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113(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口手,上中下’呀……好,好!”姜夫子绝对没脾气,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让他教什么,他就教什么。
  贾放立时对姜夫子的工作热情产生了一点疑问。
  于是,他递了一本人教版的《小学数学》第一册到姜夫子手里,姜夫子一瞅:“《蒙学算术》?算术也要启蒙?”
  贾放:“那可不咋地?”
  他直接吩咐:“您必须得想个寓教于乐的法子,让村里的娃儿们开始学起这算术,将来要能写会算,才是这启蒙成功了。”
  一听这话,姜夫子只得强打起精神,开始研究起小册子,琢磨怎么给村里的蒙童教算术。
  贾放鼓励了一下姜夫子:“等村里的娃儿们两本书都学成了,我就给您转正,算是正式的教师编制。”
  姜夫子:……转正?……教师编制?
  当他听说“教师编制”意味着除了吃住之外还有每月固定的月钱,姜夫子终于动力十足,先自己把《蒙学算术》给好好学习了一遍,把里面的题都做了,但不确定是不是都做对,没法子只好来请教贾放。
  贾放很豪爽地给了他一本《教参》。
  但是“潇湘书院”在桃源村里还是没有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可能因为农忙还未结束,娃们的上课率还不是很高。
  谁知,没过几天,贾放再来桃源村看时,竟发现“潇湘书院”开始受欢迎了,小小一座吊脚楼渐渐没办法满足村民们的需求,晚上上课需要排班并且“限号”了。
  原因是贾放和陶村长商量了一回,决定让老村长这个庄稼老把式在娃们接受启蒙教育之后,再安排一节“农学”课,专门给娃们讲怎么种田:一年四时是怎么划分的,水稻秧苗该怎么插到水田里,刚种下去是什么样,灌浆时是什么样,什么时候可以收成……
  其中还夹杂着带着野生稻种赶回来的老邵给大家讲解各种不同的稻种、田里的各种野菜,哪些能吃,哪些能喂牛喂猪……
  刚开始有村民对此不屑一顾,大家每天都在侍候庄稼,娃儿们将来一下田,可不就天天的都在学这些个?
  可毕竟村里有人去听啊——潇湘书院又不收钱,别人去听了,自己没听,不就亏了吗?
  于是每天去听讲的越来越多,不止有小朋友,不少村民在听了一两次课之后也被吸引了。
  “老村长讲得好生明白!”有些村民觉得要是自己来教娃,绝对教不出那样的庄稼把式。
  “还是老邵讲得好,他说的那些,我种了那么多年的地都不知道。”
  “啧啧啧……打猪草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还真是学到了,看来贾三爷说得对,让娃儿上学堂确实有些用处。”
  “是呀,之前旁人总瞎闹,但现在想想,娃能写会算的有啥不好?去赶集做买卖也不怕被人骗了去了。”
  “因为咱这不是那等只知道学‘之乎者也’的学堂呀!”
  甭管是“共有”,还是“私有”,村民们对某一件新鲜事物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只要是真的有好处,他们就乐意接受。
  “唉,只恨自己老了,要是年轻个十岁,我也去学。”
  “怕啥,三爷说了,这‘潇湘书院’不收钱,叫……叫什么义务教育还是啥的,田里的活忙完了,那就去听呗!”
  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此前修好的吊脚楼空间不怎么够用了,贾放无奈之下只能同陶村长商议,打算在这座吊脚楼背后,顺着墙基再打一座小一点的吊脚楼,就有点儿像是潇湘馆上房后头,还有那两间小小的退步那意思。
  这天下午,他将村里的各项俗务与陶村长商议停当,寻了个由头,抽身去了贤良祠,从那里回到大观园里。他刚刚回到稻香村中,就听见双文的声音:“三爷,三爷您在吗?——”
  *
  自从双文到贾放院里当差之后,贾放开始将自己院内的一些事务交给双文处理,比如记账,又比如量尺寸、绘制施工效果图等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