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金字塔(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一定,我做这些不是创造,是复原。”陆安迪说,“我要将当时的建筑场景如实复原,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它。”
  为了得到这种空间想象力,她接受过洛伊魔鬼式的结构训练,在林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烧脑的空间思维训练,今天她所拥有的能力,不过是科学的方法加努力付出的结果。
  男生看着已经埋首纸堆两天的她:“其实......你也不用这么辛苦。”
  他拿出一段渲染得极好的视频,还有一套三维模型文件,“这是之前洛先生资助的一个项目,复原了卢浮宫改建前的真实场景,当时是请了育碧公司的团队来做的。”
  就是那个制作《刺客信条》的法国游戏公司,以实景还原度极高闻名,巴黎圣母院被一场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后,还有网友提议用游戏的建模资料作为复原依据。
  陆安迪捧着脑袋:“你怎么不早说......”
  “因为,洛先生刚刚才告诉我有这个东西。”
  陆安迪:......
  洛伊肯定是故意的!
  场景做得非常细致,不仅1:1还原了建筑的样貌,还有当时的真实环境:比如现在建有金字塔拿破仑庭院,白天是个乱糟糟的停车场,晚上是个同性恋浪荡出没的阴暗之地;有着吹号天使和无数飘逸祥云湿壁画天花板的黎塞留馆,之前是5000名财政部员工的办公室;博物馆内部规划混乱,人流动线极不合理,入口隐蔽,全馆只有两个公用厕所;管理也乱得一匹,希腊雕像随随便便搁在走廊里,工人干活的油漆都会溅到上面。
  总之,那时的卢浮宫除了宫墙宏伟,内部乱七八糟。
  .
  翌日,两人终于离开酒店,去了近在咫尺的目的地。
  陆安迪抵抗住那些稀世藏品的诱惑,连蒙娜丽莎都没有多看一眼,在卢浮宫的四个入口之间来回穿梭,最后回到拿破仑广场。
  她的脑袋里只充塞着一个问题:
  能够完成这样一个项目,建筑师要有多幸运,又有多艰难?
  在卢浮宫之前,贝聿铭就竞争过德方斯区的尽端规划,一开始他似乎已经在竞争中获胜,但最后时刻,拿到这个项目的却是一位法国建筑师。
  轮到大卢浮宫项目的时候,他声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竞争者,刚刚上任的密特朗总统以自己的集权强烈支持了他。
  质疑声铺天盖地而来,改造拿破仑庭院和修建金字塔的方案提出后,贝聿铭走在街上都会被人朝脚上吐唾沫。报纸攻击他,评论家攻击他,历史学家和政客攻击他,最后这个项目卷入了政治权利斗争的漩涡。
  这是贝聿铭漫长职业生涯中最艰巨的考验,但他在社交、策略、公关方面展现出过人的天才,他总是儒雅得体,面带微笑,态度镇定而达观,在单枪匹马对付新闻界和公众的同时,取得了博物馆七个馆长的支持和密特朗反对者巴黎市长希拉克的好感。希拉克要求贝聿铭在拿破仑庭院竖起一比一的实体模型来接受公众检验。
  贝聿铭照办了。他在一架起重机上悬挂一套钢索,在庭院上空勾勒出金字塔的真实比例。在现场顾问的猛烈抨击中,希拉克顶住巨大公众压力支持了这个项目。
  卢浮宫改建工程终于得以顺利动工。
  然而就在这个月,密特朗总统的赞成票因经济下滑降至历史最低,政治因素威胁着大卢浮宫改建工程的命运,为了能在总统的任期内完成金字塔,贝聿铭把工作组的活动房屋搬到工地上,日夜不停地开展工作。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些曲折,财政部不愿意搬出豪华的里歇里欧厢房,最后在希拉克施加的压力下,贝聿铭与财政部长在一个秘密午餐中达成协议。
  靠着披荆斩棘的坚毅与种种高难度的公关,在离总统大选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密特朗得以在竣工的金字塔内举行典礼,授予贝聿铭荣誉勋章。两个月后,密特朗在勃艮第一家小酒店内等待选举结果,酒店老板用一个带着小巧金字塔的蛋糕庆祝了他的大获全胜。
  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卢浮宫的改头换面了,拿破仑庭院和金字塔全部竣工之日,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在暮色过后的雨中奏响了音乐,金字塔在600盏射灯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人们第一次见识了它的美丽。
  传记上如此写着:[它悬挂在布局规则、不长草木的花园上空,晶莹透明,堪称奇观。贝聿铭站在一顶黑伞下,微笑着与记者打招呼,面庞像金字塔一样神采奕奕,“我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
  就算此后仍有质疑,但三十年过去,时间与公众已经给予建筑师肯定的最高奖赏。
  陆安迪看着在斜阳暮色中熠熠生辉的金字塔,心中依然充满迷惘。它真的像建筑师所说的那样,与勒诺特的设计有紧密的联系,又因这种联系让作品注入某种法兰西之魂,所以最终被法国人所接受?
  但至少在她看来,这种关系不如□□博物馆与图伦清真寺那么密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