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曲辕犁(1 / 1)
战争打得就是实力,以强胜弱是大概率事件,以弱胜强则是小概率的事件,历史上虽然不乏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但是但凡这样的战例,成功的条件都是相当苛刻的,如果把希望建立在偶然的上面,那是很不现实的。
和司马家的战争,曹亮从来也没有指望通过一场战役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场战争,必将是长期的、持久战、艰巨的,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恒心,没有丝毫偷机取巧的地方。
战争的基础就是人口,人口就代表着兵员、赋税,司马家占据着魏国的绝大多数地盘,控制着八成以上的人口,这样司马家的战争实力无异是最为雄厚的。
而曹亮仅仅控制着并州一个州,而且并州相对来说经济要薄弱一些,人口也比较稀少,就算曹亮强迁河内的百姓入并,并州的人口也只有六七十万,按照十比一的兵民配置,六七十万人口,最多也只能养活六七万的军队,目前并州军的数量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上限,再募兵的话,就已经超出了并州百姓可以负担范围。
当然曹亮还可以通过屯田的方式来解决军队的粮饷问题,减轻百姓的负担,但屯田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上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但军队过多的参与了农业生产,必然会减少操练的时间,这样军队的战斗力便会有所下降。
更麻烦的是,一旦展开大规模的战斗,屯田的军队必须要召回来投入战斗,所屯之田必然荒弃。
所以,在现在的形势下,屯田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控制规模,不能影响军队的作战和训练,不能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曹亮采取的屯田方式是军屯结合民屯,以民屯为主,屯田的军民没有来自于现役的军队,而是以战俘、胡人、犯人、流民为主,将这些多余的人员全部编入到屯田的序列之中,充实屯田基础。
汉魏时代的农业生产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广种薄收,和后代的农业生产那是有着天壤地别的,就稻米为例,后世亩产可达八百公斤,而现在,恐怕连后世的二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这个时代,一个成年的劳动力辛苦耕作一年,也只能是勉勉强强地养活三口之家,这还得要求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才行,如果遇到灾荒年月,根本就没粮可吃,只能吃土了。
对此,曹亮也表示挺无奈的,毕竟农业技术的发展那需要代代传承,尤其是粮食作物的选种育种极为关键,没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很可能中国十四亿人还会饿肚子。
曹亮变不出杂交水稻来,也变不出玉米、土豆这些作物来,他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去搞屯田,兴修水利,扩大水浇地的面积,改变靠天吃饭的耕种模式。
在耕作农具上,曹亮广泛地推广铁制农具,并设计出了曲辕犁。
汉魏时代的犁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比较低,曹亮在一次视察屯田时,看到屯民使用直辕犁耕地比较费力,他灵机一动,回去设计出了一种曲辕犁。
历史上曲辕犁的出现是在唐代末年,真正技术成熟是在宋代,曹亮曾经在博物馆参观是见过到宋代的曲辕犁,当时导游还自豪地介绍道,正是曲辕犁的出现,让古代农业从粗放式经营转为了精耕细作,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曹亮对曲辕犁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回去之后略加回忆,便画出了曲辕犁的图纸,于是召来几个木匠和铁匠,按照图纸打造曲辕犁,经过几番的改进,第一件曲辕犁的样品终于是问世了。
在农田之中试用之后,所有的人都惊讶不己,这种曲辕犁使用灵活方便,可以节省不少的人力和畜力,而耕地效果,直接就提升了一倍。
耕地效率提升一倍,那就是非常的恐怖了。
并州地广人稀,缺得是人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如果耕地效果可以提升一倍的话,那就意味着可以把耕地的面积扩大一倍,而耕地扩大一倍,那就意味着粮食产量翻番,就算受制于别的因素,只增加个五六成,那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为解决粮荒的问题,为提高军队的编制,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曹亮下令招集更多的铁匠和木匠,甚至把军营之中的兵器工坊暂时地停掉了,全力以赴地打造新式的曲辕犁。
这已经是当初曹亮任并州都督的时候发明和设计的,距今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年头,现在最起码在并州,曲辕犁已经完全取代了直辕犁,并州的农业生产,比之先前至少提升了七成以上,生产的粮食,则要提升五成以上。
粮食生产提升五成以上,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据了,如今的并州,仓禀殷实,家家有余粮,可见曲辕犁的推广使用,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单单一个曲辕犁,就能起到如此明显有效果,这无疑让曹亮是信心百倍。解决并州百姓的口粮问题,无疑于提升军队的编制便有了保障,牵弘的左卫营和刘靖的右卫营很快便建立了起来,再加上骁骑营也由五千人的编制扩充到一万人,并州军的数量,便由五万人激增到了八万人。
这仅仅只是机动军团的数量,并不包括镇守各郡的郡兵,如果把各地的镇守兵马全部计算进来,恐怕就已经要有十万之众了。
遥想蜀国人口百万,也只拥兵十万,并州以六七十万的人口,就能养兵十万,这数量确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再加上并州多山地多,气候干旱少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但曹亮真的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将养兵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这其中曲辕犁的发明和推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返回顶部↑
和司马家的战争,曹亮从来也没有指望通过一场战役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场战争,必将是长期的、持久战、艰巨的,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恒心,没有丝毫偷机取巧的地方。
战争的基础就是人口,人口就代表着兵员、赋税,司马家占据着魏国的绝大多数地盘,控制着八成以上的人口,这样司马家的战争实力无异是最为雄厚的。
而曹亮仅仅控制着并州一个州,而且并州相对来说经济要薄弱一些,人口也比较稀少,就算曹亮强迁河内的百姓入并,并州的人口也只有六七十万,按照十比一的兵民配置,六七十万人口,最多也只能养活六七万的军队,目前并州军的数量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上限,再募兵的话,就已经超出了并州百姓可以负担范围。
当然曹亮还可以通过屯田的方式来解决军队的粮饷问题,减轻百姓的负担,但屯田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上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但军队过多的参与了农业生产,必然会减少操练的时间,这样军队的战斗力便会有所下降。
更麻烦的是,一旦展开大规模的战斗,屯田的军队必须要召回来投入战斗,所屯之田必然荒弃。
所以,在现在的形势下,屯田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控制规模,不能影响军队的作战和训练,不能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曹亮采取的屯田方式是军屯结合民屯,以民屯为主,屯田的军民没有来自于现役的军队,而是以战俘、胡人、犯人、流民为主,将这些多余的人员全部编入到屯田的序列之中,充实屯田基础。
汉魏时代的农业生产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广种薄收,和后代的农业生产那是有着天壤地别的,就稻米为例,后世亩产可达八百公斤,而现在,恐怕连后世的二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这个时代,一个成年的劳动力辛苦耕作一年,也只能是勉勉强强地养活三口之家,这还得要求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才行,如果遇到灾荒年月,根本就没粮可吃,只能吃土了。
对此,曹亮也表示挺无奈的,毕竟农业技术的发展那需要代代传承,尤其是粮食作物的选种育种极为关键,没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很可能中国十四亿人还会饿肚子。
曹亮变不出杂交水稻来,也变不出玉米、土豆这些作物来,他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去搞屯田,兴修水利,扩大水浇地的面积,改变靠天吃饭的耕种模式。
在耕作农具上,曹亮广泛地推广铁制农具,并设计出了曲辕犁。
汉魏时代的犁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比较低,曹亮在一次视察屯田时,看到屯民使用直辕犁耕地比较费力,他灵机一动,回去设计出了一种曲辕犁。
历史上曲辕犁的出现是在唐代末年,真正技术成熟是在宋代,曹亮曾经在博物馆参观是见过到宋代的曲辕犁,当时导游还自豪地介绍道,正是曲辕犁的出现,让古代农业从粗放式经营转为了精耕细作,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曹亮对曲辕犁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回去之后略加回忆,便画出了曲辕犁的图纸,于是召来几个木匠和铁匠,按照图纸打造曲辕犁,经过几番的改进,第一件曲辕犁的样品终于是问世了。
在农田之中试用之后,所有的人都惊讶不己,这种曲辕犁使用灵活方便,可以节省不少的人力和畜力,而耕地效果,直接就提升了一倍。
耕地效率提升一倍,那就是非常的恐怖了。
并州地广人稀,缺得是人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如果耕地效果可以提升一倍的话,那就意味着可以把耕地的面积扩大一倍,而耕地扩大一倍,那就意味着粮食产量翻番,就算受制于别的因素,只增加个五六成,那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为解决粮荒的问题,为提高军队的编制,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曹亮下令招集更多的铁匠和木匠,甚至把军营之中的兵器工坊暂时地停掉了,全力以赴地打造新式的曲辕犁。
这已经是当初曹亮任并州都督的时候发明和设计的,距今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年头,现在最起码在并州,曲辕犁已经完全取代了直辕犁,并州的农业生产,比之先前至少提升了七成以上,生产的粮食,则要提升五成以上。
粮食生产提升五成以上,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据了,如今的并州,仓禀殷实,家家有余粮,可见曲辕犁的推广使用,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单单一个曲辕犁,就能起到如此明显有效果,这无疑让曹亮是信心百倍。解决并州百姓的口粮问题,无疑于提升军队的编制便有了保障,牵弘的左卫营和刘靖的右卫营很快便建立了起来,再加上骁骑营也由五千人的编制扩充到一万人,并州军的数量,便由五万人激增到了八万人。
这仅仅只是机动军团的数量,并不包括镇守各郡的郡兵,如果把各地的镇守兵马全部计算进来,恐怕就已经要有十万之众了。
遥想蜀国人口百万,也只拥兵十万,并州以六七十万的人口,就能养兵十万,这数量确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再加上并州多山地多,气候干旱少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但曹亮真的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将养兵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这其中曲辕犁的发明和推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返回顶部↑