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64节(1 / 4)
这身打扮不是吏员,而是国子监的监生,怀铭点头称是,还要称他一句“师兄”。
怀安也随大哥喊:“师兄。”
监生摸摸怀安的头,道:“司业与我说起过,我一猜便知是两位,这边请吧。”
沈聿的签押房设在居中位置,中间堂屋,两边是办公和就寝的地方。
沈聿正伏案写字,面前是两大摞卷宗公文,见两个儿子进门,微微诧异:“你们怎么来了?”
怀铭提着一个八角食盒摆在桌上,道:“父亲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沈聿挂起手中的毛笔,扫一眼墙上的黄历,原来已经腊月初八了。
许听澜在家陪芃姐儿,打发哥俩来陪老爹过节。
怀安像个八爪鱼一样飞扑到老爹身上,沈聿一把托住他,仍被撞得一个踉跄,对怀铭道:“你弟弟怎么只长力气不长个儿呢?”
怀安立刻中计,从老爹身上跳下来,比量着头顶到老爹身上的位置:“我长啦,我真长啦!”
“父亲还没用中饭吧?”怀铭笑问。
怀安邀功道:“我和大哥可是起了个大早,紧赶慢赶来的。”
沈聿冷哼:“从城内到这里不到两个时辰,你是晌午时候起的吧?”
怀安不好意思的说:“哎呦,不要拆穿嘛……”
沈聿和怀铭相视而笑,累日以来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怀铭揭开食盒上的盖子,一层层拿出碗碟,是两荤两素,外加一大盅腊八粥。最下层垫着小碳炉,冒着腾腾的热气。
“粥可是母亲亲手熬的。”怀铭盛了一碗粥,拿起一把勺子递给父亲。
沈聿迟疑的接过来:“你母亲平时够累了,你们也不拦着点……”
“拦了。”怀安辩解道:“娘要往里放咸鸭蛋黄,都被我们拦下来了。”
怀铭作证:“这已经是拦过之后的了。”
沈聿唇角一抖,鼓足勇气尝了一口,居然还不错!
兄弟二人才各自喝粥。
沈聿借机教育他们:“看到了吗?’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烹饪虽为小技,同样需要意志坚定,方能有所成就。”
怀安心想:幸亏娘亲意志不够坚定,否则现在喝的就是咸蛋黄腊八粥了……
吃完了粥,长随入内将食盒收走去洗,沈聿带着两个儿子,沿着泥泞的山路,去看新安置好的流民。
半山腰一片毡棚是流民暂居之所,里面住着面黄肌瘦的老人和孩子。不远处划分的宅基地上,年轻的人们就地取材,拉坯盖屋,忙得热火朝天。
雀儿山是群山,这边是“南村”,山北同样有这样一片村落,大伙儿叫“北村”。南北村加起来,共安置了一千多户人家。
沈聿命郎中将病患集中隔离,并设十几个棚子作为公厕,集中便溺,集中处理。严令百姓不许喝生水,吃生食,凡入口的东西都要煮熟。
除此之外,他还鼓励不用做工的小孩子们捕鼠,一只老鼠拿到吏员那里,可以换一小块腊肠。一群半大孩子组成的“捕鼠大队”力量惊人,所到之处,寸鼠不生。
十日之后,山里的老鼠几乎绝迹。 ↑返回顶部↑
怀安也随大哥喊:“师兄。”
监生摸摸怀安的头,道:“司业与我说起过,我一猜便知是两位,这边请吧。”
沈聿的签押房设在居中位置,中间堂屋,两边是办公和就寝的地方。
沈聿正伏案写字,面前是两大摞卷宗公文,见两个儿子进门,微微诧异:“你们怎么来了?”
怀铭提着一个八角食盒摆在桌上,道:“父亲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沈聿挂起手中的毛笔,扫一眼墙上的黄历,原来已经腊月初八了。
许听澜在家陪芃姐儿,打发哥俩来陪老爹过节。
怀安像个八爪鱼一样飞扑到老爹身上,沈聿一把托住他,仍被撞得一个踉跄,对怀铭道:“你弟弟怎么只长力气不长个儿呢?”
怀安立刻中计,从老爹身上跳下来,比量着头顶到老爹身上的位置:“我长啦,我真长啦!”
“父亲还没用中饭吧?”怀铭笑问。
怀安邀功道:“我和大哥可是起了个大早,紧赶慢赶来的。”
沈聿冷哼:“从城内到这里不到两个时辰,你是晌午时候起的吧?”
怀安不好意思的说:“哎呦,不要拆穿嘛……”
沈聿和怀铭相视而笑,累日以来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怀铭揭开食盒上的盖子,一层层拿出碗碟,是两荤两素,外加一大盅腊八粥。最下层垫着小碳炉,冒着腾腾的热气。
“粥可是母亲亲手熬的。”怀铭盛了一碗粥,拿起一把勺子递给父亲。
沈聿迟疑的接过来:“你母亲平时够累了,你们也不拦着点……”
“拦了。”怀安辩解道:“娘要往里放咸鸭蛋黄,都被我们拦下来了。”
怀铭作证:“这已经是拦过之后的了。”
沈聿唇角一抖,鼓足勇气尝了一口,居然还不错!
兄弟二人才各自喝粥。
沈聿借机教育他们:“看到了吗?’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烹饪虽为小技,同样需要意志坚定,方能有所成就。”
怀安心想:幸亏娘亲意志不够坚定,否则现在喝的就是咸蛋黄腊八粥了……
吃完了粥,长随入内将食盒收走去洗,沈聿带着两个儿子,沿着泥泞的山路,去看新安置好的流民。
半山腰一片毡棚是流民暂居之所,里面住着面黄肌瘦的老人和孩子。不远处划分的宅基地上,年轻的人们就地取材,拉坯盖屋,忙得热火朝天。
雀儿山是群山,这边是“南村”,山北同样有这样一片村落,大伙儿叫“北村”。南北村加起来,共安置了一千多户人家。
沈聿命郎中将病患集中隔离,并设十几个棚子作为公厕,集中便溺,集中处理。严令百姓不许喝生水,吃生食,凡入口的东西都要煮熟。
除此之外,他还鼓励不用做工的小孩子们捕鼠,一只老鼠拿到吏员那里,可以换一小块腊肠。一群半大孩子组成的“捕鼠大队”力量惊人,所到之处,寸鼠不生。
十日之后,山里的老鼠几乎绝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