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57节(2 / 4)
那,现在朱至都已经放话说了不打,怎么着,谁还想跟朱至唱反调?
不不不,作为一个聪明人,断然不能随便跟人唱反调,尤其这个人是朱至。
想着他们这些武将这些年和朱至一块,其实真占了不少便宜,朱至说不打仗是好事,那肯定就是好事,他们得支持。
“陛下,但不知与北元再开互市,这规矩如何定下?”行吧,与北元握手言和看样子是不可能阻止,那就说说其他的。比如合作的条件是什么,难道不应该商量商量?
朱至就算再能干,毕竟年轻,作为一个年轻孩子,他们得防着朱至被北元的人骗了。
“此事安和公主已经和北元谈妥,另,封元主为平顺王,居于北平。”泰定帝对于朱至办事的效率那是相当满意的,可能在场的臣子对于没有他们用武之地或许觉得不适应,但对泰定帝来说,能让北元的兵马撤回,边境不会再起战事,朱至怎么操作他都信得过。
一干臣子抬起头,有一种诸事已经脱离他们掌控的感觉。
朱至可是公主,大明的公主,泰定帝给她那么大的权利确定是好事?
“陛下,毕竟是公主。”有人冒头提一句,盼着泰定帝能记起这事儿。
不想泰定帝闻言反问:“你们的公主,深入北元腹地,歼北元兵马两万有余,生擒元主。这样的一个人你们担心她会让大明吃亏?还是觉得她没有本事?”
对喽,不希望泰定帝给朱至太多权利的理由不就那么两个,要么觉得朱至不会站在大明的立场为大明考虑;要么也不过是觉得朱至未必有本事应付得了北元,叫大明吃亏。
可是,就是他们诸多担心的这个人,偏偏做到了大明朝廷无人能做到的事。深入北元,灭北元兵马,同时生擒天元帝安然归于大明。
怎么样,他们哪一个能做到这些?谁要是能做得到,试试去,试成了再来跟他说,不该把大事交给朱至来办。
“陛下英明,公主英勇。”方孝孺对朱至是相当的推崇,这一位虽为公主,却不是寻常的公主。有本事的人,能安天下,能定乾坤,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能为国家谋福就该相信支持。
对此,方孝孺得山呼出来,叫泰定帝知道,他对这事儿完全没有意见,反而觉得泰定帝做得对。
“陛下。”然而有人并不愿意就此放弃啊,怎么说这可都是关系大明的大事。
“此事就这么定了。”可惜泰定帝完全不打算听他们废话,掷地有声的告诉他们,这事就那么定了,谁也不必再提。
泰定帝丢下这话就准备走人,朱雄英考虑的是,互市一开,这么说之前朱至打北元人的主意,想把人弄到北平修城修河的事又可以继续操作了。
事情还是可行的。
但这会儿的朱至收到了楚王的信,对于楚文那讨主意的意思,无二话,给楚王出主意啊。
要说朱至确实够损的。她出的主意无非是让楚文对那些挑拨离间的人盯着点,捉着他们的把柄就参。
相信泰定帝对这些臣子也十分厌恶的,只不过不好表现出来。
然而一但有人挑着他们的错处参,泰定帝必会借题发挥。
参人也不用拿什么大事,就他们做的事可以看出,他们为人必不讲究,家里的把柄肯定很多。
事实确如朱至所说,楚王得了朱至的主意,那是拉上一干兄弟们都盯着上他们各家的人。
随后朝廷上也算难得有诸王露脸的时候,参人品行不端,教子不善,留恋烟花之地什么的。别看都是小事,架不住跟德行扯上关系,那人还要不要用,纯粹泰定帝一句话的事。
当泰定帝看到这份名单时,马上懂了,无二话,捋官。
等事情尘埃落定时,楚王更是给朱至再来信,说他生平第一回 被泰定帝夸,那叫一个不容易。
当叔的志向不高,也还好。然朱至忙着,没空跟楚王乐呵。
在这个时候,脱脱求见。 ↑返回顶部↑
不不不,作为一个聪明人,断然不能随便跟人唱反调,尤其这个人是朱至。
想着他们这些武将这些年和朱至一块,其实真占了不少便宜,朱至说不打仗是好事,那肯定就是好事,他们得支持。
“陛下,但不知与北元再开互市,这规矩如何定下?”行吧,与北元握手言和看样子是不可能阻止,那就说说其他的。比如合作的条件是什么,难道不应该商量商量?
朱至就算再能干,毕竟年轻,作为一个年轻孩子,他们得防着朱至被北元的人骗了。
“此事安和公主已经和北元谈妥,另,封元主为平顺王,居于北平。”泰定帝对于朱至办事的效率那是相当满意的,可能在场的臣子对于没有他们用武之地或许觉得不适应,但对泰定帝来说,能让北元的兵马撤回,边境不会再起战事,朱至怎么操作他都信得过。
一干臣子抬起头,有一种诸事已经脱离他们掌控的感觉。
朱至可是公主,大明的公主,泰定帝给她那么大的权利确定是好事?
“陛下,毕竟是公主。”有人冒头提一句,盼着泰定帝能记起这事儿。
不想泰定帝闻言反问:“你们的公主,深入北元腹地,歼北元兵马两万有余,生擒元主。这样的一个人你们担心她会让大明吃亏?还是觉得她没有本事?”
对喽,不希望泰定帝给朱至太多权利的理由不就那么两个,要么觉得朱至不会站在大明的立场为大明考虑;要么也不过是觉得朱至未必有本事应付得了北元,叫大明吃亏。
可是,就是他们诸多担心的这个人,偏偏做到了大明朝廷无人能做到的事。深入北元,灭北元兵马,同时生擒天元帝安然归于大明。
怎么样,他们哪一个能做到这些?谁要是能做得到,试试去,试成了再来跟他说,不该把大事交给朱至来办。
“陛下英明,公主英勇。”方孝孺对朱至是相当的推崇,这一位虽为公主,却不是寻常的公主。有本事的人,能安天下,能定乾坤,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能为国家谋福就该相信支持。
对此,方孝孺得山呼出来,叫泰定帝知道,他对这事儿完全没有意见,反而觉得泰定帝做得对。
“陛下。”然而有人并不愿意就此放弃啊,怎么说这可都是关系大明的大事。
“此事就这么定了。”可惜泰定帝完全不打算听他们废话,掷地有声的告诉他们,这事就那么定了,谁也不必再提。
泰定帝丢下这话就准备走人,朱雄英考虑的是,互市一开,这么说之前朱至打北元人的主意,想把人弄到北平修城修河的事又可以继续操作了。
事情还是可行的。
但这会儿的朱至收到了楚王的信,对于楚文那讨主意的意思,无二话,给楚王出主意啊。
要说朱至确实够损的。她出的主意无非是让楚文对那些挑拨离间的人盯着点,捉着他们的把柄就参。
相信泰定帝对这些臣子也十分厌恶的,只不过不好表现出来。
然而一但有人挑着他们的错处参,泰定帝必会借题发挥。
参人也不用拿什么大事,就他们做的事可以看出,他们为人必不讲究,家里的把柄肯定很多。
事实确如朱至所说,楚王得了朱至的主意,那是拉上一干兄弟们都盯着上他们各家的人。
随后朝廷上也算难得有诸王露脸的时候,参人品行不端,教子不善,留恋烟花之地什么的。别看都是小事,架不住跟德行扯上关系,那人还要不要用,纯粹泰定帝一句话的事。
当泰定帝看到这份名单时,马上懂了,无二话,捋官。
等事情尘埃落定时,楚王更是给朱至再来信,说他生平第一回 被泰定帝夸,那叫一个不容易。
当叔的志向不高,也还好。然朱至忙着,没空跟楚王乐呵。
在这个时候,脱脱求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