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3 / 4)
于是原主像个混混似的,经常找狐朋狗友一块玩,最擅长的就是推卸责任和嘴甜滑头。
原主早产,生下来正好是陶家最艰难那几年,得不到什么营养,一直瘦瘦小小病怏怏的,所以陶母吴秀芬就多疼了点。
又因为老大、老二出生后,婆婆天天让她干活,两个孩子都是婆婆带着的,她和那两个孩子都不亲。婆婆死了,她得了陶睿这老三,对这唯一一个亲力亲为带大的孩子是打心眼里疼。
但其实陶家挺穷的,她的疼也就体现在关心上,物质上是不会偏心的。农家最重视劳力,老大老二要干活,老三病怏怏也要补身体,所以干脆什么都平分。老三干不了活,她和丈夫两个人就干完自己的把老三的也干了,那他们两个累了自然也不能少吃,于是一家五口都是平分。
等后来老大、老二结了婚,生了孩子,吴秀芬一直都延续平分的习惯,从来没改过。只不过很多时候分完了,她会把自己那份好东西给陶睿。
人多矛盾就多,老大老二都觉得吴秀芬偏心,对她十分不满,对陶睿也没个好脸。陶睿有妈宠着,有爹妈帮干活儿,才懒得搭理他们,整天溜溜达达玩得高兴,养成个奸猾的性子,见什么好东西都想花言巧语地哄到自己手里来。
他就从狐朋狗友那忽悠过东西,蹭吃蹭喝,脸皮贼厚。路上看见落单的小姑娘还调戏两句,小姑娘恼羞成怒地骂他,他还笑呵呵地凑上去说浑话,大队里没一个小姑娘不烦他的。
他欺软怕硬,村尾那户人家的儿子是个傻子,他从小就背着人欺负那傻子,拿石头子丢、拿凉水泼,然后遇见厉害的就低头当怂包,或者回家找家里人出头。
偏偏他还是个窝里横,在外头耍不了的威风全在家里耍了,对上哥哥嫂子从来不讲道理,比谁都横,常拿自己早产说事儿,觉得他们都该让着他。
这次是原主追一个知青帮人家干活,老大陶福逮住了把柄,和媳妇商量要么逼着陶睿干活,要么分家单过,说什么也不养着原主。
原主当然不肯,他是靠爹妈养着,又不是靠哥嫂。虽然没分家,但他觉得他多吃的东西都是他妈给的,关哥嫂屁事。兄弟俩就这么吵起来,动了手。原主确实瘦弱,陶福则干活一身力气,猛地一推就把原主推了个跟头,撞到石头上流一地血。
原剧情从这里开始,原主就赖上老大家了。陶福害他流血,欺负幼弟,这就是欠他一辈子。他自此开始时不时头疼、头晕,卫生所那大夫看不出什么,也不敢保证他没事,毕竟撞到头不是小事,镇上医院也看不出什么,只能让休养。
原主便以此占大哥便宜,看大哥家有什么好东西都得要一份,不然就闹腾。他是打从心里觉得老大欠他,就连结婚都是闹腾的非逼着大哥赔给他新桌椅、新柜子、新被褥、新衣服,在大队里结了个挺风光的婚。
他娶的姑娘就是他帮忙干活的那个知青,叫苏佳慧。
苏佳慧从省城来,一直盼着回城,谁知家里唯一亲近的奶奶去世了,剩下哥嫂对她根本没情谊,还想着她漂亮,找个人家把她找回去嫁了,能给他们换份好工作。
这就让原主找到了机会,原主整日跑去献殷勤,花言巧语的哄骗人,帮苏佳慧干活。虽然苏佳慧也听说过原主风评不太好,但毕竟人都相信眼见为实,原主竟是唯一“真心”对她好的人,把她打动了。
原主碰瓷老大把屋里的东西翻新了一遍,成功将苏佳慧娶回家。
只不过娶到了也就不在乎了,他骨子里大男子主义,和苏佳慧有冲突的时候就提妈,活像一个妈宝男,在家什么都不干,等着媳妇和妈伺候。原主高兴的时候甜言蜜语,不高兴了就冷言冷语,苏佳慧这才发现他的真面目,但也晚了,她怀上了孩子。
第二年国家恢复高考,苏佳慧当然希望参加考试,原主却不让,只叫她好好养胎。苏佳慧好说歹说,终于让原主同意她试试,可原主只是不乐意家里天天吵才同意的,哪想到苏佳慧真的考上了?还考了个很不错的大学。
原主知道自己是泥腿子出身,干啥啥不成,哪能把这么漂亮的媳妇放跑呢?偷偷撕了苏佳慧的通知书,硬是不让苏佳慧去。还放话要是苏佳慧敢去,他就天天去他们学校闹腾,看她能不能好好上学。
苏佳慧不想孩子没出生就没爸爸,只得妥协。不甘心第二年再考,却因为照顾孩子,照顾家里,没能复习好,没考上。她渐渐失望,打消了念头,想着好好过日子,劝原主上进。
只是原主好吃懒做惯了,怎么可能上进呢?他在老大和苏佳慧这里找到了灵感,开始耍横跟家里人要东西,不给?不给就闹腾,谁家过日子不怕闹腾?
老二陶鑫早早娶了镇上的姑娘,用老丈人的关系进工厂当工人,住在老丈人家,只有过年才回来。
原主厚着脸皮去镇上找二哥,找各种借口在二哥家留宿,打地铺也愿意,就在二哥家吃好的,还要打包带走回家给苏佳慧吃。要是陶鑫撵他,他就和左邻右舍谈谈心,说二哥二嫂家不让他来。
老二夫妻都是工人,在这个年代工作很不错,都要脸,只能留他,活像多养了个孩子。
原主的父母想管他,根本管不了。呵斥打骂都没用,原主长大了根本不怕,有时候跟两位老人都能喊起来,打了他,他能碰瓷耍赖好几年,动不动就翻旧账。哥嫂骂他,他就敢去他们的单位闹腾,简直混不吝,导致家里几个人对他都是能不惹就不惹,免得麻烦上身。
家里分家,原主嘴甜说要给爸妈养老,一定让二老跟着他住,然后理所当然地要了陶家,让老大搬出去。好一番闹腾之后,他还是如愿了,因为他说的是二老以后不用老大老二管。
但仅仅一年,他掏空二老的棺材本后,就不养活他们了,骂老大老二不孝,叫他们接老人轮流养。至于当初说不用他们管的话,谁敢提,他就骂谁不孝,不想养老人。
老大气得说他掏空了二老的钱,他就质问老大,二老有什么?陶家又不是富贵人家,能存什么东西?二老吃喝穿戴不要钱?他养了一年,不但没捞着好,还快没米下锅了。
反正他横,谁也辩不过他。之后老大老二轮流养二老,轮到原主的时候,他总有借口不管,生生寒了二老的心。 ↑返回顶部↑
原主早产,生下来正好是陶家最艰难那几年,得不到什么营养,一直瘦瘦小小病怏怏的,所以陶母吴秀芬就多疼了点。
又因为老大、老二出生后,婆婆天天让她干活,两个孩子都是婆婆带着的,她和那两个孩子都不亲。婆婆死了,她得了陶睿这老三,对这唯一一个亲力亲为带大的孩子是打心眼里疼。
但其实陶家挺穷的,她的疼也就体现在关心上,物质上是不会偏心的。农家最重视劳力,老大老二要干活,老三病怏怏也要补身体,所以干脆什么都平分。老三干不了活,她和丈夫两个人就干完自己的把老三的也干了,那他们两个累了自然也不能少吃,于是一家五口都是平分。
等后来老大、老二结了婚,生了孩子,吴秀芬一直都延续平分的习惯,从来没改过。只不过很多时候分完了,她会把自己那份好东西给陶睿。
人多矛盾就多,老大老二都觉得吴秀芬偏心,对她十分不满,对陶睿也没个好脸。陶睿有妈宠着,有爹妈帮干活儿,才懒得搭理他们,整天溜溜达达玩得高兴,养成个奸猾的性子,见什么好东西都想花言巧语地哄到自己手里来。
他就从狐朋狗友那忽悠过东西,蹭吃蹭喝,脸皮贼厚。路上看见落单的小姑娘还调戏两句,小姑娘恼羞成怒地骂他,他还笑呵呵地凑上去说浑话,大队里没一个小姑娘不烦他的。
他欺软怕硬,村尾那户人家的儿子是个傻子,他从小就背着人欺负那傻子,拿石头子丢、拿凉水泼,然后遇见厉害的就低头当怂包,或者回家找家里人出头。
偏偏他还是个窝里横,在外头耍不了的威风全在家里耍了,对上哥哥嫂子从来不讲道理,比谁都横,常拿自己早产说事儿,觉得他们都该让着他。
这次是原主追一个知青帮人家干活,老大陶福逮住了把柄,和媳妇商量要么逼着陶睿干活,要么分家单过,说什么也不养着原主。
原主当然不肯,他是靠爹妈养着,又不是靠哥嫂。虽然没分家,但他觉得他多吃的东西都是他妈给的,关哥嫂屁事。兄弟俩就这么吵起来,动了手。原主确实瘦弱,陶福则干活一身力气,猛地一推就把原主推了个跟头,撞到石头上流一地血。
原剧情从这里开始,原主就赖上老大家了。陶福害他流血,欺负幼弟,这就是欠他一辈子。他自此开始时不时头疼、头晕,卫生所那大夫看不出什么,也不敢保证他没事,毕竟撞到头不是小事,镇上医院也看不出什么,只能让休养。
原主便以此占大哥便宜,看大哥家有什么好东西都得要一份,不然就闹腾。他是打从心里觉得老大欠他,就连结婚都是闹腾的非逼着大哥赔给他新桌椅、新柜子、新被褥、新衣服,在大队里结了个挺风光的婚。
他娶的姑娘就是他帮忙干活的那个知青,叫苏佳慧。
苏佳慧从省城来,一直盼着回城,谁知家里唯一亲近的奶奶去世了,剩下哥嫂对她根本没情谊,还想着她漂亮,找个人家把她找回去嫁了,能给他们换份好工作。
这就让原主找到了机会,原主整日跑去献殷勤,花言巧语的哄骗人,帮苏佳慧干活。虽然苏佳慧也听说过原主风评不太好,但毕竟人都相信眼见为实,原主竟是唯一“真心”对她好的人,把她打动了。
原主碰瓷老大把屋里的东西翻新了一遍,成功将苏佳慧娶回家。
只不过娶到了也就不在乎了,他骨子里大男子主义,和苏佳慧有冲突的时候就提妈,活像一个妈宝男,在家什么都不干,等着媳妇和妈伺候。原主高兴的时候甜言蜜语,不高兴了就冷言冷语,苏佳慧这才发现他的真面目,但也晚了,她怀上了孩子。
第二年国家恢复高考,苏佳慧当然希望参加考试,原主却不让,只叫她好好养胎。苏佳慧好说歹说,终于让原主同意她试试,可原主只是不乐意家里天天吵才同意的,哪想到苏佳慧真的考上了?还考了个很不错的大学。
原主知道自己是泥腿子出身,干啥啥不成,哪能把这么漂亮的媳妇放跑呢?偷偷撕了苏佳慧的通知书,硬是不让苏佳慧去。还放话要是苏佳慧敢去,他就天天去他们学校闹腾,看她能不能好好上学。
苏佳慧不想孩子没出生就没爸爸,只得妥协。不甘心第二年再考,却因为照顾孩子,照顾家里,没能复习好,没考上。她渐渐失望,打消了念头,想着好好过日子,劝原主上进。
只是原主好吃懒做惯了,怎么可能上进呢?他在老大和苏佳慧这里找到了灵感,开始耍横跟家里人要东西,不给?不给就闹腾,谁家过日子不怕闹腾?
老二陶鑫早早娶了镇上的姑娘,用老丈人的关系进工厂当工人,住在老丈人家,只有过年才回来。
原主厚着脸皮去镇上找二哥,找各种借口在二哥家留宿,打地铺也愿意,就在二哥家吃好的,还要打包带走回家给苏佳慧吃。要是陶鑫撵他,他就和左邻右舍谈谈心,说二哥二嫂家不让他来。
老二夫妻都是工人,在这个年代工作很不错,都要脸,只能留他,活像多养了个孩子。
原主的父母想管他,根本管不了。呵斥打骂都没用,原主长大了根本不怕,有时候跟两位老人都能喊起来,打了他,他能碰瓷耍赖好几年,动不动就翻旧账。哥嫂骂他,他就敢去他们的单位闹腾,简直混不吝,导致家里几个人对他都是能不惹就不惹,免得麻烦上身。
家里分家,原主嘴甜说要给爸妈养老,一定让二老跟着他住,然后理所当然地要了陶家,让老大搬出去。好一番闹腾之后,他还是如愿了,因为他说的是二老以后不用老大老二管。
但仅仅一年,他掏空二老的棺材本后,就不养活他们了,骂老大老二不孝,叫他们接老人轮流养。至于当初说不用他们管的话,谁敢提,他就骂谁不孝,不想养老人。
老大气得说他掏空了二老的钱,他就质问老大,二老有什么?陶家又不是富贵人家,能存什么东西?二老吃喝穿戴不要钱?他养了一年,不但没捞着好,还快没米下锅了。
反正他横,谁也辩不过他。之后老大老二轮流养二老,轮到原主的时候,他总有借口不管,生生寒了二老的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