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怒(1 / 2)
神武皇帝朱宏三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看着下面这些道貌岸然的士大夫为了自身的利益吵成一团,朱宏三心中有了深深的挫败感。
朱宏三到现在当皇帝已经快一年,再加上监国那就有三年多了,随着地盘的扩张,实力的增大,朱宏三发现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住这些士大夫。
这也是正常的,在前世朱宏三只当过一个乡镇的小领导,他的资质也就是中人之资。到了这个时代完全是靠着远超过这个时代的见识和知识,才在广东发展出这么一片天地。
早期因为管理的人数少,加上这些人都靠朱宏三吃饭,还能力往一处使。随着势力的扩大,必定要引入一些新的人才才行。可是这些新来的都是一些重臣,不管身份、地位、能力都远远的超过朱宏三,再加上明朝的士大夫天然的有一种道德优越感,那就是你皇帝是傻逼,你啥也不要管了,留在后宫专心生孩子就完事了,国家大事那是你一个傻逼能干的,还是交给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干吧。
其实到不能说明朝士大夫这种心态不好,朱宏三知道如果一个皇帝再能干也有想不到的地方,治理国家这种事情交给专业团队为好,并且文官治国正是后世民主制度所推崇的。所以朱宏三在创建这种政治制度后还很欣喜,觉着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完美的治国途径。
可是愿望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朱宏三完全没想到明朝这帮士大夫这样无耻,为了个人利益完全不顾什么国家危难,只要打垮政敌无所不为其用。
其实朱宏三不知道的是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正是君权和相权激烈冲突的时代,明代君权和相权冲突尤为突出。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强势,还能通过总总手段压制住,但是朱元璋一死完全变了样子,就是以朱棣的强势都压制不住相权的反扑,最后只好搞一个大学士制度。接来下的几个皇帝更是完蛋,他们没有朱元璋和朱棣的手腕,争不过士大夫,只好引入第三只势力—太监帮自己。
其实明代的政治制度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成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皇帝干你自己的事就完了,治国交给文官集团,可是没想到的是满清入关打断了这个进程。满清作为蛮族那管你什么文官的尊严,在我这你连奴才都不如,只是给我满清大皇帝打工的,所以才有雍正建立军机处制度,文官集团彻底失去和皇帝竞争的手段,完全成了皇帝的传声筒,只能跪受君恩。
满清后期也正是因为文官体制的僵化,所有文官都失去了从汉唐宋明就有的家国情怀,反正国家是你皇帝的,和我屁事没有,我只要做好我自己的官就行了。正因为国家精英阶层这么想,才发生了后世的种种悲剧。鸦*片战争正是因为广东本地官员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要把英国人打发走,至于他们去哪和我无关,所以直到英国的炮舰已经到了大沽口,满请皇帝才知道广东之事。
所以朱宏三参考后世历史,认为要保持文官体制的活性就要放权,所以朱宏三除了军权和情报以外,把整个治国的权利都交给文官集团。这么做的好处很多,但是坏处也不少,那就是君权要受制于相权。
不过朱宏三也留有后手,那就是搅屎棍的存在。所以三姓家奴钱谦益来到广州后,朱宏三立刻委以重任,正是防备今天这种情况。
钱谦益现在只有五品官,本来没有资格参与朝会,但是他作为军机处的军机握有重权,皇帝有特旨命他可以参加朝会。
今天钱谦益看到朝中大臣为了银行之事闹成一团,老钱心中大乐,这样正是他浑水摸鱼之时。
钱谦益收拾一下,从群臣中走了出来,深鞠一躬说道:“陛下,臣有一本!”
现在大殿中几个内阁总理吵成一团,钱谦益突然来这么一手所有人都没料到,纷纷住口听钱谦益有什么要说。
朱宏三看到老钱出来就知道这个老家伙要出手了,不过这样也好,搅屎棍不就是搅和的吗?
“钱爱卿,有什么事?”
“陛下,臣执掌军机,前日收到锦衣卫密报,说有人公然违反皇帝陛下的禁令,和福建郑成功有来往,并且贩卖粮食、食盐、武器给他们!”
其实郑成功也算是钱谦益的弟子,当年钱谦益到广州后也给这个门生写过书信。但是郑成功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决定不效忠朱宏三,而是舍近求远,给远在桂林的永历皇帝送去了贺表。当然这在政治上就成了朱宏三的死敌,朱宏三知道后为了防范郑成功,在广东颁布了严禁和郑家做生意的法律。不过朱宏三心知肚明,这种法规对普通商人还有用处,对朝堂上的这些大佬根本屁用不顶。
不过法律就是法律,没犯事的时候怎么说都行,犯了事那这条法律就能要你的命。
朱宏三用手轻敲龙椅的扶手,他不知道钱老儿今天要弹劾的是谁。以前钱老儿可是陈子壮的根班,难道今天要对马明远下手?这可是朱宏三不希望的,先听听他怎么说。
“钱爱卿,到底是谁敢公然蔑视朕的法律,你说是谁?”
钱谦益嘿嘿冷笑道:“陛下,这个人身居高位,今天正在大殿之上,那个人就是他!内阁副总理大臣黄应秀!”钱谦益说完用手一指站在大殿中目瞪口呆的黄应秀。
黄应秀半天才反应过来,赶紧反驳道:“钱谦益,你有什么证据说老夫通敌!”
钱谦益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说道:“锦衣卫已经记录你家的货船来往金门多次,在一年中运送安南白米五万石,食盐数千石,其他铁制兵器不计其数。你们家共得银十二万八千五百两,并且和郑氏勾结的正是你的大公子,本官说的对不对!”
刚开始黄应秀听钱谦益说也没放在心上,不就是卖点大米食盐吗,这屋中的总理大臣们那个没有点儿龌龊交易。马明远身为皇帝的二舅哥,更是把食盐运到了北方满清控制区,每年获得的利益远在自己之上,如果钱谦益只有这些证据皇帝最多让自己免官。但是听到后来黄应秀脸色变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胆子这么大,竟然敢贩卖武器给郑成功,这样性质就变了,完全成了反叛。
朱宏三和永历皇帝互为死敌,你如果卖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还能往共同抗清的路子上靠一靠,但是贩卖武器这可是大罪。你黄应秀身为神武皇帝的内阁总理大臣,却贩卖武器给郑成功,是不是打着反骨仔的主意?
黄应秀听钱谦益说完立刻跪下叫道:“陛下,臣冤枉,臣不知情啊,臣家中贩卖粮食给郑氏是有,但是绝对没有贩卖武器啊!”
朱宏三刚开始也以为只是卖点粮食,没想到锦衣卫竟然调查出黄应秀竟敢贩卖武器,这实在不能容忍。
朱宏三冷冷的问道:“你不知道?你身为黄家的家主怎么还不知道家中之事?自己的家都管不好还怎么帮朕治理江山?” ↑返回顶部↑
朱宏三到现在当皇帝已经快一年,再加上监国那就有三年多了,随着地盘的扩张,实力的增大,朱宏三发现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住这些士大夫。
这也是正常的,在前世朱宏三只当过一个乡镇的小领导,他的资质也就是中人之资。到了这个时代完全是靠着远超过这个时代的见识和知识,才在广东发展出这么一片天地。
早期因为管理的人数少,加上这些人都靠朱宏三吃饭,还能力往一处使。随着势力的扩大,必定要引入一些新的人才才行。可是这些新来的都是一些重臣,不管身份、地位、能力都远远的超过朱宏三,再加上明朝的士大夫天然的有一种道德优越感,那就是你皇帝是傻逼,你啥也不要管了,留在后宫专心生孩子就完事了,国家大事那是你一个傻逼能干的,还是交给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干吧。
其实到不能说明朝士大夫这种心态不好,朱宏三知道如果一个皇帝再能干也有想不到的地方,治理国家这种事情交给专业团队为好,并且文官治国正是后世民主制度所推崇的。所以朱宏三在创建这种政治制度后还很欣喜,觉着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完美的治国途径。
可是愿望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朱宏三完全没想到明朝这帮士大夫这样无耻,为了个人利益完全不顾什么国家危难,只要打垮政敌无所不为其用。
其实朱宏三不知道的是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正是君权和相权激烈冲突的时代,明代君权和相权冲突尤为突出。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强势,还能通过总总手段压制住,但是朱元璋一死完全变了样子,就是以朱棣的强势都压制不住相权的反扑,最后只好搞一个大学士制度。接来下的几个皇帝更是完蛋,他们没有朱元璋和朱棣的手腕,争不过士大夫,只好引入第三只势力—太监帮自己。
其实明代的政治制度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成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皇帝干你自己的事就完了,治国交给文官集团,可是没想到的是满清入关打断了这个进程。满清作为蛮族那管你什么文官的尊严,在我这你连奴才都不如,只是给我满清大皇帝打工的,所以才有雍正建立军机处制度,文官集团彻底失去和皇帝竞争的手段,完全成了皇帝的传声筒,只能跪受君恩。
满清后期也正是因为文官体制的僵化,所有文官都失去了从汉唐宋明就有的家国情怀,反正国家是你皇帝的,和我屁事没有,我只要做好我自己的官就行了。正因为国家精英阶层这么想,才发生了后世的种种悲剧。鸦*片战争正是因为广东本地官员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要把英国人打发走,至于他们去哪和我无关,所以直到英国的炮舰已经到了大沽口,满请皇帝才知道广东之事。
所以朱宏三参考后世历史,认为要保持文官体制的活性就要放权,所以朱宏三除了军权和情报以外,把整个治国的权利都交给文官集团。这么做的好处很多,但是坏处也不少,那就是君权要受制于相权。
不过朱宏三也留有后手,那就是搅屎棍的存在。所以三姓家奴钱谦益来到广州后,朱宏三立刻委以重任,正是防备今天这种情况。
钱谦益现在只有五品官,本来没有资格参与朝会,但是他作为军机处的军机握有重权,皇帝有特旨命他可以参加朝会。
今天钱谦益看到朝中大臣为了银行之事闹成一团,老钱心中大乐,这样正是他浑水摸鱼之时。
钱谦益收拾一下,从群臣中走了出来,深鞠一躬说道:“陛下,臣有一本!”
现在大殿中几个内阁总理吵成一团,钱谦益突然来这么一手所有人都没料到,纷纷住口听钱谦益有什么要说。
朱宏三看到老钱出来就知道这个老家伙要出手了,不过这样也好,搅屎棍不就是搅和的吗?
“钱爱卿,有什么事?”
“陛下,臣执掌军机,前日收到锦衣卫密报,说有人公然违反皇帝陛下的禁令,和福建郑成功有来往,并且贩卖粮食、食盐、武器给他们!”
其实郑成功也算是钱谦益的弟子,当年钱谦益到广州后也给这个门生写过书信。但是郑成功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决定不效忠朱宏三,而是舍近求远,给远在桂林的永历皇帝送去了贺表。当然这在政治上就成了朱宏三的死敌,朱宏三知道后为了防范郑成功,在广东颁布了严禁和郑家做生意的法律。不过朱宏三心知肚明,这种法规对普通商人还有用处,对朝堂上的这些大佬根本屁用不顶。
不过法律就是法律,没犯事的时候怎么说都行,犯了事那这条法律就能要你的命。
朱宏三用手轻敲龙椅的扶手,他不知道钱老儿今天要弹劾的是谁。以前钱老儿可是陈子壮的根班,难道今天要对马明远下手?这可是朱宏三不希望的,先听听他怎么说。
“钱爱卿,到底是谁敢公然蔑视朕的法律,你说是谁?”
钱谦益嘿嘿冷笑道:“陛下,这个人身居高位,今天正在大殿之上,那个人就是他!内阁副总理大臣黄应秀!”钱谦益说完用手一指站在大殿中目瞪口呆的黄应秀。
黄应秀半天才反应过来,赶紧反驳道:“钱谦益,你有什么证据说老夫通敌!”
钱谦益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说道:“锦衣卫已经记录你家的货船来往金门多次,在一年中运送安南白米五万石,食盐数千石,其他铁制兵器不计其数。你们家共得银十二万八千五百两,并且和郑氏勾结的正是你的大公子,本官说的对不对!”
刚开始黄应秀听钱谦益说也没放在心上,不就是卖点大米食盐吗,这屋中的总理大臣们那个没有点儿龌龊交易。马明远身为皇帝的二舅哥,更是把食盐运到了北方满清控制区,每年获得的利益远在自己之上,如果钱谦益只有这些证据皇帝最多让自己免官。但是听到后来黄应秀脸色变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胆子这么大,竟然敢贩卖武器给郑成功,这样性质就变了,完全成了反叛。
朱宏三和永历皇帝互为死敌,你如果卖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还能往共同抗清的路子上靠一靠,但是贩卖武器这可是大罪。你黄应秀身为神武皇帝的内阁总理大臣,却贩卖武器给郑成功,是不是打着反骨仔的主意?
黄应秀听钱谦益说完立刻跪下叫道:“陛下,臣冤枉,臣不知情啊,臣家中贩卖粮食给郑氏是有,但是绝对没有贩卖武器啊!”
朱宏三刚开始也以为只是卖点粮食,没想到锦衣卫竟然调查出黄应秀竟敢贩卖武器,这实在不能容忍。
朱宏三冷冷的问道:“你不知道?你身为黄家的家主怎么还不知道家中之事?自己的家都管不好还怎么帮朕治理江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