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44节(1 / 4)
是的,在如今的新政策下,工匠给国家干活非但可以抵消自己的劳役,还可以得到工钱,但正因为是聘用关系,主家自然有资格对工匠定下严格的工期、质量要求。
和以前被监工打骂、被迫进行的劳役不同,现在的大明匠人服役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且为了自己的名声和丰足的收入,以及为了让自己下次依然能够被聘用,他们干起来可卖力啦!
磨洋工和认真干活之间的鲜明差别很快就让那些反对改革的朝臣们闭嘴了,大明的各项工程速度增加不说,质量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体折算之后,其实还是朝廷赚了。
而工匠人也不亏,除了赚到了酬劳之外,从此之后他们还多了一个为皇家做过xx的履历。作为大明第一ip,和明皇室有关的一切都得到广大人民的推崇和追逐。
基本上,只要打上“皇家”两个字的匠人起码有三五年内都不用担心接不到活干。而在接活时候,“皇家”匠人们都会有志一同地加个背书——如果他们再被皇家招去了,那一切工作都会先被放置。
雇主们当然没有意见啦!雇主们简直欢迎死了这种情况。
到时候在宴会聊天时装模作样地来一句:我的xx到现在都没做好,因为我的工匠被皇家招去了什么的多拉风啊!
咳咳,其实对于工匠们来说此举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在如今,大部分被召集的工匠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但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大量零碎不需要太大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多半是由那些缴纳不起费用而不得不亲自来服役的匠人们承担。
这些人连替代服役的费用都出不起,生活自然颇为困苦,也因此,他们比起旁的学徒有更强的学习欲望。
有基础,肯干活,还愿意学,一来二去,老师傅们也看中了不少小辈。通常,一段工作结束后,总有那么几对成了师徒关系。
工匠间的师徒关系十分传统,在学工期间徒弟的吃穿用度都依靠师傅,而作为报酬,学徒学成后要为师傅免费打工几年作为报酬。打工的年数各行各业都有不同,一般来说,制品价值比较高的行业打工年数会更长一些。
这可不是当师傅的在剥削学生,在这个时代,学一门手艺是可以靠它吃一辈子的饭的,自己的子孙也能因其获利,甚至于在未来还可能抢占自己师傅的生意,因此,工匠之间的技能传授相当于是将自己的饭碗分出去一半。这么大的恩情,让学生打工几年着实不算多。
官方也非常鼓励这样的关系,甚至还会有意撮合,一方面是为了鼓励技能的传承和保留,另一方面嘛……咳咳,就像聘用师爷得县官自己出钱一样,带着徒弟的师傅也是要承担徒弟的开支的,官方又能用好的匠人,又不用自己出钱聘用,岂不是美滋滋?
不过实际上官方还是抬抬手,免去了学徒的服役要求,也算是鼓励这种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以老带新的模式下,大明也渐渐培育出了一批年轻的制船匠人,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中西方的匠人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理念之战。
不怕他们战,就怕他们不战。
道理越辩越明,观念推陈才能出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争论和淘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乐氛围只会孕育腐败。
在西方的船匠到来之前,大明的工匠们先交出了这艘“太平号”。匠人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判定三大两小的船帆配比最为实用,三张大帆受制于材料的牢固性,被固定了面向,而两张小帆则是做了活轮。
如此,当船只在海洋上航行时,顺风之时便可用大帆,若要加速,也可打开五张帆,而若是遇到逆风之时便可收起大帆减小阻力,随即展开灵活的小帆寻找迎风面。
只要角度找得好,哪怕是逆风也能借到动力。虽然那样做船只肯定是斜着走,但在海洋上只要航行速度能够大于洋流的速度,不要停留在原地即可。
在海上,不怕逆风,就怕没风。
若是实在没了风……
那就只能靠脚踩了。
大明的匠人在船只的左右和后方都做了木轮,这一设计的灵感或许是来源于乡间用于灌溉的水车,这种改进后的轮船只要靠着脚踩就能带动履带,让船只缓慢前行。但这都不算什么,最让人侧目的是船只的后方装了一个螺旋桨。
别小看这个在现代已经融入千家万户人尽皆知的动力设施,这种叶片状态的螺旋泵原本要在两百年后才能被发明出来。虽然它的原理就和风车、水车基本类似,但从大到小,从方形到圆弧,无一不是经历了千万次的实验和比对研究。
尤其是将其用在船舶的动力上,更是世界首创。
这并不是木白指点的,完全是工坊匠人们的灵光一闪。
此前,为了在枪管里刻画上能够让子弹的射距更远、精准度更高的弹道,大明开启了冶铁改进之路。
但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到了明朝基本已经到了传统工业的末端。 ↑返回顶部↑
和以前被监工打骂、被迫进行的劳役不同,现在的大明匠人服役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且为了自己的名声和丰足的收入,以及为了让自己下次依然能够被聘用,他们干起来可卖力啦!
磨洋工和认真干活之间的鲜明差别很快就让那些反对改革的朝臣们闭嘴了,大明的各项工程速度增加不说,质量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体折算之后,其实还是朝廷赚了。
而工匠人也不亏,除了赚到了酬劳之外,从此之后他们还多了一个为皇家做过xx的履历。作为大明第一ip,和明皇室有关的一切都得到广大人民的推崇和追逐。
基本上,只要打上“皇家”两个字的匠人起码有三五年内都不用担心接不到活干。而在接活时候,“皇家”匠人们都会有志一同地加个背书——如果他们再被皇家招去了,那一切工作都会先被放置。
雇主们当然没有意见啦!雇主们简直欢迎死了这种情况。
到时候在宴会聊天时装模作样地来一句:我的xx到现在都没做好,因为我的工匠被皇家招去了什么的多拉风啊!
咳咳,其实对于工匠们来说此举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在如今,大部分被召集的工匠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但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大量零碎不需要太大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多半是由那些缴纳不起费用而不得不亲自来服役的匠人们承担。
这些人连替代服役的费用都出不起,生活自然颇为困苦,也因此,他们比起旁的学徒有更强的学习欲望。
有基础,肯干活,还愿意学,一来二去,老师傅们也看中了不少小辈。通常,一段工作结束后,总有那么几对成了师徒关系。
工匠间的师徒关系十分传统,在学工期间徒弟的吃穿用度都依靠师傅,而作为报酬,学徒学成后要为师傅免费打工几年作为报酬。打工的年数各行各业都有不同,一般来说,制品价值比较高的行业打工年数会更长一些。
这可不是当师傅的在剥削学生,在这个时代,学一门手艺是可以靠它吃一辈子的饭的,自己的子孙也能因其获利,甚至于在未来还可能抢占自己师傅的生意,因此,工匠之间的技能传授相当于是将自己的饭碗分出去一半。这么大的恩情,让学生打工几年着实不算多。
官方也非常鼓励这样的关系,甚至还会有意撮合,一方面是为了鼓励技能的传承和保留,另一方面嘛……咳咳,就像聘用师爷得县官自己出钱一样,带着徒弟的师傅也是要承担徒弟的开支的,官方又能用好的匠人,又不用自己出钱聘用,岂不是美滋滋?
不过实际上官方还是抬抬手,免去了学徒的服役要求,也算是鼓励这种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以老带新的模式下,大明也渐渐培育出了一批年轻的制船匠人,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中西方的匠人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理念之战。
不怕他们战,就怕他们不战。
道理越辩越明,观念推陈才能出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争论和淘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乐氛围只会孕育腐败。
在西方的船匠到来之前,大明的工匠们先交出了这艘“太平号”。匠人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判定三大两小的船帆配比最为实用,三张大帆受制于材料的牢固性,被固定了面向,而两张小帆则是做了活轮。
如此,当船只在海洋上航行时,顺风之时便可用大帆,若要加速,也可打开五张帆,而若是遇到逆风之时便可收起大帆减小阻力,随即展开灵活的小帆寻找迎风面。
只要角度找得好,哪怕是逆风也能借到动力。虽然那样做船只肯定是斜着走,但在海洋上只要航行速度能够大于洋流的速度,不要停留在原地即可。
在海上,不怕逆风,就怕没风。
若是实在没了风……
那就只能靠脚踩了。
大明的匠人在船只的左右和后方都做了木轮,这一设计的灵感或许是来源于乡间用于灌溉的水车,这种改进后的轮船只要靠着脚踩就能带动履带,让船只缓慢前行。但这都不算什么,最让人侧目的是船只的后方装了一个螺旋桨。
别小看这个在现代已经融入千家万户人尽皆知的动力设施,这种叶片状态的螺旋泵原本要在两百年后才能被发明出来。虽然它的原理就和风车、水车基本类似,但从大到小,从方形到圆弧,无一不是经历了千万次的实验和比对研究。
尤其是将其用在船舶的动力上,更是世界首创。
这并不是木白指点的,完全是工坊匠人们的灵光一闪。
此前,为了在枪管里刻画上能够让子弹的射距更远、精准度更高的弹道,大明开启了冶铁改进之路。
但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到了明朝基本已经到了传统工业的末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