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02节(1 / 4)
姜月似乎看见了商机,得赶紧买些上好的绢布来,明日就多设计些头花的款式,做成了再教给小姜们一起做。
她今日还发现,有些客人同旁人聊天时提起她们是无忧手工坊的李掌柜介绍来的。
还不止一个。
今日百宝阁能来这么多客人,想必李掌柜在背后也出了力。
姜月从刚才那包钱袋子里拿出了四十两,第二日去无忧手工坊找了李掌柜。
第110章 皮卡丘折扇
李掌柜看见姜月一大早过来时, 很是意外,笑道,“姜姑娘, 新铺子刚开张, 你还有空来我这儿?”
不应该在那边寸步不离地守着或是做东西吗?
姜月将银子拿出来笑道,“铺子里有我阿爹和阿娘支应着在, 我走这一会儿的功夫不妨事, 我今日是来感谢您给我推荐客人的。这些请您务必收下。”
李掌柜一愣, 反应过来姜月这是在感谢他给她介绍客人,于是笑着推辞道, “随口说一声的事,哪值得专门来谢呢?”
姜月道, “李掌柜当我是自己人,也不怕客人推荐过去了就不回来了, 但我却不能这样想。”
百宝阁铺子的购置和开张, 李掌柜是没参与的,铺子的营收自然也没有他的分成, 李掌柜推荐客人来,是担着自己客人会流失的风险的。
姜月说完,便直接将银子塞到了李掌柜手中。
李掌柜拿到手便觉得沉甸甸的,一握发现有四锭银子,忙又拒绝道, “那值得这么多银子?”
姜月道, “请您务必收下,以后我铺子若是办什么活动庆典的时候, 还希望掌柜的再帮我推荐推荐呢。你若是不收,我以后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话说到这份儿上, 李掌柜知道姜月是真心想感谢他,“既然如此,那姜姑娘以后可千万别客气。”
“这是自然。”姜月笑道。
她又向李掌柜请教了下集市上那些铺子的布料最受欢迎,李掌柜自然是知无不言。
姜月出了手工坊以后,又去了一趟随云之前给她推荐的书坊,将昨日和前日最新抄出来的诗集取了回来,同时还买了些硬纸准备回去做折扇。
书坊老板给了她十本诗集,集市上书坊抄写的费用比码头那边的贵不少,但胜在离得近方便。每本抄写的费用算作一两银子,姜月便给了十两。
硬纸的话,一张便要五两银子,姜月只买了一张,先拿回去练练手。
她如今有了不少银子在手上,买东西也不必紧着了。
回去的路上,她又去珍珠货商那里买了珍珠,去铜匠铺子那定制了三千根铜丝,去布坊买了六匹花色极为好看的布料,让今日上午就抽空送来,顺便还订了几套针线。
珍珠她买了五百两的量,是上次买的两倍多,虽是比市面上其他的卖珍珠的地方便宜了一些,但姜月还是感慨了一句,“真肉疼。”
买铜丝原是要花一百六十两,铜匠老板见她定的多,只要了一百五十两。
姜月先给了铜匠老板七十五两的定金,并找他要了单据。
五百两的珍珠,约莫也就只能做三四十支珠钗,三千根铜丝却足够做一两百支珠钗了。姜月一口气订这么多铜丝是因为老板出货慢,相对于珍珠而言又便宜,便多备着些。
至于布料,姜月考虑到头花的售价,没有买太昂贵的,一匹十三米左右的布是十两银子,一共是六十两。加上针线,共七十两。
昨日才刚进口袋的九百零四两,一个早上过去,便花了七百四十五两出去。加上给李掌柜的四十两,如今手上的银子真正属于她的也不过一百一十余两了。
姜月再次感叹,“钱还没捂热,就不剩什么了。” ↑返回顶部↑
她今日还发现,有些客人同旁人聊天时提起她们是无忧手工坊的李掌柜介绍来的。
还不止一个。
今日百宝阁能来这么多客人,想必李掌柜在背后也出了力。
姜月从刚才那包钱袋子里拿出了四十两,第二日去无忧手工坊找了李掌柜。
第110章 皮卡丘折扇
李掌柜看见姜月一大早过来时, 很是意外,笑道,“姜姑娘, 新铺子刚开张, 你还有空来我这儿?”
不应该在那边寸步不离地守着或是做东西吗?
姜月将银子拿出来笑道,“铺子里有我阿爹和阿娘支应着在, 我走这一会儿的功夫不妨事, 我今日是来感谢您给我推荐客人的。这些请您务必收下。”
李掌柜一愣, 反应过来姜月这是在感谢他给她介绍客人,于是笑着推辞道, “随口说一声的事,哪值得专门来谢呢?”
姜月道, “李掌柜当我是自己人,也不怕客人推荐过去了就不回来了, 但我却不能这样想。”
百宝阁铺子的购置和开张, 李掌柜是没参与的,铺子的营收自然也没有他的分成, 李掌柜推荐客人来,是担着自己客人会流失的风险的。
姜月说完,便直接将银子塞到了李掌柜手中。
李掌柜拿到手便觉得沉甸甸的,一握发现有四锭银子,忙又拒绝道, “那值得这么多银子?”
姜月道, “请您务必收下,以后我铺子若是办什么活动庆典的时候, 还希望掌柜的再帮我推荐推荐呢。你若是不收,我以后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话说到这份儿上, 李掌柜知道姜月是真心想感谢他,“既然如此,那姜姑娘以后可千万别客气。”
“这是自然。”姜月笑道。
她又向李掌柜请教了下集市上那些铺子的布料最受欢迎,李掌柜自然是知无不言。
姜月出了手工坊以后,又去了一趟随云之前给她推荐的书坊,将昨日和前日最新抄出来的诗集取了回来,同时还买了些硬纸准备回去做折扇。
书坊老板给了她十本诗集,集市上书坊抄写的费用比码头那边的贵不少,但胜在离得近方便。每本抄写的费用算作一两银子,姜月便给了十两。
硬纸的话,一张便要五两银子,姜月只买了一张,先拿回去练练手。
她如今有了不少银子在手上,买东西也不必紧着了。
回去的路上,她又去珍珠货商那里买了珍珠,去铜匠铺子那定制了三千根铜丝,去布坊买了六匹花色极为好看的布料,让今日上午就抽空送来,顺便还订了几套针线。
珍珠她买了五百两的量,是上次买的两倍多,虽是比市面上其他的卖珍珠的地方便宜了一些,但姜月还是感慨了一句,“真肉疼。”
买铜丝原是要花一百六十两,铜匠老板见她定的多,只要了一百五十两。
姜月先给了铜匠老板七十五两的定金,并找他要了单据。
五百两的珍珠,约莫也就只能做三四十支珠钗,三千根铜丝却足够做一两百支珠钗了。姜月一口气订这么多铜丝是因为老板出货慢,相对于珍珠而言又便宜,便多备着些。
至于布料,姜月考虑到头花的售价,没有买太昂贵的,一匹十三米左右的布是十两银子,一共是六十两。加上针线,共七十两。
昨日才刚进口袋的九百零四两,一个早上过去,便花了七百四十五两出去。加上给李掌柜的四十两,如今手上的银子真正属于她的也不过一百一十余两了。
姜月再次感叹,“钱还没捂热,就不剩什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