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16节(2 / 4)
能够为官方出版图书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要飞黄腾达的节奏啊!
有官方的资金支持,他们就能找最好的雕工,借由官方的渠道将书籍发往四海八方,这是多大的一个市场?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书都是给谁看的?皇宫里还有朝堂上的贵人啊,做了这一票,他们的书社以后就是给皇帝印过书的。
沾了皇气,作为大明第一ip,沾个“皇”字就意味着数不尽的客源啊。
这才是最大的收益!!!
于是,这厢皇太孙还未抵港,那厢泉州港的各家书社已经开始不约而同地张灯结彩,书商就仿佛打了鸡血一般,使劲浑身解数,将自家最新、印刷质量最佳的书册放到了书社最显眼的位置。
有消息灵通的外地书社东家更是一咬牙,竟千里迢迢跑到泉州港,在最热闹的大街上盘下了一间铺子,挂上牌匾、写上书目、系上红绸,码放上最新的书籍,一家正儿八经的书社当即新鲜出炉,并且极其招眼。
要知道书社这种存在以往的主要客源是各地考生,其铺面也多位于学宫、孔庙附近。闹市区这种地方不仅和它们的逼格不符,而且客人又鱼龙混杂素质不一,书籍这玩意容易坏也容易脏,所以他们是从来不来的。
但是立刻有人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皇太孙毕竟是个小年轻,小年轻到了一个地方后能不去闹市区逛一逛吗?到时候太孙殿下走到闹市区可不就是第一眼看到了那间书社?而且他此行有任务在身,肯定会走进去看一下啊!
到时候满大街上只有那一间,又是太孙逛的第一间,这跑去闹市区开分店的书店可不就能给太孙留下深刻的印象吗?
卑鄙,太卑鄙了!
于是,让泉州港居民看不懂的一幕就这么发生了——闹市区的若干家店铺先后关了门,再开门时已经换了东家,并且成了书社,放的还都是些极为阳春白雪光看书名就让人没兴趣去翻看的书籍。
然而,哪怕书社每天门庭冷落,这些掌柜也丝毫不着急,每天就举着个鸡毛掸子小心翼翼地掸去书籍上沾惹的灰尘,像是照顾娇嫩的婴儿般精细。
而且,这些掌柜每天都没事就笑眯眯地站在门口,看上去古怪极了。更可怕的是,这些掌柜那笑眯眯的眼神中似乎时不时会闪过寒光,每次看到小青年入店都是一阵热情的嘘寒问暖,又是端茶又是送水的,很是殷勤,然后长篇大论地给人介绍自家店铺的历史。
入店的年轻人通常都会这古怪的热情吓一大跳,最后离开的时候不得不顺手买上几册书,否则,总感觉不太好意思走出去。于是,泉州港的读书人纷纷怀疑这是书社新出的推销手段。
明明威力不大,但是感觉伤害力惊人啊!
其实,这是书社掌柜们经过一通盘算后的策略。他们猜测,太孙殿下会乔装探访书社,虽然他们不知道皇太孙长什么模样,但他们知道太孙殿下的年纪啊,在这个年龄区间的每个年轻人都有可能是太孙殿下,所以,绝对要好好招待!
事实上,他们猜得没错,木白的确是微服私访了,但和他们想象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人。
木白此行南下是和小伙伴沐春一起的。
沐春的父亲是如今的西平侯沐英,在洪武十四年领兵攻下云南之后,沐英就镇守于此,迄今已经有十年。作为沐英的嫡长子,沐春在洪武十五年后便作为朝廷和边塞的桥梁长期留在了京城,这次南下,他的任务是要去云南传达中央的旨意——洪武帝在明年打算迁三十万南京居民入云南,要云南方面做一下准备。
其实,这种旨意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让他千里迢迢跑一趟,实际上也是洪武帝给自己的养子和养孙一个团聚的机会而已。
不得不说在对待自己的亲人方面,洪武帝当真能称得上是相当的慈爱。
作为一方镇守的嫡长子,沐春如今的身份严格说起来算是半个人质,按照常规,他非但不能离京,到父亲所在的云南传旨更是想也不要想。
但实际上,沐春在应天府可谓出入自由,洪武帝非常喜爱这个文武全才,又曾经照顾过大孙子的养孙,各种恩宠赏赐如流水一般不说,还常常交付重要任务,他对沐家父子的信任可见一斑。
而沐家也不曾辜负他的信任,沐英镇守此地的十年间,云南的社会经济情况大有改善,如今云南的屯田总数已是将近九十多万亩,云南镇守官兵的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有余粮用以应急救灾。
与此同时,沐英对于当地官吏约束破严,如今云南一地已称得上吏治清明,昔日奢香夫人遇到的作威作福的地方官吏再未出现。
在部分土官的帮助下,云南境内修建了不少水利设施,引水灌溉农田的同时也防止了水患的发生。
而云南宽松的商业环境更是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外来物资,如今,蜀锦、棉布在当地的市售价格已经跌落了一半不止,而云南本地的扎染、蜡染商品也随着商队传向了四海八方,从市场的反馈看,这种带着点异域风情的美感很有市场竞争力。
安居乐业的环境和对文化事业的支持,使得云南走出来的考生越来越多,他们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随着洪武帝屡次迁民入滇,也有越来越多的云南年轻人走出了大山,现在在外地再看到穿着云南服饰的异族已经不再是一件稀罕事。 ↑返回顶部↑
有官方的资金支持,他们就能找最好的雕工,借由官方的渠道将书籍发往四海八方,这是多大的一个市场?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书都是给谁看的?皇宫里还有朝堂上的贵人啊,做了这一票,他们的书社以后就是给皇帝印过书的。
沾了皇气,作为大明第一ip,沾个“皇”字就意味着数不尽的客源啊。
这才是最大的收益!!!
于是,这厢皇太孙还未抵港,那厢泉州港的各家书社已经开始不约而同地张灯结彩,书商就仿佛打了鸡血一般,使劲浑身解数,将自家最新、印刷质量最佳的书册放到了书社最显眼的位置。
有消息灵通的外地书社东家更是一咬牙,竟千里迢迢跑到泉州港,在最热闹的大街上盘下了一间铺子,挂上牌匾、写上书目、系上红绸,码放上最新的书籍,一家正儿八经的书社当即新鲜出炉,并且极其招眼。
要知道书社这种存在以往的主要客源是各地考生,其铺面也多位于学宫、孔庙附近。闹市区这种地方不仅和它们的逼格不符,而且客人又鱼龙混杂素质不一,书籍这玩意容易坏也容易脏,所以他们是从来不来的。
但是立刻有人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皇太孙毕竟是个小年轻,小年轻到了一个地方后能不去闹市区逛一逛吗?到时候太孙殿下走到闹市区可不就是第一眼看到了那间书社?而且他此行有任务在身,肯定会走进去看一下啊!
到时候满大街上只有那一间,又是太孙逛的第一间,这跑去闹市区开分店的书店可不就能给太孙留下深刻的印象吗?
卑鄙,太卑鄙了!
于是,让泉州港居民看不懂的一幕就这么发生了——闹市区的若干家店铺先后关了门,再开门时已经换了东家,并且成了书社,放的还都是些极为阳春白雪光看书名就让人没兴趣去翻看的书籍。
然而,哪怕书社每天门庭冷落,这些掌柜也丝毫不着急,每天就举着个鸡毛掸子小心翼翼地掸去书籍上沾惹的灰尘,像是照顾娇嫩的婴儿般精细。
而且,这些掌柜每天都没事就笑眯眯地站在门口,看上去古怪极了。更可怕的是,这些掌柜那笑眯眯的眼神中似乎时不时会闪过寒光,每次看到小青年入店都是一阵热情的嘘寒问暖,又是端茶又是送水的,很是殷勤,然后长篇大论地给人介绍自家店铺的历史。
入店的年轻人通常都会这古怪的热情吓一大跳,最后离开的时候不得不顺手买上几册书,否则,总感觉不太好意思走出去。于是,泉州港的读书人纷纷怀疑这是书社新出的推销手段。
明明威力不大,但是感觉伤害力惊人啊!
其实,这是书社掌柜们经过一通盘算后的策略。他们猜测,太孙殿下会乔装探访书社,虽然他们不知道皇太孙长什么模样,但他们知道太孙殿下的年纪啊,在这个年龄区间的每个年轻人都有可能是太孙殿下,所以,绝对要好好招待!
事实上,他们猜得没错,木白的确是微服私访了,但和他们想象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人。
木白此行南下是和小伙伴沐春一起的。
沐春的父亲是如今的西平侯沐英,在洪武十四年领兵攻下云南之后,沐英就镇守于此,迄今已经有十年。作为沐英的嫡长子,沐春在洪武十五年后便作为朝廷和边塞的桥梁长期留在了京城,这次南下,他的任务是要去云南传达中央的旨意——洪武帝在明年打算迁三十万南京居民入云南,要云南方面做一下准备。
其实,这种旨意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让他千里迢迢跑一趟,实际上也是洪武帝给自己的养子和养孙一个团聚的机会而已。
不得不说在对待自己的亲人方面,洪武帝当真能称得上是相当的慈爱。
作为一方镇守的嫡长子,沐春如今的身份严格说起来算是半个人质,按照常规,他非但不能离京,到父亲所在的云南传旨更是想也不要想。
但实际上,沐春在应天府可谓出入自由,洪武帝非常喜爱这个文武全才,又曾经照顾过大孙子的养孙,各种恩宠赏赐如流水一般不说,还常常交付重要任务,他对沐家父子的信任可见一斑。
而沐家也不曾辜负他的信任,沐英镇守此地的十年间,云南的社会经济情况大有改善,如今云南的屯田总数已是将近九十多万亩,云南镇守官兵的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有余粮用以应急救灾。
与此同时,沐英对于当地官吏约束破严,如今云南一地已称得上吏治清明,昔日奢香夫人遇到的作威作福的地方官吏再未出现。
在部分土官的帮助下,云南境内修建了不少水利设施,引水灌溉农田的同时也防止了水患的发生。
而云南宽松的商业环境更是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外来物资,如今,蜀锦、棉布在当地的市售价格已经跌落了一半不止,而云南本地的扎染、蜡染商品也随着商队传向了四海八方,从市场的反馈看,这种带着点异域风情的美感很有市场竞争力。
安居乐业的环境和对文化事业的支持,使得云南走出来的考生越来越多,他们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随着洪武帝屡次迁民入滇,也有越来越多的云南年轻人走出了大山,现在在外地再看到穿着云南服饰的异族已经不再是一件稀罕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