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婆婆娘闺女媳妇(2 / 3)
“你啥时候发动的,折腾多长时间?”邓母开始细细的问起邓氏生产的过程。
邓氏知道这事儿躲不过去,就红着脸说了一遍。
邓母点头,还好,不算凶险。
“你吃的咋样?”林家的日子,不算太好,闺女嫁过来没享过啥福,不过邓母觉得,李氏是好的,女婿是好的,这两样好,比穿金戴银,吃香喝辣都强。
“顿顿细粮!不是鱼汤就是骨头汤,好着呢!”
邓氏稀奇,“不是说你小叔子要念书,钱都仔细着花,要供他上学堂吗?”哪儿来的钱买鱼买骨头汤?
邓氏感慨道:“本来是,可是我婆婆那个人心善,就算是借钱,也不会让我亏着身子的。还有就是妞妞她姑,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总想着拉我们一把,这不,家里的细粮,肉,都是她姑拿来的。”她从枕头底下掏出那对银镯子递给邓母看,“瞧瞧,她姑刚给的。”
“哟,真不错。”邓母感慨的道:“好人有好报啊!”林氏婆家的事,她也听说过,现在看来,人家是过好了。
娘俩又说了一会儿话,刘氏挑帘子进屋来了。
“大娘,我给嫂子送饭来了。您吃没呢?要不也找点东西垫巴一口?”不是外人,才会说这个话。
邓母连连摆手,“不用,早起我们吃饭了。”眼睛一直盯着邓氏的月子饭看。
刘氏假装没看到,把稠稠梗米粥,煮好的鸡蛋还有早起熬出来的大骨头汤往炕上一摆,然后跟邓母道:“大娘,外头忙,我就不在这儿了,嫂子吃饭你在这儿帮我照看点。”
邓母巴不得呢,连连点头,“好孩子,你去忙,这里交给我。”
刘氏一出屋,邓母就查盆里的鸡蛋,“乖乖,八个呢!你婆婆真舍得。”邓母家的两个儿媳妇坐月子时,一天才能吃两个鸡蛋,粥也不是细粮。
邓氏白了她一眼,“娘,我天天都吃这个,奶水可好了,鸡蛋也是我小姑子拿来的,告诉我管够吃。跟你说你可能都不信,我现在一天吃四顿饭呢!”这年月,谁家的粮食不精贵?顿顿吃细粮,有鱼汤,肉汤,外加七八个鸡蛋,谁家供得起?
“真是,丫儿,你以后可得孝顺你婆婆,对你小姑子也得好点。”
“娘,我是那种白眼狼嘛,瞧您说的。我婆婆说呢,等过几天,就能吃点馒头啥的了,要不老吃粥不顶饱,家里的白面啊,都给我留着呢,也就小壮壮能跟着吃一点。”
邓氏听了这话,对李氏更加千恩万谢了。
母女俩把这个话题揭了过去,邓母侍候闺女吃起了早饭。
那边李氏抽了个空,也跟自己的大儿子碰了头。
“咋样,里正来不来?”
林儒平精里闪过一抹精光,“娘,你放心吧,那老东西,精着呢!也不知道他听谁说的,说是妹妹家发了大财,这不,我一进院就特别热情的迎了出来,进屋以后我一说孩子洗三这事儿,他立马就应了下来,说到时候让他媳妇过来。娘,老东西跟我打听秀玉家里的事儿,我有意无意的说了两嘴,别的都没提。不过我看他那样,哼!”后面的话,林儒平没说。
李氏心里明白,“行啊,人来了就行。不管咋说,你弟弟以后去县里念书,少不了要办一些手续,要用动他的地方少不了。”李氏看不上里正那个人,可是人家就坐在那个位子上,就管着你这一家老小,你能咋着?这年头念书不容易,除了要有保举人,还要村里的里正出一个证明,证明这个去学堂里念书的人是个好的,没做过啥恶事,才能进去念书。
要不冲这个,李氏还真就不打算跟那个张贾宝走动,虽说他是里正吧,可是为人一点也不公正,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那点小算盘。李氏看不起他,可是为了小儿子,不得不在孩子洗三的时候主动向他示好。
“行了,你忙去吧!把你老丈人招待好了,我总觉得啊,这两人心慌着呢!这是怕我虐待他们闺女呢。”
林儒平讨好的笑笑,“哪儿能啊!娘,你是啥样人,谁不知道啊!”自家亲娘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别看她跟儿子抱怨两句,在旁人面前,她二话都不带有的。
“行了,快去吧!”
李氏转身出去,一边带着壮壮,一边看看家里还有啥要张罗的。
因为林氏带了两条鱼来,周小米就做主把蚂蚁上树这道菜换了下来,改做红烧鲤鱼,鱼与余同音,寓意有余,凡是逢年过节,庆祝丰收,家里有啥喜事,桌子上必定是要有这道菜的。林家集周边河少,山多,交通不便,所以就算有鱼也都供给周边的酒楼,饭馆了,平常人家不遇到事儿了,谁舍得掏银子买鱼吃啊。
“老二家的,壮壮饿了,你给他喂口奶。”李氏偷偷摸摸的找到了刘氏,低声跟儿媳妇交待,“刚才喝了点粥,可是孩子这会儿不干了。” ↑返回顶部↑
邓氏知道这事儿躲不过去,就红着脸说了一遍。
邓母点头,还好,不算凶险。
“你吃的咋样?”林家的日子,不算太好,闺女嫁过来没享过啥福,不过邓母觉得,李氏是好的,女婿是好的,这两样好,比穿金戴银,吃香喝辣都强。
“顿顿细粮!不是鱼汤就是骨头汤,好着呢!”
邓氏稀奇,“不是说你小叔子要念书,钱都仔细着花,要供他上学堂吗?”哪儿来的钱买鱼买骨头汤?
邓氏感慨道:“本来是,可是我婆婆那个人心善,就算是借钱,也不会让我亏着身子的。还有就是妞妞她姑,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总想着拉我们一把,这不,家里的细粮,肉,都是她姑拿来的。”她从枕头底下掏出那对银镯子递给邓母看,“瞧瞧,她姑刚给的。”
“哟,真不错。”邓母感慨的道:“好人有好报啊!”林氏婆家的事,她也听说过,现在看来,人家是过好了。
娘俩又说了一会儿话,刘氏挑帘子进屋来了。
“大娘,我给嫂子送饭来了。您吃没呢?要不也找点东西垫巴一口?”不是外人,才会说这个话。
邓母连连摆手,“不用,早起我们吃饭了。”眼睛一直盯着邓氏的月子饭看。
刘氏假装没看到,把稠稠梗米粥,煮好的鸡蛋还有早起熬出来的大骨头汤往炕上一摆,然后跟邓母道:“大娘,外头忙,我就不在这儿了,嫂子吃饭你在这儿帮我照看点。”
邓母巴不得呢,连连点头,“好孩子,你去忙,这里交给我。”
刘氏一出屋,邓母就查盆里的鸡蛋,“乖乖,八个呢!你婆婆真舍得。”邓母家的两个儿媳妇坐月子时,一天才能吃两个鸡蛋,粥也不是细粮。
邓氏白了她一眼,“娘,我天天都吃这个,奶水可好了,鸡蛋也是我小姑子拿来的,告诉我管够吃。跟你说你可能都不信,我现在一天吃四顿饭呢!”这年月,谁家的粮食不精贵?顿顿吃细粮,有鱼汤,肉汤,外加七八个鸡蛋,谁家供得起?
“真是,丫儿,你以后可得孝顺你婆婆,对你小姑子也得好点。”
“娘,我是那种白眼狼嘛,瞧您说的。我婆婆说呢,等过几天,就能吃点馒头啥的了,要不老吃粥不顶饱,家里的白面啊,都给我留着呢,也就小壮壮能跟着吃一点。”
邓氏听了这话,对李氏更加千恩万谢了。
母女俩把这个话题揭了过去,邓母侍候闺女吃起了早饭。
那边李氏抽了个空,也跟自己的大儿子碰了头。
“咋样,里正来不来?”
林儒平精里闪过一抹精光,“娘,你放心吧,那老东西,精着呢!也不知道他听谁说的,说是妹妹家发了大财,这不,我一进院就特别热情的迎了出来,进屋以后我一说孩子洗三这事儿,他立马就应了下来,说到时候让他媳妇过来。娘,老东西跟我打听秀玉家里的事儿,我有意无意的说了两嘴,别的都没提。不过我看他那样,哼!”后面的话,林儒平没说。
李氏心里明白,“行啊,人来了就行。不管咋说,你弟弟以后去县里念书,少不了要办一些手续,要用动他的地方少不了。”李氏看不上里正那个人,可是人家就坐在那个位子上,就管着你这一家老小,你能咋着?这年头念书不容易,除了要有保举人,还要村里的里正出一个证明,证明这个去学堂里念书的人是个好的,没做过啥恶事,才能进去念书。
要不冲这个,李氏还真就不打算跟那个张贾宝走动,虽说他是里正吧,可是为人一点也不公正,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那点小算盘。李氏看不起他,可是为了小儿子,不得不在孩子洗三的时候主动向他示好。
“行了,你忙去吧!把你老丈人招待好了,我总觉得啊,这两人心慌着呢!这是怕我虐待他们闺女呢。”
林儒平讨好的笑笑,“哪儿能啊!娘,你是啥样人,谁不知道啊!”自家亲娘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别看她跟儿子抱怨两句,在旁人面前,她二话都不带有的。
“行了,快去吧!”
李氏转身出去,一边带着壮壮,一边看看家里还有啥要张罗的。
因为林氏带了两条鱼来,周小米就做主把蚂蚁上树这道菜换了下来,改做红烧鲤鱼,鱼与余同音,寓意有余,凡是逢年过节,庆祝丰收,家里有啥喜事,桌子上必定是要有这道菜的。林家集周边河少,山多,交通不便,所以就算有鱼也都供给周边的酒楼,饭馆了,平常人家不遇到事儿了,谁舍得掏银子买鱼吃啊。
“老二家的,壮壮饿了,你给他喂口奶。”李氏偷偷摸摸的找到了刘氏,低声跟儿媳妇交待,“刚才喝了点粥,可是孩子这会儿不干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