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大丰收(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阿音背着箩筐去了,李君阁开始准备垒灶。
  先拿出四个削尖的木钉和木槌,和麻线一起,在竹棚的一侧崩出一个规矩的矩形。
  然后开始贴着麻线往地上钉竹竿。
  总共有一米宽,一点五米长。
  然后将矩形四等分,变成一个田字。同样在两条中线上钉上竹竿。
  然后开始拿平时废弃的竹材,主要是那些去皮的竹肉条子,在竹竿间编织,做成四个框子。高度有半米。
  然后拿着箩筐去垮塌的草地边缘取土。
  回来倒入框子中间压实。
  底土不用和成泥,泥土中本来就有些水分,这就够了。
  一个立方的泥土,将灶台垫起来半米高。
  然后开始在第一次做稀泥的地方,照老样子挑了两挑土,围成一个圈子,加水,踩稀泥,加干竹叶和匀。
  取来两根小腿粗细的空竹筒,一头锯成四十五度的开口,外边敷上厚厚一层稀泥做成泥筒。
  将泥筒放火塘边烤上,回到灶台位置,拿废竹材又在竹竿间编起三条纵向的竹篱,然后将灶台底部也编上,这次有三十公分高。
  将田字中间的那两个横隔去掉,拿稀泥将矩形纵向的三条竹篱敷成三条土垄。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用稀泥糊灶膛,灶膛周围是稀泥,中间空着,底部圆润,像两个截去头尾,纵剖开来的水滴形状,并排躺在一起。
  然后李君阁回到做陶活的石台边取过竹席和细泥,那竹条做出一个方框,拿第一次取土是就陈放着的泥在上面用竹棒滚出一个长度约一米,宽度约半米,厚度约两厘米厚泥板。
  然后用麻线将泥板切成三条,一条四十公分宽,两条三十公分宽,这样可以同时放到陶窑里烧。
  在石板底部生火烘烤泥板,李君阁继续抬着箩筐挑泥和泥。
  中间回来一趟,在三十公分的板子中部,拿竹圈分别刮出一个半径为十公分的半圆。
  在四十公分的板子上,则是一边掏出一个十公分的半圆。
  做完这些,炉膛表面也开始干燥了,李君阁往里边洒了些干沙子,拿细木枝生起两堆火,烘烤炉膛。
  回来泥板也干了,李君阁将泥板放到一边,撤去炭火,一点点浇水冷却石板,又压了一块大泥板,切成一些二十五乘五十的小泥板。
  将小泥板也生火烘烤起来,回到灶台,炉膛周围的泥土更加干燥硬实了,李君阁开始加粗一些的树枝将火烧旺。
  趁炉膛底部灶胚的泥土还比较稀,李君阁开始安装烟筒。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立起两根大竹筒来穿过屋瓦,不过李君阁舍不得破坏竹楼,所以还是决定横向安放。
  将两根泥筒并排安放到炉膛底部,一个泥筒通一个炉膛,然后掏空炉膛的侧面,将它们埋进去。
  泥筒从炉子右侧伸出来有半米,李君阁将床板下的木马拖过来一个,将泥筒搁在上边。
  至于高烟囱,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先这样凑合着。
  回到石台前,小泥板也被烤干了。
  李君阁揭开陶窑,将里边冷却的杯子,罐子取出来放竹几上,都没顾得上检查,开始将全部大泥板和一半小泥板插入窑内开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