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17节(1 / 4)
因此,可以想象,在发现盗版书籍出现的那一刻木白是怎样的心情,那简直是暴怒啊。
当年,罗老先生一个个出版社都跑遍了,你们有本事拒稿,现在就不要去盗版啊!蛋糕送到嘴边不敢吃,等看到别人卖得好就如狼似虎地跑过去切蛋糕,人干事?
而偏偏以如今的大明法律还当真没有著作权保护法,就算木白查到幕后黑手是谁,也只能从道义上谴责,无法从法律上维权。
除非他动用特权的力量,否则还真没办法拿人怎么样。
但被人这么继续薅羊毛下去?那更是想也不要想。
捏着一打被写在记仇小本本上的名单,木白嘿嘿嘿地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明初年的文武真的很牛,所以后世也有个说法是明朝的武将全点在建国初年了。
沐春的爸爸沐英,也就是太子朱标的大哥(养兄)长期在云南,所以名声不太显著,但他打的基本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年的西南可不是现在的局面,昔日的缅甸、老挝都相当能打,而且还有一个由傣族政权建立起来的麓川政权,这个麓川王国能干到什么程度,最鼎盛时期从大理,到泰国、印度、老挝都在它的势力范围(是势力范围,不是实际占领,主要是打趴下抢一票让人缴赎金那种性质)元政府屡次讨伐都没用,最后元政府对于云南的统治实际上只有大理、昆明以北,说是东南亚的霸主也不为过。
这个国家坐拥人口数百万,号称有三十万雄兵,这个国家是全民皆兵的制度,占据的地方又是潮湿的山地,在早期明破云南时也不敢和对方硬碰硬,只能先接受了麓川的俯首称称,但事实上双方都把对方写在记仇小本本上。
双方屡次试探、互相挑衅,有胜有负,最后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爆发了定边之战。
定边之战说白了就是大明发起动员准备攻打麓川,而麓川政权决定在对方大军到来之前先把明军打掉,而明军当时在云南的指挥沐英以少对多,并且使用了三列射击法,硬生生是将鼎盛时期的麓川王国打到衰败。
不过之后麓川政权一边递交投降书,一边怂恿势力范围内的土族相继叛乱,然后一个个被打趴下,打到最后土族部落也不敢再叛,麓川王国正式投降。
ps,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接受对方投降的条件是麓川要赔偿大明所有的军费,并且开了进贡清单,所以这场战役老朱赚大发了。
至于后来的麓川王国衰败,麓川王被臣子抢了王位求助大明,百来年后重新雄起又被明英宗打趴下去欺负别人、又遇到东吁王朝的崛起,最后被按下摩擦就是后来的事了。
云南的边界线终明一朝都被沐家和木家守护,虽有小动荡,但总体不伤筋骨,不得不说老朱是真的很有眼光啊。
pss:其实近代也有一个事,就是当年的国x党部队的一个将军一路打败仗跑到了缅甸金三角躲藏,为了赚钱在当地搞起了dp生意,于是缅甸方带上了印度雇佣军(其实印度军队的实力是很强的,奈何兵强将弱,所以很多印度兵哥都去做雇佣军去了)去围剿国x党军队,结果没想到以多打少这支大部队还输了,印度军就发狠,抓了俘虏和当地的百姓顶在队伍最前面做肉盾进攻,说“让你们中国人杀中国人”云云,于是国x党军队就发狠了,在反击战中追着这支雇佣军揍,不接受投降,格杀勿论,硬生生得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将4k印度军人打死了3700人,最后这支部队在没有和缅甸打招呼的情况下逃走了,(他们的领头人是个英国人,在逃跑过程中自杀了)
后来这个指挥可能是内战一直输、外战一直赢的缘故膨胀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个记者问他“你号称云南王,那你什么时候回云南?”
这人就回:“做云南王不大容易,但是做缅甸王却易如反掌!关键看我想不想做。”(大概这个意思,我忘记了)惹怒了缅甸,然后缅甸就去找联合国告状了,联合国命令台湾将人撤走,于是这支部队才离开了金三角。
第132章
最近,福建的书商有些烦恼。
皇太孙乘坐的官船抵达泉州港已经有大半个月了,他们也做了相当多的准备,最近掌柜们露出的笑容是以往人生的几十倍,拿出的耐心比起当年讨老婆时候都不遑多让,脸都要笑僵了,但是就是没有什么动静。
官船上每日人来人往,福建本地官员也屡次登船汇报,出入人数并不少,但是就是没有人看到代表皇太孙身份的舆车出现,也没有任何一个书商被召见。
绝不是他们漏看了,这些书商彼此之间都留了眼线,日夜盯防,就怕有谁抢跑,也正因为他们施展了如此紧迫的盯人之技,他们才能肯定,迄今为止绝对没人被太孙召见,大家还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难道太孙此行前来不是为了探访出版业?
没道理啊,大家得到的消息虽然来源渠道各有不同,有的是幕后东家,有的是忠实读者,还有的是暗暗投稿的朝廷要员,但不可能所有人得到的消息都是错误的吧?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多心的缘故,他们总觉得最近来书店闲逛的青年男子数量有些多,这些人个个模样不凡,有的清俊秀气,有的威武雄壮,但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只看不买,任掌柜和书童说得天花乱坠,这些人都只笑眯眯地听着,也会跟着介绍翻动书册,但就是不买。
偏偏这些人的年龄和太孙相仿,搞得他们最近看到青年人心情都格外复杂。
虽然在过往也会有这种状况,毕竟做生意哪有次次都能成的,但如今这种频繁程度未免也太高了点吧?既然不是来买书的,就不要和咱开开心心地聊天啊喂!一片真心错付的感觉可真是太糟糕了。
另外,掌柜们总觉得那些人的眼神有些微妙,看得他们内心总有些惴惴。
总感觉自己是一只面前吊着一条鱼的猫。这是自己在高压力之下久等人不来产生的错觉吗?掌柜们深深地怨念了。 ↑返回顶部↑
当年,罗老先生一个个出版社都跑遍了,你们有本事拒稿,现在就不要去盗版啊!蛋糕送到嘴边不敢吃,等看到别人卖得好就如狼似虎地跑过去切蛋糕,人干事?
而偏偏以如今的大明法律还当真没有著作权保护法,就算木白查到幕后黑手是谁,也只能从道义上谴责,无法从法律上维权。
除非他动用特权的力量,否则还真没办法拿人怎么样。
但被人这么继续薅羊毛下去?那更是想也不要想。
捏着一打被写在记仇小本本上的名单,木白嘿嘿嘿地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明初年的文武真的很牛,所以后世也有个说法是明朝的武将全点在建国初年了。
沐春的爸爸沐英,也就是太子朱标的大哥(养兄)长期在云南,所以名声不太显著,但他打的基本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年的西南可不是现在的局面,昔日的缅甸、老挝都相当能打,而且还有一个由傣族政权建立起来的麓川政权,这个麓川王国能干到什么程度,最鼎盛时期从大理,到泰国、印度、老挝都在它的势力范围(是势力范围,不是实际占领,主要是打趴下抢一票让人缴赎金那种性质)元政府屡次讨伐都没用,最后元政府对于云南的统治实际上只有大理、昆明以北,说是东南亚的霸主也不为过。
这个国家坐拥人口数百万,号称有三十万雄兵,这个国家是全民皆兵的制度,占据的地方又是潮湿的山地,在早期明破云南时也不敢和对方硬碰硬,只能先接受了麓川的俯首称称,但事实上双方都把对方写在记仇小本本上。
双方屡次试探、互相挑衅,有胜有负,最后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爆发了定边之战。
定边之战说白了就是大明发起动员准备攻打麓川,而麓川政权决定在对方大军到来之前先把明军打掉,而明军当时在云南的指挥沐英以少对多,并且使用了三列射击法,硬生生是将鼎盛时期的麓川王国打到衰败。
不过之后麓川政权一边递交投降书,一边怂恿势力范围内的土族相继叛乱,然后一个个被打趴下,打到最后土族部落也不敢再叛,麓川王国正式投降。
ps,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接受对方投降的条件是麓川要赔偿大明所有的军费,并且开了进贡清单,所以这场战役老朱赚大发了。
至于后来的麓川王国衰败,麓川王被臣子抢了王位求助大明,百来年后重新雄起又被明英宗打趴下去欺负别人、又遇到东吁王朝的崛起,最后被按下摩擦就是后来的事了。
云南的边界线终明一朝都被沐家和木家守护,虽有小动荡,但总体不伤筋骨,不得不说老朱是真的很有眼光啊。
pss:其实近代也有一个事,就是当年的国x党部队的一个将军一路打败仗跑到了缅甸金三角躲藏,为了赚钱在当地搞起了dp生意,于是缅甸方带上了印度雇佣军(其实印度军队的实力是很强的,奈何兵强将弱,所以很多印度兵哥都去做雇佣军去了)去围剿国x党军队,结果没想到以多打少这支大部队还输了,印度军就发狠,抓了俘虏和当地的百姓顶在队伍最前面做肉盾进攻,说“让你们中国人杀中国人”云云,于是国x党军队就发狠了,在反击战中追着这支雇佣军揍,不接受投降,格杀勿论,硬生生得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将4k印度军人打死了3700人,最后这支部队在没有和缅甸打招呼的情况下逃走了,(他们的领头人是个英国人,在逃跑过程中自杀了)
后来这个指挥可能是内战一直输、外战一直赢的缘故膨胀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个记者问他“你号称云南王,那你什么时候回云南?”
这人就回:“做云南王不大容易,但是做缅甸王却易如反掌!关键看我想不想做。”(大概这个意思,我忘记了)惹怒了缅甸,然后缅甸就去找联合国告状了,联合国命令台湾将人撤走,于是这支部队才离开了金三角。
第132章
最近,福建的书商有些烦恼。
皇太孙乘坐的官船抵达泉州港已经有大半个月了,他们也做了相当多的准备,最近掌柜们露出的笑容是以往人生的几十倍,拿出的耐心比起当年讨老婆时候都不遑多让,脸都要笑僵了,但是就是没有什么动静。
官船上每日人来人往,福建本地官员也屡次登船汇报,出入人数并不少,但是就是没有人看到代表皇太孙身份的舆车出现,也没有任何一个书商被召见。
绝不是他们漏看了,这些书商彼此之间都留了眼线,日夜盯防,就怕有谁抢跑,也正因为他们施展了如此紧迫的盯人之技,他们才能肯定,迄今为止绝对没人被太孙召见,大家还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难道太孙此行前来不是为了探访出版业?
没道理啊,大家得到的消息虽然来源渠道各有不同,有的是幕后东家,有的是忠实读者,还有的是暗暗投稿的朝廷要员,但不可能所有人得到的消息都是错误的吧?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多心的缘故,他们总觉得最近来书店闲逛的青年男子数量有些多,这些人个个模样不凡,有的清俊秀气,有的威武雄壮,但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只看不买,任掌柜和书童说得天花乱坠,这些人都只笑眯眯地听着,也会跟着介绍翻动书册,但就是不买。
偏偏这些人的年龄和太孙相仿,搞得他们最近看到青年人心情都格外复杂。
虽然在过往也会有这种状况,毕竟做生意哪有次次都能成的,但如今这种频繁程度未免也太高了点吧?既然不是来买书的,就不要和咱开开心心地聊天啊喂!一片真心错付的感觉可真是太糟糕了。
另外,掌柜们总觉得那些人的眼神有些微妙,看得他们内心总有些惴惴。
总感觉自己是一只面前吊着一条鱼的猫。这是自己在高压力之下久等人不来产生的错觉吗?掌柜们深深地怨念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