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99节(3 / 4)
余思雅放下了茶杯,笑道:“梅书记,是这样的,咱们养鸭场上个月在省城开了一家门市部,销量大增,供不应求,目前因为货不够,已经实行每天限量供应了。为了保证供货,所以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但我们养殖场的鸭子数量已经常年保持在一万五千只以上了,再增加数量,会对我们养殖场造成比较大的负担。而且,也不能咱们一个公社发展,独木不成林,光咱们公社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还不行,也得照顾附近的兄弟公社,所以我想了个新的办法,在咱们辰山县建立清河鸭养殖基地,这是我的计划书,梅书记请过目。”
听完这话,梅书记盖上了钢笔,点了点下颚:“拿过来。”
余思雅双手递上计划书。
梅书记没急着看,反而笑看着余思雅问道:“听说你们养殖场前些日子出现了状况,资金周转不灵,现在问题都解决了?”
闻言,王书记面色一变,两只手不自觉地抓紧杯子。
余思雅仍旧微笑着说:“是的,我们在经营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跟王书记都是新手,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出了一些岔子,不过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欠工人的工资已经发了,其他三个养殖场的货款也一并跟他们结算清楚了。听说钱书记他们准备拿这些钱给村里通电呢,前阵子好像还找王书记借人手,对吧,王书记?”
突然被点名的王书记连忙点头:“对,确实有这个事。钱书记他们说想学学咱们公社去年的经验,让咱们借几个有经验的老同志过去,我已经让各大队安排了。”
说完,王书记忍不住悄悄看了余思雅一眼。他以前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能做县委一把手的秘书,学识能力已经远超同龄人了,直到遇到了余思雅,却被连番毒打。
今天又长了见识,邀功都能邀得这么不动声色,学到了。
果然,梅书记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通电好,通了电,咱们老百姓就能用上电灯,不用点煤油灯了,这是好事。不过阳明公社他们去年修了路,在银行借了贷款,还清了吗?”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想来三位书记心里也有数。而且年底他们还要卖一批鸭子,大概五千只吧,得有一万出头的收入,这笔钱够还去年的贷款了。”
听到这话,梅书记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才感叹道:“看来开养殖场挺赚钱的嘛。”
余思雅谦虚地表示:“还好,他们几个养殖场成本比较低,主要是饲养员的工资和饲料钱。不像我们厂子,还养了两百多号工人,压力比较小。”
一个村办企业,要养两百多号工人,确实挺不容易的。梅书记放下了笔:“你们也确实不容易的,我看看计划书吧。”
“好的,梅书记,这个计划书是我写的,缺乏经验,写得不大规范和周到的地方,还请梅书记指点。”余思雅微笑着道。
梅书记颔首,没多说,翻开了计划书。
说是计划书,其实就三页纸,阐述了辰山县养殖基地的构想,以清河鸭养殖场为中心,在全县60多个公社推广养殖业,清河鸭养殖场负责提供鸭苗和技术支持,并按市场价收购鸭子。
接着,计划书还展示了前景,勾勒出一个产业集群效应和明年能给各大公社创造多少经济效益,并展望了全县通路通电的宏大愿景。
说是愿景其实也不大恰当,计划书上,余思雅规划的是在80年实现村村通路通电的目标。而且还算出了开个五千只规模的养殖场,公社一年大概有多少利润,这些利润能办哪些事,同时铺路通电会对全县的水泥、红砖、石子、电线以及建筑业有多大的带动效应,创造新的岗位等等。
这于其说是一份计划书,不如说是一个产业规划布局书,就是简短了点。习惯每次接到的报告都是五页以上,几十页也不稀奇的梅书记合上了计划书,还有点意犹未尽:“总共就三页?”
余思雅笑着说:“时间紧迫,我也没经验,所以弄得简单了点。梅书记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她可不耐烦做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报告,扯东扯西,浪费时间。
梅书记仔细一想,这报告虽然简单,但该说的都说了,而且连修路通电所需的原材料也估算出了个大致的数字。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旁的不提,光是数据核算就是一个大项目,而且还要统计全县这么多公社的数据,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事。
扬了扬计划书,梅书记感兴趣地问道:“这都是你一个人做的?”
余思雅含笑道:“王书记和冯书记,不,应该是冯主任也给了我许多帮忙。我对全县公社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多亏了他们给我提供的信息。”
王书记感激地看了余思雅一眼,余厂长可真是个好同志,受表扬的时候还不忘带上他。
即便如此,那计算也不是个不小的计算量了。梅书记琢磨了一会儿,将计划书放到了桌上,然后对余思雅说:“余厂长,待会儿让小胡带你去档案室借阅一些资料,你重新做一份更翔实的计划书,回头我跟县里面的领导通个气,咱们定个时间,召集各公社干部开个会,再来商讨这件事。”
余思雅和王书记都一脸喜色:“谢谢梅书记!”
梅书记摆手:“都是为了工作,去吧。”
两人起身跟梅书记道别,然后由小胡带去档案室查资料。 ↑返回顶部↑
听完这话,梅书记盖上了钢笔,点了点下颚:“拿过来。”
余思雅双手递上计划书。
梅书记没急着看,反而笑看着余思雅问道:“听说你们养殖场前些日子出现了状况,资金周转不灵,现在问题都解决了?”
闻言,王书记面色一变,两只手不自觉地抓紧杯子。
余思雅仍旧微笑着说:“是的,我们在经营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跟王书记都是新手,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出了一些岔子,不过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欠工人的工资已经发了,其他三个养殖场的货款也一并跟他们结算清楚了。听说钱书记他们准备拿这些钱给村里通电呢,前阵子好像还找王书记借人手,对吧,王书记?”
突然被点名的王书记连忙点头:“对,确实有这个事。钱书记他们说想学学咱们公社去年的经验,让咱们借几个有经验的老同志过去,我已经让各大队安排了。”
说完,王书记忍不住悄悄看了余思雅一眼。他以前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能做县委一把手的秘书,学识能力已经远超同龄人了,直到遇到了余思雅,却被连番毒打。
今天又长了见识,邀功都能邀得这么不动声色,学到了。
果然,梅书记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通电好,通了电,咱们老百姓就能用上电灯,不用点煤油灯了,这是好事。不过阳明公社他们去年修了路,在银行借了贷款,还清了吗?”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想来三位书记心里也有数。而且年底他们还要卖一批鸭子,大概五千只吧,得有一万出头的收入,这笔钱够还去年的贷款了。”
听到这话,梅书记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才感叹道:“看来开养殖场挺赚钱的嘛。”
余思雅谦虚地表示:“还好,他们几个养殖场成本比较低,主要是饲养员的工资和饲料钱。不像我们厂子,还养了两百多号工人,压力比较小。”
一个村办企业,要养两百多号工人,确实挺不容易的。梅书记放下了笔:“你们也确实不容易的,我看看计划书吧。”
“好的,梅书记,这个计划书是我写的,缺乏经验,写得不大规范和周到的地方,还请梅书记指点。”余思雅微笑着道。
梅书记颔首,没多说,翻开了计划书。
说是计划书,其实就三页纸,阐述了辰山县养殖基地的构想,以清河鸭养殖场为中心,在全县60多个公社推广养殖业,清河鸭养殖场负责提供鸭苗和技术支持,并按市场价收购鸭子。
接着,计划书还展示了前景,勾勒出一个产业集群效应和明年能给各大公社创造多少经济效益,并展望了全县通路通电的宏大愿景。
说是愿景其实也不大恰当,计划书上,余思雅规划的是在80年实现村村通路通电的目标。而且还算出了开个五千只规模的养殖场,公社一年大概有多少利润,这些利润能办哪些事,同时铺路通电会对全县的水泥、红砖、石子、电线以及建筑业有多大的带动效应,创造新的岗位等等。
这于其说是一份计划书,不如说是一个产业规划布局书,就是简短了点。习惯每次接到的报告都是五页以上,几十页也不稀奇的梅书记合上了计划书,还有点意犹未尽:“总共就三页?”
余思雅笑着说:“时间紧迫,我也没经验,所以弄得简单了点。梅书记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她可不耐烦做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报告,扯东扯西,浪费时间。
梅书记仔细一想,这报告虽然简单,但该说的都说了,而且连修路通电所需的原材料也估算出了个大致的数字。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旁的不提,光是数据核算就是一个大项目,而且还要统计全县这么多公社的数据,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事。
扬了扬计划书,梅书记感兴趣地问道:“这都是你一个人做的?”
余思雅含笑道:“王书记和冯书记,不,应该是冯主任也给了我许多帮忙。我对全县公社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多亏了他们给我提供的信息。”
王书记感激地看了余思雅一眼,余厂长可真是个好同志,受表扬的时候还不忘带上他。
即便如此,那计算也不是个不小的计算量了。梅书记琢磨了一会儿,将计划书放到了桌上,然后对余思雅说:“余厂长,待会儿让小胡带你去档案室借阅一些资料,你重新做一份更翔实的计划书,回头我跟县里面的领导通个气,咱们定个时间,召集各公社干部开个会,再来商讨这件事。”
余思雅和王书记都一脸喜色:“谢谢梅书记!”
梅书记摆手:“都是为了工作,去吧。”
两人起身跟梅书记道别,然后由小胡带去档案室查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