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27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确如此。”多米克逮着个说话的机会,赶紧附和道,“卡迈恩先生,我并不认为禁止向中国出口凯兰的机床,就能够对中国的风电产业构成致命打击。中国风电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于许多个方面,凯兰机床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但毕竟还是有一些作用不是?”卡迈恩说。
  “只是很微小的作用。”多米克说,“即使我们停止向中国出口铣床,中国人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替代品,他们的生产不会因此而中断。”
  卡迈恩说:“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好了。你们应当知道,内阁也不想过分地得罪中国。”
  “原来是这样……”索拉特无语了。
  闹了半天,内阁这边也只是要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而已,毕竟是七国集团会议上决定的事情,法国不做点表示也不行。但同时,法国又想维持与中国的往来,不想当出头鸟,所以也不能把中国得罪得太狠了。
  说到底,法国在这个时候也是两头下注,不愿一根筋地跟着美国跑。
  “凯兰的主要业务都是在中国,清单上所列出的这几种铣床,是凯兰向中国出口的最主要的型号。内阁如果要禁止我们向中国出口这几种铣床,必须给我们必要的补偿。”索拉特说。
  “这需要你们提交一个报告。”卡迈恩说。
  “我们会很快向内阁提交这个报告的。不过,在内阁批准给我们补偿之前,我们不会停止向中国出口这些铣床。”索拉特说。
  “放心吧,内阁会很快作出回复的。”卡迈恩说。
  卡迈恩离开了,他还要去其他几家企业传达同样的要求。这并不是一件愉快的工作,幸好内阁也知道此事的难度,给了他不少授权,包括答应给各家企业以必要的补偿。
  这些补偿款,自然是来自于国家财政的。内阁必须征得议会的同意,才能额外地支付这笔费用。至于说议会会不会同意这笔支出,内阁倒不是特别担心,因为议员们的背后正是这些获得补偿的企业。只要补偿款的额度能够让企业满意,议会有什么理由不批准呢?
  看到卡迈恩走远,索拉特向多米克吩咐道:
  “多米克,你马上去一趟中国,会见一下咱们的老朋友们,向他们解释这一次的事情,说明我们只是迫于内阁的压力,不得已为之。幸好我们事先做了准备,答应中国人可以在遭遇不可抗力影响的情况下,使用我们的技术,所以他们的生产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呕,天啊,多米克,我想起来了,我们和中国人签的那个技术使用协议,正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你说说看,中国人是不是早就预见到今天的事情了?”
  索拉特想起一事,不由惊呼起来。
  第559章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
  “你的预言应验了,西方国家还真的联手对我们进行封锁了。”
  国资委,谢天成向前来汇报工作的唐子风说道。他的脸上带着笑意,显然并没有把西方联手封锁这件事情看得太重。
  “唐总的预见能力,的确是让人佩服。谁能想到,最信奉贸易自由化原则的西方国家,会采取这么卑鄙的手段来打击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一旁作陪的法规局副局长吴均感慨地说。
  他的话里有几分恭维,更多的则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这一次七国集团会议提出要采取共同行动,遏制中国,让国内不少人都感到了震惊。在大家看来,美国大统领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已经是很违背西方价值观的事情了,其他西方国家是不可能跟着大统领一块胡闹的。
  谁曾想,大统领的三斧头没奏效,转身就去拉自己的盟友助拳去了。而那些平日里总把“自由”二字挂在嘴上的西方列强,居然便接受了大统领的要求,悍然违反世贸原则,对中国挥舞起了贸易制裁的大棒,无端地提出了一个禁止向中国出口的技术装备清单。
  国际贸易发展至今,各国之间早已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各个国家的产业链是相互关联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一个环节突然与其他环节脱钩,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这个变故中受到的影响也无疑是最大的。
  这些天,各有关部门都在商讨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而大家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个名字,那就是唐子风。因为正是唐子风,在十多年前就发出过警告,并建议各个关键行业建立起“备胎”机制,防备国外突然对我们采取全面的封锁。
  就在一年多以前,借齐木登写文章批评所谓“卡脖子”问题的机会,唐子风鼓动业内同行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进口替代运动,逼迫欧洲的一些机床企业前来与中国同行签订技术共享协议,允许中国机床企业在特定情况下无须获得对方批准便可使用他们的技术专利,生产替代机床,借以消除中国企业对于“卡脖子”问题的顾虑。
  现在回头看去,唐子风的这一举措,简直就是为了今天的变故而量身定制的。而在此前,许多人还觉得唐子风有些多此一举,毕竟,那些欧洲机床企业生产的机床并不涉及到军工等敏感领域,他们有什么理由对中国禁运呢?
  可事实却证明了唐子风的预见是那么精准,人家真的就对这些纯民用的机床下禁令了。
  其实,并不是说唐子风比别人有更高的智慧,只是因为其他人根本想象不到中国的发展会如此迅速,能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由一个短缺经济国家,变成制造业增加值全球第一的世界工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