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第254节(3 / 4)
路上跟白昊阳商量:“制衣厂如果能看中咱们的产品,愿意用咱的图生产这款包,那就让他们匀咱一点活,他们出材料,我们只加工,他们给加工费…这挣的肯定不如咱们自己做挣得多,但这种大批量要的布源咱们欠缺,还缺票。跟他们合作不光能解决这个问题,还安全。”
他们这算个小作坊了,家里成天这么热闹,难免不会引起邻居怀疑,回头再给她找事儿,虽说能解决,但也觉得挺膈应得慌。
要是能跟制衣厂谈成合作,就是跟国营单位挂钩了,这跟从火柴盒厂接活没多少区别,变得相对合理合法一些。
就是多了层保护罩,在这层保护罩下他们能发挥的东西就多了。
用两张图纸,换一个保护罩,很划算。
白昊阳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回还不用则铭哥那边的关系吗?”
邱家在制衣厂有关系,周嘉妮知道,但之前买布头这些她觉得没必要,凭白昊阳的巧嘴就能谈下来,非要耗费一次人情,不划算。
周嘉妮:“我们先自己谈。”
他们经常从这边买碎布头,加上白昊阳行事也活络,跟门卫都混熟了,此时见两人过来,门外笑着招呼道:“又来买布头啊?”
周嘉妮笑着递上一瓶路上买的汽水,道:“大爷,这次不光买布头,我还想跟您打听一下,我们要是想跟厂里谈个生产方面的合作得找谁负责?”
找厂长?她当然知道可以找厂长,可人家明明各层部门分的很清楚,你非得跳过去直接找大领导,哪怕大领导那边通过了并安排下去,下头原本就负责该程序的人也不会多高兴。
老大爷握着冰镇汽水,在这炎热的夏天里添了一丝凉意,心头舒畅,一听说跟生产上的东西有关,就忙道:“找生产科的聂科长,你们进门直走…看见那栋二层小楼了吗?从那边往右拐,在右边那排房子,上二楼,办公室门上都写着,看着字儿就找着了…今儿你们运气好,聂科长刚好在家呢。”
“谢谢大爷。”
两人登了记就进去了。
往办公楼走的时候,白昊阳低声道:“要是不成,咱就找找葛家姑姑。”
是指邱则铭大姨婆家的小姑子,也是邱家在服装厂的关系。之前邱则铭帮滨县服装厂弄的那批料子就是走得葛家姑姑的关系。
周嘉妮不赞同:“要是不成,说明厂里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生产需要,或者觉得我们推荐给他们的产品不合适,这种情况走人情关系只是让葛家姑姑为难。要是不成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可以找周边的服装厂试试……”
虽然还有半年就进入八零年代了,但这时候的物资依旧紧缺,服装厂的东西只有不够卖的份,不可能缺少产品生产。
而这时候很多国营单位根本不在乎创新不创新,就包来说,现在斜挎着一款军绿帆布包走在街上依旧能意气风发。
而很多农村孩子上学装书的包还都是家里自己缝的布包,能用一块完整的布做的都少,大多都是碎布头拼接起来的。
能背上军绿帆布包,是特别多、特别多青年人和孩子的梦想。
所以书包创不创新根本无所谓啊。
两人都有些紧张,忐忑不安地上了二楼,找到了聂科长的办公室。
不过里头似乎有人,隐约还有争执声传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点泄气。
好像来得不是时候。
不过来都来了,不进门打个招呼显然不合适,就在门口等着。
里头的说话声隐隐约约传出来,周嘉妮听了一耳朵,大致是为了生产任务分配的问题,提到‘一车间’‘三车间’‘裙子’‘衬衣’之类的话。
在门口站了大概二十分钟左右,门才开了,三个中年男同志脸色均有点不好的出来,落后的一位还看了周嘉妮和白昊阳一眼,但也没多问,就快步追上前头的两人,嘴里喊着:“老杨、老宋,你俩听我说两句……”
周嘉妮跟白昊阳两人略沉了沉,悄悄鼓了鼓劲,堆起笑脸,敲了敲门。 ↑返回顶部↑
他们这算个小作坊了,家里成天这么热闹,难免不会引起邻居怀疑,回头再给她找事儿,虽说能解决,但也觉得挺膈应得慌。
要是能跟制衣厂谈成合作,就是跟国营单位挂钩了,这跟从火柴盒厂接活没多少区别,变得相对合理合法一些。
就是多了层保护罩,在这层保护罩下他们能发挥的东西就多了。
用两张图纸,换一个保护罩,很划算。
白昊阳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回还不用则铭哥那边的关系吗?”
邱家在制衣厂有关系,周嘉妮知道,但之前买布头这些她觉得没必要,凭白昊阳的巧嘴就能谈下来,非要耗费一次人情,不划算。
周嘉妮:“我们先自己谈。”
他们经常从这边买碎布头,加上白昊阳行事也活络,跟门卫都混熟了,此时见两人过来,门外笑着招呼道:“又来买布头啊?”
周嘉妮笑着递上一瓶路上买的汽水,道:“大爷,这次不光买布头,我还想跟您打听一下,我们要是想跟厂里谈个生产方面的合作得找谁负责?”
找厂长?她当然知道可以找厂长,可人家明明各层部门分的很清楚,你非得跳过去直接找大领导,哪怕大领导那边通过了并安排下去,下头原本就负责该程序的人也不会多高兴。
老大爷握着冰镇汽水,在这炎热的夏天里添了一丝凉意,心头舒畅,一听说跟生产上的东西有关,就忙道:“找生产科的聂科长,你们进门直走…看见那栋二层小楼了吗?从那边往右拐,在右边那排房子,上二楼,办公室门上都写着,看着字儿就找着了…今儿你们运气好,聂科长刚好在家呢。”
“谢谢大爷。”
两人登了记就进去了。
往办公楼走的时候,白昊阳低声道:“要是不成,咱就找找葛家姑姑。”
是指邱则铭大姨婆家的小姑子,也是邱家在服装厂的关系。之前邱则铭帮滨县服装厂弄的那批料子就是走得葛家姑姑的关系。
周嘉妮不赞同:“要是不成,说明厂里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生产需要,或者觉得我们推荐给他们的产品不合适,这种情况走人情关系只是让葛家姑姑为难。要是不成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可以找周边的服装厂试试……”
虽然还有半年就进入八零年代了,但这时候的物资依旧紧缺,服装厂的东西只有不够卖的份,不可能缺少产品生产。
而这时候很多国营单位根本不在乎创新不创新,就包来说,现在斜挎着一款军绿帆布包走在街上依旧能意气风发。
而很多农村孩子上学装书的包还都是家里自己缝的布包,能用一块完整的布做的都少,大多都是碎布头拼接起来的。
能背上军绿帆布包,是特别多、特别多青年人和孩子的梦想。
所以书包创不创新根本无所谓啊。
两人都有些紧张,忐忑不安地上了二楼,找到了聂科长的办公室。
不过里头似乎有人,隐约还有争执声传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点泄气。
好像来得不是时候。
不过来都来了,不进门打个招呼显然不合适,就在门口等着。
里头的说话声隐隐约约传出来,周嘉妮听了一耳朵,大致是为了生产任务分配的问题,提到‘一车间’‘三车间’‘裙子’‘衬衣’之类的话。
在门口站了大概二十分钟左右,门才开了,三个中年男同志脸色均有点不好的出来,落后的一位还看了周嘉妮和白昊阳一眼,但也没多问,就快步追上前头的两人,嘴里喊着:“老杨、老宋,你俩听我说两句……”
周嘉妮跟白昊阳两人略沉了沉,悄悄鼓了鼓劲,堆起笑脸,敲了敲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