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童生试是四个分版中最简单的,看似不如指导进士试更有地位,但实际上,童生试的受众更多,甚至可以说,若《民报》能在全人族发行,童生试分版将是面向人族一半男人群体的版面,是教化亿万学子的岗位。
  从此以后,那些读过董文丛指导文章的年轻人,将来无论是什么地位,即便成为半圣,见到董文丛,也得老老实实叫一声董老师。
  教化亿万民众的功劳,不下于大儒征战四方。
  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中,董文丛已经获取通往“立功”的捷径。
  无论多么兴奋,董文丛都守口如瓶,因为方运下令所有官员对《民报》的一切细节严格保密,否则以叛国论处。
  《民报》的准备悄无声息。
  八月初一,人族圣院照常刊发《圣道》与《文报》。
  八月初二,人族历史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民办报纸《民报》正式刊发,《民报》根本没有任何宣传,只是在清晨摆放到象州各城文院的书铺,甚至连书贩都不知情。
  《民报》的头版头条名为“我的第一封战书”,作者署名是方运。
  第1662章 席卷象州
  八月初二的巴陵城天空晴朗,晨风带着秋天的凉爽掠过行人的面庞,而灼热的太阳无惧秋意,不甘示弱照耀大地。
  在晨光下,少许读书人走向州文院边的书铺,《圣道》与《文报》虽然在昨日发行,但并非所有人都已经购买,文院书铺往往要过一个月才会撤下上一期的《圣道》与《文报》。
  杨林是一个普通的童生,年过二十,无论是家世、相貌或各方面,都无特别之处。
  他前几日在老家,昨夜才回来,并没有遇到书贩,又想看《圣道》与《文报》,只得一早前来,准备买完后再回去吃早餐。
  他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后面只有十余人,而在昨天同一时间,这里至少聚集着三千人。
  在书铺正式贩卖的时候,杨林和往常一样,递出几枚黄铜大钱,朗声道:“一份《圣道》,一份《文报》!”
  但是,无人应声。
  杨林一皱眉头,发现本应该走过来收钱的六个书铺店员,全都拿着一份由十几张较大的纸张叠在一起的东西,每个人的表情都无比精彩,不断变化。
  杨林心里暗道现在的书铺店员越来越不像话,但又不好直说,只得轻拍前面的木制柜台,朗声道:“一份《圣道》,一份《文报》!”
  但是,六个店员依旧充耳不闻。
  杨林黑着脸,静静地看着六个店员,心中已经下了决断,买到《圣道》和《文报》后,就去文院举报这几个店员,简直太不把人放在眼里。
  队伍后面一个老秀才怒道:“按时贩售都做不到,成何体统?”
  一个面相和善的童生突然喊道:“你们看的那是何物?似乎是一种新的书籍?”
  这时候,一个店员才随口道:“这是《民报》,今日刚刚发售。”
  “《民报》?”杨林心中的火被疑虑熄灭,他扭头和身后的顾客相互看着,不知道那是什么。
  “《民报》是何物?”老秀才大喊。
  “《民报》是方虚圣、象州官员和方氏藏书馆等联手创办的报刊,相当于《文报》或各地的邸报,但和《文报》或邸报又有些不同,我也说不上来。哎呀,抱歉抱歉,看得太入迷!对不住各位!”那个店员急忙笑着道歉,说完从衣袋里拿出一文钱,放入收款箱中,然后小心翼翼把《民报》叠好,从胸口处放入衣服里。
  看到店员这个举动,在场所有读书人都本能地意识到这《民报》很不一般,更何况跟方虚圣有关系。
  杨林问:“这《民报》是一文钱一份?”
  “对,《民报》很便宜,据说是成本价,就是文字和寻常的不一样,好像叫……对了,叫‘宋体’,据说是方虚圣专门为了《民报》创造,甚至临时让工殿派人改造全象州的印刷工坊。看着有点不习惯,方方正正,失去书法精髓,但方才看了一阵,发现似乎很适合印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