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理想和现实(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周斌其实也若有所感,他甚至猜测,这歌真的是个年轻人写的么?但再一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自己只是老了而已:要知道当年他写出成名曲的时候,也有人怀疑他是父亲代笔。
  所以最后,两人的心情又归于欣赏。
  现场呢,对于他们这俩真的经历过“去大理”的人来说,是感慨;而对于没去过的,则是更高级的感官上的刺激:
  古玥整个人平静下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前方,心思却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李熙珉则是脸色阴沉地开始和经纪人嘀嘀咕咕,搞得摄像师都不好拍他的反应镜头,毕竟现在实在是太难看了。
  但总归唱下来,多数人是满意的。
  而更满意的,则由这娓娓道来的铺垫,终于在韩升嘴里推向了高潮:
  “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也许爱情就在洱海边等着,
  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
  其实如果只写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大理的话,那《去大理》这首歌难免单薄,但原作者郝云是有思考的,所以最后处理好了这两个大理的问题。
  是的,有两个大理。
  或者说,其实大理不只是大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常说的大理,可能分为两个:现实中的大理,和想象中的大理。
  就跟耶路撒冷对于普通人和信徒之间有着不同的含义一样,大理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有着多面性的。
  而且两个大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蝴蝶泉20元门票,住好点300-1000,跑过去拍拍照打打卡的现实;一个则飘忽在空中,属于理想中脱离烦恼,并且找到迷茫后的答案的精神信仰。
  这首歌,开始于对大理的精神信仰。
  中途经历种种,才发现现实的问题,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最后,作者给了个完美的答案:
  《去大理》的这几句歌词,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子文艺气息,但又克制住了。头顶上的灰尘,和肩膀上的齿痕,从二百五十六平方公里的洱海边上偶然遇见的故事,到也许未来会不期而遇的感情...
  于是第一个大理和第二个大理在朦胧间,竟然融合为一体。
  然后带着现实和想象的空间,一遍遍重复着,直到最后一句:“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
  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
  很多理解能力比较好的人,这会也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个大概。
  却不曾想,此处再次让视野开阔起来。
  “啊呀...”张茜这次是真的点头表示还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