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第72节(2 / 4)
加上事情演变成这样风气十分恶劣,不论是哪个朝代 ,即便是再重男轻女,上位者也绝对不会想看到男女比例太过失衡。所以没有几个人过多纠结于公主参政的事情,大家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统一意见:朝廷需要介入控制,防止情形愈演愈烈。
公主终于迈出了自己真正意义上政治生涯的第一步,而能如此顺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不是女官们长久以来的打拼铺垫,以及绝大部分官员的注意力都被黄老尚书的令法吸引转移,公主介入政事不会这么容易被接受的。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内阁通过了八条令法,但兹事体大,实行起来需要大动干戈,不是一朝一夕能推行改制完毕的,目前除了丁税收归中央这一条,皇帝也希望尽早实施充盈国库,所以已经于年初颁布诏令告知全国外,其他令法还处在针对几个重要问题的扯皮阶段,等到真的施行,恐怕也得过个一年半载的。
到了五月份,许清元作为第一批次被宣布外差的人,接到了被委任去汀州府担任乡试考官的命令。
临行之前,她特意去见了一趟佟三娘,对方脸上虽然还带着愁绪,但语气中却含着希望:“之前就差一点了,相信再过不久就能把飞梭给制出来。”
“尽快。”许清元对她抱有极大的期望。
能够批量生产消耗极大的布匹,纺织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带来、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大跨步发展,对于改变现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拿着朝廷拨付的不菲程仪,她带上护院和张闻庭踏上行路。本来选择水路是最快最省时间的方式,可是许清元为了去临安的封地上调查事情,却选择跟着礼亲王府的陈管事绕路前行。
看得出来张闻庭一路上有些兴奋和紧张,许清元不敢耽误正事,为准时赶到汀州,她路上紧赶慢赶,休息的时间竭力缩短,这样才终于赶出大概两三天的空余时间,可以在临安享受食邑的屏海县稍做调查了解。
屏海县的位置,说得好听点叫中原,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山地崎岖,交通信息闭塞,百姓生活水平落后。不用说跟京城比,跟沿海县比都差了一大截子。
几人虽然坐的是马车,可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能称之为道路的途径,他们只能断断续续地走了好几个时辰。
管事来过多次还好,但这可把许清元和张闻庭两个读书人累得够呛。陈管事有几分欠欠地调侃道:“大人是读书人自然娇贵,你这小子怎么也这般弱不禁风,要不要我背你啊?”
被嘲讽的张闻庭心中吐血,为了遮掩身份,他听从许清元的指示扮作小厮,但本质上还是文人,小时候虽然在府中受欺负,但也没有让他一天跑八百里地这么夸张啊。
“我,我能坚持。”张闻庭腿是软的,但嘴硬。
许清元手搭凉棚看远方,又看了看天,问陈管事:“还有多久能到啊?”
“大概还有两个时辰吧。”陈管事云淡风轻地说。
谁知他话一出口,许清元和张闻庭异口同声道:“你一个时辰以前就是这么说的!”
作者有话说:
第119章
赶在太阳落山之前, 众人终于抵达屏海县外。奇怪的是,他们刚到就看见大概三十四号人正在城门外一二里地的一片青檀树林里或者砍树、扒树皮, 忙得热火朝天。
“大人小心。”曲介上前一步, 将许清元护在身后,“这些人手里拿着刀。”
陈管事鄙视地看了曲介一眼:“砍树当然要拿刀。”
“好端端的,怎么这么多人在这里砍树, 肯定不正常。”曲介坚持己见。
“青檀树皮好像是制作宣纸的材料吧?”许清元站在原地没动,看着那边的百姓倒是颇感兴趣的模样,“屏海的宣纸有名头的, 他们此举也很正常。”
听完许清元的解释,曲介才肯退下。陈管事赞服道:“大人真是博学, 小的还是来过后才知道这回事的呢。这屏海县山路崎岖,土壤贫瘠, 地不好种, 倒是青檀树长得好,这块地归入郡主名下后, 郡主派我来过几次才发现了这个长处, 便扶持本地造纸行当, 县城里的王家、钱家,楚家都从事此业,如今屏海的宣纸在各地也有了些名气。”
反正太阳还没落山,也不差一时半会儿,许清元走到那边忙碌着的百姓附近, 在一个坐在地上正在剥树皮的中年妇女面前蹲下。在妇女看向自己的时候笑着问:“大嫂,您这是在做什么呢?”
大嫂见她虽然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 但浑身气派不凡, 身后还跟着一串男人, 皆听命于她的样子,方才她们在那边说话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
她有点防备地看着她,不敢说话。许清元干脆一撩裙子坐在她对面,拿出最和善的表情问:“我们是来找亲戚的,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找您问两句。”
“你亲戚姓什么?”大嫂见她没架子,态度软化下来。
“哦,”许清元像是在思考一般抬头看了一眼天边,说道,“我知道他在屏海干的是造纸的营生,应当是姓王?因为是远房亲戚,所以可能记得不太清楚。” ↑返回顶部↑
公主终于迈出了自己真正意义上政治生涯的第一步,而能如此顺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不是女官们长久以来的打拼铺垫,以及绝大部分官员的注意力都被黄老尚书的令法吸引转移,公主介入政事不会这么容易被接受的。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内阁通过了八条令法,但兹事体大,实行起来需要大动干戈,不是一朝一夕能推行改制完毕的,目前除了丁税收归中央这一条,皇帝也希望尽早实施充盈国库,所以已经于年初颁布诏令告知全国外,其他令法还处在针对几个重要问题的扯皮阶段,等到真的施行,恐怕也得过个一年半载的。
到了五月份,许清元作为第一批次被宣布外差的人,接到了被委任去汀州府担任乡试考官的命令。
临行之前,她特意去见了一趟佟三娘,对方脸上虽然还带着愁绪,但语气中却含着希望:“之前就差一点了,相信再过不久就能把飞梭给制出来。”
“尽快。”许清元对她抱有极大的期望。
能够批量生产消耗极大的布匹,纺织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带来、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大跨步发展,对于改变现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拿着朝廷拨付的不菲程仪,她带上护院和张闻庭踏上行路。本来选择水路是最快最省时间的方式,可是许清元为了去临安的封地上调查事情,却选择跟着礼亲王府的陈管事绕路前行。
看得出来张闻庭一路上有些兴奋和紧张,许清元不敢耽误正事,为准时赶到汀州,她路上紧赶慢赶,休息的时间竭力缩短,这样才终于赶出大概两三天的空余时间,可以在临安享受食邑的屏海县稍做调查了解。
屏海县的位置,说得好听点叫中原,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山地崎岖,交通信息闭塞,百姓生活水平落后。不用说跟京城比,跟沿海县比都差了一大截子。
几人虽然坐的是马车,可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能称之为道路的途径,他们只能断断续续地走了好几个时辰。
管事来过多次还好,但这可把许清元和张闻庭两个读书人累得够呛。陈管事有几分欠欠地调侃道:“大人是读书人自然娇贵,你这小子怎么也这般弱不禁风,要不要我背你啊?”
被嘲讽的张闻庭心中吐血,为了遮掩身份,他听从许清元的指示扮作小厮,但本质上还是文人,小时候虽然在府中受欺负,但也没有让他一天跑八百里地这么夸张啊。
“我,我能坚持。”张闻庭腿是软的,但嘴硬。
许清元手搭凉棚看远方,又看了看天,问陈管事:“还有多久能到啊?”
“大概还有两个时辰吧。”陈管事云淡风轻地说。
谁知他话一出口,许清元和张闻庭异口同声道:“你一个时辰以前就是这么说的!”
作者有话说:
第119章
赶在太阳落山之前, 众人终于抵达屏海县外。奇怪的是,他们刚到就看见大概三十四号人正在城门外一二里地的一片青檀树林里或者砍树、扒树皮, 忙得热火朝天。
“大人小心。”曲介上前一步, 将许清元护在身后,“这些人手里拿着刀。”
陈管事鄙视地看了曲介一眼:“砍树当然要拿刀。”
“好端端的,怎么这么多人在这里砍树, 肯定不正常。”曲介坚持己见。
“青檀树皮好像是制作宣纸的材料吧?”许清元站在原地没动,看着那边的百姓倒是颇感兴趣的模样,“屏海的宣纸有名头的, 他们此举也很正常。”
听完许清元的解释,曲介才肯退下。陈管事赞服道:“大人真是博学, 小的还是来过后才知道这回事的呢。这屏海县山路崎岖,土壤贫瘠, 地不好种, 倒是青檀树长得好,这块地归入郡主名下后, 郡主派我来过几次才发现了这个长处, 便扶持本地造纸行当, 县城里的王家、钱家,楚家都从事此业,如今屏海的宣纸在各地也有了些名气。”
反正太阳还没落山,也不差一时半会儿,许清元走到那边忙碌着的百姓附近, 在一个坐在地上正在剥树皮的中年妇女面前蹲下。在妇女看向自己的时候笑着问:“大嫂,您这是在做什么呢?”
大嫂见她虽然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 但浑身气派不凡, 身后还跟着一串男人, 皆听命于她的样子,方才她们在那边说话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
她有点防备地看着她,不敢说话。许清元干脆一撩裙子坐在她对面,拿出最和善的表情问:“我们是来找亲戚的,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找您问两句。”
“你亲戚姓什么?”大嫂见她没架子,态度软化下来。
“哦,”许清元像是在思考一般抬头看了一眼天边,说道,“我知道他在屏海干的是造纸的营生,应当是姓王?因为是远房亲戚,所以可能记得不太清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