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历史为证(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长达400多年时间里,有过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燥,再小幅回暖的过程。
  公元1000年——1100年气温开始直线下降,北宋咸平三年(宋真宗赵恒在位)到北宋元符三年,宋哲宗与这年的正月病死,著名的宋徽宗赵佶即皇帝位。
  而这个时间段就是宋朝由强盛到衰败的过程。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汴京城破,北宋灭亡,徽宗被金废为庶人,四月与徽宗等宗室以及北宋一些大臣被金兵俘掳北去,先置于燕京,九月又徙往更遥远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次年金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方抵上京,金太宗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又将徽、钦二帝发配至韩州(今辽宁昌图北,一说吉林梨树)。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往北国边陲小镇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在此“坐井观天”。天会十三年(1135年)四月,徽宗赵佶在五国城病死。
  而这段时间正是天宫坠入地球的时间,而这个时期气温骤然下降,就是因为天宫碎片遮蔽了天空。
  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公元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因酷寒已没有梅树了。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1037-1101年)有哀叹“关中幸无梅”的诗句。
  王安石(1021-1086年)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之句,嘲笑北方人到南方误认梅为杏。
  到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太湖洞庭山有名的柑桔全部冻死。
  南宋时,杭州降雪时间经常延至暮春。十二世纪的南宋前期,每十年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四月九日,比十二世纪以前十年最晚春雪的日期推迟了一个月。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金国使臣来杭时,苏州一带船工要预备铁锤破冰开路。
  乾道六年(1170年),诗人范成大出使金朝,于重阳节(阳历10月20日)到达北京,当时西山遍地皆雪,他赋诗纪念。
  素有“荔枝故乡”之称的福州,曾先后于北宋元符三年(1110年)及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两次因遭到严寒,荔枝树全部死亡。
  也就是说,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这两百年时间里,至少在中国地区的气温是骤然下降的。
  而这就是天宫坠落的证明,有古人是诗句证明和史书记载,虽然古人没有测量温度工具,但是长江流域都结冰了,并且冰面上可过车马,可见当时天气多么寒冷。
  墨翟吟诵的那段文字,是他当年在北宋时期收的一名弟子,而这名弟子有幸参加了那次天宫大战,目睹了天宫坠落地球的场景。
  不过天宫陨落后还真不是遮天蔽日,天宫的碎片并没有落地,而是悬浮在距离地面千米到两千米的地方。
  至于天宫是什么材质,说实话这一切可能要问一下黑袍管家了。总之天宫陨落后,普通人是看不到的,只是感觉天气冷了下来。
  并且天宫陨落时并不是没有异象,因为还有一部分天宫是被七十二地煞星上的文明收走了。
  这一部分虽然不多,但是伴随着七十二地煞星各自关闭传送门,天空中还是发生了异象。
  这个是被北宋的某些记载下来了,被称为天关客星。
  而现代人配合上现代的星图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天关”是古代的星名,处于金牛座。
  “客星”是中国古代对新星和超新星的称谓,但有时也指彗星。
  史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这颗突然出现的“客星”“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
  它的亮度很高,在白天也能看见它;它像金星(古人也叫它“太白”)一样,光芒四射,星光呈红白色。
  这样的星象持续了23天,后来它的亮度渐渐降低,将近2年后才逝去。
  史书上准确地记载了超新星的爆发年——北宋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
  600年后,戴维斯在那里看到了一个雾团。由于杨惟德的准确记载,为今天的超新星研究提供了依据。为此,有人建议,将这颗超新星叫做“中国新星”。
  这是现代人给出的科学解释,七十二地煞星上的文明收集漂浮在太空中的天宫碎片,以及这些星球关闭界门产生的异象,被解读为超新星的诞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