到了关中之后,诸葛亮也没有立刻重用他,到了魏霸麾下还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担任了水师副都督,就算其中有夏侯玄、邓飏等人引荐的作用,魏霸这敢用人的魄力还是让人折服。
但是,让诸葛恪不安的不是这个,而是诸葛诞现在率领交州水师在吴郡这件事。
诸葛恪已经收到了孙权的通知,说魏霸可能派了一些水师到吴郡,准备袭扰后方,一旦开战,魏霸可能会两线进攻,为了能挫败魏霸的阴谋,要诸葛恪做好恶战的准备,至少不能让魏霸进兵太顺利。
诸葛恪对此一向不以为然,他认定这是魏霸的虚张声势,不管是七万大军围长沙,还是一万水师袭吴郡,都概莫如是。用兵贵合不贵分,那一万水师距离三千里,魏霸根本无法有效指挥,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大于实际的战斗作用。
但是,这两件事合在一起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诸葛恪没和诸葛诞见过面,但是他两次去关中,听诸葛亮提起过这个人。诸葛诞是名士,有名士的轻浮习气不假,可是诸葛诞同样有才。诸葛亮暂时没用他,本来是想让他沉静一段时间,待他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再予以提拔,好让人知道他不是因为姓诸葛才得到重用,没想到诸葛诞耐不住,直接去了交州,而一到交州,就被魏霸授予了水师副都督的重任。
诸葛亮说,诸葛诞有一股子士为知己者死的血性,谁赏识他,他就会为谁出生入死。他自知时日无多,所以想把这个机会让给后人,让诸葛诞为其效忠,为其添一助力,但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绝不是魏霸。诸葛诞不辞而别,又去了交州,是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现在,这个人才白白便宜了魏霸,而魏霸又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获得了诸葛诞的忠心。诸葛诞初领重任,他能不用心表现一下吗?这样一来,这原本可能只是疑兵的一万水师很可能化作一柄真正的利刃,一下子捅入吴国的后背。
也许,水师绕行数千里偷袭吴郡就是诸葛诞的提议。这段路可不近,而且这段时间风高浪急,是一段非常危险的征程。当然了,一旦实现,其战术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要不然孙权也不会慌成这样,除些不战而降。
如果说,诸葛恪对长沙的战事还有一点把握,那么他对诸葛诞率领的这支水师究竟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了。
可是,这并不能击垮诸葛恪的意志,相反让他更加斗志昂扬。他认为,魏霸在长沙部署的七万大军看起来兵力雄厚,可是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预备役,只经过基本的战斗训练,却没有上过战场,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那三万常备兵。以这样的兵力配比,魏霸面对长沙的四万吴军并没有足够的胜算,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把那支奇兵透露出来,增加威慑力。否则,他根本不用告知,直接动手就是了。
这是魏霸心虚的表现,也坚定了诸葛恪要守住长沙的决心。现在,他已经不敢肯定魏霸不会动手了,但是他有信心能守住长沙。同样,他希望孙权能顶住压力,不要被魏霸吓倒。在诸葛恪看来,孙权虽然还没有同意称臣,可是他把杜琼请到武昌进行谈判,提高了谈判等级,实际上已经在示弱,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应,只是为了挽回一些面子。从心理上,他已经认输了。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
东海。
胡综站在一艘楼船上,看着远处的两艘巨舰,心生寒意。
他从武昌一路赶来,就是为了看一眼这些巨舰。在张温等人的表述中,魏霸新打造的这些巨舰有着强大的战斗力,足以对驻防在这里的吴国水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孙权将信将疑,当夜就命令胡综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东海,亲眼见证一下。
为了赶速度,胡综坐的不是舒服的大船,而是一艘作战用的蒙冲,这种战船船体狭长,也因此空间狭小,除了那二十个桨手之外,留给胡综的只有躺着睡觉的地方。
胡综在这样的船上两天三夜,终于在九月二十八日凌晨赶到了横海将军卫温的大营上。听完了胡综传达的命令,卫温二话不说,立刻击鼓聚将,率领水师出击。
两天前,他刚刚发现了这些巨舰,但是对方一直停在离岸较远的荒岛上,没有进入吴国的疆域,又没有挂任何战旗,他没敢主动挑衅,现在有孙权的命令,他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这些体量巨大的战船的实力,如果可能,最好能缴获过来,当作自己的座舰。
三千吴军水师出寨,卫温陪着胡综留在中军,登上了飞庐,观察远处的战况。诸葛直率领本部一千人走在最前面,他乘坐的也是一艘三层楼船,装备战士五百余人,在他的前面和两侧,有四十多艘中型战舰,上面各装备战士百人。
迎着灿烂的朝阳,吴军水师斗志昂扬,摩拳擦掌。
诸葛直扶着栏杆,站在飞庐上,看着远处如墨点一般的海岛,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和卫温一样,他对胡综转述的相关信息将信将疑,体量超过吴军最大楼船一半,速度却和中型战舰一样快,矢石难破,那还是战船吗?
“将军,你看,敌军战舰出寨了。”亲卫将指着远处,大声说道。
诸葛直眯起了眼睛,抬起手,挡在眉上,遮挡有些刺眼的阳光。在水天交际处,他看到了一个黑点。
“来了。”诸葛直在心里叫了一声,立刻举起下令:“聚——”
旗语打出,分散在两翼搜索的战船立刻聚拢过来,形成一个以楼船为底的三角矢形。这是一个攻守兼备的突击阵型,厚实的阵势可以确保穿透对方的战阵,而展开的两翼又能保证杀伤面积。
吴军调整呼吸,桨手们往掌心唾了口唾沫,再次握紧船桨,战士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弓弩手们拉开了弓弩,搭上了箭,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还有一些舀起水,在船上四处泼洒,把任何可燃的东西都淋湿,以免遭到对方的火攻。
吴军水战经验丰富,这一切做得有条不紊,双方相距五百步时,他们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桨水开始加速,正式开始发动冲锋。
水声哗哗,泛起白沫,碧蓝的海面被搅得白花朵朵。
诸葛诞端坐在飞庐上,看着越来越近的吴军战船,不禁笑了一声:“仲英,你觉得这个战术如何?” ↑返回顶部↑
但是,让诸葛恪不安的不是这个,而是诸葛诞现在率领交州水师在吴郡这件事。
诸葛恪已经收到了孙权的通知,说魏霸可能派了一些水师到吴郡,准备袭扰后方,一旦开战,魏霸可能会两线进攻,为了能挫败魏霸的阴谋,要诸葛恪做好恶战的准备,至少不能让魏霸进兵太顺利。
诸葛恪对此一向不以为然,他认定这是魏霸的虚张声势,不管是七万大军围长沙,还是一万水师袭吴郡,都概莫如是。用兵贵合不贵分,那一万水师距离三千里,魏霸根本无法有效指挥,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大于实际的战斗作用。
但是,这两件事合在一起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诸葛恪没和诸葛诞见过面,但是他两次去关中,听诸葛亮提起过这个人。诸葛诞是名士,有名士的轻浮习气不假,可是诸葛诞同样有才。诸葛亮暂时没用他,本来是想让他沉静一段时间,待他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再予以提拔,好让人知道他不是因为姓诸葛才得到重用,没想到诸葛诞耐不住,直接去了交州,而一到交州,就被魏霸授予了水师副都督的重任。
诸葛亮说,诸葛诞有一股子士为知己者死的血性,谁赏识他,他就会为谁出生入死。他自知时日无多,所以想把这个机会让给后人,让诸葛诞为其效忠,为其添一助力,但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绝不是魏霸。诸葛诞不辞而别,又去了交州,是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现在,这个人才白白便宜了魏霸,而魏霸又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获得了诸葛诞的忠心。诸葛诞初领重任,他能不用心表现一下吗?这样一来,这原本可能只是疑兵的一万水师很可能化作一柄真正的利刃,一下子捅入吴国的后背。
也许,水师绕行数千里偷袭吴郡就是诸葛诞的提议。这段路可不近,而且这段时间风高浪急,是一段非常危险的征程。当然了,一旦实现,其战术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要不然孙权也不会慌成这样,除些不战而降。
如果说,诸葛恪对长沙的战事还有一点把握,那么他对诸葛诞率领的这支水师究竟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了。
可是,这并不能击垮诸葛恪的意志,相反让他更加斗志昂扬。他认为,魏霸在长沙部署的七万大军看起来兵力雄厚,可是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预备役,只经过基本的战斗训练,却没有上过战场,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那三万常备兵。以这样的兵力配比,魏霸面对长沙的四万吴军并没有足够的胜算,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把那支奇兵透露出来,增加威慑力。否则,他根本不用告知,直接动手就是了。
这是魏霸心虚的表现,也坚定了诸葛恪要守住长沙的决心。现在,他已经不敢肯定魏霸不会动手了,但是他有信心能守住长沙。同样,他希望孙权能顶住压力,不要被魏霸吓倒。在诸葛恪看来,孙权虽然还没有同意称臣,可是他把杜琼请到武昌进行谈判,提高了谈判等级,实际上已经在示弱,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应,只是为了挽回一些面子。从心理上,他已经认输了。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
东海。
胡综站在一艘楼船上,看着远处的两艘巨舰,心生寒意。
他从武昌一路赶来,就是为了看一眼这些巨舰。在张温等人的表述中,魏霸新打造的这些巨舰有着强大的战斗力,足以对驻防在这里的吴国水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孙权将信将疑,当夜就命令胡综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东海,亲眼见证一下。
为了赶速度,胡综坐的不是舒服的大船,而是一艘作战用的蒙冲,这种战船船体狭长,也因此空间狭小,除了那二十个桨手之外,留给胡综的只有躺着睡觉的地方。
胡综在这样的船上两天三夜,终于在九月二十八日凌晨赶到了横海将军卫温的大营上。听完了胡综传达的命令,卫温二话不说,立刻击鼓聚将,率领水师出击。
两天前,他刚刚发现了这些巨舰,但是对方一直停在离岸较远的荒岛上,没有进入吴国的疆域,又没有挂任何战旗,他没敢主动挑衅,现在有孙权的命令,他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这些体量巨大的战船的实力,如果可能,最好能缴获过来,当作自己的座舰。
三千吴军水师出寨,卫温陪着胡综留在中军,登上了飞庐,观察远处的战况。诸葛直率领本部一千人走在最前面,他乘坐的也是一艘三层楼船,装备战士五百余人,在他的前面和两侧,有四十多艘中型战舰,上面各装备战士百人。
迎着灿烂的朝阳,吴军水师斗志昂扬,摩拳擦掌。
诸葛直扶着栏杆,站在飞庐上,看着远处如墨点一般的海岛,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和卫温一样,他对胡综转述的相关信息将信将疑,体量超过吴军最大楼船一半,速度却和中型战舰一样快,矢石难破,那还是战船吗?
“将军,你看,敌军战舰出寨了。”亲卫将指着远处,大声说道。
诸葛直眯起了眼睛,抬起手,挡在眉上,遮挡有些刺眼的阳光。在水天交际处,他看到了一个黑点。
“来了。”诸葛直在心里叫了一声,立刻举起下令:“聚——”
旗语打出,分散在两翼搜索的战船立刻聚拢过来,形成一个以楼船为底的三角矢形。这是一个攻守兼备的突击阵型,厚实的阵势可以确保穿透对方的战阵,而展开的两翼又能保证杀伤面积。
吴军调整呼吸,桨手们往掌心唾了口唾沫,再次握紧船桨,战士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弓弩手们拉开了弓弩,搭上了箭,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还有一些舀起水,在船上四处泼洒,把任何可燃的东西都淋湿,以免遭到对方的火攻。
吴军水战经验丰富,这一切做得有条不紊,双方相距五百步时,他们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桨水开始加速,正式开始发动冲锋。
水声哗哗,泛起白沫,碧蓝的海面被搅得白花朵朵。
诸葛诞端坐在飞庐上,看着越来越近的吴军战船,不禁笑了一声:“仲英,你觉得这个战术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