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尘埃落定(1 / 1)
一回到宣政殿,皇帝便急急忙忙翻出了石恒业呈上来的那份名单。
“刘深,朕记得老九南下沄州的时候,带了几个随行的人?”皇帝翻看完名单,便问向刘深。
“回陛下,奕王殿下当时从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各抽调了几人,协助南下查案,老奴记得,奕王殿下还从户部和工部也要了人,说是主理沄州赈灾和堤坝重建事宜。”皇帝问起,刘深便如实回道。
“对,对……”刘深一提醒,皇帝便有了印象,然后就开始在御案上翻找。
“陛下,您这是要找什么?”看着皇帝一阵翻找,刘深问道。
“老九……老九呈给朕的奏疏……”皇帝手上的动作不停,“在这……找着了!”
将石恒业呈上来的名单、陌宸轩奏疏里调往沄州的官员和沄州一案涉案官员的名单一一铺陈开来,皇帝仔细核对了起来。
“朕就知道,朝堂之上,还是有可堪大用之人的!沄州赈灾历时两月,已初见成效,是时候把人调回来了!”看着面前的几份名单,皇帝皱了多日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
……
心里有了主意,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
户部郎中许介楠擢升为户部侍郎,主理户部事务。
水部郎中卢绍擢升为工部侍郎,主理户部事务。
皇帝限二人一月之内,务必整肃政务,恢复户部、工部运作。
虽然户部和工部两部尚书,暂时出缺,可大家心知肚明,只要许介楠和卢绍二人不出什么差错,升任尚书之职,是早晚的事。
至于沄州地方,侍御史冯锦铭调任沄州刺史,从速整顿沄州地方事务,还有赈灾的善后事宜。
一番旨意下来,皇帝这才想起来,审理沄州一案的有功人员还没嘉奖,便又颁了道旨,对沈思航、唐元直、李济功、孙嘉栋、吴俊道等有功之人都给了奖赏。
至于奕王陌宸轩,圣旨中却是只字未提。
皇帝只在旨意下达后,让刘深亲自到奕王府传了道口谕:“奕王主理沄州一案,克尽厥职,识明智审,朕心甚慰!今军中无事,尔可留京!”
皇帝任用各部官员的旨意一下,安王的势力自然是大失所望,可也无可奈何。
至于对有功之人的论功行赏,除了一小部分人私底下替奕王感到不值外,倒也没引起多大议论,毕竟,在满朝众臣眼中,奕王常年被放逐在外,本就不受宠,没有奖赏,也没什么意外。
而陌宸轩自己,生像是皇帝赏与不赏与他无关一样,丝毫没表现出一点不满。
倒是惠妃和陌璟妍在得知陌宸轩能留在京中后,十分高兴。
比起能让陌宸轩留下,有没有什么赏赐,已经不重要了。
自此,因沄州案而引起的这场太子和安王之间的争斗大戏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至于太子废与不废的问题,因着皇帝不闻不问的态度,也就这么搁置着了,时间久了,倒也没有人敢在皇帝跟前要个明确的说法。
而安王本想趁机安插自己人的计划,也彻底落空了。
虽然太子失了势,但若是细细算起来,安王这边,似乎什么好处也没捞到,反倒是在皇帝跟前落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返回顶部↑
“刘深,朕记得老九南下沄州的时候,带了几个随行的人?”皇帝翻看完名单,便问向刘深。
“回陛下,奕王殿下当时从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各抽调了几人,协助南下查案,老奴记得,奕王殿下还从户部和工部也要了人,说是主理沄州赈灾和堤坝重建事宜。”皇帝问起,刘深便如实回道。
“对,对……”刘深一提醒,皇帝便有了印象,然后就开始在御案上翻找。
“陛下,您这是要找什么?”看着皇帝一阵翻找,刘深问道。
“老九……老九呈给朕的奏疏……”皇帝手上的动作不停,“在这……找着了!”
将石恒业呈上来的名单、陌宸轩奏疏里调往沄州的官员和沄州一案涉案官员的名单一一铺陈开来,皇帝仔细核对了起来。
“朕就知道,朝堂之上,还是有可堪大用之人的!沄州赈灾历时两月,已初见成效,是时候把人调回来了!”看着面前的几份名单,皇帝皱了多日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
……
心里有了主意,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
户部郎中许介楠擢升为户部侍郎,主理户部事务。
水部郎中卢绍擢升为工部侍郎,主理户部事务。
皇帝限二人一月之内,务必整肃政务,恢复户部、工部运作。
虽然户部和工部两部尚书,暂时出缺,可大家心知肚明,只要许介楠和卢绍二人不出什么差错,升任尚书之职,是早晚的事。
至于沄州地方,侍御史冯锦铭调任沄州刺史,从速整顿沄州地方事务,还有赈灾的善后事宜。
一番旨意下来,皇帝这才想起来,审理沄州一案的有功人员还没嘉奖,便又颁了道旨,对沈思航、唐元直、李济功、孙嘉栋、吴俊道等有功之人都给了奖赏。
至于奕王陌宸轩,圣旨中却是只字未提。
皇帝只在旨意下达后,让刘深亲自到奕王府传了道口谕:“奕王主理沄州一案,克尽厥职,识明智审,朕心甚慰!今军中无事,尔可留京!”
皇帝任用各部官员的旨意一下,安王的势力自然是大失所望,可也无可奈何。
至于对有功之人的论功行赏,除了一小部分人私底下替奕王感到不值外,倒也没引起多大议论,毕竟,在满朝众臣眼中,奕王常年被放逐在外,本就不受宠,没有奖赏,也没什么意外。
而陌宸轩自己,生像是皇帝赏与不赏与他无关一样,丝毫没表现出一点不满。
倒是惠妃和陌璟妍在得知陌宸轩能留在京中后,十分高兴。
比起能让陌宸轩留下,有没有什么赏赐,已经不重要了。
自此,因沄州案而引起的这场太子和安王之间的争斗大戏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至于太子废与不废的问题,因着皇帝不闻不问的态度,也就这么搁置着了,时间久了,倒也没有人敢在皇帝跟前要个明确的说法。
而安王本想趁机安插自己人的计划,也彻底落空了。
虽然太子失了势,但若是细细算起来,安王这边,似乎什么好处也没捞到,反倒是在皇帝跟前落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