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行俭入长安城的时候,心中也颇多感慨。
  从去岁二月随大军出征百济,到今岁归朝,足足一年的时间门啊。
  裴行俭久违踏入吏部侍郎院后,就见山茶树下,蕉叶覆鹿的案桌旁,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姜沃已经备好了茶,算是替他接风洗尘。
  见他进门,姜沃就笑问道:“裴侍郎缺值一年有余,不知该如何算考评?”
  裴行俭已经换回了绯色官服,但行走起来,还有种军中的凌厉之气难改。
  他走过来坐下,喝了一盏茶后才带着幽幽抱怨道:“旁人就算了,唯有姜侍郎,是最不能说我缺值的——若非姜侍郎在朝上提出的那‘新宗属关系’条例,我怎么会耽搁到如今才回京?”
  去年十一月,师父苏定方都已经带着百济(前)义慈王回京了,他却还得留在百济。
  原因便是,眼前这位调侃他旷工一年的姜侍郎。
  裴行俭心有戚戚焉:什么叫‘恶人先告状’啊,若非你在朝上提出大唐对属国‘统’而不‘治’的问题,朝廷没有后续一系列的条文发往熊津都督府……我早回来了啊!
  姜沃莞尔,以茶代酒敬他一杯:“是,还要多谢守约在新罗和倭国,替我们‘一类属国’的安置进行具体试点。”
  *
  时间门回到显庆五年七月。
  姜沃在李勣大将军主持的尚书省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对属国‘统’而难‘治’的问题。
  等大朝会的时候,尚书省就作为一个大的议题,拿了出来。
  彼时朝中已经确定要‘倭国’变成‘属国’。
  那‘属国’要如何治理呢?
  “这些年来,大唐与属国的关系,基本只维持在‘朝贡’和‘册封’。是形服而心犹未化。”
  直白来说,有的甚至只维持一个名义。
  姜沃拿了吐蕃来举例子:“吐蕃亦在贡表中称臣。”因出使过吐蕃,还曾拿此事亲口问过禄东赞,因此姜沃记得很熟。
  “陛下登基之初,吐蕃就派使臣前来,送上赞普亲笔贡表: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臣当勒兵赴国讨除之。”[1]还献上许多金银珠宝。
  “只观此贡表,看其贡物,当真是言辞恳切恍如持节忠臣,其心天地可昭。”
  然而这些年,吐蕃背地里却是小动作不断,寇吐谷浑边犯大唐界,挑动其余属国谋反——都是吐蕃干过的事儿。
  *
  彼时朝上便有朝臣提出——
  不是不愿意‘统治’。
  而是真没那个条件。
  广地劳民。如今大唐本土的子民都不够,是绝不可能迁人去外地的(除非流放)。不但不能迁人出去,每每征战后,还会内迁一部分子民。
  那就导致了,哪怕灭国后,也只能是依旧靠当地人治理当地人。难免得其民,却不足以使令其民,以至于叛乱频发。
  越偏远的羁縻州,朝廷掌控力就越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