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02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乾宁五年(898),第三届“夏王赏”被授予摩尼法师,因此著了一本名曰《几何》的国子监教材,得钱3600缗,另授中大夫散官。
  乾宁六年(899)轮空,无人得赏。
  天祐元年(900),第四届“夏王赏”被授予夏州农妇拓跋氏,因其培育出了“乌延羊”献给拓跋思敬,思敬再献给朝廷,故得钱3600缗、袭爵朔方郡君,其夫拔为里正,诸子安排工作。
  建极元年(901),第五届“夏王赏”被授予工部船舻司员外郎马万鹏,因其主持建造了“海鲛”号而得赏。赏钱3600缗不在话下,另袭爵麟游县男、食封三百户。
  建极二年(902),轮空,无人得赏。
  建极三年(903),军器监魏十一郎提出汝州煤中含有“石流黄”,故用来炼制刀剑易脆折。又提出一些铁矿石中亦含“石硫磺”。但他的这两种说法都没法得到有效证明,“冒黄烟”这个证据并不足够充分,虽然很多工匠认同了他的说法。
  邵树德觉得规矩就是规矩,没法证明自己的理论,那就不能赏,故本年轮空。但他私人赏钱千缗,以资鼓励,嘱咐他继续研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理论。
  科学是严谨的,提出了理论,那么一定要得到证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邵树德一贯强调的。他也通过这种严谨的态度,来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建极四年(904)——也是今年颁的第六届“夏王赏”,授予了安东府旅顺县主簿李谟。
  因其在读国子监营建科时期,指导修建紫薇城的工匠创造性地运用几何、力学知识,修建了很多拱形、弧形结构,并参与洛阳下水道拱门、天津桥拱形结构的修建,精确计算出了所需砖石的用量,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
  有此诸多功绩,得赏3600缗,升任安东府营口令。
  今年(905)的奖要明年来颁——也就是第七届“夏王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这个通过改进丝绸织机而得到羊毛提花机的河南府农妇刘氏了。
  虽说丝绸早就可以织造花纹了,你改进过来织羊毛花纹,看似进步不大,但新事物就是新事物,邵树德愿意颁奖,一点不吝啬。
  对了,颁奖机构已经变成了内务府,毕竟这个奖快十年了,一直都是邵树德私人出钱,划到内务府名下也正当其时。
  第八届“夏王赏”其实也有眉目了,应该会是司农寺的人得奖,因为培育出了挽力较大的“铁力马”。
  邵树德辛勤十年,不惜重赏,细心引导,结出的硕果非常喜人。
  如果说王雍所著的《血脉论》、摩尼法师编撰的《几何》,还有可能沦落为角落里吃灰的“杂学”的话,羊毛纺织机、羊毛提花机、乌延羊、铁力马这种东西,则将会永久存在于这片大地之上。
  这就是邵树德追求的不会消失的东西。因为它是有生命力的,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定然会被大量使用,甚至推陈出新,在未来继续进步。
  精通几何及粗浅力学的营建士这一职业会不会被压制乃至消失,邵树德不确定,但他谨慎看好。因为在人家的指导下,技术未必有多少进步,但真的省钱、省工、省材料啊。
  船舶之事,邵树德也不确定,他是真的害怕后世被人一喷,这些船舶技术上的进步犹如昙花一现般消失掉——没有市场需求,没有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技术退步并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说司空见惯。
  他现在还在努力,绞尽脑汁想让更多人分润到“海洋产业”的好处。
  是的,你得先创造一个市场,然后通过市场催生出一个产业。市场和产业互相促进,形成正向反馈,自我完善,自我扩张,这样才是最理想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羊毛就是一个典型的正面例子。
  市场需求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没人去满足他,以至于老百姓用苇絮塞进布匹内缝制起来保暖。羊毛的出现是降维打击,更契合整个降温的大环境,故得到了令人惊叹的发展。
  当然,邵树德安定秩序,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创造了更多的消费人群也是市场飞速扩展的重要原因。
  毛布市场已经牢不可破、坚不可摧了,因为他与粮食、肉类、皮革、奶制品甚至是草原制盐(纯碱)的生产互为嵌套、互为链条、互相促进,大夏百姓的生产生活习惯,已经被他永久性改变了。
  海洋产业相对而言还比较脆弱,一点都不坚固,完全是靠邵树德一个人力捧起来的。
  百姓离开不毛衣御寒,但真的可以不吃咸鱼。也就是说,咸鱼是可以替代的,怎么办?邵树德能想到的,就是让更多的海洋相关制品走入百姓生活,一个可以被替代,如果十个、百个呢?或许就难以替代了。
  诸般花色的毛布很快分发了下去。
  莺莺燕燕们将其置于案几之下,仔细欣赏,爱不释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