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官绅一体纳粮(3 / 4)
下了早朝,陈松揣着一封奏折来到了通政司,将奏折投递给了通政司的官员。
送完奏折之后,陈松去了东宫,给朱雄英上课。
没过多久,陈松的这份奏折出现在了朱元璋的桌子上。
坐在御书房中的朱元璋拿着陈松的奏折,脸上满是笑容,哈哈大笑声不绝于耳。
“哈哈哈,想啥来啥,这个陈常青,是俺肚子里的蛔虫吗?竟然整出来这么一个法子,啧啧啧!”朱元璋哈哈大笑着。
一般情况下,朱元璋非常讨厌臣子揣摩他的想法,可这次不同。
这就好比,刚好困了,枕头来了,刚好饿了,饭端来了。
朱元璋并不认为这是陈松揣摩自己想法而写的奏折,因为昨天朱元璋在陈松面前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
而且,这个法子是得罪全天下士绅读书人的法子,朱元璋不觉得陈松会为了讨好自己而得罪天下的士绅读书人。
“官绅一体纳粮,取消优待士绅,常青是真的敢开这个口啊。
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先弄出一个新学挑拨读书人的心,然后再推出来这个。
俺都怀疑,常青小时候是不是被读书人得罪过,不然为什么会这样呢?”
朱元璋笑着把手中的奏折放下,看向站在一旁的朱标,“标儿啊,你看看常青的奏折,你就说他的胆子大不大吧。”
朱标拿起陈松的奏折,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朱标脸色古怪,不知道该怎么说。
“爹,他他他的胆子怎么这么大?这不是把那些士绅读书人往绝路上逼吗?”朱标一脸诧异。
“谁说不是呢,若是这封奏折流传出去,恐怕今天晚上,陈松就没办法睡安稳觉了。”朱元璋揶揄的笑了笑。
很快,朱元璋收回笑容,表情严肃起来。
“将陈松的这封奏折封存,同时告诫接触过这封奏折的人,不管他们有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禁止外传,一经发现,定斩不饶。
同时,你差人往外面透露一点消息。将这个风口放出去,至于是谁,就先不说。”朱元璋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命令。
朱标有些疑惑,怎么封锁消息又往外面透露消息?
朱元璋看着朱标迷茫的样子,解释道:“封锁消息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是陈松的想法,透漏消息是让他们知道陈松的这个想法。
对了,同时起草一封圣旨,让陈松于通济门附近开设新学学堂,至于地点,你看着办,规模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朱元璋要对士绅下手了,昨天晚上,朱元璋还在想对付士绅读书人的办法,可今天,这把刀就被陈松递了过来。
现在可不是历史,历史上的朱元璋,手中能用的人只有士绅读书人这一类人,不管朱元璋愿意不愿意,都必须要用他们。
可现在,多了陈松这个搅局者的出现,朱元璋多了一个选择。
朱元璋知道,官绅一体纳粮对朝廷是一件好事,可对那些士绅读书人来说,却是一件灾难。
这些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吐出吃进嘴里的肉?要是实行下去,困难何止重重。
现在有了陈松,有了新学。要是士绅读书人不愿意,那就用新学学子。
现在新学虽然弱小,但总归有了盼头。 ↑返回顶部↑
送完奏折之后,陈松去了东宫,给朱雄英上课。
没过多久,陈松的这份奏折出现在了朱元璋的桌子上。
坐在御书房中的朱元璋拿着陈松的奏折,脸上满是笑容,哈哈大笑声不绝于耳。
“哈哈哈,想啥来啥,这个陈常青,是俺肚子里的蛔虫吗?竟然整出来这么一个法子,啧啧啧!”朱元璋哈哈大笑着。
一般情况下,朱元璋非常讨厌臣子揣摩他的想法,可这次不同。
这就好比,刚好困了,枕头来了,刚好饿了,饭端来了。
朱元璋并不认为这是陈松揣摩自己想法而写的奏折,因为昨天朱元璋在陈松面前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
而且,这个法子是得罪全天下士绅读书人的法子,朱元璋不觉得陈松会为了讨好自己而得罪天下的士绅读书人。
“官绅一体纳粮,取消优待士绅,常青是真的敢开这个口啊。
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先弄出一个新学挑拨读书人的心,然后再推出来这个。
俺都怀疑,常青小时候是不是被读书人得罪过,不然为什么会这样呢?”
朱元璋笑着把手中的奏折放下,看向站在一旁的朱标,“标儿啊,你看看常青的奏折,你就说他的胆子大不大吧。”
朱标拿起陈松的奏折,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朱标脸色古怪,不知道该怎么说。
“爹,他他他的胆子怎么这么大?这不是把那些士绅读书人往绝路上逼吗?”朱标一脸诧异。
“谁说不是呢,若是这封奏折流传出去,恐怕今天晚上,陈松就没办法睡安稳觉了。”朱元璋揶揄的笑了笑。
很快,朱元璋收回笑容,表情严肃起来。
“将陈松的这封奏折封存,同时告诫接触过这封奏折的人,不管他们有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禁止外传,一经发现,定斩不饶。
同时,你差人往外面透露一点消息。将这个风口放出去,至于是谁,就先不说。”朱元璋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命令。
朱标有些疑惑,怎么封锁消息又往外面透露消息?
朱元璋看着朱标迷茫的样子,解释道:“封锁消息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是陈松的想法,透漏消息是让他们知道陈松的这个想法。
对了,同时起草一封圣旨,让陈松于通济门附近开设新学学堂,至于地点,你看着办,规模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朱元璋要对士绅下手了,昨天晚上,朱元璋还在想对付士绅读书人的办法,可今天,这把刀就被陈松递了过来。
现在可不是历史,历史上的朱元璋,手中能用的人只有士绅读书人这一类人,不管朱元璋愿意不愿意,都必须要用他们。
可现在,多了陈松这个搅局者的出现,朱元璋多了一个选择。
朱元璋知道,官绅一体纳粮对朝廷是一件好事,可对那些士绅读书人来说,却是一件灾难。
这些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吐出吃进嘴里的肉?要是实行下去,困难何止重重。
现在有了陈松,有了新学。要是士绅读书人不愿意,那就用新学学子。
现在新学虽然弱小,但总归有了盼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