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流寇2(1 / 1)
自他因谋逆被贬谪之后,朝中便很少听闻与他有关的消息了。不料他再次露面,便又给众人带来了一个难题。
众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这奏折中所言的内容究竟是真的,还是他有意编造的?
毕竟从他过去的所作所为来看,离王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对于当初被贬谪的事,他也未必会甘心。若是他想借边关之事再起事端,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退一步想,即便他所言为真,这依然是件不好解决的事情。
大炎与齐国刚刚订立盟约不久,持续多年的战事就此平息,然而却只是表面的平静。
上至朝堂,下至黎民百姓,两国长久以来的敌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
离王提到的事说大不大,却恰恰触到了两国之间最为敏感的一根弦。
如今大炎朝局不稳,先帝驾崩之后,迟迟未有新帝登基。如今连勉强可以稳住朝政的皇后也昏迷不醒,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齐国对此不可能毫无想法,因为只要他们趁此机会大举进攻,大炎军心不稳,恐怕难以抵挡。
只不过因为有盟约在前,他们不宜兴不义之师,这才一直按捺不动。
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想到。
尉迟暮尘先开口说道:“此事怕是要从长计议,流寇之祸虽然棘手,但真正的问题所在,却是齐国。”
太后应道:“今日召你们前来,本就是为了议论此事,你们不必拘束,有何提议但说无妨。待讨论出一个结果来,只要合情合理,哀家便可立即下旨,命离王奉旨而行。”
此言一出,众臣立刻会意。
太后的性子素来温厚贤良,她与当今的皇后不同,早年身居皇后之位时,便从不过问朝中之事。如今宫中群臣无首,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出面主持大局,其实她自知对于朝政之事并无过人见解,便将此事的决定权都交给了众人。
听她言下之意是让大家随意发言,不必问过她的意见,众臣便也不再拘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太子接着尉迟暮尘的话说道:“皇兄所言极是,如今战事虽然已经平息,但齐国一直对大炎虎视眈眈,若是被他们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怕是便会兴兵发难。若是让离王入齐国境内追击流寇,岂不正中齐国下怀?”
忠臣见太子和晋王难得意见一致,却也不觉得惊讶。毕竟此事关系到整个大炎,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只能暂时放下了。
一旁的夜宸也说道:“不仅如此,老臣觉得那些流寇来的也十分蹊跷。北境历来便是大炎与齐国皆重兵防守的地界,多年来除了两国战事,未曾听闻有流寇敢于在此滋事。如今两国战事已平,彼此都更加有兵力去应付他们,在此时出现,无异于自寻死路。更何况,离王的奏折中并未提及齐国对这些流寇有任何作为,这岂非一件怪事?”
一直未曾开口的吏部尚书叶梁生忽然开口道:“丞相所言,下官以为不妥。此时正是两国关系敏感之时,若是毫无根据地怀疑此事为齐国暗中指使,岂非有损两国邦交?若是传入齐国皇帝耳中,岂不是正应了太子的话,给了他们兴兵的理由?” ↑返回顶部↑
众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这奏折中所言的内容究竟是真的,还是他有意编造的?
毕竟从他过去的所作所为来看,离王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对于当初被贬谪的事,他也未必会甘心。若是他想借边关之事再起事端,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退一步想,即便他所言为真,这依然是件不好解决的事情。
大炎与齐国刚刚订立盟约不久,持续多年的战事就此平息,然而却只是表面的平静。
上至朝堂,下至黎民百姓,两国长久以来的敌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
离王提到的事说大不大,却恰恰触到了两国之间最为敏感的一根弦。
如今大炎朝局不稳,先帝驾崩之后,迟迟未有新帝登基。如今连勉强可以稳住朝政的皇后也昏迷不醒,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齐国对此不可能毫无想法,因为只要他们趁此机会大举进攻,大炎军心不稳,恐怕难以抵挡。
只不过因为有盟约在前,他们不宜兴不义之师,这才一直按捺不动。
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想到。
尉迟暮尘先开口说道:“此事怕是要从长计议,流寇之祸虽然棘手,但真正的问题所在,却是齐国。”
太后应道:“今日召你们前来,本就是为了议论此事,你们不必拘束,有何提议但说无妨。待讨论出一个结果来,只要合情合理,哀家便可立即下旨,命离王奉旨而行。”
此言一出,众臣立刻会意。
太后的性子素来温厚贤良,她与当今的皇后不同,早年身居皇后之位时,便从不过问朝中之事。如今宫中群臣无首,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出面主持大局,其实她自知对于朝政之事并无过人见解,便将此事的决定权都交给了众人。
听她言下之意是让大家随意发言,不必问过她的意见,众臣便也不再拘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太子接着尉迟暮尘的话说道:“皇兄所言极是,如今战事虽然已经平息,但齐国一直对大炎虎视眈眈,若是被他们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怕是便会兴兵发难。若是让离王入齐国境内追击流寇,岂不正中齐国下怀?”
忠臣见太子和晋王难得意见一致,却也不觉得惊讶。毕竟此事关系到整个大炎,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只能暂时放下了。
一旁的夜宸也说道:“不仅如此,老臣觉得那些流寇来的也十分蹊跷。北境历来便是大炎与齐国皆重兵防守的地界,多年来除了两国战事,未曾听闻有流寇敢于在此滋事。如今两国战事已平,彼此都更加有兵力去应付他们,在此时出现,无异于自寻死路。更何况,离王的奏折中并未提及齐国对这些流寇有任何作为,这岂非一件怪事?”
一直未曾开口的吏部尚书叶梁生忽然开口道:“丞相所言,下官以为不妥。此时正是两国关系敏感之时,若是毫无根据地怀疑此事为齐国暗中指使,岂非有损两国邦交?若是传入齐国皇帝耳中,岂不是正应了太子的话,给了他们兴兵的理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