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停止进攻(1 / 1)
皇太极驻马在冰墙后面,冷眼看着战场。
目前的形势让他很满意,前进的道路被堵塞,退路被截断,关宁军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明军陷入极度混乱之中,直到现在都还是各自为自。而在明军后方,一道道烟柱越冲越高,鬼才知道有多少军械物资在熊熊烈焰中付诸一炬,这些军械物资可都是从京畿地区调集过来的!从京津到盘锦,千里之遥,转运这么多的军械物资,代价之高昂可想而知,然而现在这些物资中转站却在呼啸而来的满洲铁骑面前变成一片火海,每一道烟柱冲起就意味着明军幸存的希望被剥夺一分,每一个物资中转站被摧毁就意味着套在明军脖子上的绞索又收紧了几分。
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
登莱新军、东江军、昌平军都被抽调一空,天雄军的机动力量也被抽调干净,整个河北、山东都空了,只要歼灭了这支明军,再挥师入关,要拿下北京易如反掌!拿下整个北直隶之后再招降纳叛,有关宁军作榜样,动员百万大军轻而易举!天雄军注定是要被断送在河套平原了,只要再灭掉关宁军,大明就彻底亡了,而我,将成为大清的开国君主,取代大明建立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谁也挡不住我!杨卢一去,还有谁能挡住我大清的滚滚铁骑!
令他稍稍意外的是,虽然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但是明军这次却没有像以前那样一泄千里,相反,他们在各自的将领的咆哮声中拼死组织抵抗,东江军、昌平军、登莱新军、天雄军、甚至山东、河南的班军,都在拼死厮杀,打光一支又涌上来一支,用血肉之躯承受着满洲铁旗的冲击,直杀得尸骨盈野!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从崇祯二年破口之战后,大明帝国就在卧薪尝胆,在投入庞大资源训练新军的同时也在北直隶几支还算能打的部队中拣选精锐,学习新军的模式进行训练,几年时间也见成果了,现在在他面前的是整个大明王朝一大半的能战之后,如果能轻易吃掉他们,反倒不正常了。
代善就在皇太极身边,和他一起观战,见明军如此悍勇,不由得摇了摇头,说:“明国大半精锐都在这里了啊……那些文臣也真够狠的,为了打压武将,竟然不惜将这个国家厉兵秣马数年积攒下来的一点精兵强将全部葬送!”
皇太极冷笑:“这些文官的私心味,隔着三百里都闻得到。朕算是看明白了,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国家,只要尊孔尊儒,只要优待士大夫,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改朝换代!只要能确保他们的利益,就算是让一条狗当他们的皇帝他们也能接受!”
代善说:“这些文官私心味之重,着实令人胆寒啊……皇上,大清若想国运延绵,长盛不衰,绝不能用这等自私自利、目光短浅之辈!”
皇太极怔了怔,冷笑变成了苦笑:“朕也不想用他们,只是……不用他们,就没有人可以用了……像杨梦龙、卢象升这样的人才,真的太少了!唉,如果上天能赐朕一个杨梦龙该多好?朕愿意与他共天下啊!”
这话从一个帝王嘴里说出来,作臣子的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以代善为首,皇太极身边一众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不服气的。杨梦龙确实有这样的能耐,看他在极短时间内把湖广治理得欣欣向荣就知道,把他放到哪个国家,都能让那个国家变成强国,而且不是昙花一现式的强大,而是千秋万代的强盛。最妙的是他对开疆拓土很感兴趣,对篡位自立却兴趣缺缺,只要给他一分信任就能获得十分回报,这样的人才若能为己所用,相信很多帝王都愿意与他共天下。只可惜,这样的人才只有一个,而且很可能已经死了,满清如果想取代大明,还得强忍着恶心,用那些将来极有可能如法炮制葬送大清的文臣!
凭心而论,历史上的清朝是从大明的灭亡中吸取了很多教训的。满清入关之后,虽然仍然重用士大夫,但是却没有像明朝那样一味优待士子,而是一视同仁,士绅也必须纳粮缴税,同时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八旗大爷跑马圈地是可恶,但是在清朝前期和中期,老百姓的负担确实没有明朝中后期那么重。同时清朝还吸取了明朝卫所制度把士兵养成农奴的教训,将这一糟糕透顶的制度扔进了垃圾堆,八旗军和绿营在开国后一百多年里都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至于说某某在哪里发掘出一百多年前明朝的火器,比清军现在用的都还要先进,那就是开玩笑了,早在松山战役的时候,清军的火枪火炮数量就达到了明军的十倍,而且质量比明军手里那些不是炸膛就是听个响的垃圾强出百倍。松山之战清军攻城的时候动不动就集中几十门重炮一顿猛轰将城墙轰塌,然后步兵冲进去,据城死守的明军就完了。最典型的莫过于江阴八十四日,刘良佐在江阴跟阎应元打了八十三天,始终攻不下来,等溥洛所指挥的重炮部队一到,持续一夜的猛轰,江阴城墙被轰开宽达二三十米的大缺口,清军洪水般灌入,江阴一日之间就破了。虽然那时江阴已经拼得油尽灯枯,难以为继了,但是如果没有重炮,清军想这么快破城是不可能的。由这些战役不难看出,从松山之战起,清军在火器方面对明军就占了压倒性优势,一百多年后就更别说了,那时的清军已经普遍列装燧发枪,装备比例达到七成。正是凭借高度火器化,清军平定三藩、平定大小金川、攻灭准噶尔、征讨尼泊尔、痛殴缅甸,战斗力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冬日上拉萨,更是骇人,自古以来,只有三支军队攻上过拉萨,一支是一千年前的唐军,一支是乾隆时期的清军,还有一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在隆冬季节上拉萨的军队,就清军和解放军这两支。
清朝也吸取了明朝藩王吃垮国家的教训,在宗室子弟管理方面下了大力气,严格限制藩王的数量和待遇,并没有把他们当猪养,能为国家效力的就为国家效力,不能为国家效力的,三代之后自动削藩,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不难看出,清朝确实是认真总结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在赋税、军制、封藩等方面都下了大力气去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他们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中国文人传承两千年的劣根一直都在,像康熙、雍正、乾隆这些强硬的君主还能压住,随着这些雄才大略的君主离去,被压制了一百多年的文臣集团立即来了个大爆发,清朝的国势急转直下。更加要命的是,他们是以一个人口不到三百万的小民族统治着几亿人口,跟明朝相比他们多了一项要命的劣势,他们想千秋万代的维持自己的统治,却又没有办法一代又一代的继续保持对主体民族的压制……这就使得清朝平时还好,一旦遭遇强大威胁立即昏招迭出,“宁予外邦,勿予家奴”这种混账事情都做出来了。他们根本就没拿自己当这个国家的主人,而是很荒唐的认为这万里江山都是他们祖先夺过来的,他们能多统治一天都是赚的,实在没有办法统治了,了不起就退回东北去,那也不吃亏。所以到了后期,他们的做法跟明末士大夫一个鬼样了,都是在以牺牲国家利益,甚至葬送国家的气运为代价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只要能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就行了,这个国家变成什么鬼样,他们才不管!
正因为有这么一个无大不大的圈子束缚着,根本就跳不出去,所有皇太极才发出了“不用他们,就没有人可以用了”的慨叹。虽然已经看了太多明朝士大夫让人倒足胃口的表演,但是清朝将来还是得捏着鼻子用他们,不用他们,连山海关都过不了!
明知道苍蝇恶心还是要一只只捡起来吃下去,这大概就是皇太极现在的心情了。
轰轰轰轰!
一连串猛烈的轰鸣打断了皇太极的沉思,天雄军三个排在最前面的空心步兵方阵前沿顷刻之间变成了沸腾的火山口,三十六门重不过六百斤、通体钢铁铸造的前装滑膛炮同时开火,葡萄弹密如雨雾。虽然依靠河洛新军给的技术和装备,天雄军建立了的极其强大的炮兵部队,但是85毫米榴弹炮太过沉重,雷击炮又无法平射,步兵在对抗骑兵的时候需要一种较为轻便的、能在瞬间给予冲到几十米距离的敌军骑兵毁灭性打击的火炮,所以再三研究后,他们制造出了这种钢制火炮。由于用的是钢材,能承受更高的膛压,管壁也可以做得薄一些,因此这种前装滑膛炮比起同口径的青铜炮来轻得多,也更加致命。这种火炮专业发射葡萄弹,用火棉作发射药,发射药是定装的,用丝绸包裹,随便清一清炮膛,把药包往里面一塞,再把同样用丝绸包裹的葡萄弹塞进去,点火就能发射了,射速非常快,一炮能发射八百多枚钢珠,三个部署在最前沿的步兵大队各自装备十二门这样的火炮,三十六门大炮同时开火,呼啸而来的清军骑兵锋线上碎肉乱飞,血雾弥漫,冲在最前面的士兵甚至被生生撕碎,阵脚被打得大乱!紧接着又是爆豆般的枪声,每个空心方阵面敌的步兵都在三排齐射,弹雨呼啸间,人仰马翻,弓马娴熟的满洲武士割麦子似的倒下。虽然每个空心方阵前都横七竖八躺满了天雄军官兵的尸体,但是这些看似薄弱的方阵却牢不可破,清军一次次冲过来,一次次在方阵前撞得头破血流。
皇太极眼皮连跳,问:“第几次了?”
回答他的是莽古尔泰:“第六次了……这天雄军可真难缠!”
皇太极苦笑:“不难缠的话,就不叫天雄军了……吴三桂还没有夺过朱由检小儿的鏖驾吗?”
大家举起单筒望远镜朝鏖驾那边望去,只见吴三桂和他的夷丁突骑队形散乱,正慌不择路的往这边逃,后面有数百明军骑兵挥舞马刀骑矛在后面紧追不舍。清军将领嘴角微微抽搐,夷丁突骑可是吴家的头号精锐,每一个都是吴家宗族子弟,自幼就苦练武艺,称得上是吴家的子弟兵,他们跟夷丁突骑交过手,很少能占到什么便宜。然而现在这支连皇太极都很看好,把斩首任务交给他们的精锐却让明军撵鸭子似的撵了出来,宣布斩首行动彻底失败!
真他娘的日了吉娃娃了!
莽古尔泰愤然叫:“吴三桂是怎么搞的,几千人居然被几百人打得抱头鼠窜!?就他这熊样,还有脸自称关宁军第一猛将!?”
皇太极也有些郁闷,本来还想一口气将明军打崩的,没想到明军如此顽强,硬是撑住了,看样子想在短时间内吃掉这十万大军是不大可能的啦。他叹了口气,说:“停止进攻,让暴风雪和饥饿替我们消灭明军!”
打到现在,清军其实也有点儿打不下去了,伤亡太吓人啦!闻言他们如逢大赦,火速吹响收兵号。
清军退潮般的退了下去。
明军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站在一堆堆尸体中间剧烈喘息,半晌才发现清军已经退了,不由得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天崩地裂般的第一波攻击,他们挡住了!
他们欢呼得早了点,更可怕的灾难还在后头。 ↑返回顶部↑
目前的形势让他很满意,前进的道路被堵塞,退路被截断,关宁军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明军陷入极度混乱之中,直到现在都还是各自为自。而在明军后方,一道道烟柱越冲越高,鬼才知道有多少军械物资在熊熊烈焰中付诸一炬,这些军械物资可都是从京畿地区调集过来的!从京津到盘锦,千里之遥,转运这么多的军械物资,代价之高昂可想而知,然而现在这些物资中转站却在呼啸而来的满洲铁骑面前变成一片火海,每一道烟柱冲起就意味着明军幸存的希望被剥夺一分,每一个物资中转站被摧毁就意味着套在明军脖子上的绞索又收紧了几分。
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
登莱新军、东江军、昌平军都被抽调一空,天雄军的机动力量也被抽调干净,整个河北、山东都空了,只要歼灭了这支明军,再挥师入关,要拿下北京易如反掌!拿下整个北直隶之后再招降纳叛,有关宁军作榜样,动员百万大军轻而易举!天雄军注定是要被断送在河套平原了,只要再灭掉关宁军,大明就彻底亡了,而我,将成为大清的开国君主,取代大明建立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谁也挡不住我!杨卢一去,还有谁能挡住我大清的滚滚铁骑!
令他稍稍意外的是,虽然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但是明军这次却没有像以前那样一泄千里,相反,他们在各自的将领的咆哮声中拼死组织抵抗,东江军、昌平军、登莱新军、天雄军、甚至山东、河南的班军,都在拼死厮杀,打光一支又涌上来一支,用血肉之躯承受着满洲铁旗的冲击,直杀得尸骨盈野!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从崇祯二年破口之战后,大明帝国就在卧薪尝胆,在投入庞大资源训练新军的同时也在北直隶几支还算能打的部队中拣选精锐,学习新军的模式进行训练,几年时间也见成果了,现在在他面前的是整个大明王朝一大半的能战之后,如果能轻易吃掉他们,反倒不正常了。
代善就在皇太极身边,和他一起观战,见明军如此悍勇,不由得摇了摇头,说:“明国大半精锐都在这里了啊……那些文臣也真够狠的,为了打压武将,竟然不惜将这个国家厉兵秣马数年积攒下来的一点精兵强将全部葬送!”
皇太极冷笑:“这些文官的私心味,隔着三百里都闻得到。朕算是看明白了,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国家,只要尊孔尊儒,只要优待士大夫,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改朝换代!只要能确保他们的利益,就算是让一条狗当他们的皇帝他们也能接受!”
代善说:“这些文官私心味之重,着实令人胆寒啊……皇上,大清若想国运延绵,长盛不衰,绝不能用这等自私自利、目光短浅之辈!”
皇太极怔了怔,冷笑变成了苦笑:“朕也不想用他们,只是……不用他们,就没有人可以用了……像杨梦龙、卢象升这样的人才,真的太少了!唉,如果上天能赐朕一个杨梦龙该多好?朕愿意与他共天下啊!”
这话从一个帝王嘴里说出来,作臣子的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以代善为首,皇太极身边一众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不服气的。杨梦龙确实有这样的能耐,看他在极短时间内把湖广治理得欣欣向荣就知道,把他放到哪个国家,都能让那个国家变成强国,而且不是昙花一现式的强大,而是千秋万代的强盛。最妙的是他对开疆拓土很感兴趣,对篡位自立却兴趣缺缺,只要给他一分信任就能获得十分回报,这样的人才若能为己所用,相信很多帝王都愿意与他共天下。只可惜,这样的人才只有一个,而且很可能已经死了,满清如果想取代大明,还得强忍着恶心,用那些将来极有可能如法炮制葬送大清的文臣!
凭心而论,历史上的清朝是从大明的灭亡中吸取了很多教训的。满清入关之后,虽然仍然重用士大夫,但是却没有像明朝那样一味优待士子,而是一视同仁,士绅也必须纳粮缴税,同时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八旗大爷跑马圈地是可恶,但是在清朝前期和中期,老百姓的负担确实没有明朝中后期那么重。同时清朝还吸取了明朝卫所制度把士兵养成农奴的教训,将这一糟糕透顶的制度扔进了垃圾堆,八旗军和绿营在开国后一百多年里都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至于说某某在哪里发掘出一百多年前明朝的火器,比清军现在用的都还要先进,那就是开玩笑了,早在松山战役的时候,清军的火枪火炮数量就达到了明军的十倍,而且质量比明军手里那些不是炸膛就是听个响的垃圾强出百倍。松山之战清军攻城的时候动不动就集中几十门重炮一顿猛轰将城墙轰塌,然后步兵冲进去,据城死守的明军就完了。最典型的莫过于江阴八十四日,刘良佐在江阴跟阎应元打了八十三天,始终攻不下来,等溥洛所指挥的重炮部队一到,持续一夜的猛轰,江阴城墙被轰开宽达二三十米的大缺口,清军洪水般灌入,江阴一日之间就破了。虽然那时江阴已经拼得油尽灯枯,难以为继了,但是如果没有重炮,清军想这么快破城是不可能的。由这些战役不难看出,从松山之战起,清军在火器方面对明军就占了压倒性优势,一百多年后就更别说了,那时的清军已经普遍列装燧发枪,装备比例达到七成。正是凭借高度火器化,清军平定三藩、平定大小金川、攻灭准噶尔、征讨尼泊尔、痛殴缅甸,战斗力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冬日上拉萨,更是骇人,自古以来,只有三支军队攻上过拉萨,一支是一千年前的唐军,一支是乾隆时期的清军,还有一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在隆冬季节上拉萨的军队,就清军和解放军这两支。
清朝也吸取了明朝藩王吃垮国家的教训,在宗室子弟管理方面下了大力气,严格限制藩王的数量和待遇,并没有把他们当猪养,能为国家效力的就为国家效力,不能为国家效力的,三代之后自动削藩,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不难看出,清朝确实是认真总结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在赋税、军制、封藩等方面都下了大力气去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他们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中国文人传承两千年的劣根一直都在,像康熙、雍正、乾隆这些强硬的君主还能压住,随着这些雄才大略的君主离去,被压制了一百多年的文臣集团立即来了个大爆发,清朝的国势急转直下。更加要命的是,他们是以一个人口不到三百万的小民族统治着几亿人口,跟明朝相比他们多了一项要命的劣势,他们想千秋万代的维持自己的统治,却又没有办法一代又一代的继续保持对主体民族的压制……这就使得清朝平时还好,一旦遭遇强大威胁立即昏招迭出,“宁予外邦,勿予家奴”这种混账事情都做出来了。他们根本就没拿自己当这个国家的主人,而是很荒唐的认为这万里江山都是他们祖先夺过来的,他们能多统治一天都是赚的,实在没有办法统治了,了不起就退回东北去,那也不吃亏。所以到了后期,他们的做法跟明末士大夫一个鬼样了,都是在以牺牲国家利益,甚至葬送国家的气运为代价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只要能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就行了,这个国家变成什么鬼样,他们才不管!
正因为有这么一个无大不大的圈子束缚着,根本就跳不出去,所有皇太极才发出了“不用他们,就没有人可以用了”的慨叹。虽然已经看了太多明朝士大夫让人倒足胃口的表演,但是清朝将来还是得捏着鼻子用他们,不用他们,连山海关都过不了!
明知道苍蝇恶心还是要一只只捡起来吃下去,这大概就是皇太极现在的心情了。
轰轰轰轰!
一连串猛烈的轰鸣打断了皇太极的沉思,天雄军三个排在最前面的空心步兵方阵前沿顷刻之间变成了沸腾的火山口,三十六门重不过六百斤、通体钢铁铸造的前装滑膛炮同时开火,葡萄弹密如雨雾。虽然依靠河洛新军给的技术和装备,天雄军建立了的极其强大的炮兵部队,但是85毫米榴弹炮太过沉重,雷击炮又无法平射,步兵在对抗骑兵的时候需要一种较为轻便的、能在瞬间给予冲到几十米距离的敌军骑兵毁灭性打击的火炮,所以再三研究后,他们制造出了这种钢制火炮。由于用的是钢材,能承受更高的膛压,管壁也可以做得薄一些,因此这种前装滑膛炮比起同口径的青铜炮来轻得多,也更加致命。这种火炮专业发射葡萄弹,用火棉作发射药,发射药是定装的,用丝绸包裹,随便清一清炮膛,把药包往里面一塞,再把同样用丝绸包裹的葡萄弹塞进去,点火就能发射了,射速非常快,一炮能发射八百多枚钢珠,三个部署在最前沿的步兵大队各自装备十二门这样的火炮,三十六门大炮同时开火,呼啸而来的清军骑兵锋线上碎肉乱飞,血雾弥漫,冲在最前面的士兵甚至被生生撕碎,阵脚被打得大乱!紧接着又是爆豆般的枪声,每个空心方阵面敌的步兵都在三排齐射,弹雨呼啸间,人仰马翻,弓马娴熟的满洲武士割麦子似的倒下。虽然每个空心方阵前都横七竖八躺满了天雄军官兵的尸体,但是这些看似薄弱的方阵却牢不可破,清军一次次冲过来,一次次在方阵前撞得头破血流。
皇太极眼皮连跳,问:“第几次了?”
回答他的是莽古尔泰:“第六次了……这天雄军可真难缠!”
皇太极苦笑:“不难缠的话,就不叫天雄军了……吴三桂还没有夺过朱由检小儿的鏖驾吗?”
大家举起单筒望远镜朝鏖驾那边望去,只见吴三桂和他的夷丁突骑队形散乱,正慌不择路的往这边逃,后面有数百明军骑兵挥舞马刀骑矛在后面紧追不舍。清军将领嘴角微微抽搐,夷丁突骑可是吴家的头号精锐,每一个都是吴家宗族子弟,自幼就苦练武艺,称得上是吴家的子弟兵,他们跟夷丁突骑交过手,很少能占到什么便宜。然而现在这支连皇太极都很看好,把斩首任务交给他们的精锐却让明军撵鸭子似的撵了出来,宣布斩首行动彻底失败!
真他娘的日了吉娃娃了!
莽古尔泰愤然叫:“吴三桂是怎么搞的,几千人居然被几百人打得抱头鼠窜!?就他这熊样,还有脸自称关宁军第一猛将!?”
皇太极也有些郁闷,本来还想一口气将明军打崩的,没想到明军如此顽强,硬是撑住了,看样子想在短时间内吃掉这十万大军是不大可能的啦。他叹了口气,说:“停止进攻,让暴风雪和饥饿替我们消灭明军!”
打到现在,清军其实也有点儿打不下去了,伤亡太吓人啦!闻言他们如逢大赦,火速吹响收兵号。
清军退潮般的退了下去。
明军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站在一堆堆尸体中间剧烈喘息,半晌才发现清军已经退了,不由得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天崩地裂般的第一波攻击,他们挡住了!
他们欢呼得早了点,更可怕的灾难还在后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