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八爷的掠袭(1 / 2)
对今天到场的观众来说,除了“宸龙”的复赛首战,战队的人员调整也很值得关注。
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在复赛开始之前,“宸龙”战队一哥、备受关注的龙云就已经从申报的参赛名单上消失,虽然战队没有正式发布这一消息,却还是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测和遐想。
今天的大厅观战席上,不少人也在议论此事,有人猜测他是被实力雄厚的老牌战队挖了墙角,却遭到旁边爱好者的一致反驳:
“不可能,龙队长才没人能挖走!”
“就是,我说这位兄弟,你不知道他和‘宸龙’的形象代言人是啥关系——喏,那大美女苏雪今天不也来了,正坐在那儿吗?啧啧,过会儿要去争取和她合个影……”
“真假?我怎么听说不是这样,”
反正比赛也还没开始,坐在几个人近旁的眼镜男手上拿着爆米花,一边嚼一边还在说,“‘宸龙’的投资人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你随便上网搜搜就知道,有人爆料说,他是那个投资人的私人司机、两人之间肯定有**——反正不管怎样,我看龙云是不可能离开‘宸龙’,哪怕打工也要选个好东家嘛。”
“司机——?司机还能打航空竞技,开飞机难道是和开车一样的吗?”
“怎么可能,开玩笑呢吧!……”
大厅里的爱好者们,还在围绕比赛、甚至八卦的话题热烈交流,不过这种熙熙攘攘的景象选手是无从得知。
眼见比赛就要正式开始,从准备室里缓步走向起飞区域,边超和刘威两人都已经摈弃杂念、集中精神,他们在比赛登录处见到了今天的对手,来自内蒙古“赤峰”战队的李铁柱、余敏这一对搭档,双方握手后简短的交谈几句,就各自转身离开。
和小组赛的对战不同,复赛的每一场较量,都会产生一支就此出局的队伍。
带着“一定要赢”的觉悟,从登录处一直走到机场跑道旁,钻进红色零一号歼-10a“猛龙”的驾驶室,边超习惯性的四处打量一下,才坐下来按动电钮关闭座舱盖。
经过紧张的赛前忙碌,地勤机师们都已经做好了战机升空的一切准备,边超熟练地使用外部电源启动发动机,ws-10c引擎的平稳运转带来轻微的振动感,通过机体结构传递到座舱里;经过最近半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他熟稔的完成了机载设备自检,测试气动控制面和导航、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接到塔台“允许起飞”的指示后,就在无线电里询问刘威:
“洞两、洞两,是否做好准备?”
“洞两收到,座机状态一切正常,可以出击!”
听到刘威声音洪亮的答复,边超果断的松刹车、前推节流阀,带领刘威的红色零二号机身形一动、加速前冲。
之前已经演练过若干次双机起飞,两架战机一前一后滑跑出不到三百米时,边超就一把拉杆让座机抬头,银灰色的“猛龙”前轮一下子就离开地面;虽然这时的滑跑速度还达不到战机起飞的要求,但是鸭翼布局的歼-10a要抬头是很容易,他继续保持引擎最大推力又向前滑跑出一百多米后,只觉得机体微微一颤、就变得轻盈起来,随着地平线的下降消失,战机已经顺利升空。
在战机加速到离地速度之前就拉杆抬头,这种方式本来只是在紧急起飞的时候才会用到,但是边超有意通过这一过程,增进搭档之间的协调程度——和普通的加速后轻轻拉杆、战机立即抬头脱离跑道不同,在存速不足时先拉起机头,机体何时离地就不是飞行员能精确控制,这里需要长机和僚机的动作同步才行。
升空之后一路爬升,按照赛前制定的战术,“宸龙”双机打算和使用歼-8iim战机的“赤峰”进行一场高空的超视距较量,这不仅是对歼-10a的高空高速能力有信心,也是为了让经验不足的刘威能有发挥机会,尽快积累实战经验。
随着平显上高度数字的不断增加,起飞后还不到两分钟,“宸龙”双机就已经平缓爬升到超过一万米的飞行高度。
在赛前研究过“赤峰”双机的典型战术,这两位选手一般都是抢先爬升进入交战空域,然后利用机载雷达的下视模式发现敌机、并发动猛烈的导弹齐射,边超这次索性就选择了针锋相对的爬升接敌战术。
在设计时就很重视高空高速能力的歼-10a,为提高机动性而有较大的静不稳定度,不能成为一架极速突出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却也有相当不俗的高速特性。指挥“宸龙”双机保持密集队形,在一万一千米高空搜索对手,这种作战方式,不由得让边超想起了父亲讲过的一些陈年战例,高空高速的对抗模式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战术,在当今时代已经显得有些落伍,不过偶尔体验一把的感觉倒还挺新奇。
从赛前的资料分析得知,“赤峰”的歼-8iim战机装备的是原产自苏俄的zhuk-8ii雷达,这种雷达的探测能力和歼-10a的147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说是半斤八两,现在都已经不是什么先进的型号。
基于rcs上的一定差距,龙云估计1473型雷达对歼-8iim战机的迎头探测距离大概是在九十千米,而“赤峰”双机对自己的歼-10a发现距离,则应该不会超过七十五千米。
为了充分利用雷达探测的不对称优势,避免被对手偷袭,龙云双机在短暂的编队飞行后就远远的左右疏开,开始在超过万米的高空中平飞搜索。
按照ift的比赛规则,双机对抗的接战空域半径只有五十千米,对现代喷气式战斗机来说是相当狭小;不过从进入接战空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分钟,“宸龙”双机的位置也接近了空域中心,却还是没有发现对手的踪影,眼见多功能显示屏上也没有一点提示,边超有点疑惑的在座舱里四处张望。
天空中的选手,暂时搞不清楚空域中的情况,在地面上看转播的观众倒是很明白,现在“赤峰”双机的行动是有点另类,他们竟然已经爬升到一万四千米的高空,在对战区域边缘伺机而动!
这种情况,边超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他们能从容应对吗?
地上的观众捏了一把汗,正在空中紧张索敌的边超,也在猜测对手可能采取的一些战术。对于没有预警机和地面导引支持的竞赛来说,发现目标是战机的第一要务,他现在估计“赤峰”双机的高度只会比自己更高,同时距离也还很远;虽然装备了两台wp-13b发动机,但歼-8iim的机体较为沉重,推重比相较歼-10a并不占优,如果高度上又没有优势的话,一旦被“猛龙”抓住就肯定跑不掉,这一点他们清楚,“赤峰”搭档想必也是很清楚的。 ↑返回顶部↑
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在复赛开始之前,“宸龙”战队一哥、备受关注的龙云就已经从申报的参赛名单上消失,虽然战队没有正式发布这一消息,却还是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测和遐想。
今天的大厅观战席上,不少人也在议论此事,有人猜测他是被实力雄厚的老牌战队挖了墙角,却遭到旁边爱好者的一致反驳:
“不可能,龙队长才没人能挖走!”
“就是,我说这位兄弟,你不知道他和‘宸龙’的形象代言人是啥关系——喏,那大美女苏雪今天不也来了,正坐在那儿吗?啧啧,过会儿要去争取和她合个影……”
“真假?我怎么听说不是这样,”
反正比赛也还没开始,坐在几个人近旁的眼镜男手上拿着爆米花,一边嚼一边还在说,“‘宸龙’的投资人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你随便上网搜搜就知道,有人爆料说,他是那个投资人的私人司机、两人之间肯定有**——反正不管怎样,我看龙云是不可能离开‘宸龙’,哪怕打工也要选个好东家嘛。”
“司机——?司机还能打航空竞技,开飞机难道是和开车一样的吗?”
“怎么可能,开玩笑呢吧!……”
大厅里的爱好者们,还在围绕比赛、甚至八卦的话题热烈交流,不过这种熙熙攘攘的景象选手是无从得知。
眼见比赛就要正式开始,从准备室里缓步走向起飞区域,边超和刘威两人都已经摈弃杂念、集中精神,他们在比赛登录处见到了今天的对手,来自内蒙古“赤峰”战队的李铁柱、余敏这一对搭档,双方握手后简短的交谈几句,就各自转身离开。
和小组赛的对战不同,复赛的每一场较量,都会产生一支就此出局的队伍。
带着“一定要赢”的觉悟,从登录处一直走到机场跑道旁,钻进红色零一号歼-10a“猛龙”的驾驶室,边超习惯性的四处打量一下,才坐下来按动电钮关闭座舱盖。
经过紧张的赛前忙碌,地勤机师们都已经做好了战机升空的一切准备,边超熟练地使用外部电源启动发动机,ws-10c引擎的平稳运转带来轻微的振动感,通过机体结构传递到座舱里;经过最近半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他熟稔的完成了机载设备自检,测试气动控制面和导航、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接到塔台“允许起飞”的指示后,就在无线电里询问刘威:
“洞两、洞两,是否做好准备?”
“洞两收到,座机状态一切正常,可以出击!”
听到刘威声音洪亮的答复,边超果断的松刹车、前推节流阀,带领刘威的红色零二号机身形一动、加速前冲。
之前已经演练过若干次双机起飞,两架战机一前一后滑跑出不到三百米时,边超就一把拉杆让座机抬头,银灰色的“猛龙”前轮一下子就离开地面;虽然这时的滑跑速度还达不到战机起飞的要求,但是鸭翼布局的歼-10a要抬头是很容易,他继续保持引擎最大推力又向前滑跑出一百多米后,只觉得机体微微一颤、就变得轻盈起来,随着地平线的下降消失,战机已经顺利升空。
在战机加速到离地速度之前就拉杆抬头,这种方式本来只是在紧急起飞的时候才会用到,但是边超有意通过这一过程,增进搭档之间的协调程度——和普通的加速后轻轻拉杆、战机立即抬头脱离跑道不同,在存速不足时先拉起机头,机体何时离地就不是飞行员能精确控制,这里需要长机和僚机的动作同步才行。
升空之后一路爬升,按照赛前制定的战术,“宸龙”双机打算和使用歼-8iim战机的“赤峰”进行一场高空的超视距较量,这不仅是对歼-10a的高空高速能力有信心,也是为了让经验不足的刘威能有发挥机会,尽快积累实战经验。
随着平显上高度数字的不断增加,起飞后还不到两分钟,“宸龙”双机就已经平缓爬升到超过一万米的飞行高度。
在赛前研究过“赤峰”双机的典型战术,这两位选手一般都是抢先爬升进入交战空域,然后利用机载雷达的下视模式发现敌机、并发动猛烈的导弹齐射,边超这次索性就选择了针锋相对的爬升接敌战术。
在设计时就很重视高空高速能力的歼-10a,为提高机动性而有较大的静不稳定度,不能成为一架极速突出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却也有相当不俗的高速特性。指挥“宸龙”双机保持密集队形,在一万一千米高空搜索对手,这种作战方式,不由得让边超想起了父亲讲过的一些陈年战例,高空高速的对抗模式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战术,在当今时代已经显得有些落伍,不过偶尔体验一把的感觉倒还挺新奇。
从赛前的资料分析得知,“赤峰”的歼-8iim战机装备的是原产自苏俄的zhuk-8ii雷达,这种雷达的探测能力和歼-10a的147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说是半斤八两,现在都已经不是什么先进的型号。
基于rcs上的一定差距,龙云估计1473型雷达对歼-8iim战机的迎头探测距离大概是在九十千米,而“赤峰”双机对自己的歼-10a发现距离,则应该不会超过七十五千米。
为了充分利用雷达探测的不对称优势,避免被对手偷袭,龙云双机在短暂的编队飞行后就远远的左右疏开,开始在超过万米的高空中平飞搜索。
按照ift的比赛规则,双机对抗的接战空域半径只有五十千米,对现代喷气式战斗机来说是相当狭小;不过从进入接战空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分钟,“宸龙”双机的位置也接近了空域中心,却还是没有发现对手的踪影,眼见多功能显示屏上也没有一点提示,边超有点疑惑的在座舱里四处张望。
天空中的选手,暂时搞不清楚空域中的情况,在地面上看转播的观众倒是很明白,现在“赤峰”双机的行动是有点另类,他们竟然已经爬升到一万四千米的高空,在对战区域边缘伺机而动!
这种情况,边超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他们能从容应对吗?
地上的观众捏了一把汗,正在空中紧张索敌的边超,也在猜测对手可能采取的一些战术。对于没有预警机和地面导引支持的竞赛来说,发现目标是战机的第一要务,他现在估计“赤峰”双机的高度只会比自己更高,同时距离也还很远;虽然装备了两台wp-13b发动机,但歼-8iim的机体较为沉重,推重比相较歼-10a并不占优,如果高度上又没有优势的话,一旦被“猛龙”抓住就肯定跑不掉,这一点他们清楚,“赤峰”搭档想必也是很清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