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相看(1 / 1)
宗房的用意似乎不难明白。
秦氏宗族在江宁也算是大户,因为出了一位皇后,以后族国戚自居,身价自然也就不一样了。然而,由于秦皇后的亲兄弟,六房的承恩侯对宗族态度冷淡,长年少有来往,以致于秦氏宗族如今在江宁地界上,也不过是一个比较有体面的大家族而已。金陵城中的达官贵人兴许还会看在皇后娘娘的面上,对他们以礼相待,甚少有为难他们的时候,但金陵城以外的江宁、上元两地世家大户,也就是在表面上给点面子罢了,遇到正事,这点面子就未必管用了。
族长对此一直深感惋惜。只是他拿承恩侯秦松毫无办法,惟有把族人管理好,再督促其中有希望能考中功名的读书种子多多用功,争取再为宗族添一位支柱人物。但如今,永嘉侯来了,他同样是秦皇后的亲兄弟,太子殿下的亲舅舅,又深得皇帝宠信,而且还对宗族事务十分关心,为了建族学,不惜在金陵长时间滞留……
有了这位大佛坐镇,金陵城里的达官贵人纷纷上门示好,江宁地界上的世家大户态度也都完全不一样了。族长心想,这些人总算认识到他们秦家乃是后族了吧?可永嘉侯秦柏并不会长住江宁,等他离开,秦氏宗族的风光会不会又恢复到原本的状态?族长不能坐视这种事情的发生,他最想要做的,就是要与秦柏打好关系,加深双方的情谊。最好是秦柏一家即使回京去了,也依然与宗族常来常往,有定期的书信交流,族人进京,亦可得到永嘉侯府的庇护,若是宗族遇到麻烦,永嘉侯府也愿意提供帮助……
有了这样的想法,族长的做法就不难理解了。为了交好秦柏,他甚至放弃了自己亲生的次子秦克用,不再坚持为这个儿子在族中获取权柄。如今,得知秦柏目前唯一的孙子遇到这样的难处,他更是提出了联姻的建议,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宗房与六房小三房这一支的联系。
秦平秦安兄弟二人都需要续娶,但秦平是长子,将来还要继承永嘉侯的家产与爵位。他的妻子人选,想必不是随便就能定下的。族长也不敢肖想,便将目标放在了秦安身上。虽说秦安已有长子长女,但他依然是一位实打实的侯门贵公子,人又还年轻。别说前头的妻子早已被休,其实已经不能算是元配正室,就算元配是正常因病去世的,后来者需要按规矩在其灵前执妾礼,也依旧会有大把人愿意嫁给他做续弦。
族长提出了两个可以联姻的参考人选,一个是他妻子沈氏的娘家侄女,据他介绍是位柔顺平和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礼,家族也是世家大族,只不过她本人是出身旁支罢了。这位姑娘,由于不幸地遇到祖父母、母亲先后亡故,一直不停地在守孝,结果拖到如今十八岁了,还没能说定亲事,但若是嫁人做继室,那是完全绰绰有余的。以沈家在江南一带的名望,他家女儿也配得上一位侯门公子了。更别说她的叔伯、兄弟们有不少身有功名,甚至有人做到从六品的官位上,若亲事能成,对秦安也算是个助力。
另一位人选的家世要略差一些,乃是族长长媳冯氏娘家隔房的堂妹。虽然也是江宁大户,但这位小冯氏父母双亡,上无兄长,下有幼弟,还有一个不大厚道的亲叔叔,有图谋她父母遗产的嫌疑。小冯氏性情坚毅,自从父母去世后,就接过了支撑门户、抚养幼弟的重责大任,与叔叔婶婶斗智斗勇,在冯氏族中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不过,这姑娘为了幼弟耽误了婚期,如今他弟弟十二岁了,是位颇有读书天赋的童生,姑娘却已经将近二十周岁,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姑娘。她曾有明言,绝不会丢下弟弟出嫁,所以,若有人要娶她,就得允许她把弟弟带在身边照顾,对方还得要供他弟弟继续求学。
沈家的姑娘胜在家世好一些,性情也和顺,缺点就是娘家势大,又有叔伯与兄弟为援。这样庞大的势力对于没有外家可依的梓哥儿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冯家的姑娘家世稍弱,娘家只有一位小弟,又与亲叔有隙,相对来说要弱势一些。可她性情偏硬,显然是个十分有主意的人。以秦安的性情,再摊上一位有主意的妻子,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这两个人选各有优缺点,但都是品行端正、容貌出众的大家闺秀,而且族长也有把握,无论她们当中的哪一个,都能接受梓哥儿与他妹妹的存在,也不会为了一个妾而拈酸吃醋。他向秦柏提出这样的提议,是真心希望亲事能做成的,因此在人选上也不是随便提起。
但牛氏听着,心里却有些不大高兴:“安哥再娶,要娶什么人,自然是我们做父母的操心,宗房老爷也未免管得太宽了些吧?他这是琢磨了多久呀?居然立刻就能提出两个人选来了。”
秦柏无奈地笑笑。他两个儿子的情况其实不能算是秘密,从前与族人们来往时,言谈间便或多或少泄露了些。族人们未必清楚何氏被休的真正原因,还有梓哥儿的尴尬处境,但他两个儿子都需要再次娶亲,却是不少人都知道的事实。族长若早有联姻之意,事先有所准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秦柏反过来劝妻子:“族兄也是好意。横竖你也想着要给安哥早日定下新媳妇的人选,不如就去瞧一瞧好了。若是合你心意,也不是坏事。”
牛氏勉强把他的话听进去了:“倒也罢了,我就去看看吧。只是这两个姑娘都是江南人,若真的说给了安哥,千里迢迢的,如何送亲娶亲,也是个麻烦。”嘴里抱怨着,心里却已经拿定了主意,一会儿就给宗房的妯娌送口信去,让族长太太想办法安排她与那两位姑娘见个面,也好相看一番。
这事儿就算是定下了,牛氏盘算了一番,方才对秦柏提起避暑的话题。秦柏对石塘竹海倒是早有了解,少年时,他也曾经往那边去过的,只是不曾久住。得知赵陌借到了别人家在那里的别业,可供他们前去消遣几日,便欣然同意了:“那地方离金陵城也就是六七十里路,但要比城里凉快多了,比秦庄上都要凉快。如今暑天难耐,能到那地方去凉快几日,也是好事。等平哥与少英他们走了,我们就过去吧。横竖近日我们也没什么要紧事需得留在城里。”
牛氏倒是想起了一桩事来:“黄佥事的家眷好象快要到金陵了吧?早说了春天就要来的,不知为什么拖到这时候才来。我还隐约听说黄佥事的妹子婚事好象出了变故,她未婚夫病重,未来婆家十分通情达理地上门退了婚,以免连累她,是不是真的?如今她未婚夫也不知怎么样了?听说是很早就定下的亲事,黄姑娘还不肯答应退婚呢。如今她既然打算跟着她嫂子到金陵来散心,想必是她未婚夫那头……要不就是退婚的事终于有了结果,但无论是哪一种,她心里都一定非常难过,来江南散散心也好。我上回跟黄佥事说好了,要在家里设宴,招待他的妻儿妹妹的。”
秦柏微笑道:“这事儿也不忙,人家到了金陵,要安顿下来也需得费上几天功夫呢。等咱们从石塘回来了,再说设宴的事也不迟。”
牛氏答应了。
她让人去召来秦平、秦含真、赵陌、梓哥儿与吴少英他们,打算宣布避暑的计划,谁知梓哥儿与吴少英都不在。底下人报上来说,看到吴少英抱着梓哥儿出门去了。有别房的族人邀请他们去作客,那位族人家里有跟梓哥儿年纪相仿的儿子,他们可以在一处玩耍。
牛氏听了,颇为惊喜:“这可是好事呀。梓哥儿难得遇上能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从前在京城的时候,长房虽然也有几个年纪小些的男孩子,但都不爱到咱们清风馆来,也就是简哥儿常来常往。若是在族里,梓哥儿能结交到几个朋友,他在这里也不至于太过孤单。”
秦含真对此也是喜闻乐见,不过……居然是吴少英带着梓哥儿出门做客,她心中再一次产生了诡异的感觉。
不过,她没有对这件事关注太久,心思就全都被即将到来的避暑之行给吸引过去了。祖父祖母都答应了一块儿到石塘竹海度假,这让她心中无比兴奋,立刻就兴致勃勃地与赵陌讨论起要带些什么东西去了。
直到傍晚时,吴少英才抱着梓哥儿回到了六房的祖宅。梓哥儿看起来十分快乐,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还沁着汗,似乎经过了运动。这对他来说,可算得上是件稀奇事了。吴少英一把他放下来,他便笑着扑到了牛氏的怀里,唤着“祖母”,光是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他心情有多好。
牛氏讶异地抱住他,看向吴少英:“你们这是做什么去了呀?怎么好象很高兴的样子?”
吴少英微笑着回答:“梓哥儿去了别人家做客,认识了好几位差不多年纪的族兄弟,与他们一道玩耍了整个下午呢。若不是我见天色不早了,怕老师师母惦记,硬是劝他回来,只怕他还舍不得离了那里。”
“真的?”牛氏笑着抱住孙子,“玩得这么开心么?”
梓哥儿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们不光是玩,还一处背书来着。他们都没我背得好。叔叔婶婶们特地奖我吃了好多好吃的点心!”
“真的?!”牛氏更欢喜了,“好孩子,真不愧是我的乖孙!”
吴少英看着他们祖孙开心说话的模样,脸上笑得格外灿烂。 ↑返回顶部↑
秦氏宗族在江宁也算是大户,因为出了一位皇后,以后族国戚自居,身价自然也就不一样了。然而,由于秦皇后的亲兄弟,六房的承恩侯对宗族态度冷淡,长年少有来往,以致于秦氏宗族如今在江宁地界上,也不过是一个比较有体面的大家族而已。金陵城中的达官贵人兴许还会看在皇后娘娘的面上,对他们以礼相待,甚少有为难他们的时候,但金陵城以外的江宁、上元两地世家大户,也就是在表面上给点面子罢了,遇到正事,这点面子就未必管用了。
族长对此一直深感惋惜。只是他拿承恩侯秦松毫无办法,惟有把族人管理好,再督促其中有希望能考中功名的读书种子多多用功,争取再为宗族添一位支柱人物。但如今,永嘉侯来了,他同样是秦皇后的亲兄弟,太子殿下的亲舅舅,又深得皇帝宠信,而且还对宗族事务十分关心,为了建族学,不惜在金陵长时间滞留……
有了这位大佛坐镇,金陵城里的达官贵人纷纷上门示好,江宁地界上的世家大户态度也都完全不一样了。族长心想,这些人总算认识到他们秦家乃是后族了吧?可永嘉侯秦柏并不会长住江宁,等他离开,秦氏宗族的风光会不会又恢复到原本的状态?族长不能坐视这种事情的发生,他最想要做的,就是要与秦柏打好关系,加深双方的情谊。最好是秦柏一家即使回京去了,也依然与宗族常来常往,有定期的书信交流,族人进京,亦可得到永嘉侯府的庇护,若是宗族遇到麻烦,永嘉侯府也愿意提供帮助……
有了这样的想法,族长的做法就不难理解了。为了交好秦柏,他甚至放弃了自己亲生的次子秦克用,不再坚持为这个儿子在族中获取权柄。如今,得知秦柏目前唯一的孙子遇到这样的难处,他更是提出了联姻的建议,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宗房与六房小三房这一支的联系。
秦平秦安兄弟二人都需要续娶,但秦平是长子,将来还要继承永嘉侯的家产与爵位。他的妻子人选,想必不是随便就能定下的。族长也不敢肖想,便将目标放在了秦安身上。虽说秦安已有长子长女,但他依然是一位实打实的侯门贵公子,人又还年轻。别说前头的妻子早已被休,其实已经不能算是元配正室,就算元配是正常因病去世的,后来者需要按规矩在其灵前执妾礼,也依旧会有大把人愿意嫁给他做续弦。
族长提出了两个可以联姻的参考人选,一个是他妻子沈氏的娘家侄女,据他介绍是位柔顺平和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礼,家族也是世家大族,只不过她本人是出身旁支罢了。这位姑娘,由于不幸地遇到祖父母、母亲先后亡故,一直不停地在守孝,结果拖到如今十八岁了,还没能说定亲事,但若是嫁人做继室,那是完全绰绰有余的。以沈家在江南一带的名望,他家女儿也配得上一位侯门公子了。更别说她的叔伯、兄弟们有不少身有功名,甚至有人做到从六品的官位上,若亲事能成,对秦安也算是个助力。
另一位人选的家世要略差一些,乃是族长长媳冯氏娘家隔房的堂妹。虽然也是江宁大户,但这位小冯氏父母双亡,上无兄长,下有幼弟,还有一个不大厚道的亲叔叔,有图谋她父母遗产的嫌疑。小冯氏性情坚毅,自从父母去世后,就接过了支撑门户、抚养幼弟的重责大任,与叔叔婶婶斗智斗勇,在冯氏族中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不过,这姑娘为了幼弟耽误了婚期,如今他弟弟十二岁了,是位颇有读书天赋的童生,姑娘却已经将近二十周岁,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姑娘。她曾有明言,绝不会丢下弟弟出嫁,所以,若有人要娶她,就得允许她把弟弟带在身边照顾,对方还得要供他弟弟继续求学。
沈家的姑娘胜在家世好一些,性情也和顺,缺点就是娘家势大,又有叔伯与兄弟为援。这样庞大的势力对于没有外家可依的梓哥儿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冯家的姑娘家世稍弱,娘家只有一位小弟,又与亲叔有隙,相对来说要弱势一些。可她性情偏硬,显然是个十分有主意的人。以秦安的性情,再摊上一位有主意的妻子,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这两个人选各有优缺点,但都是品行端正、容貌出众的大家闺秀,而且族长也有把握,无论她们当中的哪一个,都能接受梓哥儿与他妹妹的存在,也不会为了一个妾而拈酸吃醋。他向秦柏提出这样的提议,是真心希望亲事能做成的,因此在人选上也不是随便提起。
但牛氏听着,心里却有些不大高兴:“安哥再娶,要娶什么人,自然是我们做父母的操心,宗房老爷也未免管得太宽了些吧?他这是琢磨了多久呀?居然立刻就能提出两个人选来了。”
秦柏无奈地笑笑。他两个儿子的情况其实不能算是秘密,从前与族人们来往时,言谈间便或多或少泄露了些。族人们未必清楚何氏被休的真正原因,还有梓哥儿的尴尬处境,但他两个儿子都需要再次娶亲,却是不少人都知道的事实。族长若早有联姻之意,事先有所准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秦柏反过来劝妻子:“族兄也是好意。横竖你也想着要给安哥早日定下新媳妇的人选,不如就去瞧一瞧好了。若是合你心意,也不是坏事。”
牛氏勉强把他的话听进去了:“倒也罢了,我就去看看吧。只是这两个姑娘都是江南人,若真的说给了安哥,千里迢迢的,如何送亲娶亲,也是个麻烦。”嘴里抱怨着,心里却已经拿定了主意,一会儿就给宗房的妯娌送口信去,让族长太太想办法安排她与那两位姑娘见个面,也好相看一番。
这事儿就算是定下了,牛氏盘算了一番,方才对秦柏提起避暑的话题。秦柏对石塘竹海倒是早有了解,少年时,他也曾经往那边去过的,只是不曾久住。得知赵陌借到了别人家在那里的别业,可供他们前去消遣几日,便欣然同意了:“那地方离金陵城也就是六七十里路,但要比城里凉快多了,比秦庄上都要凉快。如今暑天难耐,能到那地方去凉快几日,也是好事。等平哥与少英他们走了,我们就过去吧。横竖近日我们也没什么要紧事需得留在城里。”
牛氏倒是想起了一桩事来:“黄佥事的家眷好象快要到金陵了吧?早说了春天就要来的,不知为什么拖到这时候才来。我还隐约听说黄佥事的妹子婚事好象出了变故,她未婚夫病重,未来婆家十分通情达理地上门退了婚,以免连累她,是不是真的?如今她未婚夫也不知怎么样了?听说是很早就定下的亲事,黄姑娘还不肯答应退婚呢。如今她既然打算跟着她嫂子到金陵来散心,想必是她未婚夫那头……要不就是退婚的事终于有了结果,但无论是哪一种,她心里都一定非常难过,来江南散散心也好。我上回跟黄佥事说好了,要在家里设宴,招待他的妻儿妹妹的。”
秦柏微笑道:“这事儿也不忙,人家到了金陵,要安顿下来也需得费上几天功夫呢。等咱们从石塘回来了,再说设宴的事也不迟。”
牛氏答应了。
她让人去召来秦平、秦含真、赵陌、梓哥儿与吴少英他们,打算宣布避暑的计划,谁知梓哥儿与吴少英都不在。底下人报上来说,看到吴少英抱着梓哥儿出门去了。有别房的族人邀请他们去作客,那位族人家里有跟梓哥儿年纪相仿的儿子,他们可以在一处玩耍。
牛氏听了,颇为惊喜:“这可是好事呀。梓哥儿难得遇上能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从前在京城的时候,长房虽然也有几个年纪小些的男孩子,但都不爱到咱们清风馆来,也就是简哥儿常来常往。若是在族里,梓哥儿能结交到几个朋友,他在这里也不至于太过孤单。”
秦含真对此也是喜闻乐见,不过……居然是吴少英带着梓哥儿出门做客,她心中再一次产生了诡异的感觉。
不过,她没有对这件事关注太久,心思就全都被即将到来的避暑之行给吸引过去了。祖父祖母都答应了一块儿到石塘竹海度假,这让她心中无比兴奋,立刻就兴致勃勃地与赵陌讨论起要带些什么东西去了。
直到傍晚时,吴少英才抱着梓哥儿回到了六房的祖宅。梓哥儿看起来十分快乐,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还沁着汗,似乎经过了运动。这对他来说,可算得上是件稀奇事了。吴少英一把他放下来,他便笑着扑到了牛氏的怀里,唤着“祖母”,光是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他心情有多好。
牛氏讶异地抱住他,看向吴少英:“你们这是做什么去了呀?怎么好象很高兴的样子?”
吴少英微笑着回答:“梓哥儿去了别人家做客,认识了好几位差不多年纪的族兄弟,与他们一道玩耍了整个下午呢。若不是我见天色不早了,怕老师师母惦记,硬是劝他回来,只怕他还舍不得离了那里。”
“真的?”牛氏笑着抱住孙子,“玩得这么开心么?”
梓哥儿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们不光是玩,还一处背书来着。他们都没我背得好。叔叔婶婶们特地奖我吃了好多好吃的点心!”
“真的?!”牛氏更欢喜了,“好孩子,真不愧是我的乖孙!”
吴少英看着他们祖孙开心说话的模样,脸上笑得格外灿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