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秘方(2更)(1 / 2)
她还不算没有目的,也知道不能被人哄骗了去。
楼七道:“我们送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件事。”
“什么?”
“月姑娘闲下来没事爱做吃的,一做出来就成秘方。她给苏家大房送了做馄饨的秘方,苏记馄饨铺子近来在林东镇的生意极好,听说苏家大房一家人乐得很,一家男女天天晚上都在包馄饨买。”
最初没人留意,黄灯笼的事闹出来后,大家都知道苏记馄饨铺是月姑娘未离开苏家前的大伯家。最初只是得了月姑娘接济的乡邻去照顾生意,去了之后,发现味道好、用料足,苏记的家主苏光宗还令家里定下规矩,吃馄饨还送一碟素菜丝。那素菜拌得极好吃,不算钱的,去的人就更多了。
而今,苏记馄饨铺子在县城一带都有了名气,近来赶集天小铺子的四张桌子都是满客的,苏家一家人围着铺子忙不过来。
燕大公子听到说吃的,想到近来自己吃的不是炖鸡就是炖鸽,喝得快要吐,直到打屁了,才给吃肉、吃米饭,这会儿一听说有滋味的,“你吃过?”
“我们明月院里的人,好多都去吃了。楼三说馄饨做得一般般,但那馅料调得香,再有就是那素菜拌得好吃,就这样的,如果在燕京城生意会更红火。
苏孙氏想把秘方给她娘家人,可握在苏光宗父子手里,父子两个大男人,生怕秘方走漏了,一学会就把方子给烧了,连孙氏和胡氏、马氏都不知道那调料秘方,两个人轮流藏在屋里拌料,听说苏光宗拌的最好吃。
苏三郎要学,苏光宗说要等他有儿子才教他。苏六娘近来天天闹,非说这秘方有她的份,被苏孙氏给训骂了一顿。”
燕大公子道:“苏光宗父子倒知道这秘方重要。”
“大公子忘了,他们父子都读过书,哪有不知道的。”
这种食谱秘方,尤其是做这个赚钱的生意,那就是旺家的根本,多少人靠着各种秘方吃食成了大富贾。
“近来,苏云山正琢磨要去县城,想给她妻子弄个小推车,去县学门口卖馄饨,请了她妻子娘家的嫂子弟妹一起过去当帮手。近来这二人在她家的店里学包馄饨。”
原本苏三郎、苏六娘无人问津,如果因着自家馄饨做出了名头,登门说亲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尤其是苏三郎,知他读书识字,虽无甚天赋,可最是用心,一到赶集天,自家铺面在镇东,他就推着小车去镇西再摆一个摊,一天下来也能挣不少钱。
苏家人近来赚到钱,家里人也不吵了,就连孙氏都满身是劲,精神气十足,还学会说好话奉承人,早前瞧着嘴笨的胡氏、马氏也都学了一些套话、惯话。
“苏耀祖一家天天晚上挂黄灯笼,可所有人都觉得他家的灯笼太丑,心意不诚,没给他家送银子。他家一到夜里,就在门上贴一个‘悔’字,还与上‘一千两’。”
燕大公子道:“这可真够笨的,这哪里悔,分明是冲着银子来的,换成谁也不会给。”
只是,苏耀祖不像这么笨的人。
“是谁贴的?”
“最初是苏五娘偷着贴上去的,之后发现不对劲,就揭下来了。可苏四郎又给贴上了,过了一夜,他也发现不妥,也早早给揭下。可又被小唐氏给贴上,连续三晚,我们的三拨人都瞧见了,索性后来不理这家人。”
燕大公子乐了,被苏家三房人的笨给乐的。
“苏家三房见得不到钱,不停地换灯笼,可依旧没人理,听昨儿林东镇逢集,苏耀祖带着二郎、四郎跑去苏光宗铺子闹,苏光宗给了五百文钱将他给打发了。
人刚出镇,就遇到孙氏追过去,追着他们父子给臭骂了一顿,骂得苏四郎面红耳赤,苏耀祖还大闹,说大房要逼他们活不下去,孙氏又骂,吸引了不少围观百姓。
孙氏把钱拿了过去,说苏家三房再不勤奋持家,最终会饭都吃不起,想拖累大房,门都没有,还说早前是分了家的,就算苏家三房饿死了,她也不会心软。临走的时候,还赏了苏耀祖、苏云天父子几个耳光,说他们没脸没皮,都养废了!”
燕大公子还真没想到孙氏现在突然活明白了。
“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点?”
“不是,是苏光宗活明白了,连儿女都会教。现在是他当家,连孙氏都听他的,一家人正往好日子奔,哪里会让人带累。
苏光宗是顾忌名声才给五百文,孙氏则是怕三房因着大房的接济,越发懒散,才把钱要回来的。孙氏还把苏富贵也给臭骂了一顿,说他糊涂不会教子孙,三房就是被他给纵容成废物的。”
苏家三房其实有明白人,最明白的就是八郎,后来连四郎也活明白了,只是苏耀祖和苏云天依旧觉得自己是大才子,是天下第一的状元人才,不甘心,又不肯吃苦。 ↑返回顶部↑
楼七道:“我们送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件事。”
“什么?”
“月姑娘闲下来没事爱做吃的,一做出来就成秘方。她给苏家大房送了做馄饨的秘方,苏记馄饨铺子近来在林东镇的生意极好,听说苏家大房一家人乐得很,一家男女天天晚上都在包馄饨买。”
最初没人留意,黄灯笼的事闹出来后,大家都知道苏记馄饨铺是月姑娘未离开苏家前的大伯家。最初只是得了月姑娘接济的乡邻去照顾生意,去了之后,发现味道好、用料足,苏记的家主苏光宗还令家里定下规矩,吃馄饨还送一碟素菜丝。那素菜拌得极好吃,不算钱的,去的人就更多了。
而今,苏记馄饨铺子在县城一带都有了名气,近来赶集天小铺子的四张桌子都是满客的,苏家一家人围着铺子忙不过来。
燕大公子听到说吃的,想到近来自己吃的不是炖鸡就是炖鸽,喝得快要吐,直到打屁了,才给吃肉、吃米饭,这会儿一听说有滋味的,“你吃过?”
“我们明月院里的人,好多都去吃了。楼三说馄饨做得一般般,但那馅料调得香,再有就是那素菜拌得好吃,就这样的,如果在燕京城生意会更红火。
苏孙氏想把秘方给她娘家人,可握在苏光宗父子手里,父子两个大男人,生怕秘方走漏了,一学会就把方子给烧了,连孙氏和胡氏、马氏都不知道那调料秘方,两个人轮流藏在屋里拌料,听说苏光宗拌的最好吃。
苏三郎要学,苏光宗说要等他有儿子才教他。苏六娘近来天天闹,非说这秘方有她的份,被苏孙氏给训骂了一顿。”
燕大公子道:“苏光宗父子倒知道这秘方重要。”
“大公子忘了,他们父子都读过书,哪有不知道的。”
这种食谱秘方,尤其是做这个赚钱的生意,那就是旺家的根本,多少人靠着各种秘方吃食成了大富贾。
“近来,苏云山正琢磨要去县城,想给她妻子弄个小推车,去县学门口卖馄饨,请了她妻子娘家的嫂子弟妹一起过去当帮手。近来这二人在她家的店里学包馄饨。”
原本苏三郎、苏六娘无人问津,如果因着自家馄饨做出了名头,登门说亲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尤其是苏三郎,知他读书识字,虽无甚天赋,可最是用心,一到赶集天,自家铺面在镇东,他就推着小车去镇西再摆一个摊,一天下来也能挣不少钱。
苏家人近来赚到钱,家里人也不吵了,就连孙氏都满身是劲,精神气十足,还学会说好话奉承人,早前瞧着嘴笨的胡氏、马氏也都学了一些套话、惯话。
“苏耀祖一家天天晚上挂黄灯笼,可所有人都觉得他家的灯笼太丑,心意不诚,没给他家送银子。他家一到夜里,就在门上贴一个‘悔’字,还与上‘一千两’。”
燕大公子道:“这可真够笨的,这哪里悔,分明是冲着银子来的,换成谁也不会给。”
只是,苏耀祖不像这么笨的人。
“是谁贴的?”
“最初是苏五娘偷着贴上去的,之后发现不对劲,就揭下来了。可苏四郎又给贴上了,过了一夜,他也发现不妥,也早早给揭下。可又被小唐氏给贴上,连续三晚,我们的三拨人都瞧见了,索性后来不理这家人。”
燕大公子乐了,被苏家三房人的笨给乐的。
“苏家三房见得不到钱,不停地换灯笼,可依旧没人理,听昨儿林东镇逢集,苏耀祖带着二郎、四郎跑去苏光宗铺子闹,苏光宗给了五百文钱将他给打发了。
人刚出镇,就遇到孙氏追过去,追着他们父子给臭骂了一顿,骂得苏四郎面红耳赤,苏耀祖还大闹,说大房要逼他们活不下去,孙氏又骂,吸引了不少围观百姓。
孙氏把钱拿了过去,说苏家三房再不勤奋持家,最终会饭都吃不起,想拖累大房,门都没有,还说早前是分了家的,就算苏家三房饿死了,她也不会心软。临走的时候,还赏了苏耀祖、苏云天父子几个耳光,说他们没脸没皮,都养废了!”
燕大公子还真没想到孙氏现在突然活明白了。
“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点?”
“不是,是苏光宗活明白了,连儿女都会教。现在是他当家,连孙氏都听他的,一家人正往好日子奔,哪里会让人带累。
苏光宗是顾忌名声才给五百文,孙氏则是怕三房因着大房的接济,越发懒散,才把钱要回来的。孙氏还把苏富贵也给臭骂了一顿,说他糊涂不会教子孙,三房就是被他给纵容成废物的。”
苏家三房其实有明白人,最明白的就是八郎,后来连四郎也活明白了,只是苏耀祖和苏云天依旧觉得自己是大才子,是天下第一的状元人才,不甘心,又不肯吃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