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瑜儿......”
  萧瑜缓缓握住了那只颤抖着伸向他的手,轻声道:
  “是我,二哥哥,是瑜儿回来了。”
  霍锦宁无声的笑了,有欣慰,有释然。
  他吃力的收紧手掌,萧瑜感觉到他手心有一块硬物,松开手,任他掌心摊平,等看清以后,她眼眶一下子红了。
  她亦从自己内衣的口袋里,拿出了贴身收藏了大半辈子的东西,颤巍巍的递了过去。
  这块彼此分别飘泊了半个世纪的龙凤玉佩,此时终于合二为一了。
  这是许多许多年前,他们定下婚约之时的文定之物。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萧瑜将头轻轻挨在霍锦宁的枕边,两人就这样沉默的静度最后的时光,好似能将这一生亏欠彼此的日子都走完。
  “二哥哥,你说过,我们的命是连在一起的。”她轻声开口,“可你还没有告诉我,你的批命究竟是什么?”
  这是当年在上海火车站,她随口问过他的问题。
  彼时他们不知,那司空见惯的一别离,将会是怎样的遥遥无期。
  霍锦宁轻轻的喘息着,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于是只能吃力的抬手,在她手心一笔一划,缓缓写下来,那最初的最初,注定了二人一生的谶语:
  千金散尽终不负,几渡重洋叶归根。
  一生余得许多情,不负山河不负卿。
  你我这辈子,终是个好结局。
  ........
  1975年12月,被囚禁了三十年的萧瑜重获自由,与梁瑾离开台湾,定居美国。
  1976年1月,霍锦宁病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院,临终遗愿是能够落叶归根,骨灰葬回到中国。
  1982年7月,萧瑜病逝,三日后的夜晚,梁瑾服下了大量安眠药入睡,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昔日名满天下的碧云天,即便离开梨园三十年,仍然有许许多多已经老去的戏迷票友记得他,有许许多多听过他留下的唱片录音的人欣赏他。他在美国的葬礼办得隆重而肃穆,海内外无数戏曲大师不远万里前来吊唁,昔日故友谢玄康同王渝之子谢明昭从香港送来了一副挽联:
  牡丹一曲乡魂黯
  人间再无碧云天
  1983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方阿绣在小儿子及孙女的陪同下,从美国坐飞机回到了中国大陆,将霍锦宁、萧瑜、梁瑾的骨灰遵循他们的遗嘱葬在了北京郊区陵园,并提前在三块墓地旁边买下了紧挨着的第四块。
  之后数年里,阿绣定居北京,在多年前拆旧城运动中侥幸留下的燕子胡同中,买下了最里面的一间四合院,继续她从事了半生的国际关系研究和翻译工作,四世同堂,安度晚年。
  1997年7月1日,阿绣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彼时电视里正转播的是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蓝白米字旗缓缓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而她手中紧握着的,是一张漂洋过海保存了大半个世纪的老照片,上面的背景是昔日广州陆军军校的大门,黑白影画中,四个年轻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照片的背面,有她故去了许多年的丈夫生前题字:
  余少为纨绔子弟,生于锦绣堆中,鲜衣怒马,诗酒轻狂,而立之年,国破家亡,千金散尽,鞠躬尽瘁,万里颠沛,死而后已,他乡终老,不如归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