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57节(2 / 4)
赵瓒之本就是觊觎帝位,看到了朝中此番变局,想必更是坐不住了,若是等到秋意浓,再着手遣人采石冶炼火械,怕到那个时候,他的皇兄赵珩之已然坐上了龙座,朝中亦是已经形成了他的拥趸与鹰犬,届时,假令造兵起势的话,情状便是对他百弊而无一利,以赵珩之的品行与算计,怕是得登大宝的那一日,必会下诏肃清赵瓒之安放在庙堂之中的诸般势力,枢密院、刑部、殿前司等官衙俱是他的左膀右臂,假若让赵珩之对其进行整饬与换血,毫无疑问地,赵瓒之必会元气大伤,不说能不能大行兵变之事,就连制衡赵珩之的力量都消弭了,赵珩之会如何对待他潜龙之时就有谋逆贰心的皇弟,这般结果,就弥足耐人寻味了。
为制敌先机,媵王的动作必须要快,要快,因着要快,致使他算岔了采掘隧洞的适宜天时,开春之初便急募了一批劳役,让他们昼夜不辍地掘采菱花燧石,这一桩事体他不好明面出手,他知晓大理寺盯他盯得很紧,遂是委托于暗桩之一常娘,常娘原是把事体办得极是妥帖,但不曾想过,天有不测之风云,久晴大雾必雨。
前几日,骤然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霏霏春雨,雨丝的势头并不甚,但对于石场里掘石的人,却是极为致命的,粘稠绵密的雨水,悄然渗入了石基与地脉深处,让这深达七丈的隧洞,在不为人知的时候,将其肢解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危楼,夜半雨水一沉,这一座隧洞就轰然坍塌沉陷,那石场里那劳役督头的话来形容,那场面撑上一句山崩地裂也不为过,场面极为骇人震颤。
隧洞里头,拢共有七人,有三位资历较老的劳役,另外四位俱是当日新来的劳役,不消说,温廷舜已然知晓这四人是谁了。
他端坐在马车之上,思绪却如纸鸢一般纵出了窗沿,他想象着坍塌时的情状,七人尚在隧洞的最深处采着菱云燧石,他们没个防备,也压根儿来不及逃,悉数被掩埋在了七丈之深的地脉之下。
事态远比温廷舜所料想得要严峻与复杂,隧洞若是坍塌了,不论大小,里头被掩埋的人,能活下来的,近乎微乎其微。
那么,魏耷、庞礼臣、吕祖迁、杨淳他们……
这一道消息,压得格外严密,唯有酒场的督头与常娘二人知晓,椿槿也是今番才知晓隧洞吞人一事,花容之上难掩诧色,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塌了也无妨,好在那些被掩埋下去的人,一个一个俱是奴籍,只消将帐籍和路引一并地毁了去,饶是有人泄情给了官府,官府调兵遣将来酒场探查,怕是也查不出这些人的名分,若要立牒讼狱,怕是更加困难。总之,优势是在我们这里。”
常娘眸心淡淡,说道:“石场之中,不会有人泄密的,有云督头在场子里头把关住了那些劳役们的嘴,一番声东击西的恐吓,他们便是吓成了软脚虾,假令又有人嘴碎,便立即拖去杖了罚,以儆效尤,现在,这些人的嘴特别严实,他们知晓,自己的命拿捏在了石场之中,只有在石场里头,才是最安全的,若是出了石场,他们的性命便是不保。两害相较取其轻,但凡是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们心中都有计较,纵使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会将此事捅出去。”
温廷安眸心深处,覆了一层极薄的冷霜,任由扶几之上酌至一半的香茗冷却。
照常娘的意思,那云姓的石场督头,怕是也将酒场里头的劳役悉数严教了一回,一时之间,石场里人人自危,委实不敢妄自多言。
这也勿怪阮渊陵派遣出去的暗探,为何查不出魏耷他们四人的线索,原来是消息都被常娘与督头压了下去,纵然要密查,但那劳役们集体串供,口风甚严,旁敲侧击一番探询,也不易问出端倪。
他袖裾之下那一截清瘦修长的手臂,青筋微微突起,甚至是骨骼也骤显了起来,白皙的面庞沉浸在了半晦半暗的光影之中,眼眸隐微地眯了起来,淡淡地深吸了一口气,极力将内心里的一些思绪镇压下去,克制住了面部神态,表情仍旧薄澹矜冷,似笑非笑地问道:“倘若这些被掩埋在了隧洞之下的人,他们还活着呢?”
椿槿蓦地一怔,遂是望向了常娘,秋笙继续问道:“这些劳役如果还活着的话,常娘子可有遣人将他们救出?”
这一番话,多少有些质询的意味了。
常娘默坐了一会儿,看了秋笙一眼,秋笙的眼神是纤柔的,没什么锋芒与寒意,似是方才那一问,不过是她随口问出来的话罢了,并无与她针锋相对的意思。
常娘下意识揉了揉眉骨,暗忖自己应当是多虑了,秋笙的底细她特地查过了,是扬州西湖的一位瘦马,父母双亡,身世惨凄,被牙行转手卖了三次,前两次因不堪鸨母蹉跎剥削之忧,都逃了出来,这一次她被牙行卖入了常氏酒坊之中。
常娘初见秋笙纤弱扶风的模样,不知为何,竟是想起了自己一个早夭的女儿,她女儿同秋笙一般,姝色艳美,身骨却很孱弱,脾性亦是娇纵,而讳字里,亦藏有一个『笙』字。假令不是因一年前的元祐战乱与和谈,她的笙姐儿,就不绝会沦落为了战俘,被金人抓去了战俘营里,像是卑贱之物,被大肆轻侮,常娘是后来实在乱坟岗寻到她的笙姐儿的,滂沱大雨之下,小女孩的衣衫尽破,眸瞳黯然,脸色枯败,俨似被尽数蹉跎的一枝娇花,尽成凋敝之色,零落成泥,毫无生气。
那一年,她的女儿笙姐儿只有十五岁,在一年前,她刚为笙姐儿觅了一位好良婿,双方家里都互换了庚帖,纳了吉,筹算好了嫁妆,待一切准备停当,今岁惊蛰前后,笙姐儿就准备嫁做人妇了,但元祐议和一案,将一切都尽数扰乱了。
常娘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名曰旬哥儿,但她偏偏宠爱笙姐儿,大抵是笙姐儿太柔弱了,也招人疼爱,常娘的爱就不是雨露均沾的,对儿女们的关注之中,总是会偏向笙姐儿多一些,致使旬哥儿并不亲近她,反而亲近父亲,但在一年前的战乱之时,旬哥儿的父亲死在金兵的乱刀之下,笙姐儿也死了,常娘悲痛欲绝,原本也欲自尽,是旬哥儿阻住了她,拉着她随着大队伍一路流亡,从元祐一路流亡至了蓟州,再从蓟州流亡至幽州的漏泽园。
这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啊,挺直了脊梁骨,用一张虽稚嫩却坚执的面容,对她一字一顿说:“娘不能这般自私,我好想活着,可是您死了的话,旁人便会说我是个没娘的种,我不想受旁人的轻侮。所以——”
“娘,求求您,求您活下来,好不好?”
常娘的死志一下子就轻了,她更是被旬哥儿的话一举击溃了,她答应过旬哥儿,要好好活着,旬哥儿是她活在人间世里唯一的盼头了。
她对旬哥儿好了不少,让他在幽州的蒙馆里读书,旬哥儿有科举的念头,她祈盼他往后能步入青云路。
她对旬哥儿越好,与诸同时,她心中也对笙姐儿愈有浓深的愧意,她没有保护好她的小姑娘。
思绪千回百转,常娘在七日前,初见了秋笙之时,竟是有一种如见夭女的幻象,毕竟,二人真的生得太相似了,不仅是面靥与五官,身量与谈吐,还有是那穿衣的用色与偏好,都别无二致。
那一袭遍地荼白天水碧,便是她为笙姐儿所缝制的嫁妆之一,当这一席裙赏穿在新来的秋笙身上之时,有那么一瞬间,常娘心中大恸,深深觉得,是她的笙姐儿回来了。
可理智在不经意间地惊醒了她,眼前的秋笙,并非她的笙姐儿。
一片亭亭青烟之间,常娘缓然地回了神来,思绪回笼,心中的沉痛之意淡了些许,眸色亦是微微凝了住,看回秋笙,她的心肠硬了一硬,声音陡地冷然了几分:“新遣出去的那一批劳役,纵然他们有存活之机,但这些人亦是不能活。”
温廷舜心下蓦然一凛,在原地静坐了好一会儿,常娘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几近于不言而喻——这就是说明,在隧洞塌陷了以后,常娘并未吩咐云督头立即进行掘洞之务,石场之上的劳役,他们没有救人。 ↑返回顶部↑
为制敌先机,媵王的动作必须要快,要快,因着要快,致使他算岔了采掘隧洞的适宜天时,开春之初便急募了一批劳役,让他们昼夜不辍地掘采菱花燧石,这一桩事体他不好明面出手,他知晓大理寺盯他盯得很紧,遂是委托于暗桩之一常娘,常娘原是把事体办得极是妥帖,但不曾想过,天有不测之风云,久晴大雾必雨。
前几日,骤然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霏霏春雨,雨丝的势头并不甚,但对于石场里掘石的人,却是极为致命的,粘稠绵密的雨水,悄然渗入了石基与地脉深处,让这深达七丈的隧洞,在不为人知的时候,将其肢解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危楼,夜半雨水一沉,这一座隧洞就轰然坍塌沉陷,那石场里那劳役督头的话来形容,那场面撑上一句山崩地裂也不为过,场面极为骇人震颤。
隧洞里头,拢共有七人,有三位资历较老的劳役,另外四位俱是当日新来的劳役,不消说,温廷舜已然知晓这四人是谁了。
他端坐在马车之上,思绪却如纸鸢一般纵出了窗沿,他想象着坍塌时的情状,七人尚在隧洞的最深处采着菱云燧石,他们没个防备,也压根儿来不及逃,悉数被掩埋在了七丈之深的地脉之下。
事态远比温廷舜所料想得要严峻与复杂,隧洞若是坍塌了,不论大小,里头被掩埋的人,能活下来的,近乎微乎其微。
那么,魏耷、庞礼臣、吕祖迁、杨淳他们……
这一道消息,压得格外严密,唯有酒场的督头与常娘二人知晓,椿槿也是今番才知晓隧洞吞人一事,花容之上难掩诧色,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塌了也无妨,好在那些被掩埋下去的人,一个一个俱是奴籍,只消将帐籍和路引一并地毁了去,饶是有人泄情给了官府,官府调兵遣将来酒场探查,怕是也查不出这些人的名分,若要立牒讼狱,怕是更加困难。总之,优势是在我们这里。”
常娘眸心淡淡,说道:“石场之中,不会有人泄密的,有云督头在场子里头把关住了那些劳役们的嘴,一番声东击西的恐吓,他们便是吓成了软脚虾,假令又有人嘴碎,便立即拖去杖了罚,以儆效尤,现在,这些人的嘴特别严实,他们知晓,自己的命拿捏在了石场之中,只有在石场里头,才是最安全的,若是出了石场,他们的性命便是不保。两害相较取其轻,但凡是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们心中都有计较,纵使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会将此事捅出去。”
温廷安眸心深处,覆了一层极薄的冷霜,任由扶几之上酌至一半的香茗冷却。
照常娘的意思,那云姓的石场督头,怕是也将酒场里头的劳役悉数严教了一回,一时之间,石场里人人自危,委实不敢妄自多言。
这也勿怪阮渊陵派遣出去的暗探,为何查不出魏耷他们四人的线索,原来是消息都被常娘与督头压了下去,纵然要密查,但那劳役们集体串供,口风甚严,旁敲侧击一番探询,也不易问出端倪。
他袖裾之下那一截清瘦修长的手臂,青筋微微突起,甚至是骨骼也骤显了起来,白皙的面庞沉浸在了半晦半暗的光影之中,眼眸隐微地眯了起来,淡淡地深吸了一口气,极力将内心里的一些思绪镇压下去,克制住了面部神态,表情仍旧薄澹矜冷,似笑非笑地问道:“倘若这些被掩埋在了隧洞之下的人,他们还活着呢?”
椿槿蓦地一怔,遂是望向了常娘,秋笙继续问道:“这些劳役如果还活着的话,常娘子可有遣人将他们救出?”
这一番话,多少有些质询的意味了。
常娘默坐了一会儿,看了秋笙一眼,秋笙的眼神是纤柔的,没什么锋芒与寒意,似是方才那一问,不过是她随口问出来的话罢了,并无与她针锋相对的意思。
常娘下意识揉了揉眉骨,暗忖自己应当是多虑了,秋笙的底细她特地查过了,是扬州西湖的一位瘦马,父母双亡,身世惨凄,被牙行转手卖了三次,前两次因不堪鸨母蹉跎剥削之忧,都逃了出来,这一次她被牙行卖入了常氏酒坊之中。
常娘初见秋笙纤弱扶风的模样,不知为何,竟是想起了自己一个早夭的女儿,她女儿同秋笙一般,姝色艳美,身骨却很孱弱,脾性亦是娇纵,而讳字里,亦藏有一个『笙』字。假令不是因一年前的元祐战乱与和谈,她的笙姐儿,就不绝会沦落为了战俘,被金人抓去了战俘营里,像是卑贱之物,被大肆轻侮,常娘是后来实在乱坟岗寻到她的笙姐儿的,滂沱大雨之下,小女孩的衣衫尽破,眸瞳黯然,脸色枯败,俨似被尽数蹉跎的一枝娇花,尽成凋敝之色,零落成泥,毫无生气。
那一年,她的女儿笙姐儿只有十五岁,在一年前,她刚为笙姐儿觅了一位好良婿,双方家里都互换了庚帖,纳了吉,筹算好了嫁妆,待一切准备停当,今岁惊蛰前后,笙姐儿就准备嫁做人妇了,但元祐议和一案,将一切都尽数扰乱了。
常娘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名曰旬哥儿,但她偏偏宠爱笙姐儿,大抵是笙姐儿太柔弱了,也招人疼爱,常娘的爱就不是雨露均沾的,对儿女们的关注之中,总是会偏向笙姐儿多一些,致使旬哥儿并不亲近她,反而亲近父亲,但在一年前的战乱之时,旬哥儿的父亲死在金兵的乱刀之下,笙姐儿也死了,常娘悲痛欲绝,原本也欲自尽,是旬哥儿阻住了她,拉着她随着大队伍一路流亡,从元祐一路流亡至了蓟州,再从蓟州流亡至幽州的漏泽园。
这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啊,挺直了脊梁骨,用一张虽稚嫩却坚执的面容,对她一字一顿说:“娘不能这般自私,我好想活着,可是您死了的话,旁人便会说我是个没娘的种,我不想受旁人的轻侮。所以——”
“娘,求求您,求您活下来,好不好?”
常娘的死志一下子就轻了,她更是被旬哥儿的话一举击溃了,她答应过旬哥儿,要好好活着,旬哥儿是她活在人间世里唯一的盼头了。
她对旬哥儿好了不少,让他在幽州的蒙馆里读书,旬哥儿有科举的念头,她祈盼他往后能步入青云路。
她对旬哥儿越好,与诸同时,她心中也对笙姐儿愈有浓深的愧意,她没有保护好她的小姑娘。
思绪千回百转,常娘在七日前,初见了秋笙之时,竟是有一种如见夭女的幻象,毕竟,二人真的生得太相似了,不仅是面靥与五官,身量与谈吐,还有是那穿衣的用色与偏好,都别无二致。
那一袭遍地荼白天水碧,便是她为笙姐儿所缝制的嫁妆之一,当这一席裙赏穿在新来的秋笙身上之时,有那么一瞬间,常娘心中大恸,深深觉得,是她的笙姐儿回来了。
可理智在不经意间地惊醒了她,眼前的秋笙,并非她的笙姐儿。
一片亭亭青烟之间,常娘缓然地回了神来,思绪回笼,心中的沉痛之意淡了些许,眸色亦是微微凝了住,看回秋笙,她的心肠硬了一硬,声音陡地冷然了几分:“新遣出去的那一批劳役,纵然他们有存活之机,但这些人亦是不能活。”
温廷舜心下蓦然一凛,在原地静坐了好一会儿,常娘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几近于不言而喻——这就是说明,在隧洞塌陷了以后,常娘并未吩咐云督头立即进行掘洞之务,石场之上的劳役,他们没有救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