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45节(1 / 4)
还是姜良缘告诉他:“爹不是让人办了火柴作坊吗?管家开年忙不过来,爹和人修道不管事儿,我这边手头的事情有点多,谢六主动请缨要去帮忙,我就没拦着。
你还别说,谢六差事办的有模有样。
现在走出去,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咱家的火柴,卖的又不贵,一文钱买一盒儿,能用不少时间,比火折子方便许多,很受百姓的青睐。”
锦绣笑问:“谢六这般积极,一定投了不少银子在里面吧?那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除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忽悠住对方。”
姜良缘也没瞒着:“是啊,火柴作坊那边,按照爹的意思,收益给山上的道长们一份儿,毕竟东西是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爹现在跟着人家修道,手头上就不能小气了。
给谢六一份儿,毕竟他现在帮咱们家处理生意上的事,应付人情往来,出了不少钱财和力气,也很辛苦。
剩下的才是咱们家的。”
锦绣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而又提起另一件事:“这几天明安府来了不少外地商人,都是打着果酒和丝绸的主意,丝绸毕竟起步晚,且不易得,周期长,但果酒则不同,来这么多人,到处跑市场效率低还可能遇到骗子。
我准备将所有成规模的果酒卖家全部聚集到综合市场那边,专门给劈出来一块儿地,外地商人来了也不用到处没头苍蝇似的跑,直接将人领到那里,想要的那里都有,说不定还能带动一下市场上其他东西的销售呢。
我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缘儿你觉得如何?”
第142章 酒会 王选小牛
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 但等真的说出口后,锦绣觉得可行性又增加了不少。
先在夫人这里听取了对方一些小的建议,又找来冯大人, 二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好几天, 随后又请来了明安府几个有名的商人,商议了三天,最终确定了方案。
王选是个出生自京城的商人,家中从太爷爷辈儿起开始经商,据说当年太爷爷是挑着卖货挑子走街串巷,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了他们老王家的经商之路。
但凡稍微有几个臭钱的人家,不管是不是为了家族繁衍,是不是真的想子孙延绵, 是不是真的有数不清的财产等着后人继承。
都会用以上理由为借口,抬一房又一房的小妾夫人们进门, 借此满足男人们那见不得光不好言说,大家心知肚明的虚荣和欲、望。
那些在如今贫困的王选看来, 就是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害人害己。
王家祖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儿财产, 到了王选这一代, 家中兄弟姐妹二十几人,按照祖宗礼法, 老大分走大头,受父亲喜爱看重的庶出兄长拿到剩下的大头, 轮到王选手里,分家时能有钱出去租赁个小院子安置一家老小的话,王选都要谢天谢地了。
王选一直在找机会寻求变化, 今年除夕前后,先是从在大户人家做工的好友口中得知,宫中贵人和京中夫人们,突然开始追逐一种天然彩绸做出来的款式奇特的衣服。
到了开春,姜将军家的二公子一身天然彩绸衣服在身,于京中大街小巷溜达了一圈儿,瞬间成为整个京城最靓的崽儿,让王选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念想。
不用打听他就明白,这种丝绸肯定造价不菲,光是成本,就是一笔他负担不起的费用。他为自己看到了商机但抓不住这个机会而难过。
但上天最终还是眷顾他的,让他无意间听到隔壁的绸缎庄老板说,那种风靡一时的天然彩绸来自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那地方名为明安府,以前是因穷而出名。
那里虽然产天然彩绸,但最负盛名的却是低价丝绸,质量与贵人老爷们用的没法儿比,但价钱却是便宜了很多,且不仔细去看的话,不懂行的人很难看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王选又从中看出了希望,于是厚着脸皮从岳丈手里借了做生意的成本,和友人结伴而来。
友人与他的目的大相径庭,他是为了彩绸而来,但友人却对明安府的果酒十分看好,两人出了京城,越是接近明安府,就遇到更多与他们目的相仿之人。
更让王选惊讶的是,他们进入明安府地界的第一天,落脚地儿是个小县城,从街上的铺子可以看出,这个县城的百姓生活整体不如京城附近百姓过的富足。
但让王选以及第一次来这里的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这里的街道非常干净整齐且平坦,街道上没有随地乱摆,随时要占道儿的摊子。
商贩们统一在一条街上卖东西,在那条街上,几乎集结了整个县城所有的摊贩,买家想买什么,不用多想,直奔那里就行。
地面用不知道什么东西铺的光滑平坦,路两边儿每隔几尺距离就有一颗果树,一行行整齐排列,远远看去似乎在同一水平线上,树木被修剪的十分用心,几乎全是大小一致,形状相似的树木,十分赏心悦目。
且树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长长的石凳,石凳上面有行人坐着休息。 ↑返回顶部↑
你还别说,谢六差事办的有模有样。
现在走出去,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咱家的火柴,卖的又不贵,一文钱买一盒儿,能用不少时间,比火折子方便许多,很受百姓的青睐。”
锦绣笑问:“谢六这般积极,一定投了不少银子在里面吧?那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除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忽悠住对方。”
姜良缘也没瞒着:“是啊,火柴作坊那边,按照爹的意思,收益给山上的道长们一份儿,毕竟东西是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爹现在跟着人家修道,手头上就不能小气了。
给谢六一份儿,毕竟他现在帮咱们家处理生意上的事,应付人情往来,出了不少钱财和力气,也很辛苦。
剩下的才是咱们家的。”
锦绣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而又提起另一件事:“这几天明安府来了不少外地商人,都是打着果酒和丝绸的主意,丝绸毕竟起步晚,且不易得,周期长,但果酒则不同,来这么多人,到处跑市场效率低还可能遇到骗子。
我准备将所有成规模的果酒卖家全部聚集到综合市场那边,专门给劈出来一块儿地,外地商人来了也不用到处没头苍蝇似的跑,直接将人领到那里,想要的那里都有,说不定还能带动一下市场上其他东西的销售呢。
我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缘儿你觉得如何?”
第142章 酒会 王选小牛
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 但等真的说出口后,锦绣觉得可行性又增加了不少。
先在夫人这里听取了对方一些小的建议,又找来冯大人, 二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好几天, 随后又请来了明安府几个有名的商人,商议了三天,最终确定了方案。
王选是个出生自京城的商人,家中从太爷爷辈儿起开始经商,据说当年太爷爷是挑着卖货挑子走街串巷,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了他们老王家的经商之路。
但凡稍微有几个臭钱的人家,不管是不是为了家族繁衍,是不是真的想子孙延绵, 是不是真的有数不清的财产等着后人继承。
都会用以上理由为借口,抬一房又一房的小妾夫人们进门, 借此满足男人们那见不得光不好言说,大家心知肚明的虚荣和欲、望。
那些在如今贫困的王选看来, 就是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害人害己。
王家祖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儿财产, 到了王选这一代, 家中兄弟姐妹二十几人,按照祖宗礼法, 老大分走大头,受父亲喜爱看重的庶出兄长拿到剩下的大头, 轮到王选手里,分家时能有钱出去租赁个小院子安置一家老小的话,王选都要谢天谢地了。
王选一直在找机会寻求变化, 今年除夕前后,先是从在大户人家做工的好友口中得知,宫中贵人和京中夫人们,突然开始追逐一种天然彩绸做出来的款式奇特的衣服。
到了开春,姜将军家的二公子一身天然彩绸衣服在身,于京中大街小巷溜达了一圈儿,瞬间成为整个京城最靓的崽儿,让王选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念想。
不用打听他就明白,这种丝绸肯定造价不菲,光是成本,就是一笔他负担不起的费用。他为自己看到了商机但抓不住这个机会而难过。
但上天最终还是眷顾他的,让他无意间听到隔壁的绸缎庄老板说,那种风靡一时的天然彩绸来自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那地方名为明安府,以前是因穷而出名。
那里虽然产天然彩绸,但最负盛名的却是低价丝绸,质量与贵人老爷们用的没法儿比,但价钱却是便宜了很多,且不仔细去看的话,不懂行的人很难看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王选又从中看出了希望,于是厚着脸皮从岳丈手里借了做生意的成本,和友人结伴而来。
友人与他的目的大相径庭,他是为了彩绸而来,但友人却对明安府的果酒十分看好,两人出了京城,越是接近明安府,就遇到更多与他们目的相仿之人。
更让王选惊讶的是,他们进入明安府地界的第一天,落脚地儿是个小县城,从街上的铺子可以看出,这个县城的百姓生活整体不如京城附近百姓过的富足。
但让王选以及第一次来这里的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这里的街道非常干净整齐且平坦,街道上没有随地乱摆,随时要占道儿的摊子。
商贩们统一在一条街上卖东西,在那条街上,几乎集结了整个县城所有的摊贩,买家想买什么,不用多想,直奔那里就行。
地面用不知道什么东西铺的光滑平坦,路两边儿每隔几尺距离就有一颗果树,一行行整齐排列,远远看去似乎在同一水平线上,树木被修剪的十分用心,几乎全是大小一致,形状相似的树木,十分赏心悦目。
且树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长长的石凳,石凳上面有行人坐着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