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人杰荟萃(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何一指其中一个相貌俊俏一脸随和的少年说道:“这位是弟弟名叫张良,乃是新郑人氏,祖辈曾做过韩王相如今家道中落了。”
  张良起身向茅焦拱手一礼,萧何又一指另一个满脸英气的少年说道:“这位弟弟是。”
  “在下韩信,淮阴人氏,拜见茂兄。”
  茅焦哈哈一笑说:“不知韩贤弟是哪位名人之后?”
  韩信脸上一僵说到:“小弟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家母多病,多靠乡邻帮助勉强糊口,后遇漂母舍饭小弟言道将来定要重谢漂母。不料漂母大怒说只是可怜我才给我饭吃,还说我若能自己养活自己就是对她的报答。于是小弟辞别家母赶赴咸阳,立志要考入九嵕书院,将来出人头地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还有漂母赐饭以及警示之恩!”
  茅焦听罢击掌大赞:“好!有志气。男儿就该如此,此去咸阳我们结伴而行,互相帮衬。他日若得富贵,莫要忘了彼此这段情谊。”
  萧何、张良、韩信拱手低头答曰:“喏。”
  掌柜的笑嘻嘻的端上饭菜又捧来一坛酒给茅焦和萧何倒上,张良韩信还未成年只能以茶代酒,四人举杯一碰说了声请。四人正要同饮的时候,客栈的门又被推开一个二十多岁身材魁梧的大汉走了进来。
  “掌柜可有客房?”
  掌柜:“没了,真的没了。这四位都是挤住在一起的。”
  那大汉说到:“夜已深了无处可去,还请掌柜行个方便,某就在这大堂里对付一宿。”
  茅焦说道:“这位兄弟,相逢就是有缘,一起住吧。掌柜,给我的房间多拿铺盖来。这位贤弟请入席,哦,还未请教贤弟大名?”
  大汉拱手答到:“我祖居大梁,名叫魏缭!”
  五个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书中暗表这五个都是青史留名的名人,五人中名气最小的就属茅焦,他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说服嬴政迎回赵太后,而他自己也借此飞黄腾达。倒数第二有名气的就是魏缭入秦后担任国尉他把大秦谍报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主要的是尉缭一到秦国就向秦王献上一计。
  他说:“以秦国的强大,诸侯好比是郡县之君,我所担心的就是诸侯‘合纵’,他们联合起来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春秋晋国的权臣,后被韩、赵、魏三家大夫攻灭)、夫差(春秋末吴王,后为越王勾践所杀)、闵王(战国齐王,后因燕、赵、魏、秦等联合破齐而亡)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爱惜财物,用它们去贿赂各国的权臣,以扰乱他们的谋略,这样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则可以尽数消灭了。”
  一番话正好说到秦王最担心的问题上,因为此时秦王政已亲秉朝纲,国内形势稳定,秦王正准备全力以赴开展对东方列国的最后一击。
  此时以秦国之力消灭列国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成问题,但是列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就难料了。所以摆在秦王政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如何能使六国不再“合纵”,让秦军以千钧之势,迅速制服六国,统一天下,避免过多的纠缠,以免消耗国力。
  离间东方国家,虽然是秦国的传统做法,而且白宣、李斯等人正在从事着这项工作,但是采用什么方法更为有利,则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消灭列国统一天下,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干过的事情,年轻的秦王政深知这一点,他不想打无准备之仗。
  另外,当时秦国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战将如云,猛将成群,而真正谙熟军事理论的军事家却只有白宣一个。古代信息传递手段极其原始,往往统帅只能给将军一个笼统定个目标,比如把座城给我拿下!至于怎么打那就得看将军的本事了。
  灭六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战略目标已经有白宣制定出来,那么谁来执行,靠谁去指挥这些只善拼杀的战将,让他们更好地按照战略意图把握全局,这是秦王非常关心的问题。
  嬴政虽工于心计,讲求政治谋略,但时还真没指挥过大战役,同样缺乏带兵的经验。李斯等文臣也是主意多实干少,真要上战场真刀真枪地搏杀,一个个就都没用了。白宣是个合格的统帅也是坐镇中枢的不二人选,同时他也是个指挥作战的行家。奈何他的身份太特殊了,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离开军帅府的,军帅府和将来的战场至少远隔千里之外,白宣若能抵近指挥那是最好。可是白宣一离开中枢无人镇守势必会造成混乱所以必须有一个能够代替白宣或者坐镇中枢或者指挥作战的人。
  那么冯去疾不行吗?冯去疾不行,他的经验完全是针对北方匈奴的,在征讨列国时他的经验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而且冯去疾坐镇中枢是为了防范征讨列国时大秦北疆匈奴的进犯,若此时匈奴进犯基本上有冯去疾坐镇指挥就好,根本不用白宣费心。
  基于这个考虑,一顿问对之后,秦王觉得魏缭不一般,正是自己千方百计寻求的人,于是对他委以重任册封国尉。而魏缭也没让嬴政失望,大秦一统天下魏缭的功劳尽在白宣之下。
  剩下的萧何、张良和韩信就不用说了,那名气杠杠的,史家提起这哥仨往往会用一个称呼,汉初三杰。所以说,这件普通的客栈里汇集了五位能够扰动天下风云的杰出人物,真可谓是人杰荟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